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究竟谁在操纵气候门? -- 善居下
就是中国制造但是美国消费的所产生的排放要算到美国头上。
这样算才合理。
不能用了却不算,而排放了却没有享受到。
这个算法,对现在中国最合适。就算人家不答应,也要多多宣传。
至少民间要有这个声音,来开辟新论调。
一个还没有被确认的观点会形成一种“全球共识”的舆论压力。 这本身就说明了这个世界上话语权并不掌握在我们手里。
与这个权力作斗争无非两种方式。 认同现状,在框架内斗争。 我觉得你的观点偏向这一种方式。 不管这种“全球公认”是否正确,它存在,它强大,我们就要认真对待它。 以免利益受损。
另一种方式是抓住这话语权的荒谬行为, 戳破其虚伪面孔,削弱之,剥夺之。 我觉得老广的观点偏向这一种方式。
我个人偏向老广的方式, 因为无根之木没活力。就算将来中国掌握了话语权,也不可能靠歪门邪道来长久获得利益。
因为那是人类美好的特质的体现.要求真实,公平等等.
不过,我是比较现实的人,我不一定认同这个现状,但我如果没有能力将这个现状纠正过来,那么我就会争取这个现状里面的最大利益.有了利益让自己发展强大了,才能去推广自己的观点和方式,改变我不认同的状况.
但排放大头却在工农业gdp,所以一直流传中国单位gdp排放量多么多么高其实颇有猫腻。我以前奇怪为什么不澄清,现在看来确实有麻将啊~
这次会议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抗程度空前,正是基于数年来的此消彼长。西方想借助技术垄断抢占下一轮增长的龙头地位,但这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可现在西方打不了鸦片战争。中国如果此次得不到西方以核心技术换取市场,一个拖字诀就能了事。拖下去对谁最不利?西方的技术优势不再像以往技术革命中那样占压倒性优势,打不开市场,得不到资金,被发展中国家赶超可能不需要太长的时间。而拖延期间的社会舆论压力也主要集中在西方国家自己身上,这就是他们这些年来夸大其辞、操弄舆论的代价。
加固第二道防线。这每年18.3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应该卖给欧洲,至少能卖300-400亿美刀吧
她(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说,人口的增长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政府一直采取各种方法加强人口管理,降低生育率。中国总和生育率已从30年前的5.8下降为目前的1.8,这就意味着,中国在过去30年里少出生了4亿人口,按照目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4.57吨计算,中国如今每年减少18.3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按人均计算,中国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和英国的二分之一。
人家五十步笑百步至少有点资本,你百步笑五十步不是无耻吗?跟他们是扯不清楚的,现在有德国人跟俺抱怨中国祸害地球,俺都说你们先达到俺们的水平再发言
这些貌似科学但实际上是为政治经济服务的观点,何时提出不重要,何时被炒热更重要。君不见哈耶克一直不受待见,等到里根改革了才拿出来大吹特吹么?俺是觉得除了爱因斯坦这种观点估计没几个人能想到,其他稍简单的学说尤其是披着科学外衣的政治目的学说能想到的人应该不在少数,但是是不是能进入公众视野就很值得玩味了。
美国气象学家詹姆士韩森于1988年6月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提出。
俺也是道听途说的,12月8日的《环球时报》头版《192国争辩谁该多出钱》第1段里说的。估计这八卦报纸说的是在那之前学术界虽然有人提出,但真正进入公众视野是1988年开始,之前只是小打小闹,不引起政客注意。
南周虽然自称代表普世价值,可是他们还有一重代表啊——国内民营资本家的代表。在目前条件下南周要是真的全力鼓吹减排,国内的那些金主不闹才怪呢。
在欧洲这个民调高点,在中美两个碳排放大国远没达到“大部分”的程度。
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最近1个月来都陆陆续续发表过批判全球变暖的文章,倒是国内媒体的认同度恐怕比美帝还要高些。
有些人被忽悠的瘸了好几年,看正常人走路都觉得反常了
这样吧,你赶紧赚通宝,我也可以送你几个,但批准得要十几个人通过,这个只能等了。
另外,如果你准备好了。我可以帮你代发,署你的名。
南方周末,中国最普世的媒体的报道
关于反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