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战锦州 -- 被遗忘的东北军铁甲列车部队 上 -- 萨苏

共:💬102 🌺30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送花
家园 这就是前后平板车的用处

那是专门装载修复铁道工具和器材的车辆

家园 还有一个用处。万一遭遇“扒路军”,拆了铁轨,先出轨的也是

平板车。这多少为机车制动提供了一些时间。有时平板车上也载有步兵,一般是在平板车上垒起沙包,架起机枪。这个也和那时候的战术有关,一方面敌方步兵对铁甲列车怕得要死,另一方面装甲兵在列车里也是战战兢兢,生怕被铁轨被做了手脚,导致火车出轨;所以接敌时一般是采用低速,当然这也是为了枪炮能够取准。既然采用低速接敌,平板车上的步兵就可以监视铁轨。不过实战效果好象不太好。

家园 要是几公里的铁轨都被炸了呢?平板车带的器材估计也不够吧
家园 你当那时个个都是米军炸弹随便扔啊?

有那么多火药不去对付军队先? 灭了你有生力量不比对付死物好?

家园 真是一种勇猛的冷兵器战法

亲率其中一列挂上大铁钩冲向冯阎军阵内,试图捕捉对方的装甲列车

家园 【原创】战锦州 -- 被遗忘的东北军铁甲列车部队 完

中国铁甲列车偕19旅655团一部反攻田庄台的战斗,中方记录一度使日军撤离田庄台车站,而日军虽然并无这方面的纪录,《朝日新闻》却在报道中有趣地出现了两次攻占田庄台车站的新闻。试想,如果没有失守,怎么会第二次攻占呢?总不会是日军在练双手互搏。

这一战日军装甲列车没有参战。根据辽宁省文史资料第三十缉记载,日军步兵在上午与东北军铁甲列车的炮战中,曾将车站南端铁道炸断数节,如此一来,在车站以南的日军装甲列车自然无法进入车站支援步兵了,可说作茧自缚。

但是中国军队这次反攻的成果几乎瞬间就丢失殆尽,因为日军为东北军装甲列车准备的克星终于出现。

关东军进攻锦州的正式命令,是在24日正午下达的,其中命令第四条是“军飞行队应于进攻开始后以主力协同第二师团作战”,这支飞行队,包括独立飞行第8中队,第9中队24日已经到达沈阳,归军飞行队长指挥,已经做好了配合第二师团从营口进攻的准备,也标示了日军这次的主攻方向在南不在北。

从军事角度看,石原莞尔制订的这个一南一北,虚实结合,前后呼应的作战计划(《我军为反攻锦州向大凌河畔进军的要点》和《进攻锦州附近敌阵地的内定计划》)颇为出色。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出色的作战计划真正使俏眉眼作给瞎子看,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在整个第二次锦州防御作战中,在前线与日军作战的东北军,从京奉线到沟营线几百里正面上,除了铁甲列车部队以外,只有一个汤玉麟部的孙德荃独立第19旅,其他部队的番号除了“转进”的时候根本找不到。由此,东北军放弃锦州的作战方略已经呼之欲出了。

其实,在反攻田庄台的战斗中,铁甲列车上的官兵已经注意到有一架日军飞机参战,但因为认为日机是侦察机,东北军并未在意。

4‘30,日军飞机数架对中国装甲列车突然发动攻击,这次的攻击,因为从意想不到的方向出现令东北军官兵猝不及防 – 张学良致马占山等电报中纪录“四时半,日军掷炸弹五,六枚,一弹中我机车。我甲车遂再退二里,日方复将车站占据。”

这一战东北军装甲列车带伤撤退,官兵们发现坚盔厚甲的战车在空中打击面前原来不堪一击。但日军也没有扩大战果,估计是第一次用飞机打装甲列车,也有些做实验的意味。

败退下来的东北军沿铁路撤退,在盘山与日军对峙。这时,义勇军项青山部反攻营口,迫使日军第二师团回援,使南线战况稍微缓解。

点看全图

东北的“胡子”

项青山出身绿林,报号“忠义”,骁勇善战,根据孙辉宇先生的《新市街见闻》记载,他这次反攻打得有声有色,战斗到激烈的时候,营口的日军兵力不够,连警察马队都出动了。战后日军还特意请来了“本愿寺”的和尚与高级军警官员七八十人,在营口“大衙门”后院给被打死的日本警察念经开吊。

其实项青山兵力并不多,而且缺乏重武器,打营口并没有足够实力(不足三千,而且由几支队伍临时组成),他只是当久了“胡子”,自有一套打仗的招数,用他不多的马队绕着营口快速游走,造成浩大声势,不时突进去捞一把,使留守日军顾此失彼。这时候日军还真没和东北“胡子”怎么交过手,被打的被动万分,竟认为项部有“四五万人”,第二师团被迫抽调北上的佐藤支队回援保护营口,项青山却已经率部回盘山了。

当时锦州人有顺口溜赞颂项青山 – “青山老北风(萨注:老北风指的是另一个参加义勇军的绿林好汉张海天),成心把日坑,活捉凌司令(萨注:指汉奸凌青印),枪崩日本兵。。。”项青山后率部入关,张学良曾赠送他一块镶有自己照片的怀表,并将其所部改编为一个旅,项任旅长。

可惜这样一员猛将,后来的结局却是窝囊得不能再窝囊。入关后不久,在一次部队乘火车调动时,项旅的列车出发以后,项违反铁路安全规定,站在车门口的踏板上,一手抓着车厢侧面的扶手,身体倾出车外向后眺望(目的不明),不料路边突然出现一块标牌。列车高速行驶中项与这块标牌相撞当即身亡。

从他的这个死法,可以推断项活着时候肯定是个桀骜不逊的人物。

但是,东北军并没有利用这个机会加强前线防御,而是坐等敌军来攻。这期间唯一积极向日军反攻的东北军将领,是处境极为艰难的马占山,为了掩护南线,马占山26日以苑崇谷,吴松林,程志远三个多为新兵的骑兵旅突袭齐克铁路,并电请张学良下令反攻。同一天,南京国民党执监委召开紧急大会讨论锦州问题,广东一派力主东北军统统出关反攻,蒋张亲自带兵去东北,华北交给阎锡山管理;南京一派认为这是借刀杀人,有人乘机收渔翁之利坚决反对。双方吵成一团,最终除了电令张学良坚决抵抗外没有其他结果。

28日,整顿完毕的日军第二师团再次出击,正午12时进至盘山与田庄台之间的大洼,再次与东北军刘汉山指挥的铁甲列车相遇,双方发生战斗。但是,这次日军不再纠缠,一面开炮阻击,一面立即招飞机来参战。

实际上,24日的战斗后,日军已经发现,对付装甲列车最好的武器,就是飞机。这是因为装甲列车缺乏防空武器,而且只能沿铁路行进,加速减速也比较困难。因此,对于飞机来说属于准固定目标,命中率很高。同时,由于依赖铁路,即便没有击中铁甲列车,只要炸中其前后的铁轨,铁甲列车就失去了机动能力,只能任人宰割。

日军此前数日已经不断派飞机出击,寻找东北军铁甲列车进行攻击。26日,日机识别错误,在大洼以东误击602次旅客列车,炸毁票车一节。

28日午后4时,日机6架对刘汉山铁甲列车发动猛攻,这下子终于打中了装甲列车的软肋。

在辽宁文史资料九一八专辑中,对此战的纪录是 – “4时,日飞机六架向铁甲车投弹,铁甲车炮塔被击歪旋转柄颈,并炸翻材料平车两辆,前后铁轨都被炸毁”随后,日军派出骑兵,从两侧包抄东北军装甲列车,防止中国军队抢修铁路,试图将其缴获。经车上官兵和655团援军奋力抵抗,才将日军逐退。这一列重伤的装甲列车已经失去作战能力,但在中国官兵疯狂的抢修努力下,终于在29日得以摆脱日军封锁,沿修复的铁道拖回盘山车站。

张学良31日至南京政府电报,曾描述这次战斗 – “28日下午6时30分,我铁甲车在田家坟南修复被毁铁路,敌见我军不能移动,即以八门大炮由我左侧集中射击,并有大批骑兵突进包围。我铁甲车枪炮发射过多,机件已失效力。敌接近时,我官兵及掩护队奋勇肉搏,酣战多时,约10时左右我援军赶到,一面御敌一面掩护工作。29日早3时,将甲车挂回盘山车站。。。”

日军当日上午又飞来盘山车站轰炸,负伤的东北军装甲列车匆忙向沟帮子方向退却,退守胡家窝棚(这个地方,看过电影《大决战 – 辽沈战役》的朋友可能有印象,1948年10月26日,廖耀湘兵团在这儿扎下指挥部,结果被摸上来的3纵一营解放军打了个掏心战,通讯系统大乱,就此走向覆亡)。

与此同时,在大虎山一线,敌第八旅团也发动进攻。这里,中方作战纪录不全,一方面称装甲列车部队进行了抵抗,一方面又称参战的仅为“装甲车掩护队”,破坏铁道后也向沟帮子后撤,这样他们也可能是刘汉山装甲列车留在此处的警卫部队。此时大虎山前线东北军有无装甲列车,找不到明确的记载。日军也没有在这里与中方装甲列车的交战纪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日军用染色技术“制造”的彩色装甲列车照片,这是“前卫装甲列车”上后方开放的轻炮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用沙袋加强防御的重炮车

同日,东北军主力开始从锦州向关内撤退,荣臻以“兵力过疲,损失过重”为由,下令锦州周围部队后撤关内,仅留黄显生部三个公安大队作象征性的防守。24日荣曾到北平面见张学良请示方略,撤退的命令应该是做好的预案。

写到这里,发现一些新的资料。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曾提到东北军撤退中,在大凌河曾损失装甲列车一列,日本《朝日新闻》也记录了炸毁和俘虏这列装甲列车的消息。但是,由于作战中荣臻曾令“古冶铁甲车沈瑞礼一中队”增援前线,使我无法判断这列被击毁的列车,到底是撤退下来的刘汉山铁甲列车呢,还是增援上去的沈瑞礼铁甲列车。

但是,新发现的金先先生《锦州沦陷经过》中,对于沈瑞礼铁甲列车的纪录,暴露了真相 – 他记述道,1932年元旦下午,日军海军陆战队约一营兵力登陆天桥厂方向,向小凌河攻击前进,荣臻随即派沈部与张廷枢第12旅两个步兵团增援反击。

这段话看来很正常,但如果看看地图和当时的纪录,就可以发现这是一段彻头彻尾的谎言。

第一, 日本海军在锦州战役中并没有参战纪录,所谓日本海军一个营登陆进攻小凌河,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第二, 天桥厂在锦州以南,而当时日军进攻部队,在沟帮子会合后都在锦州以北, 敌人从北向南进攻锦州,锦州守军却向南增援,虽说地球是圆的吧,不免有些滑稽。

第三, 张廷枢的部队,是最早从锦州撤退的。张学良31日致国民政府电称“我军之开始撤退,始于12月29日,。。。驻锦州绥中的第12旅首先转移,移驻开平昌黎一带,共分乘兵车八列,于30日午后三时第一列到滦”。既然如此,32年1月1日,锦州又怎能再变出一个有两个步兵团的张廷枢旅来?

这里有个推测,那就是所谓沈瑞礼中队的增援,无非是为锦州撤退找一个“腹背受敌”的借口而已。根据张学良的电报,锦州的铁甲车队在31日晚和1日先后过滦州,是不可能真正调上前线去的。

那么,在大凌河被击毁的东北军铁甲列车,只能是刘汉山车了,该车随东北军掩护部队步步后撤,30日胡家窝棚失守,31日沟帮子失守。锦州县志记载,31日,8‘00日机8架轰炸沟帮子,投弹50,炸毁铁道,装甲列车1,死伤官兵37人。可能该车被炸毁后依然得以退到大凌河,因此还有记录曰“2日,在大凌河桥西防守的铁甲车中队机车损坏不能行动,被俘。”锦州东北军装甲列车的战斗就此落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日本《朝日新闻》曾登出被俘装甲列车照片,但经过鉴定拍摄的实际是日军装甲列车,估计是东北军装甲列车损坏太大,拍照效果不佳。其照片今天在日本《朝日新闻》网上还可以看到,犹在以讹传讹。

锦州一战中,装甲列车部队的奋战,可算东北军的一个亮点,但是,也暴露了装甲列车的弱点。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也曾多次使用装甲列车与日军交战,日军则屡屡出动轰炸机对抗,大约,就是吸取了锦州之战的经验教训。

[完]

家园 难道是传说中沙发!
家园 送花没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家园 装甲列车和战列舰还真的象啊。

尤其是对付空中的来袭,居然弱点很近似。

家园 只能依照铁轨运行

机动性说到底也有限,还容易让对手判断出走向.装甲列车,还是一种防守型武器啊

家园 德国人很能废物利用

装甲列车上的很多炮塔都是从坦克上拆下来的,被打坏的坦克,如果炮塔还好,就拆下来用,或者是从敌国缴获来的杂式坦克,炮塔拆下来结合进装甲列车或者筑垒工事,坦克底盘拿去造反坦克歼击车或者突击炮,一点都不带浪费的。中国的装甲列车可做不到这样,坦克都没多少,更别提把炮塔拆下来用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