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呜呼哀哉---太祖、梁守槃院士 -- 海陵笑笑生
既然你不干工作也会有别人干,那你的工资和bonus 就不用发了。当然,我们为了公平,也不要你额外交罚款,只要接着干活就行了。如何?
当时研制海鹰1的时候,导弹巡航段没有问题,但导引头经常捕捉不到目标导致脱靶。后来经过分析,梁老判断是弹上的末制导雷达时好时坏造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发射时的振动。于是通过调整发射架的长度、角度和采取减震措施等手段,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导弹成功定型列装。
问题还是很多。装到舰挺上的还可能有问题的。给人的印象还是可行性成问题的。
倘若河里头能有一两个受到感染,怀着壮志为国家做出贡献,那也是很好的事情了。
非常羡慕你,俺命背,碰到的几乎都是投机分子(我所在行业),向老一辈学习!花你!
在下根本不明白楼主叙述的是否有理论上的缺欠。假设你懂,而且你说的是正确的。当时中国的导弹制导技术不过关。
问题是,放你到当时的情况下,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把发射车锯短,使得产品马上达到技术要求;还是进一步提高制导精度,雷达等技术?哪一种方法可以从成本,项目进度和现行技术水平框架内更合理地达到目标?
梁先生是真正的专家,大庆油田王铁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同志,中华文化"君子自强不息"的优秀代表。他应该比你更明白当时制导技术和设备上的缺陷吧。但是他通过简单的方案解决了问题。这就是创造力吧。
上纲一下:江城被辱的故事刚刚发生,起因就是类似你这种帖子,把主贴的意思引申到别处。
主贴的中心思想很明确。可你那一句"故事吧",除了显示你比别人懂行,又有何用?嘴仗就是这样打起来的。其实你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来介绍这一段,或者根本就免开尊口。
我岔气了
因此次江城事件,突然发现很多ID的发言除了抬杠,真的毫无意义。
为啥不是米国的清华, 而是华中?
各国的导弹都是这样做的,否则就只能叫火箭不能叫导弹了。另一个方法是喷口转动,在早期各国都没有这个技术。
我所看到的东西是导弹经计算射程达不到要求,按一般做法要增加射程就得增加燃料,钱提出少装点燃料,大部分人都不信,经实验确实成功了。些事我想应该是减轻了起飞重量。
另一个是火箭刚起飞时速度很慢,弹翼不起作用,需要在火箭喷流里放能偏转喷流的“弹翼”。但因为在高温喷流中,此弹翼要求能耐极高温度。有人提出用木头做就行了,等这木头烧毁后火箭速度已足够高,弹翼已经能起作用。
不可能“不需要做什么动作就可以回复。”,打舵还是要打的,只是动作比小舵面可以小些。
如果说小舵面可以起大舵面的作用是中国人的创新,这还比较可信。用打舵消除外来影响肯定不是中国人的创新。
在条件不足时,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当时条件下,想在二三十年内搞成象西方国家几百年搞成的完善工业体系是不可能的,只能先把基础工业和国防搞的好一些。
因为中国的某些学校老说自己是中国的MIT
我在此搞笑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