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红笔记一:林黛玉的结局 -- 纪琮

共:💬174 🌺34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这就是世俗的思想了

曹雪芹追求的是精神的独立和自由。《红楼梦》是一部理想主义作品。它反对、批判的就是你说的这些现实的金钱、权力地算计。

林黛玉有什么可恨的?她寄人篱下是她的错吗?她追求爱情是她的错吗?难道她活该就要受欺负、就要忍气吞生、苟延残喘?

家园 林黛玉不死,贾宝玉就会和宝钗和和美美过日子了?

林黛玉也不只是因为不能和宝玉结婚就气死了,这是程高的伪续。

家园 关于林家的财产到哪去了

学界以及网上的讨论也很多,大体倾向于被贾家侵吞了,约有二、三百万之多。

林如海应该是林家的长房嫡子,却没有立嗣,这是很不寻常的一件事。林如海不立嗣,黛玉入住贾府以及林如海的遗产这三件事是有密切关系的。

家园 【原创】读红笔记二:《红楼梦》里的民族

读红笔记二:林黛玉的结局

《红楼梦》作为一本清代半自传小说,其内容无可避免地烙上满汉民族的烙印。

曹雪芹出生满州包衣,祖上又是汉人,因此在这部小说里,我们既可以看到满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也可以看到汉族的习俗。但总的来说,满俗的比重更高。因此,今人在阅读《红楼梦》时,容易产生一些因满汉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疑惑。

在谈论这些差异时,先让我们明晰一下小说里5个主要家族的民族成分。

贾家:满族,内务府包衣,原型:江宁织造曹寅家。

王家:满州镶黄旗,原型:佟佳氏,王子腾即为隆科多。

史家:满族,内务府包衣,原型:苏州织造李煦家。

薛家:满族,内务府包衣,原型:待考。

林家:汉族。待考

在明了这些家族的民族成分后,我们对书中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就有答案了。

比如,贾府中人称林黛玉作“林妹妹”、或是“颦儿”。称薛宝钗则为“宝丫头”、“宝姐姐”。一个称姓,一个称名,这就是满汉习俗差异的体现。汉人称呼他人,一般称字,或是姓。绝对不会称名。而满人却重名。这是因为满人是没有姓的。像爱新觉罗、叶赫纳拉这些其实是整个部落的称号,类似于汉族先秦时期的姓。此外,满人也没有字,字是我们汉族特有的东西。即便入关后,也不是所有满人都有字。因为林黛玉是汉人,薛宝钗是满人,所以才有了“林妹妹”与“宝姐姐”的不同称呼。又只有满族在称呼他人时使用“名+排行+爷”这样的方式。所以像“宝二爷”就是典型的满族式称呼。次类似的情况在书中极多,如政老爹、赦老爹、珍大爷(珍哥)、珠大爷、琏二爷、兰小子、凤姐、云妹妹等。这都是满族风俗的体现。

又如王熙凤不识字。许多人叹为怪异。出生于这样一个大家族,且又从小当男孩子养,又如何会不识字呢?于是不少人便认为王家不重文化,连商人出身的薛家都不如。其实在明了王家满州旗人的身份后,就知道实在是错怪王家了。有清一代,满族男子不通文墨的尚且极多,遑论女子?如慈安太后就是个不识字的。

乾隆朝名臣尹继善是二甲进士出身,都被乾隆称颂为:“我朝百余年来,满洲科目中惟鄂尔泰与尹继善为真知学者。”由此可见当时满人在汉文化学习上的贫乏。何况历史上,佟佳氏一族始终以军功立业,并不是重文的家族。所以王熙凤不识字在满族贵族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由此,我们也可以大胆推测,作为从小当男子养的凤姐,说不定还是个弓马娴熟、能舞刀弄棒的巾帼英雄呢。秦可卿赞其为“脂粉队里的英雄”恐不仅仅指其理家处事的才干吧。

那么,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薛宝钗、薛宝琴这些人,同是满族女子,又为什么有如此高的文学造诣呢?这是因为这三家虽是满族,但族上却都是汉族,入关后又长期在文化昌明的江南地区作官,所以在对待汉文化上,不像满人那样排斥,反而是主动接受,并在长期与汉族士大夫交往中,在许多方面,潜移默化地汉化了。因此,大观园里的女儿也都拥有堪比汉族才女的文才。

此外,小说里还有许多满族文化风俗的描写。如第八回中,“独有一个买办,名唤钱华,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儿请宝玉的安。”贾府的公子、小姐除了有乳母外,皆有四个教引嫫嫫。年高的嫫嫫比年轻主子还有体面。第五十三回有黑山庄庄头乌进孝给宁府上贡。这些都是满族特有的风俗。

在服饰、装扮上,小说中也处处体现了满族风俗。如贾宝玉的家常打扮“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出门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长袍、马蹄袖)、“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马褂)。王熙凤“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马褂)。这些描写所反映的就是满族男女典型的发型、佩戴和服装。

贾家虽然久居南方,深受汉文化熏陶,但在价值观上仍坚持满族的传统观念。如第二十六回,宝玉见贾兰挽着小弓射鹿,第七十五回,贾珍在“天香楼下箭道内立了鹄子,皆约定每日早饭后时射鹄子。”贾政、贾赦听后,反说“这才是正理,文既误矣,武事当亦该习,况在武荫之属”,“遂也命遂也命贾环、贾琮、宝玉、贾兰等四人于饭后来,跟着贾珍习射一回,房许回去”。

在小说里,贾宝玉给我们的印象一直是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公子,但事实上,宝玉的骑射是相当不错的。对此,作者作了非常细致地描写。第四十三回,宝玉出城祭金钏,作者如此描写他的马上工夫:“一语不发,跨上马,一弯腰,顺着街就越下去了。”说明宝玉上马动作娴熟,一气呵成。“越发加了两鞭,那马早已转两个弯子,出了城门。焙茗越发不得主意,只得紧紧的跟着,一气跑了七、八里路出来。”说明宝玉马骑的快;焙茗见宝玉马快,急道:“二爷好生骑着,这马总没大骑,手提紧着些儿。”生马都骑得这么快,亦发显现出宝玉骑术的高超。

关于宝玉的射术,作者没有直接的描写,而是借贾珍之口来表现。第七十五回,贾母问贾珍宝玉的箭术如何,贾珍答曰:“大长进了,不但样式好,而且弓也长了一个力气。”这里的“样式”是指射箭的姿势,“力”是指弓的强度。由此可见,宝玉在射术上也有一定的水平。

作者在一部大旨谈情,通篇皆是吟风弄月、诗词文赋的小说里写了这么多武事,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曹家尚武的家风,也是清代满族重骑射思想的表现。如清太宗曾三令五申地指出:“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今若不时亲弓矢,惟耽宴乐,则田猎行阵之事,必致疏旷,武备何由得习乎!”《红楼梦》所写的时代虽去入关已久,但满人尚武的习俗仍可见一斑。贾母虽疼溺宝玉,但却支持宝玉射箭。宝玉虽然柔弱,却也弓马娴熟,非寻常汉家读书人可比。只是满人祖先赖以得天下的骑射之术,到了后代子孙时,竟沦为纨绔子弟聚赌的幌子。八旗的衰落腐败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小说对八旗子弟贪图享乐、好逸恶劳,武备松弛的描写,是作者跳出四大家族,把笔端延伸至庙堂,展现了整个朝廷的衰败,与对四大家族的兴衰描写共同构成了全书的“末世”写照。

《红楼梦》作为一本满汉文化交融的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研究满族文化的平台空间。反过来,通过对满族文化的学习,对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红楼梦》大有裨益。

通宝推:九霄环珮,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同意泪尽而亡说。其实书中线索很清楚。

所谓专家,有时候也不免哗众取宠,吸引眼球罢了。百多年来有这么多人靠着一个死人讨饭吃,故做惊人之语难免。

家园 沙发+送宝,今天送了仨宝了,哈哈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还花谢宝
家园 我觉得周老被刘心武带坏了

他的这些奇思妙想很多都是刘心武想出来的。而且他年纪大后,越来越偏索隐,且大有走火入魔地味道。索隐不是不好,但搞过头就不对了。

至于湘云的问题,我觉得他说的也有些道理。

家园 所谓理想,是相对于预设的情境而言.

首先,这里读者眼中的精神的独立和自由,是相对于当时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而言,这种所谓的独立和自由,只具有文学史的意义,不具有现实的意义.

其次,没有所谓的现实的金钱和权力,又谈什么精神的独立和自由?要真论起阶级成分来,她林黛玉也是标准的统治的阶级吧,丫环嬷嬷伺候着要自由.而且,这里林黛玉所享有优越的生活,都是别人提供给她的.她连身体的独立都谈不上,谈精神岂不虚诞?真要说自由,她林黛玉敢离开贾府,不做她的千金大小姐,凭一双手来养活自己吗?她不敢吧?也不能吧?

第三,如果说个体对一个体系不满,大体上有两种办法,一是反抗,就林妹妹那性子,这条路明显是死路.还有一条就是溶入体系,利用规则.寄人篱下不是错,追求爱情更不是错.她可以活得好一点,红楼梦同样有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要我看啊,这林黛玉也谈不上什么独立自由,最多就是恃才傲物,她林黛玉也要明白一个道理,这世间的万事万物,从物质到精神,非未她林黛玉一人而设,所有的事情都是要靠自己争取,哭鼻子之类诉诸于他人同情心当然也是种争取的手段,但光靠哭鼻子不仅远远不够,而且还显得很没出息。

贾宝玉的正房只有一位,这种资源是有限的,相对来说对资源的争夺也是激烈的。所谓的爱情,只是获得资源的一项有利因素,把这项因素无限扩大,甚至于沉溺于其中,就自欺欺人了。

至于说到林黛玉的死,死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死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给别人增加问题。现代的俗人尚知道祝福爱人“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这林黛玉的觉悟也太低了点吧。

家园 这里有两个问题

先说娘家背景吧,有句话,"太太死了压断街,老爷死了无人问",这林黛玉父亲再清贵,那也是个死人,娘家一没人,二没钱,怎么和薛宝钗比?什么叫势利,这就叫势利.

再说才能,有才能是一回事,能不能争取到合适的位置发挥才能是另一回事.所谓怀才不遇不过是句遁词罢了.

家园 红楼梦是一本很奇的书

初看处处平平常常、顺理成章,细看处处是矛盾,是谜。比如林家财产,如果林家穷,贾敏不可能嫁,可是如果林家富呢,我就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林黛玉第一次到贾家只带两个仆人,一个老一个小。

家园 到现在为止,任何一个"社会",不管男性女性,

都有自己的"悲惨命运".在封建社会里,现在看来,其实男性也有自己的"悲惨".可是不管男性女性,在当时不过理所当然.人是不能超越自己所处的环境的.

就像我们现在还在演出王宝钏,作为一个正面的形象,可是我们歌之演之的重点,其实不在她的"苦守寒窑十八年",不在当时社会的“烈女不事二夫”,而已经是她的坚持、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

社会会变,有些东西不会变,会变者如“烈女不事二夫”,不变者如“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一部能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作品如《红楼梦》,它的能感动人牵引人的重点,一定是在那些不变的东西。

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对红楼这样的作品。嘿嘿。

家园 宝钗的老爹也死了,她也是孤儿寡母借住亲戚家里的

林家就黛玉一个女儿,林如海又是那么有油水的职位,留给她的遗产自然不少,宝钗家虽是皇商,她还有哥哥呢,家里的钱财能给她多少

论家世论背景,当然还是林妹妹更强了,宝钗不过是王夫人的内侄女,黛玉可是大家长老祖宗的心肝宝贝

家园 黛玉未必把宝玉看成BF的,

两个人精神交流更多。。。所以从黛玉的角度看,宝黛情敌的身份未必准确(宝钗倒是看的明白)。。。其实,俺一直都感觉黛玉结局是青灯古佛的。。。

家园 林家的家产被人黑了,

留给黛玉的基本上没有什么。。。薛家忝列四大家族之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果不是后来来了夏金桂,不会那么快被折腾死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