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论日语韩文的汉字化 -- 唵啊吽
就是,字数太少了,花不出效益啦!
「书记式纪录法」是将话语中的辞汇用对应的汉字写出来,并且根据朝鲜语的词汇顺序排列这些汉字。以壬申誓記石里面的文句为例:
原文:二人幷誓記 天前誓 今自三年以後 忠道執持 過失無誓
现代朝鮮语转写: 두 사람이 하께 盟誓하여 記錄한다. 하느님 앞에 盟誓한다. 只今으로부터 三年以後에 忠道를 執持하고 過失이 없도록 盟誓한다.
分析:두(二)사람(人)이 하께(幷,一齊) 盟誓하여 記錄한다. 하느님(天,蒼天) 앞(前)에 盟誓한다. 只今으로부터(自) 三年以後에 忠道를 執持하고 過失이 없도(無)록 盟誓한다.
中文翻译:纪录两人一起发誓。在苍天面前盟誓。发誓从今往後的三年,坚守忠诚之道,力求没有过失。
(引自wikipedia条目:朝鲜语)
二人幷誓記 天前誓 今自三年以後 忠道執持 過失無誓
这句话虽然打眼一看和文言文没啥区别,仔细看的话区别还是挺大的,按汉语一般语序写出来大概应该是
记二人并誓 誓于天前 自今以后三年 执持忠道 誓无过失
这样的语序区别,用比较古汉语的方式写出来,尽管别扭,尚不成为明显问题.但如果是现代汉语,大概就要是这个样子了
两人一起发誓记录。苍天面前盟誓,今从三年往後,忠诚之道坚守,过失没有力求。
既难懂,也不能说没有歧义...
咱要是不行,就虚心学习别人。
咱要是感觉行了,就积极点,影响别人。
想想看,如果汉语成了世界流行语言,咱们中国人出门办事,能省多少事啊?
所以,我没有贴到【时事观点】,也没有贴到【文化百家】,而是贴到【信息技术】。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移动通讯技术有中国标准了,美国不同意也没办法,中国移动市场大呀。同样的。中国网民是世界最大的一族,我们用起来了,就是巨大的市场力量,谁都没法阻拦。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而不仅仅是政治不正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别人的文化对我们自己也有好处。
文化的扩展靠的是自身的价值和亲和力,强力推行不行。
世界语干不过英语再正常不过:英语有多少经典名著,世界语有多少?汉语呢?创造自己文化的价值才是第一位的,比如在西西河挖坑
我记得开始看三国水浒的时候,一是要适应繁体字。繁体字至今不会写,也没学过,但四大小说看下来,现在看繁体字一点没问题。
语言学至今难以解释语义是怎么出来的,但是,一种语言只要看得多了,慢慢就会形成语义了,这是人类大脑的天赋。
话说回头,看懂三国水浒后,还是看不懂四书五经,看元曲也有很多难处。既然这样,再多加一个汉字化的韩文日文,也就是丰富汉字文化而已。
如果从语言学角度讲,某些少数民族的语言只有音,没有字,那么是选表意的汉字还是表音的字母,首先是那种方式方便有效,其次是利于推广。从政治和民族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首先这是这个民族的选择,不是汉族替他们选择。对两个语言来说,比如傣语和汉语,比如韩语和汉语,用一种语言的文字表述另一种语言从语言学角度上来看是有很大难度的。日语中的许多汉字是因为当年日本的官方第一语言是用完全用汉语的。一旦要书写日语,汉字就不够用或者不能用了,就造出许多片假名来。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壮语、羌语都是同样情况。你不顾语言学规律,硬要汉化各种语言,理论上不科学,现实上不可行。
当然,现状来说,中国的各个民族是完全转学汉语来的快,来的方便,来的经济。如果你撕破脸说得话,所有的少数民族都改说汉语不是很好?眼前的经济需求哪有长远的民族文化续存重要?!那么类比一下,目前广大汉族同胞都改说英语不就完了?!虽然我们人口多,在世界上和英语国家一比,还是次一等,要在地球上混的好,改英语不是更简单?
所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许多人以维护汉文化续存的口号要宣扬国学,传播汉字,这都是好的。但是一轮到探讨少数民族,就把汉文化置于所有其他民族之上,一切从“汉”出发了。中国不只是“汉”,56个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不是喊口号的。
要推行汉语,不是你开了学校就有人来学的。美加这么多华裔家庭,都教小孩学英语,有成就的有多少?小孩就是没有觉得有这个需求,就是学不下去。类比一下,国内从上到下推行英语,花了多少钱多少精力,也就混个半调子。为什么?就是没有需求。不讲语言规律,不讲经济规律,就喊高调,讲“民族续存”,以“大义”占领道德制高点压服,都是空谈。
至于说美国推行英语等等,不是美国一个国家就干的起来的。算一下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有多少个,在国际上占什么地位,简单一想就知道了。总归一句,有钱的就老大。文化交流也要经济铺路的。我也希望有几十亿人学中文,但是现实就是现实,连华裔小孩都学不好,外国人更不用提了。
多用脑,多干实事,少喊口号。你今天学汉语了么?
西方社会是强势的,他们已经文化侵略成功,许多国家把接收西方文化作为常态了。这时反倒有别的国家增加一点影响力,就成了大国沙文主义。西方把拉萨修了公路铁路,修了非藏族风格的现代的楼就说中国文化搞文化灭绝,岂不知这些全是西方的东西,如果说文化灭绝,那也是他们干的。
扩张文化影响力就是做生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要不是用刺刀逼着你去学,这就是一桩生意。现在学外文的人,多数不是为了羡慕某种文化,而是职业投资。以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就是你设置障碍不让来学,都有人会想法设法来学习的。但如果我们自己主动来推动这门生意,当然生意规模和效益就会是另一个局面。在亚洲商圈里,如果中文成了主流语言,那我们千千万万的中国小生意人也可以轻易做点跨国贸易了,而中国也容易被选择为交易地。全世界的商业社会,英语成了必备的交流语言,美国人吃了多大的语言红利还没人算过。他们不用准备,就可以杀向任何可能的市场,因为别人都至少能懂英语。两个相互不懂对方语言的人,当遇到另一个用英语的潜在客户,可能都会倾向于选他作为中介来完成交易。第三世界国家没经济实力派出大批记者到世界各地造谣,一般就只好听bbc,cnn编故事。英国有着与国家实力不相当的世界影响力,我想是拜英语所赐。如果亚洲国家的人民想听听外界发生了什么事,不由自主打开了中央电视台,把三个代表听到一千遍的时候,顺便也记住了海尔,长虹。韩国急猴猴地推销韩国文化,自己没有,就偷就抢,不怕闹笑话也要硬搞。难道韩国天生以娱乐世界人民为己任,脸皮厚到比城墙还厚?非也。那是韩国经济发展到这个地步了,他发现文化推销利润丰厚,不去分一杯,亏了。就算先天不良也只好豁出脸皮不要了。中国的经济规模,历史资源,那是吃了几千年泡菜的人能比的?韩国都那么积极。在语言文化上,我们属于富家子弟。但如果守着祖宗基业不思开拓,弄到最后亚洲作生意的人大都习惯讲日语、韩语,那就是败家子了。
中国这么做有一个优势。世界各国本就大量生活着华裔,他们有中文基础,如果他们因为与中国交流方便为职业带来优势,对周围人是很有影响的。他们也可以就近充当中文老师。
很多论题都是在先鸡还是先蛋的问题上纠缠。就语言传播和贸易交流的论题上,我是坚定认为先贸易后语言,然后才是两者互相促进。
语法成分也极为丰富(我指的是汉族实际在应用的也有完全不同的语法体系),何况汉语本身极为灵活,所以无非是各看各的,加上日韩文的汉变(非汉化,谈不到民族歧视大汉族主义一类,主要给我们自己看),无非是稍微丰富了汉语的内容而已。
我和你是在完全不同的角度和高度讲问题。我也没有打算说服你。你没有这个心和责任感,我说也没有用。
但是,我是要让其他读者知道还有我这样的视角可以来观察这个事务。
另:请你也不要再在这个帖子里讨论这个问题了。有想法可以发到“时事观点”。不然,楼主的主题完全被引到别的方向上去了,是对原帖的不尊重。
这个是政治原因,是韩国要求的。如果照你的逻辑,应该韩国都不叫,应该继续使用“南朝鲜”。
政治原因我们就不说了。但是韩国是否有理由要求外国人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
当我和韩国人说话时,我会说韩国的首都是sou-er。对中国人说话,韩国首都永远叫做汉城。因为这是我自己的语言方式。
南朝鲜,大韩民国,韩国,都是汉语的表达方式,看不出什莫区别。
汉语作为中国人使用最多的语言,被其他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是逻辑上和事实上的必然结果。
我不知道是否中国政府明确要求外国政府和人民,把北京的英文方式翻译为beijing。英文如此,其他语言呢?我认为这真的不相干。外国人没有用中文把北京叫做北经,背静。。。,就不能算错。
即便如此,这个例子与汉城的翻译方式也不能相提并论。汉城的名字由来,的确是与中国历史相关联的。韩国政府强行改(其中文)名,只能表明他们试图割裂和抛弃历史上朝鲜地区与中国地区的事实上的关系,不免令人耻笑。除去汉城之名,朝鲜全境还有多的是与中国历史有关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