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地理和气候对古代文明的决定性影响(一) -- wolfgan

共:💬87 🌺438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地理和气候对古代文明的决定性影响(一)

人类的文明源远流长,究其根源来自于1万多年前原始农业的出现。在原始农业出现以前,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狩猎-采集模式(即hunt-gathering模式),其基本人群单位的人数很少,一般不会超过十个,总人数也很少。语言词汇也少得可怜。原始农业分别有七个独立起源,即驯化大麦和小麦的中东地区(实际可能有两个起源的地区,即死海附近和米索不达米亚的北部山脚下),驯化黍、稷、粟等旱作物的中国北方地区,驯化水稻的中国南方地区,驯化玉米的北美农业区,驯化木薯的南美农业区,以及巴布亚独立农业区,驯化热带作物的撒哈拉以南农业区。其中大麦、小麦、玉米、中国北方旱作物属于温带作物,水稻开始在亚热带驯化成功,后来扩展到热带,玉米最初在干旱的亚热带驯化成功,其余的都是热带作物。在时间上,中东、中国北方和南方起源较早,大约在1万年前,南北美的农业出现在公元前后,巴布亚的大约在6000前左右,非洲热代农业出现在公元后。

由于农业能够在单位面积上养活更多的人口,因此发展出原始农业的部落人口迅速增长,迅速向四周扩张,在适合农业的地区取代采用狩猎-采集模式的原始人群。在以上七个独立起源的农业区中,来自中东的人群影响最大,他们迅速占领了中东、北非、东非,进入了欧洲、印度和中亚(包括新疆)。中国北方的旱作物由于地理条件和温度的影响,局限在中国北方。中国南方携带水稻的人群占据了中国南方、东南亚,并且进入太平洋。在到达巴布亚岛时,双方文明程度差不多,遂绕岛而过,进入太平洋。玉米的种植开始局限在墨西哥高原上,木薯则局限在安第斯山的山间盆地。在公元后,驯化热带作物成功的班图黑人席卷了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奠定了今天黑非洲的底子。(待续)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地理和气候对古代文明的决定性影响(二)

原始畜牧业是和原始农业几乎同时出现的。原始农业人群扩张的时候,也把原始畜牧业带到四方。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马的巨大作用。马最初是被原始印欧人驯化的,地点是在乌克兰大草原上,最初可能是用来当食物吃的,后来才用于干活,最后才用于战争。最初驯化的马身材矮小,干不了什么活。随着选种的优化过程,身材越来越高大,开始可以用来拉车了,后来又发展到供单人骑。使用马的民族对无马的民族产生了巨大的武力优势。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的进步,农业民族的积累也多了起来。这就使得经常性的掠夺成为可能。在农业诞生的初期,地球的气温比现在还高,温暖湿润,亚欧大草原生机勃勃,也是农业传播的重要路线。后来气候变冷,整个亚欧大草原都出现了干旱化,农作物产量低下且不稳定,同时马的出现为远程商业的出现提供了可能。这样一来游牧业就从农业中分离了出来,开始作为农业系统的附属而存在。又由于游牧民族马匹多的优势,武力上的优势也很容易实现。所以,对农业民族的武力掠夺也成为他们的经常选项。另一方面,马的移动迅速使得人们有效联系的范围扩大了很多,一方面使得人们的联系更加频繁,另一方面使得统治集团能够在更大的地理范围上实现有效的控制。在中国,最早使用马作战的是商人,他们建立的商朝的有效控制范围也确实比夏要大很多。控制范围的扩大意味着能集中更多的人口,联系的频繁意味着技术交流的加快,这些都有利于达到更高的文明成就。由于马是温带动物,热带难以生存,所以温带民族对热带民族的优势由此更加确立。(另一个优势的原因下面会讲到)

家园 【原创】地理和气候对古代文明的决定性影响(三)

农业区的显著边界一般古代文明国家的可延续性如何?它可能达到多大的控制范围?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基本可以和古代文明的农业区有多大的可扩展性划等号。一般而言,农业文明的政权的控制范围只能局限在一个连续的农业区内,很难控制非农业区,也很难越过非农业区去控制别的农业区。(罗马帝国是一个例外,这里地中海成为了联系的纽带而不是障碍)农业区的地理边界是高山,大海,荒漠,大河则不是.古埃及的农业区集中在尼罗河两岸和尼罗河三角洲,两边是茫茫的大沙漠。面积非常有限,在古代实际养活不了多少人口。所以,一旦面临较大冲击,就难免遭到覆灭的命运。两河流域的古文明也是同样一个道理,就在那么一大块平原上,东面和北面是高山,西部和南部是难于开垦的干旱草原和荒漠,没有什么回旋余地。所以,在屡次遭受外敌打击之后,这两个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古文明很早灭亡了。印度的情况则有点特别,最早的哈拉巴文明其实范围很小,局限在印度河两岸,在雅利安人的打击下迅速灭亡了。后来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扩展到了恒河,其创立的文明占地面积有约80万平方公里,一直保持到了现在。让我们看看中国,中国古代的农业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其中主要的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地理上是联结在一起的,没有难于逾越的障碍,面积总计约140万平方公里,这在古代绝对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续的农业区。在这片土地上有古代最多的农业人口,必然创造出古代最辉煌的农业文明。任何入侵者的人数与之相比都微乎其微,即使入侵成功面对如此悬殊的人口比例都必须自我同化才有可能继续统治下去。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么?
家园 花!有个错字。

古埃及的农业区集中在尼罗河两岸和尼罗河三角洲,两边是茫茫的大沙漠。面积非常有限,在古代实际养活不了多少人口。所以,一旦面临较大冲击,就难遭到覆灭的命运。

俺一直以为热带的优越环境让人失去斗志。伸手可摘果,俯身都是鱼,鬼才努力干活呢。

印度宗教繁多,无他,气候好,不干活也饿不死人,正好空想。

家园 一点意见

农业文明的政权的控制范围只能局限在一个连续的农业区内,很难控制非农业区,也很难越过非农业区去控制别的农业区。

被秦岭阻隔的蜀国,被南岭阻隔的南越,和中原地区在地理上都不连续。而被大江大河这些古代的天堑分隔的地区也很难说是地理上连续的。古罗马的那个例子恰好说明,“连续”的关键是交通,而且最好是廉价的交通。所以秦征岭南要开灵渠,中原经营西域首先要控制河西走廊。现在长江南岸的大城市很多是在古代渡口的附近,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家园 请问什么是黍、稷、粟?

现在还有种吗?

家园 地理和气候

Good one. flower

家园 商榷

长江中下游平原,直到司马迁的时代,农业耕作还是处于极其粗放的状态。这个地区的农业开发,主要是统一帝国形成后的事情了,所以最好不要和关中/黄河中下游平原相提并论。

家园 是原创,还请多多指教.
家园 黍、稷、粟是中国古代的粮食作物,

现在已经基本不种了,被大麦和小麦代替了,这我下面还会提到.

家园 您的意见是对的.

蜀国和南越确实不在我说的古代世界最大连续农业区的范围里面,这个农业区的范围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至于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的扩张,我下面会提到。

家园 黄米和小米

黍是黄米,比小米大一点,煮熟后很粘。

粟是小米,北方俗称谷子。

稷可能是黍和粟的同属粮食。

北方的陕西、山西以前种植小米,其他地区我不太清楚,应该也有。小米的产量低,现在种植量越来越少。黄米更少。稷这东西估计可能没有了。

商榷
家园 我这里谈的是连续的农业分布区,只涉及地理概念,

而不涉及里面的产量高低,而且下面您将会看到,所谓的粗放实际是有原因的.

家园 多谢,错误已改正.

关于印度的这套说词我听多了.在农业文明刚刚兴起的时候,地处温带的人们有更强烈的动机发展出农业,这是温带文明程度高于热带的一个原因。但是在都发展出农业文明后,印度的情况在古代农业文明中实际是普遍现象,而中国实际是少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