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身边那些真正的高智商们 -- dreamflyer

共:💬320 🌺1671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家园 用脑不当?如果年纪大了就不值了。

高智商与身体不好间的相关该不是随机的,不知有没有这的论文?

天底下大约没有新鲜事,但是觉得对智商这事人们总是提一些现象乃至传奇,搞得神秘莫名。河里的高智商怎么不露头呢?

家园 有病所以学习效率需要高

正因为有病,所以需要学习效率高于一般人,才能赶上别人。

因此,当他们没病的时候,这个优势就发挥出来了,犀利无比。

楼主的观察其实是错觉:只看到人家表面不学习,没看到人家脑子已经记下要学的东西,然后整天没事就在脑子里反刍呢,这岂是整天抱着书本不放的能比拟的。

家园 天才与疯子就是一线之隔

真正的高智商是不可能同时具有高情商的,但是中学大学那点课是不能代表什么的。

通宝推:Rusher,
家园 所谓上帝取走一样就会给你一样。。

不是原话,大概这么个意思。

也许身体不好了,头脑更容易发达。就好像盲人听力更好一些一样。

至于人们说传奇,那是因为不常见才好玩,若是我回一百个贴,挨个说身边的普通人流水账,估计是没人看的。

家园 哈哈,也许吧

不过我说的两个人,都是常年住院(或者在家?)不来学校的。过一段时间,可能是完成一段疗程,再来学校学一段时间。所以也不是没病,只是身体稍好些了而已。他们表面上也是学习的。

不过那个不学习的,至少表面不学习的,高中以后就没听说过了,估计是初中天才了一段时间而已吧。至于

整天没事就在脑子里反刍呢
,我还是不太相信,因为说他不学习是因为他逃课出去和一帮混混玩,不像是反刍呢。

家园 反刍不一定要傻呆坐着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融汇贯通法,比如楼下有人说对着地图融汇贯通,有的人是在玩中融汇贯通(比如你说的这人),有的人在喝茶中融汇贯通(比如华罗庚)……

天才和普通人区别很明显的,尤其是用脑强度和频率上,普通人普遍是只有看书的时候动脑,甚至脑子只是用来记住东西;而表现为天才的则往往在记忆上很有技巧,所以不怎么需要花时间在记忆上,从而可以花更多时间在反刍上。——实际上我们成年以后,很多人无形中也学会了这种多动脑、少记忆的习惯。

最后就是所谓的一通百通,根据我的接触,有这么一个现象:凡是有一件东西玩得很精的人,一定有另外一件事也玩得很精,也就是天才总是会在至少两个领域里登峰造极。真正的人物都是跨领域的。

另外,凡是表现出天才、发挥出生命极限的,一般都经历过大灾(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比如父母离婚对于小孩子来说就属于此类),因为只有在大劫难面前,人才容易大彻大悟,才容易集中精神在某一件事上。

家园 像您说的,那么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也就没那么大了。

讨论一下,您提的,一是用脑技巧,二是劫难后的大彻大悟(开窍?)。怀疑这“天才”更像是人才——人人皆可以成人才。

不质疑您的论据,相反,实际上觉得您的论述似有实际体验支撑。只是觉得,论证在先天本质上缺了一环。

题外话,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和音乐家都是大难不死而后觉悟型的,他们的作品使我感觉就像自己被爆了。

家园 差距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一、人皆可为尧舜,但需经历一番寒彻骨、才能梅花香

比如记忆技巧,绝大部分人在进入社会之前,都没有学会,只能生搬硬套、死记硬背。而在进入社会之后,由于一些现实条件限制(比如领导要求一天内翻遍一本厚厚的客户资料),反而容易学会一些灵活的记忆方法。就说我自己吧,因为小时候穷,高中住校的时候书又弄丢了,只能借书读,因此就学会了一种记忆方法:拍照式记忆,一眼就能把整页完整记下来(这个应该还得益于小时候画画水平不错、从而形象思维能力强这个基础)——或许就是老子说的祸福转化吧。

这话有几个意思:

1、因为条件太优越,所以没必要学习更好的记忆法。人都是懒的,因此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从而提升不了。也因此,病的人、生活中出现极大打击的人,会表现得天才。

2、所有人在一定程序上,都是可以进化为天才的

3、一般的天才只是相对同龄人在思维方式上“早熟”而已

二、不是努力就有效果的。

真正发挥出天才的,运气要非常好,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机缘。才能的发挥,既有主观动因,也有客观动因,既有主观限制,也有客观限制。我个人觉得人的才能发挥可以类似围棋分九段。

1、三段以下都是普通人:一般刚大学毕业的人,都可以达到初段,然后经过三、五年左右时间,可以达到二段,达到三段需要非常人的努力,或者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熬,比如几十年。但达到三段的人,非常努力但老突破不了瓶颈,据我的观察,往往不是外部限制了他们的发挥,而是他们内心的条条框框,也就是没有“开窍”,境界有限,典型的表现就是一接触不属于自己经验范围的东西,内心潜意识里就先排斥,会内心里不断说这个不行,那个不可能。

2、四段以上都需要“开窍”:在机缘巧合下(有人指引,或者有事激发都算机缘巧合)一般人可以从初段直接跳到四段,但四段的人由于经验不够,往往会表现得狂放而疏漏,在二段三段的人面前表现不出优势,反而会因为轻狂而表现出他们的劣势。

五段的人,比四段多了经验,和三段的人比,已经会让人有明显不同的感觉。

六段的人,是经验炉火纯青的时候了,只要他们的出现,就会把一件事的顶尖水平发挥出来,这些人在一般人眼里就是无可辩驳的天才级的存在。但问题是,这些人还仅仅是在一个已有领域里达到顶尖,还没能开创一番新天地。

3、开创新天地的七八九段

这类人脑子想什么,是没有人能够猜到的了,相互也不可能猜到,但可以一点就通,不过都不屑于去窃取,因为他们本身就有拿得出手的更有分量的东西。

七段可以从四段跳上来,但还是需要机会,需要有一个让其窥见上帝疏漏的机会——也就是专业体系弱点的机会。但这个级别的人,还是经验不够,才能发挥上可能夭折,如果没有坚持下去,最终堕落为六段。像牛顿,我就觉得他只发挥了七段,然后就堕落为六段了。

所有七段,只要运气足够,都可以进化到八段、九段。

八段和九段这种真正的天才就是人中龙凤了,他们的才能发挥,一定带来他们所从事领域的深刻变革,他们都是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但不是历史上留下名字的都有这个水平)。不用说,天时地利人和、运气风水啥的都要算上了。

家园 见到这种所谓天才,证明你们学校的水平比较低下。

比方说我当年上高中的时候,5科高考,每科150满分。

我在学校里面也就是排名15-20名之间,总分大概在650-670之间徘徊。

前面几名基本上690左右,偶尔能过700分。

如果这个时候再超一个50分,那就是满分了,这还是人吗?

家园 赢多或输多是一样的

按照科学分析来说是小概率事件,当然“伪科学”可以不受此限制~

你要么被朋友合伙玩了,要么被伪科学耍了~~

家园 小时候容易专注,学高数高代并没有难到哪去,真正难的

是中等数学,我靠有的东西真是绕啊,有木有

家园 这是学校的中考

不是高考。

我记得我们那个时候有很多科,代数 几何 语文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每科一百分。

这样下来第一领先几十分很正常的。

关键在于:

他是

在垃圾堆里不知疲倦地奔跑时
得到的,你见过几个全校第一可以这样洒脱?

家园 我听说过一位是在大学里期末考,结果人家睡着了

被老师叫醒以后接着考,100分!该学校是北京的那两所之一,是哪个就无所了。。。

家园 呵呵,谢高见。

不过您对牛顿的评价不能认同,在我眼里牛顿有点像科学巫师级别的。想不出比牛顿强一个级别的人物。您能举一个例子吗?

还有个问题,即使是您说的七八九段,比四五六段在处理方向细节上也不一定更强。因为人的大脑供血氧是有限制的,你在某方面用得多了,另一方面可用的就少。

除非是有传说中的超能力,否则,我不认为您说的第二层和第三层有那么大的距离。另外,能用语言如此描述的层次肯定不是最高的层次。

一点个人看法。

家园 才能呀才能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才能,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但令人痛苦的是,受到时代、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限制,并非所有的才能都可盈利。如果像盖茨那样的神人出生在中世纪,那必然是个悲剧。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不大,我认为高考对于考生的意义其实不在于考核知识运用,更重要是对考生耐力、克制力、心理承受能力、遵守规则能力等能力的优胜劣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