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庐山大悲剧】一、庐山只有一个谜 -- 造船厂

共:💬141 🌺347 🌵1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1000万和后来的几次人口普查对不上号

请看

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摧毁了“饿死几千万”谎言起点的数值基础

其结论是

这样,根据1982年、1990年、2000年三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彻底颠覆了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人口数变动最大的1960年的相关数据,从三次人口普查的共同趋势来看,1982年后历次普查出来的1960年出生的还在中国生活的人口数,大大多于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人口数变动最大的1960年出生的中国人口数,在这一点上,三次普查高度一致,而且越查越多。

这样的情况,绝对不符合正常的人口变化规律,对于某年出生的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会有不断的疾病致死、意外致死、迁移出国等等减少因素,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人口数变动最大的1960年的相关数据与三次人口普查高度一致变化趋势之间的巨大差异,草民以为,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得来的数据,可信度大大高于各种各样的推算甚至抽样调查得来的数据。

客观地说,可能是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人口数变动最大的1960年的相关数据出了偏差,偏差的原因可能有:严重低估了当年的人口出生率、严重高估了当年的人口死亡率、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之所以用“ 估”,因为1960年未进行人口普查)。

迄今为止,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人口数变动最大的1960年的相关数据还在沿用,而这些年来各种各样需要证明“饿死几千万”的“专家”、文人的出发点,也是那个59、69年之间“一千万”的人口差距。但是,草民只见到说种种人口减少若干若干的,却未见认真讨论一下人口普查的结果对那个论点的数值基础的摧毁性解构,是没有看见还是故意不看见?

这个帖子来自乌有之乡。但是其学术性却没有问题。可见1960年的1000万,很可能是为了符合某个大人物的口味(薄一波?),造出来的。

家园 说的好
家园 赞。赶紧填坑吧。

史大家的写法太过于纠缠于个人视角,而且偏向毛。

我很喜欢她的作品,但更喜欢另外的视角。如果我不写得话。

赞。花。

家园 你是学理工的吧?

确实很有道理,出生率下降的因素没考虑在内。

1950年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法定结婚年龄,男20,女18。

1958-18=1940,刚好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如果有抗战时期每年的死亡人数,可能更能说明问题。

家园 我姥姥今年92了

身份证上写得是104岁,你要是问她多大了,她总是说自己140了....

家园 正规工科生

不过阴差阳错搞文科事业去了。

你举的这个,考虑到一般人不会结婚后马上生育头胎,总得1到3年吧,那么58年初次生育的人可能多数是37-39年生人,总之也是抗战艰苦年代。

另外还有二次、三次生育的人呢?这里面就复杂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