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管中窥豹,中国科技发展之大趋势 -- 明石
工程技术研究上,基本还是靠谱的(无成果的纯论文除外)。
我的感觉是,学校里整体的科研环境都不怎样,比研究所差远了。学校里评啥都是看论文,而论文的质量,本身就是个很主观的东西。而这些主观,留下的可操作空间就很大了。
如果总是呆在在学校的象牙塔里,看多了黑暗面很正常。
你的文章中又揭示了啥事实和发展趋势?
个人有房有车,有千万的资产就代表中国科技的发展方向?就你钦佩的那个龙芯的胡,忽悠了几亿经费,创造了多少产值?
科学应当是允许失败的。如果哪个团队做得比龙芯好,完全可以去争取那几亿经费(baidu到龙芯三期为止,政府的投入应该在一亿左右)。如果说一个投入很多的项目没能成功产品化,团队成员就要剖腹的话,就没人敢搞科研了。
争取经费不过是一种博弈。没钱可以不投,全中国都不要做CPU不现实。但是投入几个亿是投不出一个Intel的。我前段时间正好和一个Intel labs的fellow有过一次交流,这老爷子是全intel排名前10的科学家,intel和很多美国大学在合作改进其工艺,intel也有非常多失败的项目,而美国政府给这些大学相关实验室砸的钱是不算在intel的研发经费里头的。对于这个产业来说,几亿真的不算什么。如果要做到intel这种水平,100亿的相关产业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一万亿可能有点戏。
俺没给美国政府交过税,他拿钱扔水里打水漂俺管不着。可是眼瞅着自己的血汗钱被糟蹋了,还说“皇上的新衣真漂亮”,这叫科学?裤子大当年可不是这么教的。
你觉得人家骗人了,我觉得这是必须的,而且在现在这种条件下也只能走到这一步。我认识龙芯团队里面的某些人,认为他们是确实付出了汗水和心血的,对得起他们的经费。如果有不同看法,欢迎列出论据和事实。
胡用人还是挺狠的,我同学说PHD最少也得6年才能毕业。
要我说现在龙芯还不是很挣钱的原因在于产业链不够完善,国家投的1~2亿还不够多,我们还需要与之配套的主板,南北桥芯片,这些都要花钱的,最重要的fab,那投入可是天文数字。Intel每年投入的都要以billion来计算,扔到水里的也不少,但人家就是靠高投入维持了最高水平的fab,这才是Intel的最大优势。AMD都说了自己的设计比Intel还强,就是没那么多钱搞fab,最后连开发最新fab的钱都不够了,只好拆了公司,卖了fab给中东的金主。
龙芯跟江苏梦兰成立产业化基地就是同一回事。“人至痞则无敌”的一个例证罢了。
写的太好了!为此常常夜不能寐,这样看来我已经被淘汰了!
上面说的就是我身边的事!大家都太浮躁和急功近利了!此事说来悲伤!
俺也在学术圈混了十几年了, 这个文章里提到的各种现象有没有?有! 多不多? 多!中国科研没救了么?错! 同样一件事,乐观的人看到希望, 悲观的人看到失败。
回想二十几年前俺上学的时候,讲义是只有一本油印的, 参考
书是没有的,科技进展是不了解的, 图书馆的新书是很少的,
想借也是抢不到的,科技期刊能看到是半年前的, 阅览室还是
不对本科开放的。 当年的教授, 编译一本学术教材, 就能算
学术成果的。 所谓编译, 恐怕现在的本科生都能干的。
现在情况如何, 俺不用多说了吧。
说到人,当年的很多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做了啥世界首创的工作? 不就是从国外留学归来, 把东西介绍回国内么。 按当年的标准, 这就是开创性工作, 填补了国内空白。 现在呢? 谁这么搞, 不被别人骂死, 谁糊弄谁呢。
信息流通, 财务跟上,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 那么现在还差点啥?传帮带啊! 也就是学术积累。还是怪咱起点太低, 上一辈所谓大师, 确实不是(国际水平)的真大师。 培养人,不行。 还是得借船出海, 慢慢积累。这可急不得。 饭是一口口吃的。
说这么多, 是不是说国内没毛病, 做的就够好了?不是! 问题有, 而且是大大的, 俺也迫切希望能有进一步改变。 但是不是就没救了?俺的认识:有一大帮,而且越来越多的一边骂娘, 一边干活的中坚力量, 前途一定光明的!
总的来说,我的观点是科研方面的政府和民间投入正在增加,国内的市场机会也呈爆发式增长。m老兄认为国内学术产业界不合理的潜规则并无改善,仍很严重,我也认同他的观点。这是没法掰个对错的。
不过无论如何,莫要因为不公平的存在,因为这不公平导致的失败和付出,放弃了层出的机会。
Google中国吴军主笔的《浪潮之巅》,从中可以看看美国IT巨头AT&T,IBM,Motorola,Apple,Google们的成功与衰败之路。这些公司对新技术的资金投入是非常恐怖的数字,远超大部分人的想象。这些成功者和失败者们的轮盘赌,最终才成就了美国。
下面试举一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或者购买:
Intel: “1985 年,英特尔公司继摩托罗拉后,第二个研制出32 位的微处理器80386,这个芯片的研制费用超过三亿美元,虽然远远低于现在英特尔新的处理器芯片的研制成本,但这笔研制费超过中国当时在一个五年计划中对半导体科研全部投入的好几倍。英特尔靠80386 完成了对IBM PC兼容机机市场一统江湖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