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警卫员的故事:1.赵尚志的警卫员 -- 黄河故人

共:💬189 🌺106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抗联真不容易。

条件这么艰苦能坚持下来,可真让人佩服。向先辈致敬!

家园 【原创】警卫员的故事:3.杨靖宇的警卫员(中)

1940年8月,魏拯民派徐哲和黄生发等4名同志一起去苏联给共产国际代表送信,报告南满的斗争情况并让黄生发留在那里治伤。从这一点上看,杨靖宇他们如果愿意退入苏联,随时都可以。在之前,周保中已经去过了。

黄生发很聪明,住院修养两个月,他的俄语就可以给别的战士当翻译了,他还会朝鲜话。1942年夏天,入党并在金日成的部队里面当班长。1945年回国前,获少尉军衔。(对比一下金玉坤那个完全靠自己打上来的上尉,大家就能想到这位女神枪手那是多么的不易和传奇,要知道黄生发也是打出来的人)

1945年8月底,黄生发任驻蛟河苏军副司令(也是史上最低军衔副司令之一,少尉,还是刚给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45年10月的黄生发,在当地苏军司令部当史上最低军衔副司令。

当时蛟河的政治形势复杂、混乱,日本投降了,原伪满洲国的军警宪特分子与地主、士绅等把希望寄托在国民党的“接收”上,他们利用一些群众的盲目正统思想并网罗一批伪警察、森警队员组织了“蛟河县地方治安维持会”,还拼凑起了一支200多人的“治安大队”,一心等待国民党来“接收”。他们勾结土匪,为非作歹,破坏社会秩序,为害蛟河人民。黄生发一共带来了5个人,这5个人就成了中共蛟河第一任县委,书记黄生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进驻蛟河的原东北抗日联军人员合影。左起:宋海增、卜长青、黄生发、刘元山、何财。别看老的老小的小,看上去也多数不怎么机灵,这可是百战余生的老兵,真要玩个模拟战斗估计这五个可以放倒一个排。

当地这些混蛋是很聪明的,黄生发开始的时候精力光用在应付治安上了,差点被这些人牵着鼻子走。9月中 旬,黄生发等在蛟河组建了第一个群众组织“妇女解放联合会”紧接着创建了“苏联之友社”,同“维持会”、“治安大队”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随后这些人开始了对黄生发的暗杀。

到剿匪结束为止,东北的暗杀活动极为猖獗。李兆麟被暗杀之前,和他体型接近的一位同志已经被暗杀,共中三枪,一心一肝一肺,根本来不及施救;在李兆麟被暗杀当天晚上,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秘书长张适(山东昌乐人,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奉天特委书记,外号黑张)也被暗杀。当时暗杀的主要对象是李兆麟、陈云、彭真、林彪等。最重要的目标是李兆麟和陈云,目的是挑起抗联回国干部和延安入关干部的矛盾,极为阴险。对这二人都先后组织了多次暗杀,其中对陈云的一次甚至把手榴弹扔进了陈云的办公室(做个施工标记)。陈云是什么人,想当年的中共特科的一把手,接的是总理的班,跟他玩暗杀,实在是碰到了祖宗,标准的鲁班门前玩大斧,李宁面前翻跟头。

黄生发被暗杀了两次,一次曾经打坏了他的摩托车。这些都是治安大队大队长于静波组织的。黄生发掌握证据后,与苏军司令联系通知于静波来司令部报到,发现于静波带枪后,用俄语通知苏军人员(掌握外语是多么重要),随后当场拿下之。随后组建保安大队,开始清剿拒不投降的日军和集团部落战斗。10月份,在联合苏军进攻“山本部落”战斗中,日寇顽抗,苏军计划炮轰,为避免误伤平民(有什么可误伤的),黄生发亲自带队进攻,警卫员下十余人牺牲。

11月,上级派遣干部到达,黄生发交出书记,改任县保安团团长,投入剿匪战斗,该团后来加入165师。

剿匪过程中,曾迫使叛匪释放被扣押的我军人员,也曾设计在200余匪军叛乱前将其全部缴械。1947年部队改组为县大队,共向部队输送干部战士1000余人,其中所有班排连营干部均为自己培养。

1949年1月,黄生发转业至地方吉林市公安局。1951年,调任吉林省劳改局。文革中受到摧残。

1979年3月5日下午2时,在省宾馆礼堂,召开了省直机关平反、落实政策大会,会。会后,他把参加大会的入场证,一块普通电影票大小的纸片,郑重地珍藏了起来,至今仍作为他的遗物由夫人杨戈同志保存。他还有一件重要遗物是杨靖宇头颅的照片。

在老革命面前,不光子弹绕着走,死神也要等一等。他1986年报病危,1993年才去世。

PS:杨靖宇对黄生发非常好,黄生发负责给杨靖宇背他那支有名的驳壳枪。有一次战斗,约定的是杨靖宇的枪声为号,敌人进了包围圈,杨靖宇接过枪就打,一打没响,再一看没装子弹,黄生发倒是聪明,立刻抽出自己的枪开了三枪,替杨靖宇发出命令。杨靖宇既没生气也没批评他,后来说小鬼还挺聪明的,把个黄生发臊得不行。也就是在这场战斗中,杨俊恒,前面提到的,黄生发也给他当过警卫员,由于占领制高点的部队不遵守战场纪律,放弃阵地下来抢东西,牺牲在重新夺取制高点的战斗中。随后,这个连队带罪立功。当时有个丢失阵地的战士,冒死冲上高地,和这支伪军的日本指导官扭打在一起,最后抽出这个小鬼子的军刀砍下他的鬼头,然后提着滴血的鬼头直奔杨俊恒的尸体,告诉参谋长,大家为他报仇了。

这一仗,把“满洲剿匪之花”打成了残花败柳。

土鳖继续抗铁牛

关键词(Tags): #抗联#警卫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sf
家园 sf2
家园 这张照片太牛了

这5个人真是武装到牙齿了:每人一只驳壳枪;两只波波沙,两只歪把子机枪,一只转盘机枪,这火力也忒猛了。

想起我爸讲起他当年带队去土改,也是两只驳壳枪,要张开大机头都是用门牙来磕的。有一夜被土匪武装包围,他抱了一只轻机枪就上了房顶,有人敢上来就打,一直坚持到天亮县大队赶到。

家园 刚从靖宇抚松回来

感受了一下当地的环境。靠长白山,有山有水,也有居民点,是个打游击的好地方。

家园 【文摘】“十步装枪”,“两腿装弹”的证据来了。

一代义匪(1)

--------------------------------------------------------------------------------

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 14:29 新浪读书

连载:最后的故事 作者:大漠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一代义匪“小河龙”

  2002年秋,我再访“小河龙”,他说:“你小子,还真行!”。随后,他的老伴就点火刷锅。一阵烟熏火燎,就端上了爆炒驴肉和韭菜鸡蛋两盘菜,我抹身盘腿上炕,坐到了他的对面。几杯酒后,他搬出了往事。

  初识“小河龙”,始于2000年深秋。一天,我在黑龙江肇源购买了数十斤白酒一大捆火腿肠,还有其他下酒小菜。接着,雇船逆江而上,奔吉林方向沿途找渔民寻访老土匪。

我想,经过建国以来的多次运动,加上自然的岁月枯荣,到边远的地方或许还能碰上好运气。江风如针刺骨,行进数十里,冻得哆哆嗦嗦,打问众人,依然没有让我兴奋的消息。夜宿渔家窝棚,酒至半酣,闲聊开去,老渔民李有富终于底漏了“小河龙”。次日清早,我急行十几公里,找到“小河龙”家。他端坐炕上,侃侃而谈,他的老伴叼着大烟袋,吧嗒吧嗒地喷云吐雾,就是都不说我急切想了解的往事儿。

  东北土匪黑话“局红管亮”,就是枪法好的意思。当年,人们把土匪中“局红管亮”的勇士称作“炮手”。何寿君就是骑白马使双枪的“炮手”,他报号“小河龙”。

  1925年,何寿君出生于吉林省松源县的何家窝棚,他的爷爷是何家窝棚的创建人何来喜。他的祖太爷是蒙族人,是清朝的高官。当年在山东打仗时,收养了父母双亡年仅3岁的何来喜。何来喜的养父去世后,何家众少爷为财产打得头破血流。受歧视的何来喜一怒之下,来到吉林垦荒创业。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何来喜成了地主。他有土地200多垧,马车2挂,牛马100多头匹,猪七八十头。他共生有4个儿子。老大何明智,老四何明林。何明林自幼不喜学习,酷爱刀枪,而且善于交结黑白两道。何来喜打断了数条皮带,也没法子把他打回头。何明林长到20多岁,登门拜访他的朋友已经拉不开桌,来人就添筷子喝酒吃肉,走了再送盘缠。何明林曾在一年里,宰杀家中的20多头猪和10余头牛款待朋友。何来喜的家,愣被吃瘦了。加上何家又连遭几场大洪水,当何寿君出生时,何家已经没落到需要靠打工为生了。何寿君是何明智的二儿子。当他10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已经给地主扛活了。3年后,何寿君也走出家门,给地主“韩傻子”当“半拉子”。

  何寿君从10岁起开始摸枪。他当时的四叔何明林已经是江湖中有名的“老四哥”了。“老四哥”东屋招待官兵,西屋招待胡子,喝高兴了,东西屋互敬一杯酒,吃饱喝得了大家打着饱嗝,喷着酒气,哼着小曲,各走各的路。剿匪时,官兵朝天开枪,平时没钱花,就冲胡子要;胡子没子弹,官兵就给。“老四哥”十分宠爱胆大心细的何寿君。别人绝对不可以碰的双枪,何寿君可以随便玩。“老四哥”还教他骑射。“老四哥”是飞马百步穿杨的神枪手。他不仅能“十步装枪”,还能“两腿装弹”。“十步装枪”就是把枪零件兜在衣兜里,快走十步左右就能把枪装好搂火开打。“两腿装弹”就是仗打得吃紧的时候,用两个大腿弯压子弹,供两把盒子枪射击。7年后,何寿君一身的真工夫练成了。一天,他去松源买车,看见一个日本鬼子狂笑着把一个中国孩子掼到墙上,那孩子当时脑浆迸裂气绝身亡。何寿君气得牙齿咯嘣咯嘣响:“小鬼子,我一定要杀了你们!”不久,他参加了“老四哥”的队伍。

  “九一八”之后来到松源的小日本不拿中国人当人,他们活剥中国人皮做鼓,奸淫中国妇女取乐,激起中国人强烈反抗。大家纷纷支持抗日的胡子。日伪军对这些村民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伪满洲国时,日伪军要把杨家甸的人全部杀光。“老四哥”提前得到了消息,率众化装混在村民中。当小日本架好机枪就要射击的时候,“老四哥”一抬手,就把那射手的脑门打开了花,随后大家也弹无虚发,将20多个鬼子和70多个保卫团全部消灭。

  1936年,松花江南北两岸的1000多名胡子推举“老四哥”为大首领。“老四哥”率领众人驰骋大江南北,打鬼子,抢地主。何寿君就是“老四哥”旗下的一员干将。他报号“小河龙”,骑一匹风驰电掣的白色“鞑子马”(蒙古马),手使两把德国造盒子枪,很少枪响人不倒。他一共和日本鬼子交手20余次,杀掉日寇多少自己记不清。“老四哥”恪守“十不抢”(喜车、丧车、邮差、摆渡的、背包行医的、耍钱的、挑八股绳的、大车店、僧道、鳏寡孤独以及单身夜行人不抢)的规矩,专门跟鬼子和富豪作对,他的队伍迅速增加到近2000人。

1943年,攻打白家面铺。“老四哥”率先跳进白家的院中,被白家的大小姐打死。众土匪也就散了。  

1945年8月“光复”时,平时骄横凶残的鬼子,仓惶逃跑。老百姓拿着镰刀追赶报仇,他们搂住鬼子的脖子,使劲一拽,一个脑袋就飞落地上,20来个鬼子就这样给报销了。

  1947年“土改”,何家因为家业早已衰败,被定为贫农。“韩傻子”虽被定为地主,但并没有挨打。他平时经常给揭不开锅的人家送豆包和粮食。何寿君亲自护送他的儿子星夜逃出了村。

  何寿君后来回乡参加渔业生产,他从小在松花江里出没,是有名的渔把式。退休后,他自费带领群众连续数年上告渔场场长贪污。他花掉了家中的所有的积蓄,为了凑盘缠钱,连家中的铁划犁也卖掉了。

  何寿君老人晚年还保留当年的习惯,睡觉不脱衣服,坐在炕上的时候,一条腿耷拉在下边。他说,当年这样是为了跑得快,打得快。

  2004年4月,何寿君辞世,他的官司依然没有结果。

家园 花敬英雄
家园 大锅,是三支波波沙。
家园 完了,数都数不清了
家园 送花
家园 对头,我们小老百姓也很愿意相信这些传奇。
家园 flower, 3ks bao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花员外的贴!
家园 【原创】警卫员的故事:4.杨靖宇的警卫员(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杨靖宇的四位警卫员左起:黄生发、王传圣、刘福太、姜德周

其中黄生发是从少年铁血队打上来的警卫员,打过仗;刘福太是厨子,打仗不如他们,他和黄生发是最后和杨靖宇分开的那四个人中的两个。王传圣故事很多,有空再讲。

姜德洲(也作姜德周)当时在抗联期间,他曾伪装消极,以便锄奸。

他假作想家,已被奸细收买的三连连长马上凑了上来。对他说,“想家了吧!”姜德洲见叛徒上钩,就顺势

说,“我很想家,不想干了”。这位连长马上从兜里掏出钱说,“你没有钱,把这钱拿上”,并拉拢姜德洲说,咱们就是走也不能这样走,临走时,咱们一起把杨司令毙了,然后到满洲国那边请赏去,最小也能弄个团长干。并将刺杀杨司令的计划对姜德洲讲了。机智的姜德洲很快向上级报告了详情。动手的那天晚上,杨司令早已有了准备,一举将20个叛徒全部抓获。抓住他们后,姜德洲奉命看管,看管过程中发现有个战士老是拿枪对着他,他就报告了上级,果然这是个漏网的叛徒。随后就干上了警卫员。

(这里说一句不该说的话,杨靖宇有些时候心太软,如果这不是机灵鬼姜德洲,而是本人这类的大木头,一个人的伤亡事小,带出来的麻烦太大。)

1937年6月,姜德洲负伤致残,杨靖宇安排他休养,姜德洲不愿意被留下,认为自己还能走路,还要坚持,杨靖宇认为他恢复得还不错,打算让他彻底养好伤再归队。但是敌人追着伤员队伍打,打到后来联络点都被打掉了,他就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系,当了农民。八一五之后,镇上来人招兵。招兵的人一听说他是杨靖宇的警卫员,立刻给他敬了个礼,当他回礼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胳膊已经抬不起来了,狠狠心再也没去当兵。从此一辈子务农。

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叛徒,几回想自杀都没死成,于是干脆不死了。

老爷子务农一辈子,一生清贫。因为右臂伤残,他干什么农活都比别人慢,工分也就比别人少。子女也没借着光,该是农民的还是农民。红军待遇和残废证都是很久之后才给的。治病需要的480块钱,镇上一时报销不了,他也没有抱怨(这时候的姜德洲,已经七十多岁了)

1996年,省里有关部门把他和老伴一起接到了省城,领他们逛了不少景点,晚上,还特意搞了招待。他望着满满一桌的丰盛酒席,眼含热泪动情地说:“杨司令,一生也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没有吃过一道这么好的菜……”说完便是老泪纵横。

沈凤山是杨靖宇的警卫员里面打仗最多的,从抗联开始打,打完鬼子打剿匪,打完剿匪打三大战役,打完三大战役跟着四野打到南方,打完这个又回来打抗美援朝,最后当到广西柳州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沈凤山,前排右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右二沈凤山,左一王一知。

沈凤山本来是杨靖宇的警卫连副连长,1939年冬,杨靖宇牺牲前几个月,沈凤山脖子受了重伤,被杨靖宇说服回家养伤,带着脖子上的重伤,他一个人在大冬天的深山老林里面走了19天,到了快出林子的时候,又不想回家了,掉头往回走,决心养好伤去追大部队。不久,在林子发现了一个窝棚,还有两袋大米和一袋小米,还有一瓶豆油,显然这个窝棚的主人不是普通人。不久窝棚主人回来了,聪明的沈凤山告诉了他自己是抗联的,受了伤。没两句话,这厮就开始策反沈凤山,策反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这厮打算下山,沈凤山边和这家伙扯淡就把枪抽出来了。这厮也不含糊,一声“好汉饶命”,就跪下了,那是有问有答,绝不含糊。这厮是个密探兼特务,和害了赵尚志的那个刘德山有点相似,平常就是潜伏着,最多搜集一下情报,做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听上面安排。

他交代完了,小命也完了,这还能让它活吗?多交代点只不过多活一会。沈凤山收拾收拾他的东西,找个地方搭个窝棚,养好伤才上路。一找找了多半年,才找到了大部队,从小兵继续开始干。一路征战下来,干到了柳州军分区司令员,是杨靖宇的警卫员中级别最高的。

关键词(Tags): #抗联#警卫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