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29军在七七事变----订正评书《血斗南苑》1 -- 苍野

共:💬78 🌺27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刺刀的生产要求,比八路土法上马造迫击炮还要难

八路能搞复装子弹,能搞土炸药,能用火车轮轴搞迫击炮,能搞很多......

但是,就是搞不定刺刀.........这玩意不是那么好搞的

团河
家园 牛啊,数据信手拈来

厉害,花。

家园 这好象不对吧?

  吴运铎刚参军时就在兵工厂造刺刀。

家园 土造刺刀的质量,实际上很差
家园 的确是造过,不过质量不佳

捅几下就弯了

家园 质量不佳是普遍的。不光是刺刀。

八路能搞复装子弹,能搞土炸药,能用火车轮轴搞迫击炮,能搞很多......

  以上这些质量都很不好,红军时期就能复装子弹,战士的评价是一出枪口就往下掉。

  土炸药也就是北京来的大学生搞的好些,其他地方的只能做黑火药,造出的地雷、手榴弹一炸两半。

  吴运铎用火车轮轴造的是平射炮,还能拉出膛线,但没几颗弹,无法检验炮管寿命。而且没有瞄准镜,只好推到很近的地方在炮管里直瞄,所以精度也没法检验。不过从火车轮轴的钢材来看,此炮的质量也不会佳。  

  相对来说,影响八路造刺刀质量的主要原因还不是技术,是钢材,所以才会捅几下就弯了。那时TG能搞到量最大的钢材是钢轨,钢轨钢比较软,不适于造刀。

家园 造是不能,问题是大量造就难!

八路还做过半自动步枪.但只做了两支.但每支步枪陪把刺刀,那是没这样的生产力.虽然各兵工厂都有专门做刺刀的车间,但还是产量跟不上.

家园 不是的,技术也有问题,

晋察冀的工厂的刺刀就没问题.山东的各厂的刺刀就不行.原因嘛.晋察冀的人才比山东的多.但大家的材料都差不多.

家园 我有一国造30式刺刀

工艺尚可,3-40年代华北地区也只有有阎老西的兵工厂工厂能作到,铜焊均匀护手钩卡笋 加工的都好刀尾还有编号,细看就可发现手工活了:枪口箍是修锉过的卡笋钮居然是手工卷制攻丝!

家园 谢谢释疑

真想不到29军大刀队会完败。不是说请了武术名家糅合各派刀法的精华创造出一招“上撩再下劈”的刀法专破日军的三八刺刀吗?

有没有战绩统计?还是感觉有点疑问,喜峰口一战居然是完败。

转几则以前西西河文章的存档,请帮我看看几分实,几分虚:

==================

我所知道的29军大刀队刀法的一点情况。 [ 锦候 ] 于:2004-08-16 02:16:13

以前在老家,有几个老人曾经是29军的士兵。曾经和他们聊过29军大刀队的刀法。据他们说当时29军的刀法很简单,我记得好像他们说过常用的就一下,很简单的,就是在遇敌的时候把刀头朝下,刀口朝着自己,刀的位置是在右小腿的前外侧,当敌人冲刺的时候,把刀朝自己的左上方轮起来,一直轮到头的左上方,用刀背隔开敌人的兵器,胳膊完全的伸展开,当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再朝下按原路线劈下来。按他们的说法第一刀一般只求伤敌,敌一旦受伤就再补一刀。

要是自己主动进攻也是按这个办法来,但就是上撩的时候一定要撩到敌人的兵器。

据他们说当时的29军中有很多的陕西,河南人,这两个省份民间有习武的传统,很多的军官,士兵本身就是武术高手。而且他们提到当时的日本兵个子普遍没有这些陕西,河南士兵高。他们提起日本人的战术修养时说得最多的就是“狗日的打枪打得是真准。”,对他们的个人搏击技术倒是没什么赞赏之词。起码是没有我现在在网上常看到的什么日本兵的拚刺刀技术很好的话。

据我后来看到的资料,29军的大刀是特制的,比一般的刀长,也重,在那么大的一个弧度劈下来惯性想来很大,速度也就很快,刀口所覆盖的面积也很可观,想来是很难躲。

现在有很多人讨论29军的刀法,我个人认为这几个老人的说法比较可信。

1 作为一个军队用的刀法,不可能像武术家那样讲究。那么多的招法变化,应该是以简单实用为主。

2 当时的士兵并非每个都练过武术,部队也没有很多的时间来专门教他们刀法,所以应该是以速成为主。

3 面对面的搏击时,心理因素很重要,使用者要对自己的兵器招法有很大的信心才行,这一招从气势上,从技术上都很有杀伤力。

4 当时主要的敌人是日本人,军中的搏击技术应该是以日本人的惯用技术作假想敌来设计的。这一招显然是专门冲日本人常用的冲刺去的。

向所有的英雄致敬!

大家聊好了啊!呵呵!

29军刀法和当时的鬼子军刀[中虎步兵] 于:2004-08-16 08:25:42

“就是在遇敌的时候把刀头朝下,刀口朝着自己,刀的位置是在右小腿的前外侧,当敌人冲刺的时候,把刀朝自己的左上方轮起来,一直轮到头的左上方,用刀背隔开敌人的兵器,胳膊完全的伸展开,当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再朝下按原路线劈下来。”

呵呵,一次CCTV体育台有一个专访,当时的全国武协主席(名字忘了)他说到日本去访问.和日本的剑道高手比试过,他说日本剑道的下劈很厉害,因为是双手握刀,力道很大,几乎使他握不住刀.但他用了一招中国很不起眼的招事就破了日本的剑招,就是上撩刀.用刀反手上撩日本人握刀的双手.百试百中。呵呵,这招式和锦候 兄说的差不多啊,专破小日本的刀招,看来当年传授抗战将士刀法的武术前辈都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抗战刀法传说颇多,有三种说法

1大刀王五的鬼头刀法,请去找电影:一刀倾城:里面王五那把鬼头刀厚达1公分以上

2抗战时期,中国政府除了聘请着名武术家教授中国刀法,还由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军官传授日本式劈刺,并且研究专门对付剑道的招式

3苗刀刀法

说了中国大刀再说当时鬼子军刀,1933年3月11日中国军队第29军第37师大刀队在赵登禹旅长的率领下,乘雪夜迂回至喜峰口日军侧后,摧毁敌炮兵阵地,歼敌服部炮兵大佐(上校)以下步、骑、炮兵3000余人,中国大刀凛凛生威。喜峰口之战,“中国大刀一刀下去,鬼子人刀变成四段”,其实传统的日本刀(武士刀)和当年喜峰口大战中的日本军刀不同,有很大差异的:

  所谓日本军刀,是指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陆、海军军官、士官所佩的指挥刀。

  日本陆军在德川幕府末期采用法国式的训练方法,连军常服上纵向佩戴的肩章也是学法

国的。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日本陆军便改向德国学习军事,而日本海军则师从英国。明

治十八年(1885年),以麦克尔少校为代表的德国军官到日本陆军大学任教,日本陆军的军事

思想和训练方法便师承德国。不仅如此,连指挥刀也西洋化。日俄战争时期,日军发现俄国

骑兵的马刀敌不过日本传统的古刀,之后许多日本军官将家传的日本刀换上加长柄和护拳的

西洋式的刀装,在刀柄的竹制“目钉”上用铜镀金的樱花加以饰盖,成为独有的东洋刀、西

洋柄的东西合璧的军刀。

  1933年2月6日,荒川五郎等议员向日本政府提出复兴日本刀剑的建议案得以通过。一个

月后,侵占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以重兵突袭我长城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处,遭中国军

队第29军第37师大刀队重创。因此,日军于1934年废弃华而不实的西洋式指挥刀,军官一律

佩日本式的军刀。

呵呵,当时的日本报纸说:“自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以外,而遭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这时的中国大刀,和日寇对战时,往往是一刀下去,鬼子人刀四段! 快哉快哉!

==================

这几乎都是在说大刀队完胜啊,真奇怪。

家园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

虽然技术上大刀不如刺刀,但那时中国军队里敢和日军肉搏的根本也没几支部队。而且由于敢于搏命、夜袭等等的因素,杀伤敌人不少,但自己伤亡也大。

即使是这样,也是中国军队和日军交手以来较好的战绩。所以当时才会大力宣传,对吗?

家园 这个大刀破刺刀的招数是后来才有的

长城抗战的时候还没有。而且,即使是这个大大简化、精心设计的招数,也有巨大的漏洞:它是一锤子买卖,一击不中、就来不及回到防守状态了。

家园 二十九军的声誉主要来自政治上

而不是在长城抗战期间在军事上有什么了不得的战功。

家园 七七当时,亲日分子四大金刚的称号难道是白来的

1937.7.14 卢沟桥事变后统帅部第四次会报:

宋发表谈话,谓代表所签字承认之条件,系敷衍日方面子。日方兴师动众,非得一点凭据,面子不好看。现在日本全国仅二十师人,用于平津者不过五六万人。现中央交四个师归我指挥,决不怕日军之压迫等语。

但据北平私人电话,宋为亲日分子齐燮元,张OO,张允荣,陈觉生四大金刚所包围,确已于十一日晚签字,承认日方之条件如下:

1.道歉,并承办此次事件责任者。

2.取缔共产党,蓝衣社激烈分子排日抗日等运动。

3.永定河以东、西山(?)以西,不驻中国军队(按此条有南北二百余里、东西百余里地方,又形成冀东状态)。

但秦德纯致牯岭电话,不承认有上述事实,谓并未签订任何条件。

以上,《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丛刊·抗日战争正面战场》P213页。

1937.7.11 20:00,《秦德纯-松井》协定签订,就是上述三条,其中驻军一项为军队退出,保安队维持治安。

家园 所以TG也要山寨一把日式刺枪术

把日军战俘转换成反战同盟战士,也就是日本八路,然后规模山寨奉,再奉还给日本鬼子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