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日志随笔短平快-by 老马丁 -- 老马丁

共:💬988 🌺3533 🌵1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6
下页 末页
家园 英利在纽约的股价6月10日至今攀升了不少

当然同期中国太阳能公司也都有不俗的表现,不过它那个广告版号称是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个碳中和广告版。

这家在保定的公司还挺舍得花钱的,野心不小。

家园 06-20-2010 找工网站和被找工网站

在这么个你唱罢我登场的职场世界里,找工作和被找工作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互联网飞速发展到今天,失业啦?没事,上找工网站转一圈,一口气投出50份简历,似乎可以松口气安下心,等着电话铃响坑找上门啦。当越来越多的人依赖网站来填坑,找工网站逐渐发展为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在美国,从Monster.com 到 Yahoo! HotJobs 再到 MediaBistro.com,还有专门针对IT人士的Dice.com,都做得很成功。拿业内翘楚Monster.com来说,公司雇员5千,销售收入过10亿,每月都有七千万人上该网站找工作。

前景是美好的,希望是玫瑰色的,但现实是不太愉快的。不愉快来自于找工网站的另一极用户,雇主。财富杂志最近一期发文披露,对财富的500强公司而言,只有13%的坑是从找工网站上找人填的,其他87%都是其他方式填的。大家关心的高级坑,基本上不从找工网站收人。文章说,一个关键原因,越是高级的位置,公司越希望人选是被找工作的:你没坑位在找工?no good。你有坑蹲着心满意足?就挖你老板墙角啦,双倍薪水来不来?

另外一个原因是,找工本质上是一种根据少量信息进行匹配的行为。网站的搜索算法被大多数人琢磨穿了(职业顾问们还经常在报纸上网上更新找工杀手锏)。同样的简历,换几个关键词,搜索结果大不相同。雇主要是主动找填坑者,会发现一个位置能产生太多人选,导致决策过程太累。还是被填坑省力(虽然不省钱)。

如此的被填坑的雇佣哲学导致猎头公司大行其道。猎头们自然不会去找工网站找人。那里头都摆得满地,谁还要猎头? 猎头靠的是一对一的关系和推荐。要是没有关系和推荐怎么办?以前最无奈的时候,猎头们找人就去竞争对手那里,抄一份经理工程师名录,然后打电话凑近乎。现在呢?一个被填坑网站横空出世,LinkedIn,职业人士的交友网站,上有七千万职业人士的信息,目录关系全在网上啦。这是猎头们的最爱。河里估计在美国的都有LinkedIn帐号吧,这里不多介绍。我估计无数LinkedIn的用户都有种“爷留名了,来挖我吧”的心思吧(实情的确如此,LinkedIn的交友者都是不在酒)。

找工网站也急了。Monster.com最近大势声张,说自己数据库里73%的简历都是有坑人士留下的,欢迎各单位来人来函。而且其还不断打广告,鼓励社会各界有坑人士来网站丢份简历,以备猎头之需。

中国我不清楚,国企肯定不靠找工网站。谁能和大家还有我分享一下外企和私企的经验(雇用应届大学生除外)?

最后说句题外话。想起某海归朋友去年去交大复旦面试教职的经历。交大好说。复旦的思路是,交大不要你,我们也不要;交大要你,我们就要。嘿嘿,这样的雇佣哲学即使有LinkedIn帮忙似乎也不太容易请到人。

<转一个WSJ的帖子作为支持论据,下面是中文翻译,出处不详>

当乔恩布尔克(Jon Burke)今年早些时候决定找一份新工作时,他更新了自己LinkedIn账户中的资历简介和近期主要成就。

他说,他希望这些变化足以向招聘人员表明他是认真考虑换工作,并且是一个值得与之联系的人。他还希望这些变化足够细微,从而不会引起同事或上司的怀疑。

他还想确保他的个人资料与简历一致并同步更新。在有工作时偷偷摸摸地求职从来就不是件容易事。但是在如今的工作环境中──办公室更为开放,背负压力的经理们更经常地对员工进行检查──这可能需要职业人士付出异常艰巨的努力。而且,在前两年的裁员浪潮之后,求职者往往要担负两、三个人的工作量。但是,精明的求职者和职场专家仍然称,有许多创造性方法和传统方法可以减轻这种负担。

“在这个市场上,有一个LinkedIn账户并不一定意味着你在找工作”,布尔克说。和穿着面试装去上班不一样,使用这种网站并不是正在找工作的明显标志,因为许多人在工作中都会用到这些门户网站。布尔克每天都将该网站作为一种销售工具来使用,对他来说,这是找工作而又不会太显眼的最简单的方式。

布尔克当时就职于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特奥(San Mateo)的NetSuite公司,他说,在他修改了个人资料后,经常有招聘人员和他联系。他通过LinkedIn进行回复,询问他们可以提供的条件。布尔克可以基本上只通过电子邮件向招聘人员提问。“我很挑剔,”他说。“我……耽误不起时间。”

对于布尔克来说,如果不使用网络账户,就得投入更多时间。“那样的话,将要耗费多得多的精力,”他边说边回忆起2003年他用Monster.com和 Craigslist找工作时的求职“噩梦”。“那就像有一份夜间第二职业,你希望别人给你回电。而用这种方式,别人会主动与你联系。”

对于招聘时经常提出具体要求的招聘人员来说,LinkedIn这种职业社交网站正变得颇受欢迎。“85%的招聘人员使用LinkedIn来寻找人才,”康妮萨纳索利斯-切拉基奥(Connie Thanasoulis-Cerrachio)说,她是Vault.com的一名职业服务专家,曾是一家财富500强企业的招聘人员。“这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工作搜索工具。”她说,为了让你自己在竞争中脱颍而出,要确保你的任何网络账户资料都是最新的和完整的。

微软公司(Microsoft Corp.)全球人才实验室总监约翰菲利普斯(John Phillips)说,他手下的招聘人员寻找求职者时首先查看的地方之一就是社交网站,尤其是LinkedIn。“个人资料的作用就像是简历,”他说。 “如果你在那里没有账户,就会错过被发现的机会。”

求职者让找工作这件事保密的另一种方法是利用闲余时间面试。猎头公司海德思哲国际咨询公司(Heidrick & Struggles International Inc.)的副主席斯蒂芬迈尔斯(Stephen Miles)说,招聘人员愿意花时间去见理想的求职者,即使是在工作时间之外。

但迈尔斯劝告说,建议会面时间时不要限制得过死。“给另一方的人多一些选择,”他说,并给出了工作前后的一些时段。迈尔斯说,就他本人而言,为了方便求职者,他最早可以在早上6:30,最晚可以在晚上11点与求职者会面。

在5轮面试后,布尔克最终接受了PanTerra Networks公司的全国销售职位,这是加利福尼亚州森尼韦尔市(Sunnyvale)的一家科技创业企业。第一轮面试是由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亲自进行的,布尔克建议在早上7点会面共进早餐,这样可以避免在大白天离开工作岗位。后来的几轮面试是在午餐和晚餐时进行的,这也是应布尔克的要求。

求职者托妮昂瑞恩(Toni Unrein)曾是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 Mutua)的主管级招聘人员,她发现研究让她感兴趣的公司太费时间了。于是,她将这项工作通过Elance.com委托给一位印度的远程助理。这位助理每小时收费8美元,是一位拥有MBA学位的前金融分析师,他研究了有关昂瑞恩委托他分析的公司的商业模型、高管简历和去年最重要的新闻稿。“这给了你专注于重要事务,例如战略信息的时间,”昂瑞恩说。“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如何?”

她还利用这名助理对面试进行了研究,并说他的工作很出色。“就好像他自己在面试一样,”昂瑞恩说。她尚未确定工作去向。

招聘人员说,他们发现,外包研究是一种越来越常见的策略,有些人向他们的客户推荐这种方式。

现在,即使是建立人际关系也可以悄悄在网络上进行。当律师助理凯文尼科尔斯(Kevin Nichols)发现他就职的那家旧金山法律事务所有裁员的迹象时,他知道他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好找到一份新工作。但他的办公室离老板的办公室太近,因此他的电话会被听到,而且如果他在大白天离开办公室会太显眼。

尼科尔斯已经创建了一个真人职业社交小组,他们定期在旧金山市中心见面。2008年,他将其注册为一个仅限本地人加入的LinkedIn群组,从而使之网络化。如今,这个群组有1,200多名成员。“如果我每次必须见面才能建立关系,那就会大大拖延事情的进程,”尼科尔斯说。他被裁掉了,后来通过以前的同事找到了一份法律营销的工作。

关键词(Tags): #LinkedIn(嘉英)#找工网站(嘉英)#Business小评# 日志随笔短平快通宝推:铁手,
家园 06年,松下公司也搞过类似的嗷头,用的是飞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动力源是:160节5号电池。

起飞重量:103kg(飞机:50kg,飞行员:53kg)

飞行距离:391.4m

最大飞行高度:6.11m

滞空时间:59秒

参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Oxyride_battery

关键词(Tags): #干电池 飞机
家园 赞一个。。。。。。
家园 我们在国内是直接找高校要人,但是局限太大
家园 看来还是需要去注册一下linkedin啊

有道理,花了。

家园 06-21-2010 反击有组织的高考作弊

(插一句 最近推出这一系列business短评是响应铁手的号召,试验一下西西河开博客的效果。但是发现跟贴模式的点击不是很高。西西河现在的阅帖模式偏重主贴而忽略了跟帖,邓侃的几个移动互联网的楼主跟帖看的人也不多。发主贴能在4天内做到3000-5000的点击,而跟帖一周内能有1000就不错了。这样吧,我还是会坚持这个business短评,6月一周至少五更)

在国内的时候听闻某些地方高考作弊已经“高度组织化”和“高科技化”,借用记者的词汇。一个后果是各地考场大量使用探测仪器和安全门,考生中流传穿运动服而不是牛仔裤可以达到安检无声,节省过关时间一分钟,有助于考前心理调整,由此产生的无数花絮,大家可去浏览那几天的晨报,早报,晚报,快报,日报,都市报...

这里从社会管理者的角度稍谈一下如何减少有组织的高考作弊。 第一个思路是,最好的做法不是在作弊行为开始后去查实,而且要扼杀其在开始前。第二个思路是查不如疏,利用人性比利用设备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抽象的说,我的做法是反营销而行之。所以和这一系列business短评的主题是相关的。

营销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交换,大家双赢。有组织的高考作弊的目的也是一种交换,组织者(卖方)提供非正当途径的高考考题答案(服务型产品)换取金钱,作弊者(买方)以金钱换取高考考题答案。交易是先付钱,后取货,产品质量不可查,不退款,交易受时间空间限制,严重依赖设备,严重依赖买主的心里素质和人品,产品一旦失效或出故障无备用产品提供,有负面网络效应(买此产品的人越多,越容易出纰漏),交易失败对双方后果都很严重。一句话,这个交换是高风险的。如果能利用这一点把这个交换给拆了,不就可以有效的反击有组织的高考作弊吗?

如何拆?只要提高交易一方(或双方)的成本和/或降低其收益,交易不如不交易,即可。具体来说,可从这几个方向着手。

作弊者(买方)不太在乎钱,所以任何单纯提高作弊服务价格的行为不会有效的。作弊者最在乎的是两样互相纠缠的东西 1.作弊服务的质量(体现为答案准确,答案传送及时等方面)。2.在享用高质量的作弊服务后,自己的安全。

对高考生来说,人世间最悲惨的事情下面的形容有九分(网上找的,出处不详)

拿到试卷透心凉,一紧张.词汇忘.似曾相识、解释却不详.语法阅读两茫茫.看作文,泪千行.两小时后出考场.见同窗.共悲伤.如此成绩、无脸见爹娘.待到成绩发榜日.楼顶上.富士康。

对作弊的高考生来说,人世间最悲惨的事情是作弊考进了北大,结果在毕业前被查实,取消学籍学历。

提议做法如下:

做法一。无限期追朔高考作弊行为。

做法二。组织者可以减免刑罚-如果提供作弊者信息。

组织高考作弊是一项我很羡慕的技能,设计到销售,会计,安全,计算机,供应链,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方方面面。能组织成功一次高考作弊,其管理能力不在一般年销售50万元的小业主之下。掌握这项技能需要时间经验积累和汗水,甚至牢狱之灾,那么掌握后如果只用一次就太可惜了。于是可以预测每年高考组织者都要凑热闹。如果担心长期工作在一个地方不安全,他会全国流窜,不会金盆洗手的。

俗话说,河边常走必失足。多次组织作弊必然加大被抓的风险。可惜很多作弊者不了解这点,作弊成功后以为自己安全着陆,其实下面还有个地狱一样深的坑。作弊者下半辈子的幸福全都自觉不自觉的拽在组织者手里。

做法三。让知音杂志发布煽情文:作弊生三年心血北大梦碎。还可以更狠点,反正是编的,让他魂断京城。家长们都看知音吧。

大棒用尽,该出胡萝卜了。我在犹豫是不是给高考生提供激励,让他们主动出击,提高组织者的成本和风险。比如说下面这个做法:

凡在开考前主动上交作弊器材,检举作弊考生,揭露组织者的,免除一切责任,有关部门予以保密,并加5分。

或者,把胡萝卜递给组织者:

凡有检举作弊者,并查实,给予一定经济奖励。

这好了。我40块钱买个微型耳机或者无线液晶橡皮,然后忽悠100个考生说我要组织作弊。转头把名单买给考场,考官直接看耳朵拿人,那还有错的?抓一个作弊的奖励1000块,2500%的毛利。此钓鱼技一出,有组织的作弊必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LinkedIn国内知道的人还不多

赶快山寨一个。

家园 作弊肯定要抓,而且只要下决心,肯定好抓

高考中的不公平加分问题,也要同时管起来

家园 靠作弊上北大的不多

靠关系、假护照上北大的不少,解决不了后者,怕是也很难解决前者

家园 作弊不作弊上北大,你如何知道的

mm是北大学数学现在出国留学吧。有机会去听一门科学哲学。

谈自己的想法推断假设预测都没问题,但在没有证据/数据时,最好不要轻易下结论。

家园 后者略有了解

前者,据常理分析,高考作弊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就算是客观部分全刷对,自己写的部分不可能不受影响,而在大部分地方,一流的尖子生全力以赴也未必能保证一定上北大,在北京上海,控制严密而且没有很多老师与机构之间的勾结,高考作弊恐怕极为罕见。

这个问题由于种种阻力,是几乎不可能实际验证的,也就算不上科学问题,只能说是社会问题的常识性分析,也不能说是科学结论。就像有老师发现,这个小姑娘常偷糖,好,我们把她带到实验室里,来十次独立实验,看她偷不偷糖,肯定和老师的经验不符的。

家园 国企也靠找工网站

移动,工行之流有一部分也是靠找工网站的,但这部分属于线下服务,属于尽量挖掘线上资源

运作流程是国企提出用人需求,找工网站从自己的简历库中搜索,然后联系候选人,提交简历,如果对方有特殊要求,比如指明了要从某单位挖人,直接打到竞争对手的公司也是举手之劳。

这种项目,在网站内部走的流程和猎头不一样,一般要的人比猎头稍低,但也不一定,比如工行,前一段面向海外年薪百万的职位,基本上也是按这个来的。

家园 抄的人都进了北大了,那被抄的得是啥水平?

抄的人都进了北大了,那被抄的得是啥水平?有了这个水平了,不琢磨着混个好前途,整天把心思放在搞作弊产业这种歪门邪道上了?呵呵,才疏学浅,理解不了。

家园 有利用政策作弊之类

比如前年的重庆的学生伪造少数民族加分差点混进北大,其家长是个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