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宋埠杀匪事件(上) -- 双石

共:💬72 🌺532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是跟老夫在说话么?这是该文原作者?

口德啥的?跟老夫挨得着么?

家园 宁作太平犬,莫为离乱人。
家园 说得好!

历史的残酷,不是楼主这种受某方单方教育多少年能够明白的。

家园 那你听说的东西就是真的?

对死于乱世的不管是哪一方的生命,希望你留一点口德。
怎么比色戒还有范儿呢?每个死亡都是不朽的,因此日本参拜靖国神社也是应该滴。

家园 飞扬军事有位麻城本地历史爱好者有分析这事件

写的不错。

其中楼主黄麻起义和参观学习两位的交流非常精彩。

可看到不少原始资料。

楼主:黄麻起义

1.小保队的性质

鄂东大地有小保队的叫法。别的地区可能叫法不同。它不是警察,它是国民党基层政权控制的民兵组织,本质上就是民团。小保队的“保”就是“保甲”的保,也就是说所谓小保队是基于保甲制度创立的一种民兵组织,是不脱产的。它的本意是打土匪,保护地方。基本是每甲出一人,有的自带粮食,有的有些补贴。

为什么麻东的小保队特别强呢?这就要从麻东的特殊地理环境说起了。麻城是一个大县,地盘广大,西部的宋埠是典型的平原地形,而麻东的木子店、张家畈地区却是大别山山地,非常封闭,只有一条状况非常差的路通到县城。绝大多数人一生也没走出大山,到过县城的人凤毛麟角。这种状况直到现在也好不了多少。(不过马上就好了,即将通车的沪汉蓉高速公路通过麻东,将会在木子店设置出口。)

麻东的人文生态还基本上处于中世纪,宗族势力非常强盛。既无千金之家,也少赤贫之户。老百姓是非常渴望安定的。民众对办小保队热情非常之高。红军时期,即使红四方面军全盛的时候也未能控制麻东。

三十年代初任湖北省主席的夏斗寅就是木子店夏家垸人,当时的麻城县长、县保安团长詹剑锋也是木子店人。他们对麻东的小保队很支持,所以麻东的小保队势力很大。他们也把麻东作为他们的根基。

是是非非论杀人

小保队本来就是民兵武装,没啥整齐的服装,就是平常的农民衣服。宋埠城破,谁还拿枪和解放军干呀?这些人枪一扔,和宋埠人没啥两样。本来就是麻城人嘛。结果城打开,敌人不见了。敌人在哪儿?显然在市民当中。按我军的情报,小保队应该有两千多人。于是我军先集中全镇的青壮男子,然后再进行甄别。当然军情如火,慢慢细致的甄别是不可能的,只能来些急就章。看上去就象拿枪的人自然挑出来,其他的再进一步甄别。甄别的方式是最有特色的。前面说过,小保队来自麻城东部的大山里,而宋埠是举水流域的平原繁盛之区。两地虽然都讲的是麻城话,但口音是有微小差别的,当然外地人是听不出来的。但象我这样的老麻城是一听就能分辨出来的。刘邓大军的前身是八路军129师,129师的源头是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不就是在咱这里诞生的么?刘邓大军中麻城人可不少,他们就出了这个主意,以口音来甄别。方法很特别,在房间中放来一盆水,带进一个人就问他这是什么。宋埠一带的人对水的发音近似于“fui”,而麻东人的说水近似于“fru”,区别是明显的。回答盆里是“匪”(谐音)的,算本地人,解脱了,站一边;回答是“腐”(谐音)的就惨了,站另一边。这样甄别起来速度是很快的。如果是麻城中部一带的人就苦了,这里对水即说“匪”也说“腐”,回答什么全是一念之间。所以这个甄别的准确度按和平时期的标准自然是不够的,但那样的战事紧急的情况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做到这样甄别就算很慎重了。以我作为本地人看,这样甄别的准确度百分之六七十是有的。

甄别过后,回答“腐”的,全部就算作混入百姓中的小保队的,全部用刺刀挑死。两千多人的杀人场面是很吓人的。所以这些几十年后还在民间悄悄流传。我有幸是这些事的听众之一。

跟帖:参观学习

宋埠事件的发生还有个背景——11月的麻东暴乱,当时提出了过左的口号“敌人杀我一个,我杀他十个”,这恐怕也是宋埠大量杀人的原因之一。

地方党委工作失误

外链出处

家园 土共欠哪个地方的人不多?
家园 小保队,用现在的话说叫恐怖分子

把他们咔嚓掉的行为,用普世派的话说,叫反恐。

如果美国可以咔嚓伊斯兰极端分子,而不让解放军咔嚓小保队,这叫双重标准,凸显了某些人的虚伪性。

家园 打济南那会

我们村里过部队,当时民团都已经跑到济南去了,但解放军还是检查手的,因为农民手上有老茧,如果经常用枪,手上的茧和务农是不一样的,如果手上细皮嫩肉,肯定是家里有钱,属于地主阶级,要被看管的,听奶奶说有一个远亲当时是学生,住在我家,给说了说,也没有怎样他,但他害怕,自己要回家,后来被查住挨了打;

老百姓倒霉的事也听奶奶说过,刚解放,有个别民团没剿灭,又回村拿枪逼着保长收钱收粮,完了他跑了,解放军来了把协助他们收粮的保长以下十几个人全部枪毙了,很惨,想想也是有杀一儆百的意味的。

家园 这两个能等同?

一个土共方的老革命,出生入死一辈子,说打死都不回家乡,不敢见人。也曾见国方有个少将,80年代回乡路边一群人拿着家人的血衣要找他。
  前面这个是因为一起参军的同村老乡大多死了,而且还不一定知道死在什么地方。后面一个呢?你不会以为在外面战死的军人会把血衣捎回家吧?

  TG欠大别山老区的是因为红军离开后老乡遭到报复,这笔帐该记在TG头上?

家园 你想得太善良了

正如那个麻城人说的,乘马岗地区大革命后一段低潮,地主武装杀红军家属,红四方面军盛的时候,杀地主及其家族,红四方面军走了,地主又回来杀拥护红军地区的人,后来红25军红28军又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杀了很多仇家(我们那边最怕红25军,每个人都有血海深仇)。当时可能出于大背景和形势,但是和平以后未必没有一点良心颤动。国方那个少将我认识,拿血衣的是40年代末期他打死打伤的共方人的家属。

家园 菲律宾那样遍地土皇帝小军阀才真叫欠.

    http://www.sbanzu.com/topicdisplay.asp?BoardID=16&TopicID=3285495

    

    农起民起义

    ://www.sbanzu.com/topicdisplay.asp?TopicID=3261850

    

    

    

    

    为什么没有培养出一个“人文大师”?

    

    

    

    http://www.sbanzu.com/topicdisplay.asp?TopicID=3264949

    

    看那个人文大师帖想到的,难道现在国际上还有什么公认的大师么?

    

    

    

    

    

    http://www.sbanzu.com/topicdisplay.asp?TopicID=3297959&BoardID=9

    

    “公公知识分子”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418972.shtml

    

    出国考察受到刺激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418985.shtml

    1976年的经济生活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418850.shtml

    

       

  阶级意识的回归与中国左翼思潮的复兴

    

      http://www.here4news.com/thread/3187703

    

  公有制是道德溃败之源

     

    印度小额贷款出现大危机 & 小额贷款危机蔓延至孟加拉国

    http://www.sbanzu.com/topicdisplay.asp?TopicID=3553087&BoardID=21

家园 八桂子弟膜拜一个

反倒是桂军很打了几仗,虽然也有败仗,但是基本控制了山区。在我老家就打了两仗,伤亡重,但是日本人也退了。老百姓都翘大拇指。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