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惜秦皇汉武 -- 上庄步校

共:💬800 🌺5054 🌵2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4
下页 末页
家园 毛主席的历史地位堪比秦始皇,秦始皇在历史学者心目中的地位可

与民间不一样,我说的是历史学者心目中的秦始皇。

....
家园 所以说对本朝太祖的定调也差不多。
家园 鲜花
家园 想不给你送花都不行

这才是主席真正伟大之处,中国封建统治几千年,哪一个统治者愿意普通大众掌握知识这个可以改变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强大武器,应为他们潜意识里面只有少数高贵的人(现在叫“精英”)才配享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留“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官僚官本位,才能永保统治者对广大普通民众奴化统治。

家园 教育怎么失败了?

更多的孩子能上大学,难道不好吗?

我就奇了怪了,怎么有这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痛恨扩招?过去只有10%(5%?)以下的高中毕业生能上大学,难道那才是好的?

家园 送花得宝,最近几年对毛的印象在种种分析之下,从单薄到丰满

小时候,家人对毛的敬仰,后来有人批判,第一次开始怀疑,再后来看到有人说毛用文革来推行天下大同,众人平等的观念,再后来,。。。

慢慢开始对毛单薄的印象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丰满,这种成长也伴随着我们的网络与交流信息的畅通,感觉自己很幸运,生在这样的一个大福的社会之中

家园 这是正解,花

不太会像一些人一样只歌功颂德,也不行像另一些人一样只控诉血泪

家园 《中国震撼世界》中也这样说

中国历史在多方面证实了这一论点。据我所知,中国只出现过两次真正伟大的政治社会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公元前六百年左右孔夫子的时代开始的,约四百年后,随着古代分封制的消灭和第一个实行官僚控制的帝国之建立而结束。这一政治制度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基本没有改变。此后西方国家打开了清帝国的大门,推动了中国第二次伟大的革命。其主要特征总的趋势是实现国家的统一,并在推毁旧社会的各种权力的基础上建立强大的集中的权力。公元前二五一年第一个帝国的形成标志着中国人要求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民族理想的胜利。这一理想看来将在公元一九四九年随着革命的成功再次获胜。由此可见,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理想至今不衰。

同意
家园 英雄迟暮
家园 语言朴实,但感情深厚!

祖龙虽死魂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家园 强烈建议老兄换马甲,因为我总把老兄滴马甲

与这个:fakeone搞混,西施东施之别。

家园 我也痛恨扩招

因为不扩招我也肯定能上大学,而且会更好找工作,恩

家园 10%至少能保证精英教育

200%的时候,就变成了大学生不如狗,硕士博士满街走。

随着数量的膨胀,同等资源前提下,伴随的必然是质量的下降。一块糖只给一个人吃,和分给十个人吃,能一样吗?大学本来就是应该提供精英教育的地方,门槛降得越来越低,相应的资源调动不上,是好事?

现在澳洲这边,本土出生的小孩,20到30岁之间的,据说也只有百分之十几在大学里,其它的,工作,上职校,早早就业。当然跟他们的福利待遇和随时能够来大学里回炉再造的优势政策有关,但是,中国的高校人口也这能这样分成的话,至于年复一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挤在就业市场上挤那根独木桥吗?讽刺的是,近年来澳洲的大量扩招,搞得教育质量也是越来越不尽人意。起码我身边的情况是如此。

以我看,极度泛滥的大学教育最恶劣的后果就是:你给他们灌输的是精英意识,和已经/将要隶属精英阶层的幻觉,提供给他们的却最草根的前途。等他们的幻觉被现实打破之后,那种落差让他们无所适从,重新寻找定位就是一个浪费社会资源的过程。好在这十几年的扩招实行下来,从教师到学生都有点悟了,学校里多多强调务实精神,而且信息发达的今日,学生不用听老师讲也明白大学教育能带来的增值分有多少。但是固化思维作用下,这种觉悟不过是导致更高一阶的扩招而已,什么时候中国高校里博士也扩招成班级规模,我就不知道高等教育该往哪走了。

家园 业犹在

业犹在

家园 强烈同意,此人该被屏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