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也来说说我对婚姻的困惑 -- 光明女神
这个贴子,是由这两个贴子的回复集纳而成。
看过的人,也可以再看一下。
我原来理解的婚姻是“知音+伴侣”的关系,夫妻俩兴趣爱好一致,相互体贴关心,不离不弃。因为,结婚以后,两个人一天至少有四五个小时清醒的时间相处,沟通交流对于夫妻关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沟通交流的基础,就是精通文史。
我是一个爱说话的人,偏偏兴趣爱好又特别广泛,其他多半浅尝则止,主要是看书看电影。看过的书,具体数目不记得,怎么也是上万本吧,平常没好书看了,直接拿社科论文当闲书看。在现实生活中,只有一个人看过的书比我多(河里的网友,我都没见过,不计),那是一本一本比出来的。看电影的数目,也是记不得,估计几千部,这方面,我以前某个小论坛的网友,有那么十来人比我看得多。
这么下来,发现一个问题是,能和我有相同水平交流的人不多,在现实生活中,一年也遇不到几个,遇到的还多是女的,多半是我的同事、我的约稿对象等。举个例子来说,关于金庸三国红楼之类的书,我看过N遍,相关的研究书籍,看过N本,兴趣点已经转向版本起源流变之类。和人聊天时,他说的,我此前基本上都看过,都知道,聊天时没有新意,就提不起劲来。
时间长了,所有的人都说我要求太高,不可能实现。我在心灰意冷之下,也想找个人随便嫁了,只求婚姻,不求其他。甚至要求已经放低到,只要他个性随和,不斤斤计较,有养活自己的能力就行。
试着和这样的人去打交道,然后发现自己完全受不了。刚开始几次见面还行,有东西可说,但是时间长一点。要较长时间相处,就发现问题来了。比如两个人一起看电视,我要看《百家讲坛》,人家要看足球;我要看旅游、电影、纪录片类节目,人家只看电视连续剧;看电视的时候,我还喜欢和人交流意见和看法,人家不作回应,或者胡说八道。有过两三次,觉得生活真是无聊无趣无味啊,我真要嫁给这样的人,还不如不嫁,于是逃走。
可能我在这方面的耐受性比较差,所以,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对于不符合我这个入门标准的人,基本上就PASS了。但现在年龄已经不小了,在T之前,有四年没有交过男友,目前父母催得紧,已经承诺他们一定结婚生孩子。我反复思索,也许真结婚,生了孩子,关注的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生活小事,对于精神方面的交流,反而不多?我这样的要求,完全没有必要?
希望结婚有孩子的人多指教,结过婚没孩子的人也多多指教,解我疑惑。
又补充一下:我并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看电影的书呆子,对于生活和生存技能,我都自信不比其他人差。T是一个精于文史的理科生,平常也是自视甚高,或许他不具有理科生的特性?
本帖一共被 7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俺连百家讲坛都看不上。
沟通交流对于夫妻关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而沟通交流的基础,就是精通文史。???????????
基础是什么,要相互适应的,磨合很重要
觉得他们在学术上没有创见。而且,我能当场指出他们的口误或硬伤。
但是,易、王、于几人,口才确实好,能把大家都知晓的史实,讲得生动活泼有趣,作为消谴来说,已经是不错了。
拿个例来讨论,比较务实。
按世俗的眼光挑选丈夫,按自己的眼光挑选客厅里的朋友
林嫁了梁,但似乎更爱徐。
也许是我太贪心,想把爱人和丈夫合二为一?
合一定要建立在同的基础之上吗
呃,俺还是搬个板凳听过来人解说好了
看书多未必是好事。我以前自己觉得看书挺多的,后来发现虽然读过的书多,可是因为兴趣和环境的局限,知识结构其实很单薄;重组认识和知识结构当然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慢慢地修正自己的看法,也就慢慢做到了。
先学会和异性交朋友,学学了解异性的心理,自信一点儿,feel comfortable for yourself,最终会找到自己合适的另一半的;即使是看法不一样或者有差距,或者油盐酱醋的操心事多起来,还是有心意相通的默契在的。
讲一对夫妇,人工授精,结果一次出来六个,加上原有的部队,每人每天能有四五个小时睡觉的时间就不错。MM要不要试试?这种生活不会无聊无趣无味,因为每个孩子只要发出一个音调,就能组成华丽的乐章
林徐之间的关系是历史一大公案,在人们的印象里,好像林徐之间是情投意合的,只是长辈反对,但实质情况好像不是这样的
但是,已经这样了,怎么办?
讨论这话题,我想起了“知识的悖论”,我大学时曾经陷入过人生信仰危机,也认为懂得越多越痛苦,对人生的意义很是怀疑,甚至痛恨父母把自己带到世界上来受这一回苦。
还好,当时走出来了。
林徐相见之时,林只有十四五岁吧,比和梁订婚时年龄小得多。少女爱有才华的人,那是一定的,徐的才气,是世所公认的。此外,徐长相可能一般,梁却是个跛子。完全抛开道德的物议(徐抛妻弃子)来看,林爱徐的可能性很大。但随着林的长大,对道德的认同,接受徐的可能性变小,她最终嫁了梁。
女神理想中的情侣,大概是四世同堂里面的小文夫妇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