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朝鲜战争:东北亚三国演义(上) -- 陈郢客
这个是大谬,汉化不汉化不是最重要的,真是少数民族掌权也无妨,关键是它几百年以来至始至终那种“殖民”心态,所以不“驱逐鞑虏”那还能怎么样?
这个,就是您说的“和历史上的朝廷已经没什么两样”?真正的汉人股肱之臣在那里?不可能出现的嘛,有也被清廷打击的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西人的洋枪洋炮面前自然日子不会好过。
这点倒是说的不错,但是和我说的没有什么矛盾。我是想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句话的号召力来说明当时中国人民的确对满清统治者的身份多有不认同。我可从来都没有说过他是简单狭隘排满(比如章太炎?)。
只是我始终深恨满清先后两次误中国久矣!!!一次是入关之后,对中国百姓实行“戮心”之策,长达数百年之久,耽误中华文明正常发展,另一次就是这个3000年未有之变局,应对之举根本就是没落强盗干一票是一票的心态,哪有半点以中国自居的心态??
请不要与真正的儒家精神混淆起来。
我认为中国不失东北,主要还是托了张大帅的福。其次才是国府与土共的政策。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中国人,才是真正最了不起的英雄。我最佩服的不是那些建功立业辉煌成功的英雄,而是那些力挽狂澜却没有成功的悲剧英雄,比如张煌言、郑成功、陆贽、李晟、浑瑊、马遂等人。
这点我比你要坚强些,即使中国没有希望,我也不会选择移民(我在国外留学工作好几年了,明年这时候就打算回国)。
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这种人不值得辩论。
抱着骑射为主的军事观念,放弃用火器,即使在最后使用火器也没有汉人积极。
不鼓励矿冶,不鼓励工商,因为满人有铁杆庄稼。
最关键就是身体已经汉化了,心里还是外来政权的心底,怕汉人造反,夺回政权。
日本人这样说的背后是分裂中国,并不是帮着中国人反抗满清的民族压迫,也也是为何有满洲国的成立。
而“驱逐鞑虏”的意义则不是如此,东北是被视为国土的,之后也提出来“五族共和”的思想。
1.土改顾及底层利益,真正强有力而深刻的“保家卫国”动员;
2.唯有解放农奴,才是解决西藏问题的最好方式。
蒋先生,恐怕不免是扶植几家上层势力内斗而已,不过人家大约也会斗而不破的。
3.东北从此不再是国际争议问题,别家谁也别惦记了。
3000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一直在痛苦中应变升级。朝战立国之战,之后才有一个似乎尚可的架子搭了起来。
尔后民国时期,东北也没有完全统一到国民政府旗下,仍然是张家后院。然后当了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可是把东北当自己家使劲建设啊!当年共军进东北和国军抢接收一靠苏联,二靠张学思的旗号呢!
中国历史遗留大问题就是上层和下层脱节,上层怕失去利益而不肯发动下层,导致遇到国家变局,总是动员不起来。蒋抱着貌似先进的国家体制,政府军队体制来造成统一局面,还是个底层松脆的政权。
中共成功就在于放弃上层建筑,从下层动员起来,带着农村气息的军队和根据地政权,加之有土改的利益和政治手段,在恢复元气方面比国军时髦的军队快的多,也即最简单的就是最实用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特点是开始发展很快,但是后来需要仔细规划,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值得的,如果有人嫌弃当年的动作多此一举,那么又是不看中国国情的幼稚规划。
由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也可以看作孙中山本人思想不断前进的标志
哪一寸土地不是拿血换来的?
满清这么好陪嫁,怎么不说是满洲国陪来的。几百万闯关东的下层,白山黑水的义士,国共两党的兵丁就这样被一个陪嫁轻轻的湮没了。
他从1875年开始就是北洋大臣,而北洋根本上就是针对日本建立的。打了败仗后去谈判之所以要他出面非常好理解,对日本的事情一直是他在负责,二十年了,那当然要他出面负责到底了。他签订了空前屈辱的条约不假,但是北洋是他建的,败仗是北洋打的,烂摊子可没法让别人去收。这件事上他可真是找个替罪羊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