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3)接着说邓公 -- 史文恭

共:💬246 🌺887 🌵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审时夺势则宽严皆误

五马进京,是因为他们在朝鲜战争时期的战时经济上,是表现不错,而不是模糊的土地革命。

胡服的那一套在社会进取的关键时期和战争威胁下是慢性自杀,所以62年中国周边战火星星点点后必然被打倒。

家园 在农村,雇工的效率高还是互助组的效率高

http://book.ce.cn/spsy/200705/29/t20070529_11530113.shtml

我看到,联产承包的专家杜润生回忆53年的历史,说那个时候中国的粮食就不够吃了,需要进口,所以毛主席认为,实践证明解放前土地集中在地主手里的时候无法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和农村问题,同样土地改革后一家一户的做法也解决不了中国的粮食问题,要效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小作坊的联合。据说这些小作坊的联合一下子提高了效率2,3倍。毛主席的构想,首先从认识上遭到了何长工,杜润生的猛烈反对,认为根本不会提高效率,可想而知在实践上杜润生等人也不积极主动,老是鼓励反面意见。

那么在农村,雇工的效率高还是互助组的效率高。

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搞明白,请哪位给回答一下。

家园 昨天中央台,宁夏省长说集约式农业比分散农业增产30%
家园 高岗在刘志丹死后是陕北地方派的一把手

中央的人大都是外来户,需要通过他安抚原陕北人员,就像刘大耳入蜀后同样重用蜀中名士。而且高岗此人有野心也有能力,根据地建设上确实有一套,陕北和东北的建设都很不错,抗美援朝时期老彭还称赞了他对前方的支持,算是官员中两头冒尖的典型,不能因为他后来的结局把他和饶漱石看成只会权术的小丑,他们和四人帮还是有区别,四人帮离开老毛没有实权派会买他们的帐,高饶等的升迁是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家园 不愧是史文恭,科普新中国革命史
家园 别把集约化和集体化混淆起来

这是集约化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劳动和资本投入量,和所有制无关。

家园 先送花,后看
家园 垄断资本确实也是集约化,可这必然导致阶级斗争

比如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土地兼并就是一种集约化方式,但每次随之而来的是农民起义。

历史早已证明,只有公有制才能实现和谐的集约化。

资本主义不能集中最大力量的原因,就是因为所有制决定了他不能容忍寡头资本,不然必然带来阶级革命。

家园 黄金狮子写过庐山会议

黄金狮子写过庐山会议,我正在看

貌似也是个老ID新帖没看见发什么

你要写,可以去看看

http://www.ccthere.com/topic/1407476/1

家园 56年要搞的互助组是什么?

现在看到了集约化的好处,肯定是集约化比分散单干的效率高。我所说的集约化不是地主老财式的,而是美国那样的,联片土地耕作。统一种植某种作物。

从眼界上看,也比雇工的形式有前途,看得更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小作坊的联合也是集约化,而不是集体化,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毛主席构想的集约化最后变成了集体化?

我猜想的原因,还有其他什么的吗?请知道的人给予赐教。

1)农民不愿意入组集约化,这样必须要把他们的私人土地收上来,这样他们不愿意也得愿意。

2)当时作为具体负责实施的邓子恢何长工杜润生等人坚决反对,提出种种困难,这样本来是集约化的事情升级变成了集体化。

3)国内没有成熟办法,具体执行人还消极怠工,最后不得不模仿苏联,搞成了集体农庄的翻版。

4) 搞集约化农民没有动力,各层干部也没有动力,要是搞成来集体化,各层干部都能管更多的人财物了,这样最后在执行中变为集体化了。

家园 谢谢。。。

唉,庐山会议,活着的见证人已经日见寥落了。希望黄金狮子兄,快点继续。。

家园 这个问题,就是中国现代史的一条主线之一,

但这个问题的广度很大,

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大跃进灾难之后,安徽有一个老大爷,带着自己的儿子上了山,独自开荒,一年后下山,不仅交了公粮,自己还有很大的富余。(这个例子,让当时安徽省委书记,共军电讯情报的英雄,曾希圣大为触动。发现“单干”比“公社”的效率,要好很多。)

具体到当时的情况,农村普遍没有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重工业),所以,农业的生产只能依靠人工+畜力,因此,当某一些农户在初步的积累后要扩大再生产时,雇工是必然的。(因为劳动力是当时主要的生产资料。),----那么,有没有可能,通过合作化的方式来扩大生产呢? (比如,不是一个老板,三个长工,而是四个人组在一起,搞一个生产合作小组呢?),后来的历史实践证明,这是不可能的。朱德在庐山会议里,强调,农民的小私有者本性值得注意。---四个人(或四户人家)一起干,首先会有一个分配的公平问题,其次,关键的是,四个人组成一起的生产集体,这个经济体的管理,和扩大再生产都是很大的问题。

胡服同志为什么认为必须要农业生产机械化后才能“动摇私有制”基础的根本原因在于,他认为机械化生产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单干”是无法抵挡机械化生产的“集体农庄”的。---也因此,胡服认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要等到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水平后。

家园 感谢您的回答。

我明白了。在解决小农性和利益分配办法之前,实践证明了当时单干是效率最高的。感谢您的回答。在当时,毛主席只有一种选择就是继续单干下去。

家园 遗憾的是。。。

东哥没有经济方面的工作经历。。。。所以,他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另外一个问题,当时苏联已经存在三十年了,有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苏联也照样搞了集体化啊。。。

家园 邓子恢等人是否详尽办法推广分组

作为方针,互助组不如单干有效率。

那么,作为执行农村政策的邓子恢等人是否想尽办法推广的中央的农村政策,互助组?比如,加入互助组的招子女到城市里面,不加入的强制收回土地,加入互助组的优先给化肥,少征公粮等等符合小农思想的经济手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