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浅谈金融危机的溯源 -- 西瓜子
在河里看各位大佬神采飞扬,俺一时技痒,拼上俺的不多的知识,不妨扯下俺对这一些事情的看法。
追根溯源,要从美国的老妈——英国讲起。
英国立国,崇尚商业,由商业而衍生金融,其国家重大战略,财政支持,也由单纯依赖税收,扩展至以债券筹款。
如此,其资金来源,则空间范畴扩展至全国、乃至全欧洲;从时间上看,可以来自目前收入(当年税收),亦可凭籍债券的形式,获得来自未来的现金流支持。
上溯三百年,至17世纪末(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建立起来完善的公债制度,具体操作,则由日后称为英格兰银行的“英格兰银行董事公司”负责,由于英国政府良好地保证了公债的信誉,从而逐渐养肥了一只奶牛,而这只奶牛的奶,一挤就是300年,支持了英国其间的所有重大战略。
与英国建立公债制度形成鲜明对照的,恰恰是其敌国、欧陆霸主、欧洲第一强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的法国。
法国始终未能建立起成熟的公债制度,原因很简单,无限膨胀的王权肆意践踏公民权,对治下人民丝毫不讲信用,随意赖帐,这样就完全摧毁了法国公债的基础。
所以法国只有一个筹款手段:税收,竭泽而渔的税收。
俺查到资料,17世纪末以后,英国税赋总额与法国基本拉平,分别为1500万和1600万英镑。【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M].北京:三联书店 ,1993. P440】但是在公债方面,英国所得支持,就非法国可比了。还是数字支持:据保罗 ·肯尼迪统计,1688——1815年期间,英国战争总支出为2293483437镑,其中借款为670559060镑,几占总支出的三分之一。【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P102】
对比英法两国在七年战争中公债收入,可见一斑:
引用资料:外链出处
于是,从17世纪末以后,单单从财政支持方面看,英国和法国一对老冤家,其战争胜负结果就可推断了。
路易十四与英国为敌半生,争夺目标包括欧陆霸权、印度殖民独霸权、美洲殖民地。然而结果是印度被英国独占,美洲被英国夺取,欧陆霸权也摇摇欲坠。太阳王死日,国困民穷,打光了国库,留下了一个无法收拾的烂摊子,财政问题至此糜烂,延至日后,甚至成为了法国大革命肇端。
而英国,则依托公债制度,建立了一个完美的正反馈循环(如下):
发行公债——>透支未来现金流——>为当前重大战略目标服务——>获得重大战略利益——>割取部分收益,回馈公债——>公债信用上升——>发行新公债
制度设计的思路如此简单,却又如此有效,实在让人叹息佩服。
【原创】浅谈金融危机的溯源(二)链接出处
【原创】浅谈金融危机的溯源(三)链接出处
【原创】浅谈金融危机的溯源(四)链接出处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坐等后文,鲜花预备!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老米,作为英国在美洲的私生子,当然更加明白其中原理:透支未来收益,获得最大范围(资金来源扩展至全球)、最大来源(使用未来的现金流)之财政支持,为目前重大战略利益服务。
于是,俺看到了上文所述英国筹集公债的思路在美国的完美体现,而这也就是美国精英设计的美国金融的操作思路:
1.高效的金融体系,所谓的高效,乃是指融资效率的高效,简单说来,是指全球资金皆可入内,而且可以找到令其心动的投资对象。
2.投资回报:安全、丰厚。
如此操作,则全球资金尽可入彀,全球资金皆可为美国所用。
下面的问题即是如何实现上述两个条件。
第一个问题,高效的金融体系,是米国经历百年建立起来的,自不必说。
那么问题就简化为:如何保住投资回报安全而丰厚,会对全球资金产生最大的吸引力?
关于保证资金在美国的安全问题,米国的操作,重点在于:消灭美国之外、任何一个可能提供安全而丰厚回报的投资地。
换句话来说,就是保证其他国家不安全就行了。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种种金融危机、金融风暴。随手拈来一个例子:欧元诞生之日,欧洲腹地的南斯拉夫炮火随之灿烂,将欧元打下0.8美元兑1欧元,其中即可看到米国黑手之憧憧鬼影。
那么问题就剩下一个,如何保证投资米国,回报之丰厚?
只要我们稍稍懂得一点经济学原理,我们就明白,理论上,投资的回报,来源于未来的收益。
然而米国“真正创造财富的经济成分”——高科技含量的制造企业 + 提供高效融资服务的金融企业——不能“诚实地”提供如此多的收益,以支撑如此庞大数额的资金获得丰厚的回馈。
然而,米国的千秋霸业,必须成功:拿下中东,卡住全球发达的、不发达的国家的脖子;控制中亚,分割世界岛,将世界岛两端的传统大陆强国各个击破,进而一统全球,永享天下,多么伟大的事业!
(至于成功之后,是否如何新所说,要消灭80%的劣质人种,建立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纯正世界,就看当日各位大佬晚餐后心情如何了,哈哈!)
而这无限美好的前景,必需大笔的金钱来支持。
于是格老头子,作为美国霸业的后勤部长,必须弄出一个假象来,让大家相信未来会有足够大的收益,值得大家投资美国。为了米国的千秋大业,老头子舍弃自身名誉,舍弃个人得失,降低利率,纵容华尔街大搞金融创新,到处圈钱。其目的,不过就是类似桑弘羊等人,行"盐铁专卖"、"算缗告缗"、"鹿皮制币"诸法,给汉武帝筹措经费打仗而已。
这个假象是什么?俺看到2001年前,是“新经济神话”;2001年新经济泡沫破裂后,就是房地产泡沫,和次贷泡沫。
小布什固然是个白痴,其前任:克林也只会炖莱温斯鸡,但是,俺非常尊重格老头子的智力,他不是一个简单的玩老鼠仓的人:
他有足够的信心和支持,让他确信他玩的老鼠仓,不是简单的老鼠仓。
只要老米能够拿下伊拉克,把地下数千亿桶黑金,换成美刀(那就是数百trillion美刀的财富);只要民主的米军能够拿下世界岛的中心,分割世界岛的两端陆权大国,进而各个击破,世界霸权拿到手,那么回馈给投资的那一点点钱,还不是a piece of cake?
可惜,这一切都没有发生,那个a piece of cake,竟然变成了the last straw。
【原创】浅谈金融危机的溯源(三)链接出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在“发行公债——>透支未来现金流——>为当前重大战略目标服务——>获得重大战略利益——>割取部分收益,回馈公债——>公债信用上升——>发行新公债”在这个循环中,最具不确定性的是“为当前重大战略目标服务——>获得重大战略利益”这一步,而美国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恰好没能做好这一步,至少没能及时做到这一步。
没错,老米就是栽在了这里。完美的设计就此泡汤,不知道现在格老头子整天跳出来指点江山,到底出于什么心理。哈哈。
一战英国其实没有拿到多少有价值的权益,反而沦为了美日的债务国,法国拿到的东西更多。
在91年苏联完蛋后,西方世界整体上对自己的能力高估了许多,以为新时代真的开始了---其实还早得很.
这种自信的结果,必然伴随冒进,而坐在火车头上的人,就算看见了前面是什么,也无能为力.
在“发行公债——>透支未来现金流——>为当前重大战略目标服务——>获得重大战略利益——>割取部分收益,回馈公债——>公债信用上升——>发行新公债”在这个循环中,最具不确定性的是“为当前重大战略目标服务——>获得重大战略利益”这一步,而美国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恰好没能做好这一步,至少没能及时做到这一步。
---------------------------------------
搞懂了 米国
1在伊拉克没有获得重大战略利益
2在中国割取不到部分收益
造成公债信用下降
不能发行新长期30年公债
资金链断裂 要么+税 要么印钱
还有对美国的预期还包括美国在科技创新上对其他国家的领先程度
近几年美国在创新上和中国距离明显不是拉大而是缩小
这也会造成对美国将来收益预期的下降
就是获得重大战略利益这一步.中俄联盟顽强地阻击了美国.在伊郎,中俄使得美国的计划已经遥遥无期.伊朗和反对美国的势力又支援了伊拉克的反美活动,使得伊拉克又成为了一个新越南.在阿富汗,美国在中俄的阻击下也寸步难行.再加上黎巴嫩,美国在这一条线上的军事行动都是失败的.最关键的是,美国没有能够通过金融战争获取中国的血汗钱.美国的行动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导致资金链断裂.现在不但欧元可以和美元一拼,海湾的一些石油美元也已经进入中国.美国远不是世界上的避风港.于是,危机来临了.
英法对抗,英国人借了大半个欧洲的钱来打法国,焉能不胜?
这个流程总结的好!
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规划时间尺度长到几十年是应该的,是成为大国所必须的。见步行步,临时拆招才是最不可思议的做法,小国可以,大国这样做简直就是自取灭亡。
大国之间的角力本就是全球范围的,大棋局并不是一种YY的说法。
如果有留意东方时事评论,就会知道这些年来各个主要政治体在中东干了多少活儿。虽然我很不喜欢东方时事评论的文字风格,不过比较同意他们关于斗争的焦点在中东的论调。
比如那个挺著名的齐国的故事
佩服佩服,先花一个,再赞一个
英国苏联都在阿富汗栽了跟头,美国至今还摆不平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