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TED2006上11岁华裔女孩的精彩表演 -- 高子山
会山东话么。山东快书,高子山上山打虎
这个我会
只是,形成基频驻波的两点中琴马应该有一。
小提琴?长笛?对于成年人来说,不知道哪样乐器能接受的快点?
吹的乐器入门比较难。。。
开始学提琴时对周围是有影响的,要坚持得下去。另外对时间的要求是每天一小时以上。才有可能达到能听的程度。至于身体吃苦还在其次。还有要请老师,很贵。自己摸索是不行的。要有耳朵,音准是自己控制的。要是无音准概念,老跑调是不行的。还有您别觉得提琴比钢琴便宜,拿得出手的提琴就很贵。建议您还是敲敲钢琴吧。无论如何都听得过去。
其中以面背板最为关键,而且一把琴没有合琴之前,你无法知晓其音色,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外的许多大牛都在使劲折腾琴板子的原因。弹性模量等物理参数当然会影响音色,因为面板的材质是很重要的,在科学家们的早期研究里,对材质的主要关注点就在于密度,杨氏模量,切变模量,声音在其中传递的速率等等,但是发展到后来,木材的组织结构也开始引起注意了。
揉弦基本可以那么说。
马子,音柱,低音梁,还有弓这些配件不但是必不可少,还是很灵魂性质的东西,尤其是音柱,在法文和意大利文的单词原义就是“灵魂”。
而且最开始不会拉曲子时,连练个空弦室友都听得津津有味,后来还渐渐趋于习惯了,可能和我的琴声音本来也好听有关系
坚持练习,三伏天练完琴通常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满身大汗,稍辛苦一些。您的这句话我是最赞成的,
仔细用耳朵去聆听才是练琴最关键的一点。
至于老师和琴方面的问题,我觉得倒是其次,初学者也用不着太好的琴,买一个一千多的就能用了,可以等到拉得好了再换一把。我可能在这两方面占了少许便宜,最开始入门时是导师带的,琴也是那个和我合作实验两年的琴厂送的,勉强算个中档琴,至少不是那种倾销到国外一把只赚一个欧元利润的货,现在的话,在一个音乐学校跟着一个老师凑合,也不算太贵。
说回来,高档小提琴确实贵,上百万美元的琴都有。不用说意大利的那些古琴,像中央音乐学院的郑荃教授,每年大概也就做两三把琴,每把价位都在2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