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译写:朝鲜战争逸事 -- 逸云三洲

共:💬130 🌺26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志愿军用榴弹炮打飞机也算一个吧

rt

家园 搞笑的是那个乘法算得显然不对

最后还打着了。。。

家园 什么故事?讲来听听
家园 战争确实是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亚。
家园 十三、政治信任

联军南退过三八线以后,美军和英联邦军的步兵部队中,基本上每个营都配有一个由韩国国民卫队人员组成的搬运连,有人要说你怎么不翻成运输连?别误会了,那可是名副其实的搬运,韩国的山地极陡,全靠人力将弹药和装备运上山顶阵地,机械化是没办法的,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美英加澳军人,亦将是项苦力式的工作,视为畏途,于是全靠这些韩国人员,担起脚夫的责任。

说是国民卫队队员,其实就是年纪偏大或身体条件较差,不适合作战的人员,但他们一般工作很勤力,颇可倚靠,故美英军对他们的评价,往往要比对韩国作战部队的要高。不过美国人历来傲慢些,也简单实在些,想想自己跑这个鬼地方来替老韩打仗,已经够意思了,往往不会将对老韩的表扬挂在嘴里。英国人呢,到底肚子里道道多些,经验也丰富些,比较注意对韩国搬运员的激励。如英军的福斯特营长,在搬运连前来报到时,就亲自前往政治动员,不但讲部队历史传统,还讲了自己的家史(营长的老父亲以前也是该营的军官),让韩国搬运员感觉自己已然是大英帝国这支历史悠久的部队中的一员,营长还告诉他的韩国听众,他们的工作是如何重要,战斗的胜利,就指着他们了。

韩兵历来体会到洋兵高人一等,现在受到如此的信任,禁不住心潮澎湃,觉得光靠努力搬运已不足以报答,回营集体讨论后,认为政治信任一定要还以政治信任,于是派出代表,郑重其事地通知营长,全体韩员认为他是最好的总统人选,心地善良、家世高贵,比李总统要可爱地多了,希望他出马作韩国总统的候选人,全体搬运员将一致支持到底!

家园 北朝鲜金日成也号称用步枪打下过飞机
家园 容易

打得快的枪是机枪

下边那个是探照灯

家园 俺用弹弓也打下过飞机.

[SHADOW=255,RED,2]纸的.[/SHADOW]

家园 志愿军的榴弹炮打上飞机,美军的高射炮

主要用在了地面战,这都是当时两军装备上巨大差异决定的啊。

家园 无独有偶

二战中中国的国民党军第二师还有用迫击炮打下日本飞机的,而且是炮弹达到顶点后从上面砸下来揍下来的 -- 日本人飞得也太低了阿!

家园 哈,皇母娘娘丢了个仙桃

砸上个日本飞猴。

家园 十四、骨灰盒里的图章

[注:本系列前面的各个段子,或多或少都有些可笑的地方,加上在下本意就是让大家轻松一下,故在尊重史实的大前提下,也有意无意地渲染可笑的成分。不过这个段子有所不同,因涉及死者,不管是敌是友,终不合适玩笑,在下也无玩笑之意,只因还是符合“轶事”,才同放在这一系列中,后面段子或还有类似情况?一并提示,不至于误会。另外,本段中若干名词和地名的翻译,系向萨苏现学现卖,特致谢!]

朝鲜战争爆发后,麦可阿瑟虽将驻日美军被抽调一空,还是感到捉襟见肘,于是打起以亚制亚的主意,除了想动蒋委员长的脑筋,窝边草更是要吃一吃的,只不过前者是大鸣大放,继而胎死腹中;后者呢,虽是不声不响,倒是卓有成效。基于日本的特殊地位,有关事实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才渐渐浮出水面。

根据有关美军军官的回忆,当时日本各地曾有数千人要求加入美军入朝作战,美太平洋最高司令部的某一文件显示,单福冈一地就有七十人报名,小仓则有二十人。日本人最后有没有被吸纳入美军部队不很清楚,但在日韩人则有七百五十人被录用,美军将其单独组成一支部队,在日本训练后投入朝鲜。

至于日本人,主要被用于技术工作,人数有数千人之多。但也有建制部队直接参与战斗任务的,那就是从原帝国海军中被保留下来的扫雷舰部队。仁川登陆时,由于美扫雷舰数量不敷使用,型号也不对路,决定调用这支日本部队,以后更一路扫到了三八线以北海湾,并常常被用于最危险的“一扫”,以至出现伤亡。

除了上述扫雷舰部队是成建制参加战斗任务外,美军建制内还有很多登陆舰也是全舰由招收的日本前海军人员操纵。50年11月被鱼雷击沉的LT636就是由日本人驾驶的,22名日本人死亡,而较新的资料显示还有更多的伤亡。在当时的情况下,死亡者家属均不获告知真实死亡原因,在一次由日本政府出面组织的追悼仪式上,骨灰盒里装的,不是死者的骨灰,而是死者生前用来领工资的图章。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个系列应该每片加精的

慑于规则,只好遗憾了。

家园 哈,这属于领导鼓励了。这个系列

的好处,是笑过后,多少有些史料价值,因来源都是比较严肃的。不过基于在下目前的生活工作方式限制,只有时间现写现发,缺少推敲,每篇的篇幅也短,其实也就是些豆腐干式的段子,只要老萨和诸位同西西们喜欢看,够开心的了。

家园 十五、巴顿的宿命

看了题目,大家要说了,这巴顿早死了,跟朝鲜战争何干呢?咳,这巴顿是死了,可他不少老部下都去了朝鲜,其中层级最高的是曾任巴顿手下军长、时任第八集团军司令的沃克。

沃克本人五短身材、不苟言笑,既不睿智,又少幽默,与他的偶像巴顿的魅力四射恰成鲜明的对照,但也是个勇猛的战地指挥官,而且吃苦耐劳、服从命令,加上与马歇尔、艾森豪威尔等人都有极好的私人关系,因而仕途也算得上顺利。本来老沃克已经快到点了,他在五角大楼的老朋友们为他安排了日本的职位,便是让他好好享几年清福后退休的,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朝鲜战争一开打,老沃克又上了战场。不仅老子去了,小子也去了。釜山防御战时,小沃克被从第八十二空降师抽调去朝鲜,老沃克希望儿子去他自己最早服务过的步兵十九团,团长问司令,对小沃克的岗位有何设想,老沃克回答:狗屁没有,他不过是个平平常常的步兵军官而已。于是小沃克去了一线任步兵连长。

沃克算不上是个个性鲜明的将军,但也有一项爱好:开快车。据说他的司机是一个前赛车手。他在第五集团军时的副官回忆说,即使是在芝加哥城里,他也会要司机开到六十到七十迈,私下里,他的老部下都担心他总有一天会落得和巴顿一样的结局。在朝鲜,他的吉普车上有一个特制的钢扶手,方便他昂首挺胸站在车上向他的部队和敌人示威,可惜他的下属对他那样子照样不受用,他自己可能也是知道的吧?他的老部下猜想,沃克开快车,或者是对自惭身材太矮的一种补偿,或许车开的越快,他心里会觉得自己的形象越高大。有人甚至怀疑他象巴顿一样,心底里有一个死之希望。

沃克最后终于死于车祸,他的吉普车被韩军六师二团的一辆武器车撞翻,他的助手、司机、两个保镖虽全部受伤,但都活了下来,只有沃克本人,到达医院时已经死亡,和巴顿一样,同时结束了生命和军事生涯。小沃克护送老父的遗体回国,以后在美军升至上将,也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