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最后的亲历卢沟桥事变的老兵 -- 方军
70年以前,29军是杂牌,是冯玉祥的底子,只要有机会,老蒋就要去消灭的,因为抗战的需要,29军的部队才辗转保存下来。
对于起义的原国民党军,共产党不会轻易信任也不轻易放手使用,60军是例外,在朝鲜战场60军将士坚决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自己的尊严。贾汪起义部队军官全部降级使用,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因为淮海大战中不配合共军打国军?还是改造中不顺利?
我一个同事的父亲是48年的兵,他们一个军3个师,其中一个师是起义部队,上了朝鲜战场消耗,另外两个师,一个改编成海军一个改变成空军。是不是因为看到历史上有太多做贰臣的没有好下场,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人愚忠到底?
而他后来的英雄行为,是日本的下级校尉“性子急了点,吃相太难看”造成的么?恕不能赞同。
60年代初,在周恩来组织下,全国政协出版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第一篇《七七事变纪实》就是毫不留情地翻29军宋哲元张自忠在七七事变中的老底;上世纪末,郭小鬼利用大陆抗战史料编写的《作战记》也严厉批评了宋哲元。
张自忠是从宋哲元处接任冀察政务委员会代理委员长兼北平市市长,而不是从日本人那里接受伪市长任命。大陆为张自忠开脱的文章,大部分也都说张是受宋的命令(不是蒋的命令!)
29军抓住长城抗战的机会打出了威名;
然后又抓住何梅协定的机会入据冀察平津,老蒋也协助他们发展到10万人(抗战前老蒋啥时候要消灭29军了,说来听听?)
抗战一爆发,在平津打成那副烂样,老蒋虽然对29军有分化有排斥有打击,但也有拉拢的一面,给了他们1AG的番号,29军各主力师扩编到军。
之后张自忠殉国,共产党也开动宣传机器予以配合,胜利后还用29军人物命名了北京三条马路,抗战纪念馆就开在卢沟桥旁边,这还不叫拿29军当自己人,你说什么才算?
贾汪起义部队么,解放军第34军组织沿革简介里说到:
还有我一再指出的,两个军的番号,2.3万兵员,不精简整编降级才是怪事。相比之下,1937年工农红军改变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时候,团以上军官全体都降了一级至三级不等,有叫唤的没?
另外你说吧,你同事父亲的部队番号? 我倒很想知道是哪个军,编制和使用这么奇怪会单独把起义部队编一个师并打发去朝鲜,自己部队编两个师蹲后方的? ---- 董其武兵团以及四野50军是成建制转换,华野33、34、35军则是起义部队和我军部队在三个师分别打散混编,每个师里起义部队一个团,原PLA部队两个团;赴朝参战部队,基本都是整军整军地出动。
按照天朝的理论,中华民国已经是前朝了。
前国军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问题只能找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解决。
看到您的帖子,我就想把我的删了,没根据的话太多。就是因为三个师的原因,还是没动。我这就打电话,。。。他说了,29军,和国民党的29军是两回事。
三个旅(师)在整个解放战争和国军打生打死,啥时候整师掺进起义部队咧?
他们坚持苏中、苏北敌后,徐东阻击,追击杜集团,横扫江南福建,在王外马甲的《厦门,解放日》有浓墨重彩的出镜。
29军85师253团在集美血战后,又全军覆没在厦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中说道:
哪个师被单独拉到朝鲜去了?
王老人抗战时服役的部队,不叫什么中国政府军,而是
国民革命军
每个师抽调一个团,打金门。具体他父亲哪个师,哪个师去了朝鲜,说不上了。不过他父亲后来在青岛海军服役,他的名字上可以看出。
有空回去问他父亲,老爷子80多还能翻单杠,记忆应该还可以。
既不能以俊遮丑、也不可以丑遮俊。
两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汪精卫、庞炳勋,他们的历史都是广为人知的,我就不具体解释了……
要客观,就最好少一些这样的跳跃式推断,更何况是说张自忠这样的英雄。
而二十九军在华北的行为只是宋哲元的行为.并不能说二十九军如果没有后来的事情就成汉奸.
而象阻止其它军队支援平津抗战,那是因为宋哲元在谋求华北独立并谋求成为第二个满洲国.那是老宋个人的事情.而二十九军大部分人是抗日的.
同理还有东北军,九一八不抵抗那是因为张少帅计划到“西北”(比如西安)去抗日。行为那只是张学良的行为。不能认为东北军不抵抗,后来东北军在各战场都表现出他们的血气和勇敢。
同样,二十九军高层有人想点别的导致了没有在华北给敌迎头痛击,那主要责任是宋哲元而不是二十九军。
如果,不管是张自忠或者是宋哲元不狙击其它军队向平津派兵,就当时,就算是七月十五日之后日军也不会对我们有优势。
所以,就算是汉奸,那也是宋哲元个人的事情,二十九军其它人不会!
“七·七”事变前几年,日本人的策略是借助二十九军搞“华北特殊化”,扶持和拉拢这支军阀武装,用温水煮青蛙的办法、逐渐渗透和控制华北。而二十九军,对此甘之如饴,每一个节奏都和日本人配合得很好。
二十九军为何在“七·七”事变之后一个月左右时间,战和不定、首鼠两端?为何以先进武器武装起来的十万大军,面对日本人的进攻表现得钢多气少、一触即溃(对比一下汤恩伯的十三军在南口的表现吧……)?为什么张自忠有了滞留平津的那档子破事?
——根子都出在这里,日本人挠着了二十九军军头们的痒痒根儿:-)
为什么我敢作出那个“两年,再有两年……”的推断?这些事情统统都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