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腾龙换鸟”被迎头痛击:珠三角出口订单大规模流向长三角 -- mopfish
安徽的出口加工企业看来也得到实惠了。长三角,角已经延伸到江西和安徽了。湖北,四川,都在做出口加工,变化真是快。面对这个局面,珠三角可能还没有准备好。去年我在江门,还看见电子厂没有什么开发能力工人工资不超过1000元,今年竟然要腾笼换鸟,不知道这个痛苦的将延续多久,有延续的可能吗?我满腹疑问。
珠三角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没有重工业基础。在国产装备大量出口,国内上千家大型工程公司装备公司大举向海外进军的过程中,珠三角不免要感到寂寞。广州远洋,她的散杂货船队,只有到天津上海觅食的份。
珠三角的出路在哪里?换什么鸟?我猜应该在新能源、生物化学、电子信息这几个圈圈里找机会。但是,目前除了电子信息,其它的,我看三五年内帮不了珠三角什么忙。所以,我感觉珠三角还是在等待市场回暖,先把旧业操起来比较好。这些旧业,本来就不占用珠三角什么资金,却可以让珠三角继续保持繁荣。
滕笼?用得着么?地方政府都很善于建造新笼子的,到江苏考察一番,就会幡然醒悟。回家学样,造势贷款,说不定青出于蓝胜于蓝,真的碰上合适的因缘,就发大了。谁知道呢。哦,说到最后,我给珠三角来了一个宿命论,还不如不说。
骑驴找马多好。
有三个半在盼着当龙头:香港,深圳,广州,外加澳门珠海。
香港,经济实力强劲。但是这个一国两制搞得,想当龙头体制上不方便。政令上不统一。2000年前后就有香港有识之士提出不搞一国两制,当好珠三角的上海。中央不答应,百姓不理解。
广州是广东的首府,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对珠三角有很强的辐射力。但是,经济相对弱。经济上没有号召力。相当龙头也难。
深圳,曾经是经济的神话,冒险家的乐园。科技产业上有一定实力。经济实力也比较强。但是,天生即是经济跛足,又是政治跛足。还有这个二线关搞得城市定位更加不清。
不把这三个城市的关系理顺,珠三角的发展将极受制约。问题是,这个三个城市的关系,有关国家整体战略和台海局势,不会轻易动。港人已经开始醒悟了,要当龙头就等中央这一关了。但是现在大动的时机不成熟,只有熬。所以近十年不看好珠三角。
香港远比内地包括广东深圳了解海外市场,可以在那里搞工业设计,设计产品包括营销策略。发展高科技香港也没有这个实力,没有人力资源。可以辐射到深圳。就是把深圳作为产品的中试中心。
发展经济非要腾笼子,保平争胜就一定赢的,非要全线弃守对攻.
浙江省委、省政府实施“腾笼换鸟”战略3年,带来了“一石两鸟”效应:既还百姓一个蓝天碧水的良好生态环境,又初步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5月9日起,记者随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在浙江各地采访,深切感受到这个经济大省生机勃发的“腾笼换鸟”效应。。。
MM可能不了解中国公司在全世界打造项目的概况。你们宁波很多家民营公司在非洲等有矿山,如果在那些地方建厂冶炼,还是要用国内技术。当然,最先进的冶炼技术,仍然掌握在先发达国家,那只表示他们的技术成品率更高能耗更低口头上更环保,费效比怎么样,还有待观察。
好像是99年的事情吧,北京街上有些奥拓车写着“长大就成宝马”。我猜想,其中很多奥拓最终成了宝马。这两年,中国商人的脸上更多地写着自信俩个字,2004年以前,他们的脸上,更多地写着坚毅两个字。
1998年时候,本人有幸从余姚旅行到路桥。一路上的景象,让我开了眼界之外,对以浙商为戴表的的中国企业者充满了敬意。夜里12点,那些金属加工厂还在叮当作响,村镇上到处是古旧的砖瓦房让人有时光倒流的错觉,屋檐下仍然是滴水叮咚的水缸。黄岩山里一户人家竟然摆放着两台巨大的机床,当然是旧的,他们在为宝钢加工巨大的轴承壳。而且他们找到了简单实用的办法解决精度问题。2002年在汉诺威,一个以色列人说,中国很伟大,你们什么都可以不用求人就能做出来。因为你们人口太多了,每一种事情都有很多人做,很多人竞争,所以可以做好。当时我没有感触,今天我非常赞同那个以色列人。我们中国人,通过自己和自己窝里斗,以及到全世界去和人家的竞争中,一直在进步,这一点很可贵。
骑驴找马?不是也很好么。那么多人,不可能每个人都开私家飞机。
自古以来,中国就作为一个独特的世界发育着,所以在这个世界里,骑驴马和展翅高飞的事情会共生,这不会让人感到奇怪。
最大的优势就是"落后生产力"造成的经济繁荣,以及产业链的集群效应造成的同一产业链上的高端人才吸引力.不加强自己的优势,反而要削弱,路并不好走.经济不繁荣了,对高端人才吸引力就更差了.
"落后生产力"并不代表赔钱,"先进生产力"也并不代表赚钱.硅谷的半导体企业纷纷裁员,就说明一切还是由供给与需求决定,"先进生产力"也是有可能供大于求的.真正确保赚钱的不是生产力的先进与否,而是能不能垄断.
发展三农,让进城的农业人口回归乡土,大规模进行基建增加就业岗位。
想法是好的.
是可以让这些低端产业向内地或西部转移,然而政府在这方面有点口惠而实不至,以致于是不是能保持较强的性价比参与竞争,对很多企业来说就是未知数了,不如冬眠了事。
前景绝对不乐观,尤其是那些没有自己的产业仅仅作为地主的一些地方。港商的技术水平太低,台资大面积选择北上的话,恐怕有些产业在珠三角真的要退化成面向地区市场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