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75事件对维吾尔族的决定性意义 -- 陈经

共:💬794 🌺1900 🌵1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3
下页 末页
家园 多谢

不过好像没说完

家园 广大回族人是不是穆斯林?

-----------摘自《回族与伊斯兰教、穆斯林的关系》

唐代和之前的回族先民中基本上没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所以也就谈不上有穆斯林(所谓的唐代朝廷为回族先民建立了伊斯兰教大寺,唐代蕃坊都有伊斯兰教教堂说法都被证实是错误的,事实上是景教和拜火教寺庙)。宋代是当时回回人拜火教、景教、波斯摩尼教等转为明教的时代,广州等个别地区有伊斯兰教活动的痕迹,但各地也有了大量的犹太回回。之后,随着更多经商、从军回回人的入华,形成了“元时回回遍天下”格局,假如象他们所说,元代的回回都是穆斯林,那应该有大量伊斯兰教教堂存在才合理,然而元代期间整个国家的伊斯兰教教堂屈指可数,与“回回遍天下”很不相称。由此也可以推断出当时伊斯兰教在回族人中并没多少影响,事实上多是信仰明教(摩尼教)和犹太教等回回人,就是有一些,也多属于不久前刚迫于阿拉伯入侵者的压力而接受的,实际生活中仍然保留着本民族的风俗和事前的信仰影响,很难说就是穆斯林。明代,靠明教完成大业的朝廷开始禁绝明教,并在回族人中推行伊斯兰教,于是回族人的大量宗教寺庙被改称为伊斯兰教的教堂,从回族传统式样清真寺不仅有各种伊斯兰教严禁的雕饰物,其建筑风格与伊斯兰教样式也相差巨大就不难看出这一点。明教(摩尼教)的主旨“清净光明、大力智慧、无上至真”被伊斯兰教的“认主独一,除安拉外绝无崇拜者,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所替代。从明代开始,回族人历来尊重的“阿訇(波斯语大意:学者,是与伊斯兰教无关的称谓,早在拜火教时期就开始使用)”虽然继续得以保留和使用,但实际上却被换为伊斯兰教“伊吗目(阿拉伯语:伊斯兰教教长)”的性质。从此,回族人中的宗教人士开始了用中亚波斯语调去诵读阿拉伯语经文、回族大众开始用本民族古老的风俗传统去接触伊斯兰教的日子。

虽然迫于统治阶级压力或引导,大多数回族信仰了伊斯兰教,但很大程度只是名义上的。现实中,回族大众和本民族的宗教人士大多还是按照回族的民俗行事,回族宗教人士依然继承了自隋唐景教、拜火教时期的“不译经,不传教”传统。历经了清、民国直至当代回族式伊斯兰教的熏陶,传统的回族大众在各族伊斯兰教人士那里得到了“穆斯林”的美称,天长日久觉得这个名称也怪洋气,很多既不能识文也不能断字的回族人也就稀里糊涂的接受了。

然而世事无常,晚清以后,西北地区其他类似(不吃猪肉的,与伊斯兰教有关联)的民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维族、汉、藏和西北地区回族等的部分宗教人士和军阀发动了各种层出不穷的“运动”,吸收和诱惑了大量的汉、藏、蒙等民族的加入,所有这些人在民国时期曾被混乱的称为过“回民”,这种含糊的短命称谓却成了日后他们混淆身份对回族指手画脚的资本。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的历史比回族至少晚七八百年,伊斯兰教化的程度很高。上述这些人中的有些宗教人士频繁的跨越中亚而出入阿拉伯等国家,带回了境外各种伊斯兰势力互相革命的讯息和纲领,有的还得到了美元的大力支持,回来后大搞各种尊经革俗,一切朝阿拉伯看齐……,一场接一场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开始了……。远在天方的一些阿拉伯人仍不想放过曾经被他们侵略过的民族们在中国的后代,妄图靠一些见利忘义的狗腿子继续奴役他们的精神,妄图让他们认欺压过他们先民的强盗和骗子为祖宗。于是,一些狗腿子就开始带头编造回族的祖先是阿拉伯人、而且还是阿拉伯人中的穆斯林……,大造舆论吹捧阿拉伯人如何伟大,阿拉伯人创建的伊斯兰教对回族人是何等重要,恐吓回族人缺少了伊斯兰教就会死光光。一方面千方百计、巧立名目的把回族传统和伊斯兰教挂钩,实在挂不上的就诬陷为“汉俗”。一方面又得意的说:看,你们回族还有什么地方能说和伊斯兰教没关系!

因回族大众对伊斯兰教不了解,搞不清楚回族传统是不是伊斯兰教教规,况且很长时间以来也没有发言的权利与机会,所以只能任凭他们胡诌八扯,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回族人的沉默与麻木使他们变的更加肆无忌惮。

先从饮食方面来说吧,伊斯兰教对这方面最严厉的当数禁止喝酒(包括制造和买卖),而酒肆(酒馆)却属于回族历来的经营项目,中国的葡萄酒以及酿造技术也是由历史上的回回人地域带过来,元代,由回回人传入到中国的还有“阿刺吉酒”及酿造方法。阿刺吉是波斯语ararki的音译,“用好酒蒸熬,取露成阿刺吉”,即指蒸馏法制成的酒。中国制酒起源虽早,但因不知蒸馏法,酒精含量无法提高,所以元以前中国的酒基本是低度酒。“阿刺吉”的制法传入后,使中国制酒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古代波斯、花拉子模等地各族人很早就形成了浓厚的饮酒风尚与文化,不但爱喝酒、而且酒量很大,还习惯在醉醺醺的时候讨论大事。现实生活中的回族人喝酒太普遍了,而且还有回族家庭有祖传的酿酒手艺,从古至今,回族人开的饭店餐馆哪有不卖酒的(不要拿西北撒拉族、东乡族或汉族伊斯兰教信徒开的饭店说事),也许在民国或解放初个别时段回族人不喝酒的比例高一些,但纵观整个历史和现实,那些短暂的低比例现象代表不了什么。回族对于食物方面的禁忌和伊斯兰教有着明显的不同,内容不同由来也不同,不过是有的相似而已。详情看这里吧:http://www.huizucn.com/bbs/thread-18720-1-1.html。还有回族的“清真”和伊斯兰教的“哈俩里”是两种概念,这是事实http://www.huizucn.com/bbs/thread-20748-1-1.html。

丧葬方面,伊斯兰教不允许哭亡人,而传统的回族人(不包括西北一些地区解放后被错误划进来的所谓汉、藏回民等类)不但哭,而且还有一套独特的习俗和曲调。伊斯兰教不允许游坟诵经时下跪,而传统的回族人是要跪的。伊斯兰教不允许戴孝,而回族人是要戴的,而且是本民族的风格。回族把去世称为“无常”,这是伊斯兰教所不能解释的(伊斯兰教对去世称“归真”)。回族人无常后要过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等,这也是伊斯兰教所不允许的。伊斯兰教不准在穆斯林坟前立碑撰文,而回族的传统却恰恰相反,伊斯兰教不允许在葬礼上燃香,而回族却相反,回族葬礼上关于这方面琐碎的对立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符合伊斯兰教的应该是要请穆斯林(即阿訇)诵经等仪式,虽然也是用阿拉伯语,但是传统回族人的诵经方式和声调和阿拉伯人的不同,阿拉伯人听不明白。当然,除了阿訇和个别乡老外,回族人也不知道具体在念什么,是什么意思,历来如此。可能有少部分地带回族人在这方面的情况和上面讲的不完全相同,那只是在近代被伊斯兰教化的程度不同而已。

婚姻方面,伊斯兰教规定女性初潮就算是到了可以婚嫁的年龄,穆罕默德在五十二岁时娶了个九岁的女孩做老婆。回族可从来没有这样的做法,至于娶四个老婆,说三句不要了就等于离婚等等更是天方夜谭。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必须和同信仰的人结婚,或者有经人。但回族大众在选择对象时只是在意对方的民族,人品,家庭、收入等方面,没有谁会打听对方的信仰情况。就算是外族人嫁到回族家庭,也只是在意对方是否愿意或适应本民族的饮食、风俗等。至于伊斯兰教所描述的天堂中人们的最小奖赏,是一座有8万名奴隶和72位处女的豪华住所现象,绝大多数普通回族大众一无所知,就算有人和他们说起也难以相信,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了解这个宗教。

宗教活动方面,每天五次的礼拜对于穆斯林来说是基本的要求,而事实上在回族聚居的农村,一般两几千人口的村子中的清真寺里,有上二、三十个回族老人能基本坚持隔三岔五去一两次就不错了,礼拜的动作在某些西北各族阿拉伯追随者看来是粗糙甚至偷工减料的。有的老人能用波斯腔的阿拉伯语练习着念上几小段经文(这也被西北某些阿拉伯腿子横加指责,因为他们和阿拉伯人听不懂),但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在他们的理解中,经文和语言是没有关系。老人去的就不多,年轻人去清真寺的次数更是少的可怜,每年遇到需参加亲友无常或纪念亡人仪式时去寺里做个沐浴(换水,冲头),也很少有人按照伊斯兰教的步骤去洗,多数就跟平时沐浴洗澡一样。甚至有的寺中除了专职的宗教人员,而没有民众。在城市中去礼拜的回族人就更少了,数万左右回族人口的城市每天能去趟清真寺的乐观点也很难超过五十位,每年一度的开斋节那天单位学校准许放假,去清真寺的人口可能能达到数千人,其中包括外省市的流动人口以及其他多个民族,当然也会有汉族等民族的,节假日的这些来寺里的人很多不会基本的礼拜动作和步骤,更不要说念了,一辈子不会也没做过礼拜的回族人大有人在。在西部,由于一些回族聚集地周围的东乡族、撒拉族和部分汉族藏等族的伊斯兰教意识浓厚,受其影响,回族人礼拜的比例稍高一些(其中保持传统的部分西部回族在宗教仪式等方面仍会受到他们的寻衅和“教导”),但与他们所言称的当地穆斯林数量相比仍很悬殊,甚至没有其他民族在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礼拜,在佛教寺庙烧香还愿的人多,但也没见那些民族中有哪个被大主教和法师们扣上“基督教/民族”或“佛教/民族”等的帽子。南方城乡的回族生活和伊斯兰教关系更小,有的地区几乎信仰的都是佛教等宗教,也有不少地带没有任何宗教生活,因此成了近年西北各族绿化活跃分子垂涎的舞台,那种情况很适合他们用回族就得信仰或回归伊斯兰教的谎言去欺骗他们,然后也就有了向阿拉伯人方面寻求更多宣教资金支持的借口。

上面只是介绍了容易被混淆的几点,至于回族生活传统的其他方面,更与伊斯兰教没瓜葛,就是这样一个个别方面能与伊斯兰教或穆斯林勉强挂上钩,更多方面却是对其一无所知甚至对立的民族,衣不遮羞、抽烟喝酒不礼拜,不会念经不去朝觐,用他们的话说都是下火狱的料,愣是被扣上了穆斯林民族的帽子自欺欺人,有的宗派人士对此做出了回族虽然不等于穆斯林,但回族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主要载体的解释。一再宣称自己所属的“乌玛(意为世界范围的伊斯兰团体,但中国的一些宗教人士却翻译为‘民族’)”是最优秀正义和贤良的人,难道还需要回族这样一个与伊斯兰教关系不大,被你们处处嘲笑歪曲和打击的民族做为载体而寄生吗?更可笑的是他们总是强调回族身上没有了他们的寄生,回族就会死亡。但事实却是,对于真正的回族人来说无论宗教形势如何变化,也改变不了自己的所属的族群身份和民族归属感,这一点历史已经做出的充分的证明。恰恰相反,在中国,要是回族清醒后不在做你们的“载体”,才是你们这些近代以信仰为幌子混淆回族、冒充回族的神棍们最害怕的,因为那将会彻底暴露出他们鱼目混珠、一无是处的真实面目。

每个宗教中都有好人和坏人,上面那些话是针对伊斯兰教中的邪恶和别有用心的分子。正常的回族人也好其他民族也好,对一个人的评价不是取决与对方是否信教和信仰哪种宗教,而是他的具体为人和言行。

-------- 希望这里讨论其他民族的网友能够最起码了解一下这些民族的来源,历史。

我本人是回族,身份证上这样写,我个人的立场在我之前发的帖子里应该比较清楚,爷爷那辈人参加革命,四平牺牲一个,打倒海南岛一个。不知道我们这些回族人应该算是什么人?改邪归正的?归顺了的?还是卧底当无间道应该按“非我族类,其心必诛”人道毁灭的?

通宝推:我爱老婆,Alarm,风中乱发,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喂喂,郑和不是穆斯林吧,佛教徒一个好不好
家园 郑和在最后一次远航中也完成了他的夙愿,麦加朝觐

您可以查一下相关的书籍

家园 【讨论】

75后的维族反省,也许是维族走出困境的一种最乐观的方向。其实,事件之后,其他民族的人是否能够“配合”也是关键,这个配合就是是否继续宽容。就像邻里之间,为了小孩之间的打打闹闹起了争执,宽容就能进入和解的良性循环,反之则是恶性循环。

但是,大规模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和亲历者最惨痛,能否走出来是关键之一,接下来才是能否宽容。

所以,我倾向于谨慎乐观。

家园 【文摘】

贴一个新闻

外链出处

来自瑞典的消息称,一名被控为中国搜集海外流亡维吾尔人情报的瑞典籍维族人被瑞典法庭以间谍罪判处一年零四月有期徒刑。

被判为中国作间谍的维族人名叫梅苏特 (Babur Maihesuti),他于2009年6月4日被瑞典警方拘押,同时被控在2008-2009年期间为中国非法收集海外维族人的情报。BBC中文网3月8 日报道,据称,除在瑞典外,梅苏特还被控非法收集在挪威、德国和美国的维吾尔人社团情报。

BBC中文网3月8日报道,据报梅苏特现年62 岁,维吾尔人,汉语流利,出生在兰州,少年时代在天津度过。梅苏特在1969年移居新疆和田,曾担任和田地区副专员,1997年在瑞典申请政治庇护,2002年获得瑞典公民身份。梅苏特还在2009年5月以客人的身份参加了在华盛顿召开的世界维吾尔大会第三届会议。

据瑞典媒体称,涉案中国外交官和记者已在去年事发后被驱逐出境,而中国外交部也曾因此驱逐过一名瑞典外交官以示回应。

在得知宣判结果后,世界维吾尔人大会发言人迪里夏提对BBC中文网表示刑期“判轻了”。迪里夏提说:“但是,从另一方面判决也警告了中国政府……在民主国家使用在中国国内的手段是行不通的。”

家园 中国国势强弱靠中国人自己的努力

抗美援朝时西方大都觉得中国国势一夜之间跻身强国,都不敢小视中国了。但是freegame:放嘴炮当然不必当真,就算为本族多说几句过头话也不要紧但是

家园 你是中国人

你是中国人,地道的中国人。记住这点就可以了,我奶奶也是回族的。但是我奶奶根本和我们一样,她自己爱毛主席爱的要死,谁要说毛不好,就跟人掐。我觉得你跟我奶奶一样,最初是什么无所谓,认同什么就好了!

家园 汉族并没有排斥藏族,维族

相反还给他们很多特权。几乎是个外国人都能在中国过得很好,单纯长相语言之说不成立。

家园 我经曾经这样回复过一位河友

freegame:花这一句

家园 我觉得两少一宽也是需要反省的

作为内地人,平常接触的维族只有三种,一种是做餐饮的,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吃的,这一类人的接触,其实觉得,跟我们没有什么差别,除了有时候说话听不懂;再一种,卖石头的,背着大包小包,兜售玉石;最后一种,就是在街头游荡的,干些什么,相信各大城市的兄弟姐妹们应该深有感触。

很奇怪的,除了这三个行业的,我问了周围的朋友,家人,几乎在别的场合,全部都没见过维族人的踪影。也可能是教育程度比较低,但是很奇怪,做体力活的,也没有他们的踪影。

而且这么多年,在街头偷窃抢劫的维族人,只增不减。你没发现就是偷,发现了就是抢。明显这类营生,现在是被他们当做职业来做的。公安局基本上是抓了就放,还经常吞刀片什么的,警察也都不怎么敢去管。我觉得这个很大程度上是两少一宽的优待的结果。那帮人根本就没逻辑思维能力,不觉得这个是优待,只觉得是软弱。这种宽大,结合本身的懒惰,就造成现在每个城市都有的问题。

我们的民族政策,应该逐渐走出来,一视同仁,该严打的就严打,利用法制。

否则汉族群众怨气也很大,少数民族也觉得受了压迫,这是个什么样的道理。

家园 统治者要先用暴力树立自己的合法性,而不能用哀求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不是说怀柔不好,也不是宣扬高压,更不是民族压迫,而是说怀柔是以暴力为前提的,不然不要说不同民族,就单一民族国家也哀求不来统一和稳定。人的本性如此,民族是人构成的,也如此。一个单位要是必须满足每个人的各种要求,本来是平等的,后来谁闹的越凶给谁好处越多以求单位所谓和谐,这个单位早散伙了,所以必要时还需要领导权威。TG的理论把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说的一清二楚,其实用在处理民族宗教关系是也用得上,可惜毛邓以后的底气不足,一味胡萝卜。

家园 怎么民族平等,只有两种办法 1。各民族都信某教2

某教离开中国,没有第三条道路,不信你试试,无论你怎么努力都做不到真正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这就是棘手之处。历朝都是剿抚轮流用,能拖就拖,无法根治。

家园 新疆开网了,鸵鸟的脑袋拔出沙子了
家园 都让你给揭光了,呵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