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八十年代的空军大院《三》 -- 潘涌

共:💬52 🌺12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个人觉得

文革时期为什么都是红军将领在闹,因为38式干部在当时还不够格吧,当时占据高层基本是戴八角帽的,38干部掌权后整人的也不少。

家园 河里的理工科自大狂已经到了产生幻觉的程度了

当然这也是和国内过去几十年technocracy的大背景分不开的。

家园 文科生的一大爱好就是中英文的混合输入

“当然这也是和国内过去几十年technocracy的大背景分不开的。”

有些沾洋的“兄弟这个不知道中文怎么讲”,理解理解。

虽然从输入的角度讲,这么切换来切换去是比较费事的,但是乐此不疲。

家园 那我也可以说学理工科的多的是中文没学好

外文更不行。很多美国大学中国博士生混了好几年说不了几句完整的英文。一打听,研究生院里EE,ME,Computer Science专业充斥着老中教授和研究生,平时实验室里都不怎么需要用英文。呵呵,回到家里,这些高层次理工科人才阅读一下什么《窃明》、柏杨、赫连勃勃大王,忽然成了业余历史学家看不起文科专业的来了。当然俺不是说您,俺说俺以前认识的。

家园 你回错地方了

我并没有说文科生的英文不好,只是看到这些文科生喜欢中英文混合输入。

又不是人名地名,不知道上哪里学的这一套。

“研究生院里EE,ME,Computer Science专业充斥着老中教授和研究生”

家园 您就别在这里净化语言了

在美国上学中国学生谁不是说Double E,而不是一本正经说“电机工程”。这才是在国外生活学习这个语境下的最生活化的语言了。

家园 他总是说no,这是洋文,你们不懂的!
家园 呵呵,理工科还是知道自己有一点点心虚的

只好看点论语资治什么的自称是业余爱好。

就像牙缝里的肉屑。

或者,就像时尚美女自称爱看话剧。

家园 文科生普遍缺乏创造性

文科生普遍缺乏创造性,回帖就知道模仿。

问题是模仿完了,没发现掉井了,咱俩一个意思,

理工科的不太愿意把文科的玩意太当回事。

家园 你在西西河上学啊?

“当然这也是和国内过去几十年technocracy的大背景分不开的。”

这句话是给哪里的学生说算是“这个语境下的最生活化的语言了。”?

在美国上学的?在中国上学的?还是在西西河上学的?

家园 呵呵,是,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有理走遍天下嘛

以后就应该取消文科,从娃娃抓起,什么语文、历史、地理、美术、音乐,统统取消。

能认字就行了,剩下的大脑统统数理化。

这样只用一代人,中国就世界第一了。

家园 说得很好

就像暴发户一定要附庸风雅才觉得自己不是那么粗俗;某些理工科的需要读几本历史文学普及读物才感觉自己是文化人。

家园 您应该去补一下修辞课

人家用得是“嘲讽性模仿”的修辞手法,英文是Parody。Parody这个词不好翻译,却是文化研究很重要的概念。根据Fred James的讲法,Parody转向Blank Parody是现代主义过渡到后现代主义的标志。不好意思,您不学这个,又要说俺夹中文夹英文写东东。不过多读点书对您还是有益的。

家园 spoof

这个词也经常见,请问和parody有什么区别?

spoof
家园 本来parody以及后来的pastiche已经上升到

理论高度。Spoof仍然是俗语。但是现在“恶搞”正式翻译成了spoof,恶搞文化就是Spoofing culture。也可以上升到理论层面上。恶搞应该就是Jameson说得parody。根据Jameson,Parody必须有政治含义在内,但是到了后现代社会,政治含义消失了。但是俺看胡戈的一些恶搞真的有政治讽刺在内,说明Jameson他老人家还是有局限性的。

当然以上都是俺自己胡思乱想的结论,俺郑重声明,文化研究这方面俺也是半瓶子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