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老兵,从西藏归来 -- 萨苏

共:💬72 🌺7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过小说的确写的极好

片子拍得也很不错,不过照老俞说他见到的藏族姑娘没有那样漂亮,主要是日晒破坏了皮肤,加上一些卫生方面的做法和内地不同,内地人看着有些不习惯。

家园 我掌握的材料有限

尽力而为吧。

家园 老兵,从西藏归来 [续]

老俞布置的防御是符合战场经验的,因为在东北剿匪中,有多次少量部队被大批土匪包围的情况,可是土匪中的大部分缺乏正规作战经验,往往不能发挥人数的优势,有些土匪重抢东西不愿意打硬仗,且担心解放军援军,急于打了就跑,这个时候,如果一支受过训练的正规军部队,摆开防御战的架势和他周旋,哪怕数量很少,时间一长对方就难以承受压力而往往放弃。

这一战就是如此,叛军人数有数百之多,但始终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攻势,经常是三五十人一拥而上,被枪击后呼啦啦退下去,过一会儿再冲一次。老俞他们防御的山岗坡度较大,但藏马虽然矮小,爬坡能力却强,如果同时从四面发动攻击,防守人员没有携带机枪,火力肯定要出现空隙,但是叛军并没有这样做,显然缺乏相应的配合经验。

战斗中双方各有伤亡,但是也有很邪门的事情,叛军在村子前面竖起一秆红旗(叛军为什么用红旗?谁能解释?),一个胖喇嘛摇着红旗,嘴里念念有词,把旗一晃,叛军便往上猛冲。老俞他们判断这是藏军的指挥机关。

战斗一开始,就有战士准备打掉这个喇嘛,一举枪,子弹却打不出膛(后来发现是新兵没经验,擦枪油把枪机冻住了)!第二个战士连开数枪,都没有击中。警卫班长便让一个特等射手上,这特等射手据说在剿匪中六枪打掉了六个土匪,名噪一时,可是打这个喇嘛,居然四枪不中!

还真有刀枪不入么?大家士气就有些动摇。

老俞感到情绪不对,大吼一声:“我不信这个邪!”,抢过枪来,三点一线,瞄准那个喇嘛就打 ?C 他说后来想,打鬼子都没有过这种怪事,如果这一枪还打不中,只怕自己也要手颤,战斗中顾不上想这个,想的是如果还打不掉他,就派两个战士匍匐过去,用手榴弹干掉这个邪门的喇嘛 ?C 结果,一枪就命中,当即把那喇嘛打个仰面朝天。守军纷纷欢呼,叛军一惊,退了下去。后来才知道,第二个射击的战士是新兵,初次参加战斗非常紧张,瞄准不到位,而那个特等射手呢?他是山西人,老家离五台山近,有些佛教迷信,怕对方是“活佛”,所以不敢取准。

靠,还真以为他有什么法术阿!

打到中午时分,叛军却纷纷散去,原来当时的叛军并无统一组织,属于自愿前来,这时到中午时刻,纷纷回家吃饭去了。老俞他们丢掉被毁的车辆,发动完好的三台车,乘机突围成功。

可见,如果沉着的组织防御,一个班的兵力也并非全然无济于事,马拉山口一战临阵脱逃的那个警卫班,实在是应该按照“临阵脱逃”受审的。

五九年拉萨叛乱爆发的时候,老俞他们投入物资运输,当时西藏的叛军虽然是以老藏军为底子,战斗力也不高,其主要原因是藏军主力装备极差,缺乏训练,人员斗志不坚。真正有战斗力的藏军不过三千,还有几百名精锐护送达赖去印度了一去不返,如何抵挡住张国华的百战雄师呢?整个战斗如同摧枯拉朽。

但逃散了的叛军就不那么好办,他们虽然没有战斗力,却比八九年的学生头儿们有骨气,逃进阿里大山里去了,号称要打游击。解放军追击进去,那可叫吃尽了苦头 ?C 那地方是无人区,要是人能住的地方那能是无人区么?

老俞六零年就接受了一个任务,带几辆好吉普车上阿里,找人去。有一个连追击叛匪,追着追着就和上级失去了联系,一连半个月没有消息,是中了叛匪的埋伏全军覆没了呢?还是在高原上迷路了呢?空军能飞到这一地区的飞机极少,派了一架来兜了一圈没找到人,只好出动地面部队,包括汽车兵,骑兵,追着马蹄印和马粪进山搜寻。连找了四天,老俞他们自己都快变成难民了,上边也觉得绝望,让他们撤吧。

就在这时候有人传来了好消息,说是在某地发现了这个连,让他们汽车队赶紧来救援,老俞他们火速赶到,才发现这个连的人还全都活着。活着是活着,牲口全杀了吃了,人全都雪盲了,只能一个拉一个,靠稍有视力的人带路,一串瞎子一样行军,居然还在追击叛军!

发现他们的时候百多号人全都倒在一个盐湖边上,半休克状,呼叫都没反应了,再晚到一天,肯定就都没救。能找到他们的原因是骑兵发现他们上方有一群秃鹫盘旋,感到好奇而赶来观看,这些战士已经连呼救的能力都没有了。抢救了这些战士,老俞他们就说这怎么还追击叛匪呢?要是叛匪杀一个回马枪,只要三五个人就把这一个连都缴械了。

正说着,搜索的骑兵报告,就在这个连前方不远,又发现一群秃鹫在盘旋。。。

靠,我还以为本地的叛军在这儿能混得好点儿呢。

老俞离开西藏是在六一年春天,那时全藏有组织的叛军已经全部被肃清,但是零星的叛匪依然在活动。老俞就是吃了残匪的亏。

那一次老俞保持亲自开车的习惯,走川藏线运送一批物资去拉萨。傍晚,走在公路拐弯处,一边是山,一边是涧,刚刚减速转过山口,靠山一侧的石缝里忽然钻出一个人来,拉开车门对驾驶楼里就是一枪。老俞正在专心开车,根本未及提防,这个残匪用的是散弹枪,子弹全打在老俞的背上和腿上。汽车失控,滑出路面,落入了另一侧的山涧。

老俞醒过来,只觉得全身刺痛,下半身没有知觉,发现车已经翻了过来,两个押车的战士都被扣在车下牺牲了,副驾驶被甩出车外不醒人事,向上看自己的车队踪影皆无,寒风彻骨,在这里只会冻死。他把牺牲战士的军大衣给副驾驶盖上,自己咬着牙往前爬,一直爬了几里路,直到找到一所藏族人的房子。

当时掉队的解放军被叛军酷刑处死的传说比比皆是,天晓得这房子的主人是否和叛军一伙儿“杀汉人”,老俞犹豫再三,觉得实在难以继续支持,只得奋力呼救。

门开了。

还好,这家藏族人看到他鲜血淋漓的样子,立即把他扶进房子里来救护,听说还有一个伤者,便派出儿子去把副驾驶员也救了回来。藏族人大多崇信佛教,从本质上说心地善良。第二天部队的人才找了来,原来他们发现营长的车中弹坠崖,马上一面搜索残匪,一面派人分两路下山救援,整个车队则迅速通过险地,以免继续遭到袭击,所以老俞向上看时车队已经消失。

那个残匪没能跑掉,追到山涧边后投水自杀了。

老俞被火速送往成都抢救,经过几天的生死搏斗终于“捡了一条命”,但因为负伤以后腰,腿皆残,不能继续在部队干,上级安排他转业,大概因为汽车队属于技术兵种,就把他安排到科学院工作了。

胡老板在西藏戴钢盔那年,街上碰到提篮子买菜的俞师傅,顺口问他怎么看,他说:“比五九年的架势差远了,不成气候,一排枪就跑。不信,你等着看。”

说完,俞师傅微笑笑,提着菜篮子蹒跚而去,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

果然。

[完]

家园 萨兄好文章

不知现在这位老英雄还健在否?

家园 哈哈, 这仗打的,敢情还带午休的
家园 健在,健在

而且老爷子脾气好性格随和,估计是个长寿相。科学院数学所就两个打过仗当处长的,一个俞,一个艾,现在都退休了,俞是含饴弄重孙,艾就是我在陈景润一文中提到被“自学成才者”恨的咬牙切齿的家伙。

家园 【文摘】西藏名称的由来

唐朝,西藏人自称为“博”,吐蕃一词最早见于新唐书吐蕃传。开始是指现今的西藏地区,后来随着吐蕃王朝的扩张,青海西康等地区也成为吐蕃的一部分。“博”一方面代表地方名字,另一方面也代表民族的名字。唐代,吐蕃王朝把现今西藏地方成为“博隅”,拨把吐蕃统治下的整个青藏高原成为“博布青”,把吐蕃统治下的人民成为“博巴”。

现在西方一般把西藏称为“吐蕃特”,如英语中的“Tibet”,这是从阿拉伯文“Tibbat”演变而来的。公元九世纪中叶,唐朝后期,一位叫苏雷漫的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回去后,于公元851年写了一本“东方旅行记”,在那本书中,他把吐蕃拼写为“Tibbat”。日本出版的东洋史讲座一书指出,阿拉伯人把西藏叫做Tibbat,显然是受唐朝叫“吐蕃”的影响。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把吐蕃称为“Tibet”。这是目前流行的西方文字西藏的称谓。马可波罗游记的法文法翻译者沙里农在注释中说:“Tibet一名,无疑是古代阿拉伯旅行者由中国学得。”

元朝建立后,对藏族地区的称谓仍然沿用唐朝的称呼,叫“吐蕃”。吐蕃扩张最远的地方,除了本土西藏外,还控制了青海和西康地区,以及现在的甘肃南部、云南东北部。藏语里面,对这些地区总称为“曲喀松”,意思是“三个方面的”。哪三个方面?上阿里三郭,中卫藏四如,下多康六岗。其中,上阿里的“三郭”,就是现在的阿里地方,中卫藏四如,就是现在的前后藏地区,下多康六岗,即是现在的青海、甘南、川西北、甘孜地区和昌都地区以及云南的迪庆地区。青海、甘南及川西北,藏语里面成为“安多”,也有叫“安木多”的,而昌都和云南迪庆及甘孜地区,藏语叫“康”,而康区的人,就叫“康巴”。“康巴”一词,在元明时期翻译为“甘思”或简称为“甘”。安多地区和康区合起来,藏语里面叫“多康”,元朝时期翻译为“朵甘”或“朵甘思”。分别以拉萨地区和日喀则地区为代表的前后藏地区,合起来藏语里面叫“卫藏”,在元明时期翻译为“乌斯藏”。明代对整个藏族地区不再成为“吐蕃”,而是将青海和西康地方成为“朵甘”,将西藏地方成为“乌斯藏”,但是,典籍仍然认为,这两个地方就是以前的“吐蕃”地方。

明代后期,西藏地方有蒙古人统治,蒙语将“吐蕃”叫为“土伯特”或“唐古忒”,到清代初期,满洲上层采取折中的方法,采用汉语中的“西”和藏语里的“藏”,把现在西藏地方正式成为“西藏”。

家园 在西藏当兵的战士

在国内医院工作的时候,见过几个从西藏退伍回来的战士,患的是心肌病,是长期高原缺氧造成的,他们和别的地方的退伍军人不同,显得很平和镇静,这只是个人感受,我当时对他们是异常敬重,他们病的都很重,不知现在这些人怎样了。

家园 以弱抗强,看来都对后勤补给下手啊。

那时侯的解放军有点象现在在伊拉克的霉菌(部分相似),哎,得民心者得天下。

近来伊方的人质绑架和斩首其实就是针对给霉菌补给物资的各国运输车队的,说到“斩首”,不禁联想到霉菌开战时的“斩首行动”,哎呀,最现代的打击手段和最原始的同时上演!

家园 有点自知之明吧。这坛子叫英雄本色,

要不你请几个高水平的弯弯了,说实话你太菜了,可能没人told(告诉)你。

家园 【爆笑】http://www.cchere.com/cbbs/Ps/RA2.asp?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26415;zst=0

家园 有种沧桑感。特别喜欢这种文章。
家园 藏女我见过一些,是因为高原日晒

颧骨通红,加上人高马大的

家园 【原创】有关藏人卫生习惯的故事两则

谈到卫生习惯,过去藏人没有内急上厕所的习惯,一般都是就地解决.曾听说过一个到西藏出差的汉人的故事.这位大姐刚到拉萨迷了路,在大街上拉住一个藏族妇女问路,问着问着藏族妇女蹲下了,这大姐不知所以也跟着蹲下了.大姐事后说她以为谈话蹲下是藏族的习惯,心想咱得尊重民族习惯不是.过了一会儿藏族妇女站起来走了她才明白怎么回事.不知去过西藏的诸位仁兄仁姐有没有见过类似的事,也许现在已经不这样了吧.

下面这个故事发生在北京.老班禅上世纪90年代在北京建了个"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从各藏区招收藏族青少年,培养神职人员.建成不久班禅和一些中央领导去视察,不料发现地上有轮回后的五谷.班禅自然觉得大失面子,找出干了坏事的哪个喇嘛,当场就要让他把那些东西再吃下去.要在西藏,再难办的事我估计哪个喇嘛也得办.但那天还有比班禅更大的领导在场,领导被班禅的作为搞得很恼火,也顾不上给班禅面子了,批评了他一通, 其中有句话是"他不是农奴,你也不是农奴主".搞得班禅深有感触的样子,哪个喇嘛自然也就不用再吃了.不过事后哪个喇嘛好象还是被用其他方法处罚了一下.

家园 高原(再加上高纬度)地区紫外线特别强

另外就是长期给大风刮着,皮肤也容易粗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