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什么是“精神”说起(6) -- 唵啊吽

共:💬19 🌺1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讨论】看看我能否这样理解你的论点

如果我们把I扩展为全部存在(无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那么唯物主义认为I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认为I本质是精神的,二元论认为I即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

设每个人自己的感知为c,其中c=a+d。a是一个人对I的正确的认识,d是对I的幻觉或错误的认识。那么,所有人的a的交集就是A,是共识的对I的认识。而B包括未被人感知的I和被某些人感知的I。

你的I=A+B的表达有两个假设:一是非此即彼的排他律,二是守恒定律即I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假设I是存在的,那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c,而且,往往许多人认为自己的c就是I或者是对I的最好的表述。

原教旨的的特征就是认为自己的c完全重合于I,科学家认为自己的c可能就是a也可能是d。

家园 【讨论】关于认识的正确和错误

其中c=a+d。a是一个人对I的正确的认识,d是对I的幻觉或错误的认识

谈A和D是没有意义的。

A就是一切可感知。而人的感知中哪一部分是对的,正确的,哪一部分是不正确的幻觉,这在“无法在语言与“实在”(物自体)之间建立符合逻辑的关系”的结论下,没有意义。

因为没有已知的实在的U的参照系可以甄别什么是A,什么是D。

现代科学家对知识的本质看法是:语言构筑。

知识(认识)只有在正规叙述下,才是没有逻辑矛盾的。

正规叙述:假定语言构筑的观念与物自体同一。

第二,我的叙述,也是在正规叙述下,而即使在正规叙述下,科学现有的证实与证伪原则也极难判定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相对于物自体的在),因为,“物自体”不可被语言所构筑出一个与现有观念进行比对的参照观念体。而实践论的“实践经验”也是语言的构筑体。

始终是语言与语言的比对,而非物自体与语言的比对。物自体和人用以解释物自体的语言之间始终(到目前)还没有可以肯定的桥梁。

第三、这里没有使用排他律,只是对原有知识的内部界限进行“指”,“指”出了一个可感知的,与不曾或不可感知的,两个部分。这是反思性的逻辑检验。

第四、假设的是物的全相,这是一个“所有的”的全称陈述,不包含历史因素。对于“全相”被赋予的意义,谈增加和减少,没有意义。谈守恒也没有意义

家园 【讨论】谢谢。我以为个体与人类整体还是有区别的

你再看看我这样理解有什么错误:

I=A+B+C

A是大家都感知到的

B是大家都感知不到的

C是有些人感知得到,有些人感知不到的。

家园 【讨论】稍稍改一改

切磋一下,没什么谢谢的,你我都在这个话题里寻找着增益。

A是大家都感知到的

严格的说:A是大家在语言的交流中最终形成的共识。——如果举例来说:最可肯定的例子是现在的科学的某些结论形成的常识。(不是所有结论,科学的有些结论是超常识的)

B是大家都感知不到的

严格的说:B是交流中无法形成共识的内容。

(比如宗教,比如价值观,比如科学的最前沿内容:微观世界的观察对象究竟是粒子还是波?这些内容并不能判断是被感知的还是被想象的内容。关于这一点,需要详细分析)

如果B是上面这个分析,那么C就是一个冗余。

现在说B,

对“感知”的强烈主张,是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范畴。但感知的“主体”——人(或意识)也是一个先验。有这个先验,才存在着“感知”。

而现代哲学因为拒绝一切先验的“魅”,而逐渐将研究的对象转移到了“语言研究”上。

原因在于,哲学除“魅”之后,在交流中,他人的“感知”只能从他人的语言叙述中才能知道这个“感知”的具体内容。

而因为这个转向,对"感知"的研究结论变得非常复杂。

比如:感知就是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出的“图像”,还是感知是人理性(语言逻辑)勾勒出的“图像”,无法分清。

因为“感知”的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都是被语言所勾勒的。语言的表述遮蔽了人的初始感知的面目。

比如,一个人说:我感知到了“什么”?而问他这个“什么”是“什么”时,他的描述会使用非常非常多的“词项”,比如“量词”(个,次,吨,米等),比如“形状”(长方形,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等),比如“颜色”(赤橙蓝绿等),脱离语言中的固有观念,人几乎无法说出他“感知”到了“什么”。而我们理解他感知到了“什么”,是理解词项来完成的。

而究竟那个”什么“的”自在体“究竟是”什么“,无法透过语言去了解。需要亲自去看,去指,但又无法确保我的感知能与那个人感知一致,能知道达成一致的内容,依然是交流中彼此运用的”词项“意义的统一。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的例子,很典型的就是”波粒二象性“的科学史故事。

海森堡和薛定谔各自都观察了微观世界的对象,这个对象现在是被称呼为:粒子或光子。

但这只是一个称呼。一个能指。

而这个能指所指的“物”究竟是粒子形态还是波形态,却是科学史上一大争论。

为什么呢?

因为海森堡的“矩阵方程”和薛定谔的“薛定谔方程”都能充分描述对象的现象。但各自数学语言构筑起来的“物理图像”却是不同的,前者是“粒子离散型的图像”,后者是“内敛的波包图像”。

没有谁的解释错。因为后来发现,海森堡和薛定谔的方程在数学表达上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也就是说:逻辑相通。没有矛盾。

但对物理图像的构筑不一样。

相同的关系,不同的数学表达式,构筑出了不同的“图形”。

那么这个图形是“感知”出来的吗?

显然不是。

波粒二象性现在是被一般解释为:粒子的运动即有粒子的特征又有波的特征。这是错的。不负责任的语言构筑。

应该是:有两种解释的表达可以解释“粒子”的意义。这两种解释各自构筑了粒子运动的“图像”,但“粒子”真正的运动现象是个黑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