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秦的困境及其他――《荆轲刺秦王》观感 -- 大漠月如钩
而是不管秦始皇武功高不高,荆轲心里应该有个数。他在跟樊将军吹牛的时候,那口气基本已经把赢政看成盘里的水煮鱼了。什么左手怎么样,右手怎么样。
再说,如果秦始皇武功超过荆轲,那么司马老儿在史记里就应该记载秦始皇的武功多过荆轲的了。可惜不是。
正因为是在别人的地盘,正因为不是武侠电影,才需要事先进行周密的安排。无论如何,地图和樊将军的人头都不是假的。可惜的是,荆轲自己把行刺当成了拍武侠电影,把自己当成了电影里的大侠。所以他才会对樊将军吹那样的牛。他以为自己可以一弹指把秦始皇击出20丈。可惜事实是残酷的,他不是少林寺的扫地老僧,秦始皇也不是“打草谷”的对象。
看来我是被电视剧影响的太多,自然而然以为荆轲就是那时排名很靠前的剑客了。想不到连这点虚名都没有,唉。那么荆轲是怎么出名的呢?换句话说,太子丹怎么会找上荆轲的?我对古文不是很通,望老兄拨冗赐教。
秦始皇实际上没有护卫。
如果青铜剑能有铁剑相近的性能,那么当然是青铜剑在生产和维护上要占很大优势了。秦国500万人口,要供应100万军队的装备,工艺简单和性能优越缺一不可啊。
荆轲虽游於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鲁句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於刺剑之术也......
从这两段看,就知道他不是纯粹的刺客,更多是一个士人。说不定荆轲说左手什么右手什么,是在打消别人对他剑术普通的疑虑。
《复活的军团》“血色青铜”一节里就是专门说秦军的青铜兵器,质量确实是非常高的,他们甚至可以制造超长的青铜剑,零件可以相互替换。考虑到那是个铁器逐渐普及的时代,铁器的生产还不是非常成熟,如果兵器的质量并非决定性因素,那么数量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秦军使用青铜兵器应该是一个综合考虑下的结果。
湖南等地的楚墓和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铁剑,接近1米或超过1米的不少,最长的铁剑长度已达1.4米,尤其楚国以“铁剑利”而驰名天下。
秦始皇为什么一定要背的是青铜剑呢?
唯一的区别就是,专诸担任上菜(烤鱼)的厨师,把匕首藏在鱼腹中——鱼肠剑就是这么得名的。
不过专诸的专业水平较高,王僚穿了甲胄,照样一剑送终——当然随后专诸就被武士剁了。
荆轲喜爱读书、击剑,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
荆轲与盖聂谈论剑术,盖聂对他怒目而视……荆轲出去了。盖聂说:“刚才我和他谈论剑术,他谈的有不甚得当的地方,我用眼瞪了他;去找找看吧,我用眼瞪他,他应该走了,不敢再留在这里了。”派人到荆轲住处询问房东,荆轲已乘车离开了。
荆轲漫游邯郸,鲁句践跟荆轲博戏,争执博局的路数,鲁句践发怒呵斥他,荆轲却默无声息地逃走了。
荆轲到燕国以后,喜欢上一个以宰狗为业的人和擅长击筑的高渐离。荆轲特别好饮酒,天天和那个宰狗的屠夫及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拍节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身旁像没有人的样子。荆轲虽说混在酒徒中,可以他的为人却深沉稳重,喜欢读书;他游历过的诸侯各国,都是与当地贤士豪杰德高望众的人相结交。他到燕国后,燕国隐士田光先生也友好地对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
在秦国作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太子丹为秦要灭燕忧虑,请教他的老师鞠武。鞠武说田光智谋深邃而勇敢沉着,可以和他商量。田光田光说自己老了,我不能冒昧地谋划国事,推荐了荆轲。太子丹嘱咐田光保密。田光说:这是太子怀疑我。他用自杀来激励荆卿,因此就刎颈自杀了。
——————————————朴素的分割线————————————————
从史记的记载可以看出,荆轲就是一个放浪形骸又沉着智慧的士人,至于剑术,实在并不是他出名的理由,当然不是说他差劲,但是至少从记载看,没有武艺超群的表现。
田光推荐荆轲,也是说的谋划国事,要是田光知道太子丹找的不是谋士而是刺客,说不定就不会推荐了。可惜,太子丹和田光都是性子急,一个不肯耐心说清自己的需要,一个着急就抹脖子。结果,荆轲就被赶鸭子上架了。
我本来觉得只抓袖子是因为他够不着,说明距离还是有点远,但前面已有人引了左手怎么样右手怎么样,那就是计划只抓袖子(而不卡脖子)了,看来事先演习做的不够。如果要是只想一剑杀过去估计还有希望成功。
荆轲本来是准备和另一个朋友一起去的,太子丹等不及了,说你不想去就算了,我派秦舞阳去,荆轲才不得不提前起身的。
如果是两个人一齐上,秦王跑不了了。
史记上和电影里在秦皇边上打开地图的情景是不可能的,这么近的距离抓胳膊,扭脖子都够了,扯袖子干嘛?按规矩他应该跪在秦皇桌前四五步的地方。东西得由贴身太监转递。
荆轲唯一的机会就是乘秦皇低头看地图的时候冲上去,击倒秦皇再用地图内的匕首刺杀或要胁。 实际情况可能是荆轲一起身就被秦皇看到,第一击被秦皇用手臂格挡,荆轲想顺势拉住袖子拖倒秦皇。 秦皇一个千斤坠,急扭身,袖子在肩膀处扯开,荆轲放手。秦皇后跳一步就要拔剑,谁知半断的袖子罩着剑把,剑只能拔出一半就扯不动了。 荆轲一手拿起地图,一脚踢开桌子,捏碎卷轴,从地图里抽出匕首,恶狠狠地向秦皇扑上来。 秦皇急闪,躲在大柱后面继续拔那该死的剑。这时殿上终于有人反应过来。群臣大呼小叫,有夺路逃命的,有一惊倒地,瘫坐在地的,挤在门口的有一堆,上前护驾的倒是一个没有,不然有几个挡在秦皇前面,秦皇也不会这么狼狈。殿下的护卫也稀里糊涂这些人在干什么。倒是太医夏无且把身上的药袋往荆轲扔过去,虽然没砸到。只是荆轲瞪了一眼,就不敢再动了。就在这时秦皇听到有人大喊 “大王用负剑式,从背后拔剑“ 负剑式就是把剑把调转向后,然后右手反插背后抓住剑把把剑抽出来。 这一招要用反手握剑,剑从腰出,出剑就是反手平削。如果从后肩拔剑,出剑只能是下砍。下砍的话荆轲可以闪掉,甚至拼着同归于尽欺近身来。反手削的话用匕首是防不胜防。 荆轲估计就是在扑向秦皇时被秦皇回转身反手剑削到了大腿。秦皇紧急状态下用出这招,剑术应该相当不错。喊的人可能是他的剑术师傅,被奔逃的大臣们堵在门外,但还是及时救下秦皇。
剩下的就是荆轲的飞刀和秦皇的八剑泄愤。虽然很搞,荆轲也不是没有成功机会。刺杀这种事也是要靠运气。
所以成功不是偶然的。
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地利,在光的家里,比完全陌生的秦的朝堂要好的多,之前也肯定进行了多次模拟和熟悉。
另一个是处于宴会场合,不论如何神经总是比较放松,警惕性不强,而且又是“酒既酣”了,反应也比较迟缓。
当然有个不利之处是王僚的武士有武器,而秦臣没有。
另外有个细节,就如楼下仁兄提到的,荆轲刺时是“秦王发图”,也就是主动权未必在荆的一边,而匕首可能还得先去拿,当然具体过程很难清楚考证,后世有时候就演变成了荆边讲解边拉图了,事实上这不大可能的。而刺王僚时,主动权基本在专诸手里。
但总之荆的水平确实也不行。不过刺杀这种事情,对时机的掌握和之前演练相当重要,运气成分也非常大。除非是聂这样真正的高手,直接杀进去。荆本来技术不高,事先也没有练习的迹象,能成功才怪。虽然计策实在巧妙,近乎成功,但也仅仅是计策巧妙而已。此事也明确反应出丹不能成事,与光的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