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看到大家聊宫崎骏,俺也凑个热闹 -- rodger

共:💬26 🌺1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大多都看了,本人喜欢宫崎骏的作品

好像他的作品还有:哈尔的移动城堡、金鱼姬。这两个不算吗?像宫崎骏这样风格的动漫,不算经典也难,以后也少有这样的了,毕竟现代那些浮躁、暴力过头、乳神的是主流啊。

家园 萤火虫之墓我挺厌恶这片子的

我承认拍的确实很催人泪下,但是当我想到这兄妹是为什么这么凄惨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活该了。

而且,哥哥饿的出现幻觉的时候竟然见到了他父亲的军舰什么的,这都是给他们带来痛苦的根源呀。但是主人公却觉得很高兴。我觉得这是日本人没有反省的表现。

宫崎骏其他的片子我挺喜欢,但是萤火虫之墓我挺厌恶这片子的,因为他只拍出了日本人的惨,而没有拍出为什么会这么惨,而且还梦想有一天能重现荣光(哥哥的幻觉)。所以我很鄙视这部电影。

家园 我也是一样的原因不喜欢这个片子

当时看开头觉得还行,然后有美机轰炸,日本人纷纷逃窜,一句旁白是: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我们做错了什么?

看到这里,实在是没办法继续看了,于是关掉-删除

家园 真是非常的不能同意啊,

把千与千寻,红猪,风之谷这样的神作都排得这么靠后。

红猪有大批死忠的粉丝,天空之城有久石让的神曲相助,千与千寻更是头顶奥斯卡光环。不过个人认为宫崎骏作品里当仁不让的第一,还应该是风之谷。不为别的,第一,在八十年代初就把环境保护这么个主题拍得够深刻;第二,漫画版的故事非常宏大,但叙事有条不紊,依次展开。情节发展和正反面人物的思想行为的演化都刻画得自然而不显生硬。这么大的篇幅读起来还是紧凑而没有灌水的感觉。确实是Graphic novel里的顶级作品。

家园 让一不到十岁的小孩儿有这觉悟要求太高了

让他去反省侵略战争不成了说教片了。要加反省的内容恐怕只能拍老兵日记之类的。另外我觉得,主人公的老豆要是舰长级别的话,就算战死了,海军给家属分口粮应该还是没问题的吧?

家园 千与千寻的片尾曲也很棒~
家园 不不不。这个电影是借小孩的口

但是拍这个电影的是切切实实的大人。他们的想法反应在小孩身上,我最厌恶萤火虫之墓的一点是,这电影让我觉得他们丝毫没有反省,还在怀念侵略的荣光。让我们这些受害者看起来有毛骨悚然的感觉。

关于宫崎骏的电影,以前有个人问我,宫崎骏不是爱好和平吗,怎么每个电影都有个带鬼子猪耳帽的主人公呀?感觉好像被呛到了一样,不知道咋回答了。呵呵。虽然这个问题有点扯淡的意思,宫崎骏也确实爱好和平。但是萤火虫之墓给我的感觉就好像这个猪耳帽一样,因为我的感觉是,大部分日本人就抱有这种不甘愿的心态,有机会的话是想再来一次的……

家园 把红猪排这么后,我怀疑你木看懂。呵呵
家园 这个我看的时候没往这方面想

虽说是昭和军阀集团发动了战争,但是狂癫的日本民众确实应该承担盲从的责任。太君帽倒是个好玩意,呵呵,以前不理解,有次夏天出去被晒伤脖子才搞明白。。。。。

家园 同感

日本人似乎特别喜欢在二战上面搞悲情,这也不知道是从台湾那里学来的还是台湾是学他们。那种仿佛“错的不是我,是世界”的调调表面上肉麻,深层里则让人担忧,因为他们只记得自己受的罪,却不知道反思为什么受罪。一开始有过经历的人或许还会因此反思,但是后来的人会越来越难以理解,这只会让莫名其妙的仇恨超过理智,然后带来更大的劫难。

看看现在日本的影视动漫作品吧,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动画与漫画,一开始的悲情调调已经逐渐的转化为越来越明显的军国主义情调,以前不敢说得话与不敢接触的题材也逐渐的出现在荧幕上。拐弯抹角的偷换概念,拿肉麻当有趣,以所谓的反战形式去抒发日本在历史上所受到的“不公”待遇的影片也越来越多。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而这个信号也会越来越强烈。日本的青少年不少已经深受其害,而这受害者还会越来越多。

宫崎骏是个值得让人尊敬的动画导演与设计师,但是他也难以跳出日本人的思维框架。于个人来说,萤火虫之墓并非不可理解甚至可以说这是必然会出现的作品,因为它的制作者就是在那么一个环境里成长的。

同感
家园 是滴,这也是我恐惧的地方

感觉这个“不公平”和“重现荣光”是在他们潜意识里的,不是他们故意要表现给我们看的,这才是让我恐惧的地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