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梦回中国(5) -- 万里风中虎
脑子里只有RUGBY的概念,忘了那也叫橄榄球,不过不是美式橄榄,呵呵,进水了。
河里很多朋友都说米国制造业不行了。我就纳闷,难道英特尔、德仪、ibm、nvida、杜邦、辉瑞、GE等执牛耳的公司不是制造业了吗?
他们是匠人,喜欢琢磨工艺和材料。
这是他们吃香喝辣的基础。
但也容易被科技升级,废掉武功。
比如数码技术废掉了日本在模拟电子的功夫。
中国也是在紧跟美国,而且是全方位的,不论是电子产品制造还是汽车工业。估计与美国的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不比日本低。
根据大多数人的评论,中国这次没事,没有像日本这样痛苦。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因为中国内需比日本大吗?凭感觉,日本的国内市场应该比中国国内市场开发得更充分,日本人的消费欲望和平均消费能力似乎也普遍比中国普通人高一些。
中国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以来程度应该不会比日本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依赖程度低很多,尽管中国劳动力密集型对美出口此次也受到比较大的打击,但世界对中国经济前景反而更乐观。
日本紧跟美国,这次被用来挡灾;德法意吃过亏,这次虽然躲得远(没有参与分赃)吃亏却有份。中国像日本一样紧跟美国,却没有吃日本那样的亏;中国金融隔离,与德法意一样躲开了次贷危机,也没有像德法意那样吃美国人的挂落。中国这次左右逢源,是美国故意放水还是冲击波尚未到来?
中国是不是像英国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之路?这个技术创新是什么呢?
德日是原有技术框架的不停改进,大米是搞技术创新推倒重来。靠创新一下子把你钻研琢磨的改进给废了。典型的就是你所说的数字替代模拟。
为什么我不看好欧洲?在米国依然引领创新潮流地位牢不可破的同时,他们靠改进技术吃饭的制造业模式也面临者中国大规模山寨的危机。一点点改进是顶不上超大规模山寨的价格优势的。
此次危机过后,米国搞创新,中国对创新产品大规模生产的G2模式会看的更清楚。上下两头挤压,老欧洲日子会更严峻。米国斩三尸以创新思考成圣,中国以力证道搞山寨以规模取胜成圣。
从社会结构来看,从陈胜吴广到毛爷爷的不停扫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国社会的等级制其实比老欧洲少很多,流动性要更大。和米国最接近。
送花
快来了,不过中国人民忍耐力强,别人未必敢趁虚而入.
大家准备氧气面罩先.
花之
可是这次危机日本的经济遭到的打击最大
根据大多数人的评论,中国这次没事,没有像日本这样痛苦。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因为中国内需比日本大吗?凭感觉,日本的国内市场应该比中国国内市场开发得更充分,日本人的消费欲望和平均消费能力似乎也普遍比中国普通人高一些。
----我觉得,中国跟日本相比,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没有完成消费升级,虽然前段时间各大电子厂大量减产,但是笔记本、液晶两个行业12月份后据说又恢复了产能,国内订单还是挺多的,中国的内需拉动了经济不至于跌的很惨
日本严重依赖电子和汽车产品出口的经济结构弱点暴露无遗
中国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以来程度应该不会比日本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依赖程度低很多,尽管中国劳动力密集型对美出口此次也受到比较大的打击,但世界对中国经济前景反而更乐观
中国不依赖电子和汽车出口,反而是全世界依赖中国的廉价产品,包括电子产品,小虎说的IPOD全是鸿海(富士康)在中国代工的,而中国本身的金融体制也保证了不会发生类似的金融危机,再加上内需(政治书上说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这句话在未来20内还是蛮正确的)+国家投资,所以大家都认为中国的冬天不会像其他国家那么冷,但是你说的经济前景更乐观,我倒是没看出来,中国的产能得不到宣泄,一样会很难熬
中国是不是像英国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之路?这个技术创新是什么呢?
下一场科学技术创新我相信绝对还是不可能在中国发生,创新是玩出来的,不过我相信中国这次绝对比英国更能紧跟,中国人的山寨文化是无敌的,所以这大概是为什么中国要进入G2轴心的原因吧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牛皮不是吹的,RP不是盖的。
英国是老牌帝国主义,狡猾狡猾的。英镑狂贬,日元狂升,日本的出口经济都快窒息了。
美国创新搞得好,中国对这条路羡慕坏了,鼓吹了很多年,不过并没有特别的成就。所以有些人说,完了,要崩溃了,不创新肯定完蛋。
但世界上的人,总有那些基本需求,创新创到天上去,也还得衣食住行。创新的东西过些年头,就变成基本需求了,电视冰箱等等。就算是创新,总得有产品出来,也得考虑成本。美国有科技创新,中国有“成本创新”。越来越多带有神秘技朮色彩的东西,经中国一折腾,就成白菜了。中国的比较优势在这里。
世界经济不好的时候,创新可以缓,基本需求不能不要,还越发要考虑生产成本。所以中国“挣钱”的全球竞争力最强,顺差最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然后问个傻问题:您觉得我们有可能在“创新”这一点上作出啥来吗?有可能形成您推崇的美国那种整体制度化地崇尚创新的环境吗?
我接触人文社科这方面多,经常感到整个氛围就是糊糊涂涂的没什么新意。目前为止照抄、抄了以后包一张新纸,或者抄了以后加加减减的居多。
信息通讯技朮是一个厉害的创新,但它的下场显然是被山寨化。创新--山寨化--继续创新,这是一个循环。有没有证据说明,这个循环一直进行得下去,又必然是美英“继续创新”?
也许在美国人心中,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奥巴马式的“Change, we can”。这是不是老美举国上下有恃无恐进行金融胡闹的心理根源?只怕脱不了关系。
但是,如果美国的科技精英并没有折腾出什么大东西,那美国总得对金融胡闹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很明显,下一个大东西是“新能源”。如果美国弄不出来,那没钱过奢侈日子。如果弄出来了,石油的时代也就过去了。也许这就是油价涨不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