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38) -- 江南水
占领了战略上的绝对主动,加上其已有的强大部队扼守崤山和河西地,就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层次的变法活动,而且还可顺势拿下巴蜀之地。而三晋等中原之地,需要分兵把守,容易陷入拉锯战,这样国家的主要精力都被军事活动所占据了。当时中原局势未定之前,布子于四角才是高招。
秦国在关陇深耕数百年,有穆公霸西戎的基础,根扎的深,西面能成为秦的后方,未必能成为魏的吧。
要秦国地成为魏的后方,那魏国起码要把影响力和控制力推进到陇右,距离魏国太远了,那真真是要魏国放弃中原的沃土,一力向西才能做到,在中原情结影响下,魏国人当时能不能有这么大的魄力?魏国人经营西河和上郡,已经是很大的战略跳越了,要他去灭秦经营关陇,除非是穿越。
我倒是想,如果吴起不走,不知道他会不会有机会吞掉关中,把秦挤压去陇,这样,秦应该没戏翻本了吧。
魏国的前身晋国就有和戎狄打交道的经验,秦国也有足够的畜牧基础,只要卡住东部,有黄河和崤山的险要,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西部,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平定。哪怕让吴起搞点实验田也比让它荒了强。庞涓损失的那些兵力可以在西部有多大的成果啊。
知道了结果,当然可以说一下各方的得失。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今天有人想让李嘉诚放弃所有的一切,重新创业,利润比现在高十倍,他会不会干?
大家都是人啊,少不了人的弱点,瞻前顾后,哪能那么轻松啊。
中国最近的一个伟人,毛泽东,为了是否要跟国民党开战,为了是否要抗美援朝,都寝食不安啊。
这里我要重新说一下我的历史人物观,“普通的历史人物也罢,帝王将相也罢,他们跟今天的你我他一样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欲望、会紧张会恐惧的人。”
知道了结果,再复盘的时候当然可以有各种应招,但是,对局中的人,没有我们这么从容的时间来考虑,哪能得到最优的结果。
在我看来,对局中的人,能够得到一个最不坏的结果,就是最大胜利了。
魏国各代领导的所作所为都是冲着最不坏的结果去的,但是,取得了一个最坏的结果,这就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了。
还是那句话,秦国的崛起,超出了当时所有人的想象,这只能归咎于偶然性,实在不能怨当时的人。
指望所有的人都长着前后眼(家乡俗语,意思大概是,能够预测未来),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