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今风细雨话经济(19)太阳与行星(中) -- 鼎革
我先说说我的理解:
自由资本主义的英国的工业革命不是偶然的,是通过各项制度:法律制度,知识产权,金融制度,风险投资等等一系列制度,才有了工业革命。
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您:
1)假设,地球上不存在煤炭等化石燃料,还会出现工业革命吗?当然,英国的发明家们会继续改进运用风力和水力的机器,但是如果没有工业革命,西欧对中国/奥斯曼土耳其/日本等封建帝国,由于无法克服的地理上和国家规模的劣势,并没有绝对的军事和经济优势,中国vs早期的殖民者(参考 郑成功 vs荷兰殖民者,康熙vs俄国殖民者)并没有军事技术上的代差,那么西欧资本主义还会征服整个世界吗?
2) 二战后的科技革命,很大一部分是政府投入的大工程,比如航天,航空,核能等等,,相对来说缺乏激励,不知道经济学上一般怎么解释呢?
谢谢!
1)工业革命是建立在科学革命的基础上的,和煤炭等化石燃料(或者资源)的地理分布没什么关系.如果有关系的话,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山西.
至于为何是英国而不是其他欧洲国家,万虎对于英式地租,史鉴对长弓手阶层的描述以及由此形成的英国间接税体制等等都是重要原因,我就不重复了.
历史没有什么如果.就象黄仁宇所说的,中国和西方就象走兽和飞禽一样,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在15世纪科学革命以后,欧洲就在人均生产率上超过了中国.同时,优越的管理制度有效的避免了道德风险(见老马丁的风帆系列).古代中国的人口优势到这个时候就没有用了.至于郑成功 vs荷兰殖民者,康熙vs俄国殖民者这样的局部胜利是无法挽回积累了数百年的颓势的.荷兰和俄国本身在这场革命中也是落后者和失败者.所以,中国在16世纪以后相对欧洲(尤其是英国)的衰退是在制度科技甚至士气人心上全方面的,是亚细亚生产方式让位给亚当.斯密的分工和贸易.
2)现在航天,航空,核能等等的发展主要是应用科学技术革命,而不是科学思想革命.因为其中的理论问题很早就解决了.只是由于规模垄断和外部性的问题,必须由政府来搞.
比如我们的两弹一星和神七,在民族,政治和国防上意义重大,但是对科学本身而言并不是创新,而是对美俄的追赶.这是我国建国后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战略的延续,也是重点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延续.
小瓦和大学教授关系密切,为什么没有想过弄个学位,搞个名誉教授什么的。英国对于文化人用什么TITLE来激励呢?他们难道没有功名一说吗?
另外,我十分同意你的看法。近代工业革命一定只能发端于欧洲而不是中国。因为西方有科学,中国只有技术,经验或手艺。现在也是,这个才是中国产业升级的最大障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认为中国要想达到和美国分庭抗礼的阶段,至少还要两代人,或者说50年以上。
三J教授把他是当雇员和助手,而不是学术接班人来培养的.小瓦成功后学术荣誉非常多,是英法两院的院士.花
同意这句话,
但要说这个,不能同意.现在中国的产业升级仍然只是技术层面的,没上升到科技层面那一级.
一句话:佩服!(俺从头再读全作去)
二句话:谢宝。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原创性,连日本人那样的消化吸收再改进的能力都差太远。不谈原创性发明,就是当今国内出产的论文有几篇不是东抄西凑来的?加上30年全民向钱进,大部分人是越发短视与急功近利,这个基础环境最需要改变
吸尘器,洗碗机,洗衣机,烘干机吗?(考虑电费煤气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