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东汉政治体系简介 -- 电子赵括
王莽篡汉后颁布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从效果上看完全失败,再度引发了社会动荡并导致了天下大乱,东汉王朝在刀光剑影中重生.但是回顾王莽到刘秀之间的动荡,可以看出和西汉的建立有很大的区别.秦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也是起身草莽.但刘秀从起兵之始,就带有浓厚的豪强色彩.
汉武帝时期的一系列经济政策虽然打击了地方豪强,但从西汉中后期开始地方豪强还是渐渐取得了一些政治地位.原因在于西汉的用人政策.除去推荐贤良外,高官富户的子弟可以直接被登用为官员.到了西汉末年,地方豪强的实力有所抬头.同时通过相互联姻形成了一些"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地方势力集团.以光武帝刘秀为例.刘秀本是汉景帝后代,公元前45年刘秀的先人被迁封至南阳郡白水乡.刘氏迁到此地后通过和其他豪族的联姻,形成了一定的势力范围.比如刘秀的母亲是同郡湖阳县豪族樊重的女儿,刘秀的姐姐刘元嫁给了新野县的豪族邓晨.后来成为光武帝皇后的阴丽华,也是新野县的名门.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赤眉绿林相继揭竿而起.地皇三年(22)七月,刘玄举兵;十月,刘演刘秀兄弟率领南阳豪强(宛的李通,刘秀的姐夫邓晨等)加入义军.这些人后来成为刘秀手下的基干力量.形式上,刘演(后被更始杀害)刘秀兄弟领导着他们,实力上则是这些豪强支持着刘秀.刘秀对部下确实很宽容,但宽容得有点"过分".
建武二年(26),刘秀称帝后不久就在洛阳封赏群臣,邓禹吴汉各封四县,其余各有封赏.当时的刘秀虽然称帝,势力仅仅能够控制河北洛阳一带,长安关中巴蜀江南仍然是诸侯割据,连他起兵的南阳都还在别人的手里.前面的刘邦封赏部下,尽封一县的只有陈平一人;后面的曹操,在晋爵魏公前也不过一县.当时刘秀手下就有人认为封赏过重,不合理法.实际上豪强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刘秀不合情理的重赏有拉拢之意.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就在刘秀登基的建武元年,刘秀的姐夫邓晨(此时已经战死)的侄子邓奉,尽管还是光武帝的将军,就因为吴汉士兵军纪败坏掠夺了本地而反叛了刘秀.
建武十二年(36),当吴汉终于斩杀公孙述平定巴蜀,东汉完成了事实上的统一以后,光武帝再次封赏部下.李通贾复六县,邓禹四县.但是出于自己的利害关系,原来曾经支持刘秀的豪强反过来对抗东汉政权的法令.建武十五年(39),光武下令核实天下的耕地和人口状况.得到的结果却是"颖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光武帝刘秀大怒,但手下人告诉他,河南南阳要么是近臣,要么是皇亲,一般的官吏哪敢过问?广汉太守蔡茂就曾经在上奏中告发阴氏(后来光武帝的皇后阴丽华亲族,此时似乎为贵人)的横行不法:"顷者贵戚椒房之家,数因恩?耍?干犯吏禁,杀人不死,伤人不论。"杀人伤人,逍遥法外.实际上东汉政权的基础就是地方豪强,因此它对地方的控制力从诞生之初就注定了薄弱.光武帝对此有一定的认识.不久后河南郡守等十几人因为核实耕地状况不实而被处死,实际上是光武帝为了确立中央权威的努力.
但是终东汉一世这个努力不是很成功.东汉人才政策主要依靠推举,当地方豪强势力达到一般的官吏都无法过问之时,推举出来的人物也只能令是他们"顺眼"的.四世三公这样的豪门盛行于东汉,秦西汉是没有的.隋唐以后的科举更是理论上杜绝了这样的情况.邓禹一族,"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耿?m一族,"耿氏自中兴已后迄建安之末,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尚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遂与汉兴衰云。"
同时,东汉诸帝的皇后大多来自开国元勋,光武帝皇后阴氏,明帝皇后马氏(马援之女),章帝皇后窦氏(窦融之后),和帝皇后邓氏(邓禹),等等.这些人本身即为豪族,成为外戚后唯一有所长进的就是以权谋私.前述的蔡茂告发阴氏,和帝时袁安也告发窦宪窦景(均为窦太后亲族)的横行不法.外戚势力之大,已经架空了皇帝.孝冲孝质孝桓三帝,均为外戚梁氏所立.东汉除去最初三位皇帝以外,登基的年龄小得可怜.冲帝两岁登基,两年后"驾崩";质帝八岁登基,同样两年后"崩".很显然,外戚豪强实际上是故意挑了小孩,免得他成为自己横行不法的障碍.
东汉中期开始,外戚不但在地方是大人物,而且通过录尚书事掌握内朝.皇帝即使有意反击,也没有合适的力量.唯一能借助的人物,就是身边的宦官.汉和帝诛灭窦宪,汉桓帝诛灭梁冀无不借用了宦官的力量.但是皇帝无实权这一点始终没有改变.和帝之后的顺帝就是宦官拥立,并以顺帝的名义获得了封侯,爵位由养子继承的权力.此后东汉朝廷围绕着内朝的控制外戚宦官反复争夺,三国开头时何进等的行为不过是狗咬狗的继续.
宦官虽然能够诛灭某些横行不法的外戚,但对各地豪强之根深蒂固却没有什么办法.因此外戚势力一直庞大,宦官外戚之争也没有尽头.东汉末年设置八校尉训练新兵,宦官謇硕为首,豪强袁绍为次,连棒杀了謇硕叔父的曹操也能有一席之地,可见双方关系之微妙.宦官外戚虽然互为死敌,以权谋私却没有什么不同.桓帝启用宦官单超等五人诛灭梁冀,事成后皆封侯,人称"五侯".单超不久后病死,余下四人"皆竞起第宅,楼观壮丽,穷极伎巧。金银临?荆?施于犬马。多取良人美女以为姬妾,皆珍饰华侈,拟则宫人。其仆从皆乘牛车而从列骑。又养其疏属,或乞嗣异姓,或买苍头为子,并以传国袭封。兄弟姻戚皆宰州临郡,辜较百姓,与盗贼无异。"诸葛亮出师表中把桓帝灵帝大大地埋怨了一番,实际上有点冤枉了两人:自从东汉初年开始,中央对地方就没有什么权威.即使是光武帝,对豪强的胡来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桓灵又怎么能有回天之力?
西汉东汉,虽然距离接近而且皇帝都姓刘,但从政策上并没有什么相似之处.西汉对地方的控制严格甚至严厉,东汉则是宽容乃至纵容.前面有网友说是汉武非光武或是光武非汉武的情况盛行,某种意义上是必然的.因为西汉东汉的政策本来就有相当的差距.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邓奉造反时,邓晨还没死。光武更贴切的说应该是富农家庭,当然他确实依靠的是豪强地主,这点我和赵兄看法一样。赵兄所论,说东汉相对于西汉对功臣奖赏过高,封地太多。其实西汉时汉高率领的一班人多是亡命出身,可以说都是无产阶级,给他们富贵就行了。而东汉光武手下那些人就不同了,好多都是豪强,官吏出身,本身就已经有富贵了。属于有产阶级。就象赵兄说的光武姐夫邓晨,他造反时,家人就反对。认为家族已经很富有,地位也可以,不应该跟着刘氏弟兄冒险了,但邓晨并不后悔。所以光武登基后,自然知道小富小贵对他们来说已不算什么。而且这些功臣里,好多家财散尽,家破人亡。从光武自己的内心角度来说,不重谢他们,自己也会过意不去。所以动甄数万户的封赏也不意外了。
度田事件的历来对结果都有争议,但光武在处理上,也是值得称道的。贪官污吏杀,造反的盗贼坚决镇压,不合作的郡国豪强迁移到别的郡去。对一个性格比较宽厚的皇帝,做到这些也是可以了。
外戚专权主要是两方面原因,1光武的虽设三公,事归台阁。架空了三公,把权限集中于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尚书台的低级小官手里。2就是东汉中期后,皇帝都是些娃娃。光武的措施杜绝了产生权臣窜权的可能,但同时也不可能出现象汉武帝托孤霍光等人辅政的情况。小皇帝即位,只能靠母后临朝,母后连大臣们都认识不全,只能找自己家的男性帮忙。就封自己家的亲戚为官。这些外戚有了地位,自然胡作非为。同时,因为太后临朝,不能总是直接和大臣们打交道,必须通过奄人,宦官的数量和地位也增强了。所以外戚和宦官构成了东汉历史的主线。而东汉的名臣杨震,袁安,李固等,在和外戚斗争时,不是被逼自杀,就是被杀害。始终不能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另外赵兄说武侯冤枉了桓,灵二帝。实际上,他们就是昏君的代表人物。看看明,章还有亲政时和帝的所为,还有邓太后临朝,为什么能治国有道呢。
正如赵兄所说,东汉和西汉确实差别很大。东汉的国力不如西汉,东汉的历史似乎也没有西汉绚烂多彩,东汉的皇帝整体素质远不如西汉。但东汉的文化和技术方面要比西汉强些。
我对光武帝本人没有什么反感,他的才华确实是中国封建帝王的佼佼者.但是东汉政权的先天缺陷却使得他的个人才华不足以成为天下受惠的保证.实际上东汉时代地方豪强势力的增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学术界一直有一种观点,从董卓作乱到隋朝统一的几百年间,中间虽然有西晋的短暂统一,中国一直是处于分裂状态的原因就是因为从根本上,东汉时代地方豪强积聚了足够的力量来对付中央权威.
何兄关于光武帝的老贴已经拜读.但关于封建帝王的评价,个人有不同看法,在此抛砖引玉.谈到封建帝王时以秦皇汉武为首实际上是有道理的.两人对外军功其实为次,给后世留下了一套政治经济体系才是根本.秦之中央集权郡县制,汉之盐铁专卖五铢钱.废郡县改分封的,如项羽司马炎,废五铢钱另行制定货币体系的,如王莽董卓,无不引发天下动荡自己也粉身碎骨.这才是秦皇汉武在历史上最大的价值.
首先,对于普遍认为光武帝为人宽厚的看法,兄弟觉得尚可商榷。其实刘秀的为人十分猜忌严刻,对于开国功臣除了给予物质上的优厚待遇之外,在政治地位上可以说是十分吝啬的,许多关键职位多不用功臣,如《后汉书 贾复列传》记载:“复为人刚毅正直,多大节。既还私地,阖门养威重。朱佑等荐复宜为宰相。帝方以吏事责三公,故功臣并不用。”这点和西汉初年,曾参、陈平、周勃等一大批性格各异,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但都就任相位的情况而言,刘秀的胸襟和刘邦比起来是大大逊色了。
退一步讲,就封侯而言,建业之初对于功臣的封侯大多是虚封,待一统天下后再斟酌实封,但即使实封的功臣,也只享受封地的食邑供给,并不于地方上的政治生活有任何的联系,这点和西汉的王侯们就不可同日而语的。至于赵兄所说的西汉的封候的食邑数没有东汉来的高,我觉得应该考虑到西汉开国时期人口发展和经济规模和东汉开国时期相比是差的太多了,要知道秦末经过大规模的战争下来,死亡的人口大约占秦建国时的四分之一,当时刘邦就算有心,也没有那么多户数可以封给功臣们。而当刘邦确立萧何功臣第一人的地位以后,西汉历代的帝王封侯的最高标准大多是以萧何为标的,比如霍光和王莽。而刘秀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及了,何况为了安抚功臣们,总要在物质上给予一点照顾,这点赵兄说的没错,但看待一个人时候得到重用,应该是从此人的政治地位高低辨别的,而不是俸禄和食邑。在政治地位上,东汉的功臣们普遍不如西汉的开国功臣,刘秀的为人可见一斑。
西汉初期分封了诸侯王,最担心的是地方的反叛,因此对在中央的任职的官员相对宽厚,但擒韩信杀刘濞,对诸侯相当不客气.东汉时期中央集权已经相当稳定,地方暂时对中央勾不成威胁,刘秀当然在中央官员的任免要费尽心机.光武的宽厚很大程度上是对地方的宽厚.对功臣的封赏"大度",以及盐铁虽然继续国营,但这个权力由中央转向了地方(郡)等.但是刘秀对中央官吏很不客气.看看刘秀手下的三公,司空窦融,明摆着是安抚降将.窦融也很清楚,一直谦恭卑微.司徒韩歆说话直率,当着刘秀的面也指手画脚就被罢官,后来被逼自杀就很能说明问题.贾复不能拜相,也是一个侧面.
东汉从一开始就是这个样子,以后就更难解了。唉。
赵兄说得好。我认为除了赵兄所说之外,还有就是,光武的才能要比手下高,而汉高则才能不如手下。第二点就是,东汉初年的功臣都才兼文武,都受过很好的教育。和西汉的功臣比起来比较容易驾驭,知道进退。另外,关于东汉的军队。在光武统一全国后,把地方一部分多余军队抽调去了中央,为得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看了赵兄几篇汉史的帖子,发现赵兄的两汉史非常扎实,深厚,让何某佩服。
汉高对韩,彭。文帝把周勃下狱,景帝逼周亚夫自杀,武帝朝的宰相大都不得好死,宣帝屠霍光三族。和西汉这些皇帝比起来,汉光武难道不算胸襟开阔吗?光武不会不知道西汉这些事情吧。后人指责宣帝,说宣帝应该给霍家人厚禄,而不必给他们高官和地位,把他们养起来。实际上光武就是这么做的。如果光武不是退功臣进文吏的话,任用他们,他们有了地位,也未必不会做枉法之事。到时候光武又会落个鸟尽弓藏的骂名。而且光武也并非完全不用功臣。邓禹,李通,吴汉一直处于高位。另外,我引一段后汉书的史料,22卷(帝后与功臣诸侯宴语,从容言曰:“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高密侯邓禹先对曰:“臣少尝学问,可郡文学博士。”帝曰:“何言之谦乎”卿邓氏子,志行修整,何为不掾功曹?”余各以次对,至武,曰:“臣以武勇,可守尉督盗贼。”帝笑曰:“且勿为盗贼,自致亭长,斯可矣。”武为人嗜酒,阔达敢言,时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长,无所避忌,帝故纵之,以为笑乐。帝虽制御功臣,而每能回容,宥其小失。远方贡珍甘,必先遍赐列侯,而太官无余。有功,辄增邑赏,不任以吏职,故皆保其福禄,终无诛谴者。)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光武君臣和睦融洽,互相信任。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
西汉时期的军队,是由中央军(南军与北军)和郡国兵(或州郡兵)组成,郡国兵虽也是常备兵,有“兼备盗贼”的任务,但更主要的却是轮流宿卫京师和屯戍边境,从一定意义上讲更象是预备兵,而且平时是由都尉征集和训练的,是军政分离的。
到了东汉,光武在建武六年“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役”,建武七年“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和军假吏,令还复民伍”,但州郡兵依旧存在,只是罢免由都尉主持的征兵、训练的“都试之役”,兵源也由征兵制逐步转化为召募和刑徒的职业兵(不少认为“罢郡国兵”其实是误解,试举一例:十八年,“(吴)汉入武都,乃发广汉、巴、蜀三郡兵围成都,百余日城破,诛(史)歆等”),而由太守主管兵事,军政合一,兵将关系逐步固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军。
可以说,光武的集权只是中央权力的分配,将公卿大权转归台阁,而其军事上的措施,再加上促使州牧成为一级行政机构,却是滋生地方割据的土壤。
刘秀将盐铁专卖的权力给了地方(郡),后来和帝时窦太后干脆废止盐铁专卖.表面上是让利于民,实际上能够经营盐铁的只有各地的富商豪强,便宜不了一般的贫民老百姓.同时,盐铁之利巨大,失去这个财源后增加多少税收都补偿不了.写到这里突然明白为什么东汉后期卖官成风了.汉武帝虽然也卖官,但限于低级职务,规模也不大.而东汉后期连三公九卿都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或许有中央穷疯了因素?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一)东汉土地兼并,倒值得一提。
固然「富可敌国、贫者无立锥之地」甚嚣尘上,但是隋唐的《均田法》,赋予人民每人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应该消除兼并土地,但是仍有土地问题、贫富悬殊、民不聊生、战乱连连。这就不是土地平均分配给人民,就可解决贫富问题,刚好有的反例,可证明不抑兼并并不奇怪,那就是宋朝。
司马光以为贫富来自于「勤惰不同」及「愚智不同」,应给有能力耕作的人多一点田,而少给无力耕作的人。若以「勤劳多耕」应多得诸田,故多产多获,相反的,仅占名额而不去耕作,或者生产效率低落之人,不应得田。苏辙在《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说:「城廓人户,虽号兼并,然而缓急之际,郡县所赖;饥馑之岁,将劝之分以助民;盗贼之岁,将借其力以捍敌。故财之在城廓者,与在官府无异也。」因此南北两宋,鲜有因土地纠纷而农民起义,著名叛变如方腊之变(称帝、建年号)也在短期镇压。
再说东汉立国将近二百年,要扯土地兼并从汉光武帝开始有问题,东汉就不应如此长寿,早该被农民揭竿起义。汉末大地主出现于江东,《抱朴子.吴失篇》记载说会稽、吴郡曾出现:「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的大地主,但是魏、蜀、吴三国之中,就属东吴国祚最长,因此若说土地兼并的问题,两宋、东汉及东吴早应出问题。
(二)度田评价
至于度田失度此事,这也是众说杂沓,历代多以刘秀向豪强妥强,但是凌云雕龙视为成功镇压。
建武十五年度田、翌年「考实」未尽职官吏(下场有降级、解职、下狱、流放及诛杀等)、然后才有「郡国大姓及兵长」大规模民变叛乱。这与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则是时民变,盖因度田起衅也。」完全相符。但是汉光武帝的仁慈处置:「听群盗自相纠摘,五人斩一人者,除其罪。其牧守令长坐界内有盗贼及弃城者,皆不以为罪。」是否暗示向豪强妥协呢?为何许多变乱只需「诛其首恶,余皆降服。」即可,这就扯到政治态度。
土地问题与宦官、外戚等问题相当,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按曹操的手腕:「若欲治罪,当除元恶。」而不是全数杀尽,全部诛杀只是消灭眼前乱政之宦官,若是换来新的一批宦官,宦官乱政的机会仍然存在。在汉光武帝面临「青、徐、幽、冀四州」叛变,除非全部杀光、烧光、抢光,否则在安定优于一切之下,善加管理比全面扑杀更有利。所以汉、唐、明有宦官问题,但是宋、元、清却无宦官问题,这就是管理优劣之别。试想汉光武帝面临四州叛变,究竟是诛罪首罪,还是通杀无赦?曹操在官渡之后不追究众臣交通袁绍,如果真的量小不仁,又是一场血腥屠杀。
再说汉光武帝对「赋田受禀,使安生业」,也很有问题,因为豪强就是有土有田的门阀,何必再给田以增加资产,而且锦上添花的诱因也不大,因此更不能视为度田失败的妥协屈服。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移民夺根,离开祖业的魁帅大姓,就没有土地、资源及人脉,所以汉光武帝才会另外赐田,其实暗藏「强夺原田」的恶意。强迫数万人移民实边,只要官府补偿土地低于原居人民所弃田地,这种移民政策就算成功。因此地方豪强可以选择叛乱而战死,或是弃田他走而苟活,这才是汉光武帝的镇压高招。
从后来的「诸郡坐租」及「明章之际,号次升平。」皆知,汉光武帝的土地政策开始收割累果。
(三)西汉与东汉继承
西汉开国实为东西分裂,汉土只有直属十五郡,关东诸侯合计三十九郡,一直到七国之乱平后,中央对地方才名实相符,真正「众建诸侯少其力」已是汉武帝之时。至于昭宣有霍光掌权,作官优于作事,表现平平,再来为五侯登场,汉廷早就沦于外戚所控,这还可追溯到霍光,其实西汉一朝也等于讲完,所谓中央控制地方紧密云云,其实水分也挺多。
至于东汉虽与西汉隔一个新莽,但典章制度及法律习惯皆相仿,再差也不会比高句丽与高丽相差更多,三公九卿皆在,不以曹魏以后改成九品官人。明章白虎通义与西汉盐铁论,几乎都是同一种集会汇编的模式,而在「以儒解经」、「以儒干法」(用儒家的学说干涉法律)上,东汉更盛于西汉,《汉律》通用于两汉,也同样被中国特色所影响(汉初是黄老,汉武后始为儒学,甚至还有曹操引用《春秋》而免除大逆谋反的连坐案例)。
若以东汉与西汉不是同一朝代,或说是没有传承关系,那西晋与东晋,南宋与北宋,差别应该会更大。
呵呵,和萨苏出书一样,俺肯定买一本!可惜菜九段兄的《古史杂谈》俺至今也没有买到,石家庄这破地方,唉!
我说雕龙老哥和赵括老哥,你们俩啥时出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