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我有一个问题 -- 美人他爹
1。关于stateful,我觉得这是视角不同。您可能是从web programming的角度去看,比如jsp/asp.net的角度,也是多数TX都关心的是在线客户数,但我做web server的,根本不会管连接是哪个客户的。对我来说只要一次http request完成,连接就被放入池中了。这个是现代web server的基本实现,比如apache web server。所以对我来说,所谓的用户在线状态根本就没有意义。这也是为什么我强调stateless易于优化的原因。考虑stateful调用,如果一个组件是有状态的,则在两次调用间我要保存该组件的状态,这对于服务器是非常麻烦的。基本的实现只有两种,一种是该对象不释放,然后等第二次连接时继续使用。这种方案的缺点很明显,就是时间长了服务器要完蛋。第二种是更通常用的,EJB和COM+都是这种方案,就是对象释放回对象池,状态持久于其它地方(比如内存/数据库),也即surrogate,第二次调用时,再从内存/数据库恢复对象状态。这个不会让服务器时间长了就完蛋,但是效率也不会高,主要就是surrogate对象的reactivate是比较费劲的。如果是完全的无状态对象才是比较理想的。
2。关于HTTP RPC调试的问题。实际上您说的不确切,基本上调试HTTP RPC不会用到Sniffer这么复杂的东西。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一个port forwarder。简单说就是一个本地80端口上的daemon,收到caller传入的参数后,forward到服务器,然后收到服务器response后显示出调试信息后再回传给client。这东西写个简单的,在unix下10分钟的事儿,还用不上Sniffer。各个平台上都有这样的东西。
3。HTTP RPC的回调是可以实现的,您GOOGLE web service callback即可。但是这个实现确实不能说是精彩。但话说回来了,RPC中callback没有一个做的很好的,毛病都很多,您可以列举您熟悉的RPC callback,我都可以以实践经验告诉您它的不足。说白了,callback是RPC方式本身的一个本质缺陷了,倒不是HTTP本身的问题。毕竟隔了个网络不可能象本地调用那样一个function pointer搞定一切。我觉得这个只有下一代远程调用模型出来后才能解决。
4。关于活的最好的网络协议。我本来讨论的基础是各种可以承载HTML内容的网络协议,当时主要列了SMTP/FPT/TELNET/HTTP四种,在这四种中我个人意见是HTTP生命力最强。至于扩展到所有网络协议,那DNS强于HTTP那我倒无意见。
最后发点牢骚。其实我本人是做高性能服务器软件工作的,需要啥就做啥,HTTP、FTP、TELNET/SSH、P2P都实现过。我们这个圈子比较封闭,跟外界交流也不多,很少有TX能够接触到这种工作。我在这个圈子里本来是属于对HTTP没什么好感的人,我的兴趣主要是在多机虚拟化上。偏偏在这里讨论就被挤兑成一个HTTP FANS了。我觉得技术问题向来是不能读书不求甚解的。最怕的是一知半解还不肯承认。碰上自己说不明白的,要么指责别人新兵蛋子让人自己翻书,要么就说这个问题太低级,自己翻书或者GOOGLE。我对我自己不懂的事我从来也不会瞎说,或者说错了承认就是了。比如我对于网络游戏这一块的serverside我就是不熟悉,任何东西,说错了我愿意承认。这很多时候是个态度问题。客观的说,西西河信息技术版宏观视角比较多,谈论IT业界天下大势的,有不少新奇见解。但论微观角度,实际技术水平比其它专业论坛差距较大,这与读书不求甚解的风气恐怕有关,宏观的东西不需要太多技术上的验证,所以容易过关。一旦到微观技术视角,很多东西非黑即白,并不容易混过去,这里开口与不开口差异就大了。当然我想也许这是CCHERE的特色吧,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好,比如邓侃先生、太守同学的系列,我也都耐心的看完了,不管同不同意,也很喜欢。我相信多样的才是美丽的,所以也希望西西河IT版越办越好。如果言辞有得罪各位老大的地方请谅。
来的人也都是冲着时政经济的话题。技术讨论在这本来就不是亮点,要是真想讨论技术问题,CSDN都比这强。
看了大家的讨论,收获很大。讨论的时候大家热情洋溢了一把,也没吵架,看来大家还是就事论事的。
在我看来,http当今的状态,如大家所说,是很多因素造就的,yueyu说的杀手应用,moniker小哥从协议本身的角度进行探讨,还有无斋主人提到的企业行为,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老叫花受教了。
我其实很感兴趣的一个事情,是这里面的“经济因素”,比如,一个软件,或者协议标准,是设计的对机器友好重要呢,还是让人用起来更方便才好;换句话说,是让人更经济,还是让机器更经济。
比如,一个现存的软件或者协议标准,是不是扩展它比建立新的软件/协议更经济?
比如,企业/政府对软件或者协议的限制和开放,是怎么影响用户和开发人员行为的?
这些都是有意思的问题。
在此对太守帮助维护讨论秩序表示感谢。
为避免误解,特此说明。
1. Yueyu和羽羊是对的,HTTP支持Web这个killer app。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细说起来,与Web相关的几个技术,HTML,HTTP,Browser等等,起初缺陷都很多,但是架不住市场饥渴,于是不成熟的技术也大红大紫。
2. 无斋是对的。Firewall vendor看到HTTP大行其道,就预留了方便之门。岂不料,方便门又反过来促进了HTTP更加大行其道。
3. 太守是对的。HTTP一些看起来瑕疵的地方,也有有用的一面。真正的瑕疵,经不住大浪淘沙,会被逐渐淘汰的。
4. 老叫化是对的。进化的过程,是性能和代价角力的过程。当缝缝补补性能能够苟延残喘的时候,更新的代价有更大的话语权。反过来,如果性能的缺陷无法令人容忍,那么大家就能忍受高昂的代价去更新进化。所谓相对平静的进化缓慢的时期,是对立面势均力敌的均衡状态。
5. 我也是对的。唯恐天下不乱的看客们,盼望着人们对于互联网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最终打破沉闷的均衡状态。所以,坚持不懈地放大互联网种种缺陷。
1. 西河的气氛好,理性,礼貌。其它网站的确也有不少好帖子,但是读读那些回帖,缺了西河的心平气和,多了谩骂的野蛮暴力。
2. 我的不少好友在西河,如果我把这些帖子发到其它地方。是不是还得挨家挨户地去拉人?
3. 气候的养成非一日之功。今日西河的确政经讨论很热闹,但是回想当年,经济在西河也是冷门。
我也可以学习学习,长长见识。
参与讨论人员的技术背景不同,这对于常常受制于本行业限制的人来说,是个认识外部世界的好机会。如果要讨论细节问题,IRC或者Maillist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了,但是这种讨论脱离不了本行业技术的局限性。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关闭
【回复讨论】 2470360 号帖 [赞同理性讨论,我同意您基本的意思,但有些补充] 原创 请使用【分类词】来注明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其实说真的,很多时候,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未必和技术本身密切相关的。类似的话题包括但不局限于:Windows vs *nix、IE vs Netscape/Firefox、c/s vs b/s、CISC vs RISC等等等等。
但既然提到了技术,那也不妨就你所提到的一些点,展开讨论一下。
其实你多次提到的be/le的问题,业界早就有共识了:就是网络字节序(be)。如果现在有谁要设计一个二进制网络协议而不不使用网络字节序,那么出问题是他活该。
其实这个问题就相当于总有些新人在问:一个byte一定是8个bit吗?答案当然不是。谁都可以设计一个系统,从cpu到应用软件,全部采用9bit一个byte的。但是,除非你提供一个8bit的转换方案,否则,你的机器别想上网--因为整个IP协议层,都是规定8bit一个byte的。
说完了能力问题,那就再说说性能问题。
其实be/le的转换,对于这类转换,也是你所非常推崇的stateless的操作。在cpu/硬件一层都可以用非常简单高效的实现。用纯组合电路实现一个这样的转换方案,应该是任何一个学过大学数字电路的学生都能完成的。
相反,对于文本协议的匹配判定和识别,就麻烦多了。二进制不同的协议命令,基本上都用一个整数来识别。这样,协议指令的匹配和跳转,在c语言来说,一个switch搞定。在编译器底层,基本上是用一个跳转表或者一个hashtable实现,优化得好的话,基本上都是O(1)的复杂度。而文本串的识别,即使再简单,也不可能提供一个O(1)的解决方案出来。更别提如果有N多命令,那么这个效率差距就更大。
然后再说说,即使不考虑性能上的差距,文本协议自己还是有很多的问题问题。
如果你不能认同二进制协议的be/le的问题可以通过协议约定来解决,那么文本协议的大小写你觉得要怎么解决?如果每个命令接收和处理,都要先经过大小写的适配预处理,那么它的性能损耗,绝对远远高于字节序的转换--至于能不能接受,那是另一回事。
如果说大小写还很好约定的话,那么字符编码就显然是一个更棘手的问题,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各个网站,都还经常为乱码而头痛。不过幸好大家都在http中基本使用英文,所以用起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不是一个约定吗?既然http能有这么多的约定,那么一个二进制协议有个什么be/le的约定,就那么的不可忍受?
说起来,http更大幸运在于:在http开始初期,中国等地方的互联网影响力还很小,所以对多字节字符的编码问题可以忽略不计,不支持就不支持,大家都没话说。等到中国开始nb了,大家也就有时间给各个基于文本的协议开始打补丁了。不然,这个协议再好,也注定成不了气候。
所以,http协议之所以能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其实在我看来还真的是沾了html的光。因为现在网络上绝大部分的网络服务,都要基于html协议。而html协议的首选应用层协议(为什么会成为首选,这个另外再讨论),自然能够在网络设备中得到优先的支持。我就曾经做过一个项目,原本走二进制的协议,需要外包一个http的壳,走80端口,伪装为http协议。无他,因为某个网络环境中,只有80端口是通的,而且还要经过防火墙的过滤和检查,过滤掉所有非http协议的包。这http伪装的东西,估计你不会很陌生吧?这种在功能上没有任何增强,反倒损耗性能的工作本身的必要性,就很能说明了http协议为什么能盛行了。
我承认您说的都有道理,而且这种讨论确实会陷入这样的矛盾境地,就是谁都无法实证哪种转换的效率低(比如说主机顺序到ANSI的转换效率高低与be/le转换效率的高低),这样谁都只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去讲,比如您就选择说如果大小写相关,可HTTP本身跟大小写没有任何关系嘛,为什么非要挑大小写转换这样的例子来说明呢。您说be/le在电路级转换效率很高,这有点抬杠了,问题就在于这虽然很简单,任何一个学数电的学生都会做,但哪个CPU,哪个主板上专门做了le/be转换的电路啊。
我只是陈述一种客观事实,所有基于BINARY的RPC都完蛋了,从CORBA开始,到RMI结束,我试图说明为什么这么多binaryRPC都不行,所以才列举了这些因素。我觉得讨论一下为什么binary RPC会失败,意义可能更大一些。
其实我开始强调的是HTTP的stateless,我刚开始并没有说http文本化是优点。是YueYu说HTTP只能传输文本,并且说这是它的问题,我才开始说文本也有优点(注意我是在强调说也有优点,并不是说文本化就完美的不行)。其实我本身支持的是HTTP的stateless,我一开始并不是说文本化是优点,是后来YueYu讨论时一个劲儿的说文本化不好,我给挤兑到那个份儿上了。事实上HTTP只能传输文本么?显然不是。HTTP没有表示层协议,跟文本不文本没有关系。。这里有好几个同学讨论时都没搞清楚这一点。
如果您还不满意的话,我可以再强调一遍,我支持的是HTTP的stateless,不是文本化。。这样可以了吧。
其实我前面已经诉过苦了。我本身又不是一个HTTP的FANS,我看好的未来技术是多机虚拟化,支持的现有技术是P2P。做web server时吃够HTTP标准的苦了,我为啥要说它的好话呢。。开始我只是随便说点关于HTTP RPC的分析而已,没想到吵起架来给挤兑成一个HTTP控,还是个支持文本化的变态。。好象我跟二进制有仇似的。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