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天之骄子Noyce [1] -- 邓侃
Robert Noyce念的大学,是Grinnell镇上的Grinnell College。小镇上的学校,娱乐活动不是很丰富。憋久了,大伙儿就想搞个party快活一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不久,夏威夷风情成为时尚。有人倡议,“要不,来个luau(音,鲁阿)吧?”
Luau是夏威夷式的宴会,宴会的高潮是kalua。所谓kalua,介于西方的烤乳猪和我国的叫花鸡。逮个小猪,剖膛洗净,抹上盐和香料先腌上几个小时。然后在地上挖个坑,升起篝火。把腌好的乳猪用香蕉叶裹起来,糊上泥,架在篝火上烤,篝火上不断添上香蕉叶。这样火不大,烟倒是挺浓。与其说是烤,不如说是焖或者燻。这样烤-焖-燻几个小时,乳猪变得外焦内嫩。把肉一块一块撕下来,放在大盘里,就可以上桌了。
去夏威夷旅游,随处可见luau的广告,不仅有美食,还有歌舞表演。排了很长时间的队,饥肠辘辘。坐定,顾不上太多,捧着盘子就大吃。吃了半饱,才发现原来不是一般的烤肉,而是久负盛名的kalua。咂咂嘴,回味一下,似乎这kalua也不比普通BBQ美味太多。其实,不怪kalua味道不好。吃有两个境界,一是果腹,二是品味。用果腹的速度和数量,是品不出味道来的。
Kalua, Hawaii Luau
众学生都盼望luau,尤其是kalua大餐,但是乳猪从哪里来?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王者Robert Noyce用他的男中音平静地宣布,捉猪的任务,由他和一个助手负责。声音不大,但是极具磁性。所有人的目光,都仰视着他们的王。
夜,
无月,星稀,
Robert Noyce的牙显得格外的白。
猪圈,一头慵懒的母猪,怀里依偎泛着粉色的小猪。
一声轻响,是猪圈的门被打开。
母猪回头,看到的是那排白牙。
当它想再看一眼的时候,Robert已经离去,同时离去的,是怀里的粉红色的小猪。
王者归来,战利品是众人盼望的小猪。
众人欢呼,喧闹的声浪并不能淹没MM们抛来的秋波。
Robert醉了。
毕竟是牧师的儿子,第二天酒醒,Robert觉得愧疚,不应该去偷老乡的猪。于是两个学生上门道歉,并且愿意付钱。其实老乡根本不知道自己少了猪,而且也不在乎少一头。但是在清教徒情结盛行的Iowa,偷窃是重罪,尤其作为牧师的儿子,更应该以身作则。于是老乡叫来了警察,坚持要立案治罪。
Robert的父母身为牧师,自然不好劝阻,只好咬着槽牙,一边表扬老乡觉悟高,一边痛责自己管教不严。倒是Robert的老师和邻居,Grant Gale看不下去了。
Gale 和Noyce两家是同一条街上的街坊,Robert Noyce从出生到长大,Grant Gale都看在眼里。小时候,Robert常去Grant家割草赚零花钱。不是说Robert家穷,Grant家富,穷人到富人家里去卖苦力。在美国,小孩子去邻居家做小工,是大家习以为常而且值得鼓励的事情。
Robert Noyce在13岁的时候,和哥哥做了一个可以载人的大风筝。小Robert坐在风筝里,哥哥在前面拉,怎么拉也飞不起来。后来,他们把风筝抬到粮仓的屋顶上,哥哥在地上拉,企图来个滑翔。结果差点没把小Robert的骨头跌断。虽然两次失败,哥俩儿不甘心,把风筝线栓在汽车上,让汽车拉着跑,结果真的飞了几米高。
高中的时候,Robert Noyce就展露了科学方面的天赋。Grant爱惜人才,就鼓励他旁听Grinnell College大学一年级物理专业的课程。正式进入大学以后,Robert才华横溢,Grant喜在心头。但是Robert喜欢自吹自擂,好大喜功, Grant暗暗担心。担心终于变成了现实。
Grant苦口婆心,四处游说,老乡终于放弃了要控告Robert,让他坐大牢的打算。但是作为惩罚,Robert被停学一个学期。有意思的是,尽管被停学一个学期,Robert Noyce的功课却没有落下,仍然和同班同学一起按时毕了业。不仅毕了业,而且还考上了MIT,去念博士。
从Iowa偏远的小镇Grinnell,Robert Noyce千里迢迢来到了Boston。
在MIT这个执科技牛耳的学府,Robert向人打听晶体管的问题,没想到MIT的大牌教授们竟然大眼瞪小眼,他们不知道晶体管究竟是怎么回事。连MIT大牌教授都不明白的新技术,乡下小伙子Robert Noyce怎么知道的?
乡下小子Robert Noyce,从Iowa千里迢迢来到MIT,目的是研究晶体管。没想到,MIT的大牌教授们对晶体管的了解非常肤浅。“晶体管?不就是Bell Lab做的那个用于自动电话交换机上的新玩意儿吗?”
的确,1948年Bell Lab发明晶体管的消息见报的时候,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或许是新闻稿没有写好,反正很多人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晶体管是电话公司发明的某种电话设备元器件。这不,连MIT的教授也没有重视。
虽然关于晶体管的新闻没有上头条,但是却被远在Iowa,Grinnell小镇的Grant Gale教授注意到了。平心而论,Grant之所以发现了这条新闻的价值,起先可能并不是因为晶体管本身的魅力,而是因为在新闻稿里提到了John Bardeen这个熟悉的名字。
晶体管的发明人有三位,William Shockley, John Bardeen和Walter Brattain。William Shockley我们以前专文介绍过。排名第二的John Bardeen也了不得,39岁时参与发明晶体管。10年后,他带领两名博士生,在超导方面又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从而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代宗师。下面照片中,站在后排中间,戴眼镜的年轻人就是John Bardeen。
Inventors of transistor
小镇上的Grant Gale怎么会认识世界级大师John Bardeen呢?Grant和John是大学同班同学,就读于Wisconsin大学的电子工程系。John会读书,Grant会交女朋友。Grant 的LP叫Harriet,她老爸是当时Wisconsin大学工学院的院长,而John的老爸是药学院的院长,两个人的关系够得上青梅竹马。
毕业后,Grant携妻儿来到隔壁州Iowa的Grinnell College任教,过起了田园诗般的生活。而John成绩优异,立志高远,一门心思投考英国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其它学校一概不考虑。剑桥在伦敦北边,人口不多,占地不广,与其说剑桥是一个城市,不如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镇子。就在这个小城内,聚集着 31个学院。这31个学院彼此独立,但是共享图书馆以及相互开放课程等等,形成独联体一样的松散组织,总称,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如果说独联体的老大是俄罗斯,那么剑桥的老大就是这个三一学院。剑桥大学校友中,诺贝尔奖获得者总共有82位,而三一学院一家就占了其中31位。整个剑桥大学,培养过15位英国首相,而三一学院一家就占了其中6位。
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
John Bardeen只报考三一学院,其余学校不屑一顾,自信得有点邪乎。牛人有牛人做事的风范。后来Robert Noyce千里迢迢投奔William Shockley时,也摆了一个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义无反顾的pose。那气势,与John报考三一学院类似。
可是,John这次栽了,高傲的三一学院没有向这位自信满满的美国中部小伙子张开欢迎的手臂。John有点懵了。下一步做什么?出乎大家意料,他去了 Pittsburgh的一家石油公司做了地质工作者。4年后,入乎大家意料,John终于重新走上正规,去Princeton大学读博士。
博士拿下后,John去明尼苏达大学做教授。这时候二战爆发,John去海军从事研究工作。期间,被邀请参加著名的曼哈顿工程,去制造原子弹,John拒绝了。当时只有很少人能认识到原子弹将会对整个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John是这些先知先觉的少数人之一。
二战后,John Bardeen回到明尼苏达大学做教授,但是学校上下对他研究的固态物理不感兴趣,所以John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再后来,John来到了Bell Lab,遇到了既可敬又可气的William Shockley。John在固态物理方面的造诣从此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终于在1948年成就了晶体管这样划时代的贡献。
远在Iowa的 Grant Gale教授看到了John Bardeen以及晶体管的报道以后,Grant立刻对晶体管发生了兴趣。他给老朋友加老情敌John Bardeen写了一封信,向他要晶体管的样本。信寄出后泥牛入海。不过不奇怪,因为通常情况下,这种尖端技术对外是保密的。Grant不死心,又给时任 Bell lab主任的Oliver Buckley写信,要晶体管的样本。
Grant Gale教授所在的Grinnell College并不是名牌大学,Grant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面子让Bell lab破例呢?说来其实很简单,贵为Bell lab主任的Oliver Buckley,也是Grinnell College的校友。都说中国人喜欢拉关系,其实国外也一样。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又过了一段时间,Grant收到两个来自Bell lab的包裹,一个来自John Bardeen,另一个来自Oliver Buckley。这下,Grant得到了两个晶体管样本。
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Grant Gale教授的学生,Robert Noyce成为世界上第一批与晶体管近距离接触的人。Grant Gale教授的关注点在于,用晶体管来研究电子束在通过固态物质时的流向问题。而学生Robert的关注点在于研究晶体管的应用前景。
怀着对晶体管研究的渴望,Robert Noyce来到MIT读博士,一读就是五年。但是毕业后,Robert Noyce没有听从恩师Grant Gale的建议,去Bell lab继续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为什么呢?
事实证明,女人是祸水
“事实证明,女人是祸水”这句话。
也许她会向你证明其它的定理。
天之骄子Noyce [4]
1948年,Robert Noyce从Grinnell, Iowa一路奔波,来到位于Boston的美国理工科排名第一的MIT攻读博士。去MIT读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Robert想在晶体管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教育和研究的机会。可是他想错了,MIT的教授们对这个新玩意儿所知甚少。
Robert在MIT读了五年博士,平心而论,他的博士论文并不是特别出色。评价博士论文的标准,主要是看有多少创新。Robert的论文,更多的是关于晶体管技术的背景介绍,谈不上太多创新。这不能责怪Robert,连教授们都糊里糊涂的,找遍整个MIT也找不到一个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怎么能指望一个 25岁的小伙子横空出世呢?
1953年,Robert拿到博士学位从MIT毕业,顺利地拿到了Bell lab的聘用书。按常规,如果博士期间没有做出出色的工作,Bell lab是不会录用的。为什么Bell lab破例呢,莫非恩师Grant Gale再次走了后门?
Bell lab
当晶体管在1948年初次露面的时候,没有得到MIT的教授们的关注。但是5年后的1953年,不仅MIT的教授们如梦初醒,而且连工业界也趋之若鹜。所以固态物理方面的博士一下子成了抢手货。不仅Bell lab要扩大研究团队,而且IBM,RCA等等电子工业大佬也加入了人才争夺战。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2000年以前,计算机系情报检索和数据挖掘方向的博士生毕业后工作普遍不好找,但是随着Google引爆搜索引擎这个大热门,几乎一夜之间,这两个领域的博士也成了就业市场的红人。
1953年对于Robert来说,似乎是一个春风得意的年份。1. MIT的博士学位,2. Bell lab,IBM,RCA等等的聘请书,3. 新婚燕尔。但是,就在这个春风得意的年份,Robert又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放弃了Bell lab这样炙手可热的工作机会,Robert选择了Philco公司。
MIT campus, Boston
Courtesy, http://web.mit.edu/aeroastro/www/people/landis/mit.jpg
RCA和Philco,都是早期美国著名的家电企业,主打产品是收音机和电视等等。如果说直到1980年代,RCA还有一定影响力,那么 Philco到1960年代就日暮西山了。1953年Philco宣布,它要致力于晶体管生产制造,但是当时它并不具备晶体管的研究能力。不知道 Robert有没有听说过"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这句中国老话,反正Robert没有听从恩师Grant Gale的劝告,没有去Bell lab,反而去了在晶体管方面毫无基础的Philco。
Robert以为Philco如果想在晶体管制造方面有一席之地,必然奋起直追,迅猛增加晶体管研究的投入。但是,Philco的做法让Robert失望了,Philco并不打算扎扎实实钻研晶体管这个新技术,而是幻想着借重已有的技术,通过大规模量产,以价格优势与IBM,RCA等竞争对手争得一席之地。
知识经济的特征在于,研究与生产之间的距离几乎是零。Philco的做法被证明是错误的。而Robert在Philco公司挣扎了3年,终于彻底失望。
与此同时,William Shockley对成就他创造历史的Bell lab也彻底失望了。他离开了Bell lab所在的东海岸的新泽西,回到了西海岸的加州斯坦福大学所在地Palo Alto。在这里,他成立了Shockley半导体实验室。办企业要投资很多钱,Bell lab成就了William Shockley的名气,但是并不能给他带来办企业所需要的资本。William成立这个企业所需要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
1955年,William Shockley与他的Bell lab的同事的关系已经很僵了。这年他短暂地离开Bell lab,来到他本科时代的母校,位于南加州洛杉矶附近的加州理工,做了将近半年的访问学者。在加州理工,他结识了同是加州理工校友的Beckman仪器公司的老总,两人相见恨晚。
Beckman仪器公司致力于医疗仪器,创办人是加州理工的教授Arnold Beckman。Arnold教授1935年发明了测量酸碱度的仪器,以此为发轫创办了Beckman仪器公司。Beckman仪器公司可以说是知识经济的先驱,做法是把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产品化,新产品面对早期无竞争对手的市场,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
William Shockley向Beckman仪器公司的老总忽悠,说晶体管的商业前景如何了得。Beckman公司动心了,决定投一笔钱成立Shockley半导体实验室,愿望是重复当年老Arnold凭借酸碱测量仪的科研成果,创办Beckman公司的光荣历史。
William Shockley老谋深算,觉得把实验室成立在Beckman公司总部,必然制约很多。于是装作犹犹豫豫,说家有年迈老母需要照顾。Beckman公司很人性,说,“好吧,你想把实验室放在哪里就放在哪里吧”。于是,Shockley半导体实验室就落户在了William Shockley母亲的住所Palo Alto附近,北加州旧金山南郊的山景城,Mountain View。
近年来大红大紫的Google公司,总部也在Mountain View。可是当年William Shockley成立半导体实验室的时候,整个硅谷包括Mountain View还是一片果园。
Silicon Valley historic advertisement
Courtesy, http://www.mariposaresearch.net/santaclararesearch/SCBIOS/pearlabel.jpeg
资金有了,办公室和设备也置办齐了,接下来William Shockley忙着招兵买马。1956年,远在东海岸费城Philco公司的Robert Noyce听到Shockley半导体实验室招聘的消息,就给William Shockley打了几个长途电话。老肖的确会忽悠,几句话就把年轻的Robert煽乎得心潮澎湃。
异地换工作是一件麻烦事情,通常稳妥的做法是,1. 面试,拿到聘用书,2. 只身一人从东海岸去西海岸,先工作半年到一年,稳定自己在公司的位置,3. 租个公寓,购置简单的家具,4. 把LP及孩子接来,先安顿在公寓里,然后花半年左右时间买个性价比较好的房子。
Robert Noyce天生是牛人,牛人做事有牛人风范,不理会这些常规的俗套。Robert大手一挥,带着LP,以及两个孩子,一个两岁另一个6个月,坐夜班飞机,从费城直飞旧金山。次日清晨6点到达旧金山机场。下飞机后,立刻找房子。到了中午,签订购房合同。下午,Robert去Shockley实验室面试,当晚拿到聘用书,几天后就正式上班。
牛人Robert Noyce不仅自信会顺利地拿到Shockley的聘书,而且先安家,后找工作,似乎认定这里就是自己的归属地。
然而时隔一年,Robert和另外七名Shockley实验室的同事,揭竿而去,成立自己的公司,史称“八叛徒(Traitorous eight)”。八叛徒开创了半导体工业的新局面,硅谷也因此成为世界高科技首都。
40年过去了,人们没有太多批评八叛徒的不忠诚,反而指责William Shockley管理失误。作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才华横溢的William Shockley究竟犯了什么样的愚蠢的错误,导致一年前死心塌地千里投奔他门下的Robert Noyce等人,弃绝而去?
在我们感慨William Shockley个人品性的偏执之余,能不能客观分析一下,Shockley为什么会做出那些愚蠢的举措?他那个善于理性思考的大脑在想什么?有没有值得后人回味的遗产?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等下文。
我老老实实坐等下集呢。
市场上的RCA好像是唯一的美国本地电视、音响品牌?
你说的对。
RCA全称是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是美国家电业曾经的大佬。
不仅制造收音机电视机等,而且还铺设了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譬如NBC,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的后台老板就是RCA。
进入1970年代以后,RCA搞多样化,譬如租车业老大Hertz,就是RCA旗下公司。实践证明,RCA的多样化是失败的。1980年代,RCA败于日本同业的竞争中,从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