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散兵坑】长城抗战 -- 逸云三洲

共:💬158 🌺59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全文转载是不允许的
家园 俺是在回复中“转载”的,而且是为了说明问题

另外,原文的链接我找不到了,否则,我直接写链接就可以了。

我这次“转载”是为了说明问题,看着某些网友被关麟征等人“忽悠”,有点不忍心呀。一个师长,跑到第一线去与对手互掷手榴弹,勇敢是勇敢,是一个负责的师长该干的吗?一是一,二是二,我们后人不应该忘记抗日勇士的作出的牺牲,也不应该对当事人存在的问题避讳,尤其是很多所谓的“事迹”是建立在贬低其他当事人作出的牺牲的时候。

家园 三宝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对不起,回帖中也不允许全文转载

Google by “血满将军楼”就可以找到好多全文链接...

比方说这个就挺快 外链出处

老兄还是修改一下吧,只保留少量文字 + 链接...

多谢理解。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李守信是蒙古人吧

算蒙奸,不算汉奸。

家园 关麟征究竟“忽悠”了谁?

不错,一是一,二是二,作战计划的优劣可以总结,战术水平的高低可以讨论,但关麟征的血是为国家而流,他在长城抗战中差点抗掉了自己的命,请问他怎么就“忽悠”了?他拿自己的性命在“忽悠”?

家园 商榷一下

关麟征嘴巴是有点大,喜欢揽功。但在古北口人家为抗日流了血,难道是用自己的生命来“忽悠”。根据方靖的回忆,同样是负伤住院,在草台岗被红军重伤的11师师长肖乾连头都不敢露,关麟征却天天有人民团体代表去慰问,这样强烈的反差就很说明问题。

还有一个师长该干什么?与敌人短兵相接的将领好象不止关某人一位吧!照兄台的说法,吴焕先、徐海东挥舞大刀,寻淮洲、赖金彪怀抱机枪冲锋陷阵就一点积极的意义都没有。

家园 一场大败仗被他忽悠的比别人打的胜仗都有名气

更不用说借机贬低同样流血甚至牺牲的军人。

拿自己的性命在“忽悠”同样也是“忽悠”,他流血了又怎么样,别人有的还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人家(及其后人)也没把一场大败仗忽悠的比别人打的胜仗都有名气。

参加过抗日战争、尤其曾经为抗日流过血,好象成了某些人理屈词穷时的“免死金牌”。按照这个道理,如果争论的双方都曾经为抗日流过血,难道还不允许争论了不成?

家园 那就说说吴焕先、徐海东、寻淮洲

这几位是不是每次战斗都如此?

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战场情况如何?(比如说当时自己能有效指挥的人马有多少?周围有多少敌人?己方的通讯状况如何?)

这几位在后来的战争(如果没牺牲的话)中是不是提倡还继续这么干?

关麟征当时的情况是否与以上几位情况相同?他受伤下去后是鼓舞了士气还是影响了指挥?

我从来没有没否认关麟征抗日的热情,可具体到他那次负伤,实在是消极意义大于积极意义。即使是积极意义,也是体现在对民众的宣传上,在战场上基本没体现出来。

家园 这里没有不允许争论的问题

看了这个主帖和跟帖,也没发现有“某些人理屈词穷”要举“免死金牌”的。你上面转的老文,作者对古北口之战,既肯定国军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尊严,也对将领指挥水平、部队整体战术素养和训练进行了中肯的评论,就很好。记得以前河里曾经有人转过一篇文章《追我魂魄》,写八路军总部被袭左权牺牲那一仗,让很多看了感动落泪。那是一场败仗,悲壮的败仗,有谁会语出讥讽说一场败仗被“忽悠”得比别人打的胜仗都壮烈?

对于参加过抗日战争、尤其曾经为抗日流过血的军人,不管来自那个阵营,给予尊重是应该,如果出于某种原因做不到由衷的尊重,起码注意一下言辞。

家园 你的尊重是什么?

说了半天,你的话有一句有用的吗?你的尊重就是对当年一个军人的自我吹嘘也得承认?

提到《追我魂魄》,《追我魂魄》说我们打的是一场大胜仗吗?这与关某人吹嘘自己是一个层次吗?如果不是17军后续部队(按那篇文章指的是郑洞国的第2师)在后来的战斗中打击了日军,那次国军也像东北军一样丢失一大片国土,关某人也就没的吹了。普通老百姓不知道挡住日军的是关某还是郑洞国,也就一时没区分他们。对比一下东北军,同样有很多人流血甚至牺牲(包括与关某那次并肩战斗的那个师),老百姓对他们什么评价?

顺便引用一下一位当事人的记载,估计你不会对这位与日军战斗过的老军人的说法有什么不“尊重”吧。

余守磐,时任七十四团第二营副营长,在墙子雄关作战。

他的回忆是“古北口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参战人都很清楚。当敌人进攻古北口时,师长不在指挥所指挥,却跑到第一线的散兵线上去了。当师长发现敌人冲上来时,连声叫身边的一士兵:“快掷手榴弹!”士兵听到师长如此急促的命令,便慌慌忙忙掷出一枚,歼不知导火索没有拉,手榴弹如同石头一般落到了敌军面前,一日军拾起我方扔过去的手榴弹,立即拉开导火索随手掷了过来,结果使师长胸部六处受伤。士兵一见师长受伤,顿失主意,纷纷将师长送下阵地。许多不明真象的人,以为部队在撤退,也都陆续退下来了。古北口就这样不攻自破,不打自败了。”

家园 那就一起来说点具体的吧

1。你下面这一段:

如果不是17军后续部队(按那篇文章指的是郑洞国的第2师)在后来的战斗中打击了日军,那次国军也像东北军一样丢失一大片国土,关某人也就没的吹了。普通老百姓不知道挡住日军的是关某还是郑洞国,也就一时没区分他们。对比一下东北军,同样有很多人流血甚至牺牲(包括与关某那次并肩战斗的那个师),老百姓对他们什么评价?

恕我愚钝,这段让我费解。当时统归17军军长徐庭瑶指挥的共有三个师,关麟征的25师是先头部队,关师激战三、四天即伤亡4000左右,后来由第2师顶上来,此后2师也损失惨重,又由刘勘的83师前来换防,17军三个师在古北口、南天门一线前后轮换坚守了两月余。什么叫“如果不是17军后续部队(按那篇文章指的是郑洞国的第2师)在后来的战斗中打击了日军。。。关某人也就没的吹了”呢?一场战役部队轮换作战,歼敌有先有后,很正常的事嘛,难道关麟征有吹嘘过古北口是他关某人一师之功?

顺便说一句,第2师师长是黄杰,郑洞国是黄师长手下的旅长。当时报纸报道古北口战役,时有“关黄两师”并称的,普通老百姓如果会读报的话,应该知道这一仗不是只有关师上阵。即使是第2师师长黄杰,战后也从不曾小鸡肚肠计较普通老百姓不知道挡住日军的是关某还是他黄某,他还赠诗给关麟征:

长城歼虏去,并辔入雄图。

血肉飞天堑,烽烟混太虚。

关东方失险,古北又成墟。

都说君无敌,投鞭我不如。

最后两句的意思很明白,如果黄师长认为关师长在过分"自我吹嘘"瞎“忽悠”,不见得愿意如此自谦。

2. 请教:余守磐副营长是25师的哪个旅下属?关麟征上前线是在逞匹夫之勇还是不得已,上前线之前作过什么布置,余副营长可能不一定清楚,不过第73旅旅长杜聿明应该是清楚的:

我守该地的一四五团,受敌两翼包围,伤亡惨重;而占领将军楼之敌又以猛烈的步炮火力封锁潮河支流上的交通,该团与旅部的交通电话,均被截断。同时古北口南城的战斗亦很激烈。当时关麟征决定要杜聿明指挥古北口南城正面的战斗,他亲率特务连赴右翼前线,指挥七十五旅主力,拟恢复将军楼阵地以支援右翼一四五团的战斗。出古北口东关不远,即与敌人的战斗前哨发生遭遇。关麟征亲率一四九团拟强占潮河支流北岸(干沟)高地,走到山腰,即遭敌人的潜伏侦探狙击,双方短兵相接,关虽首先被手榴弹击伤,仍继续指挥一四九团与敌搏斗,双方相继增援,战斗极为惨烈。

其实我对关师长的评价并不怎么高,他初到古北口接防与王以哲发生争执,连杜聿明都认为他不愿单独防守古北口有自保之嫌,而关在为人方面也有缺憾,上与徐庭瑶下与杜聿明,似乎关系都不怎么样。我说的尊重,不过是说在评价他抗战经历的时候,有功自可评论,有水分也应挤压,只是,语出讥讽总不是对抗战有功者的一种尊重吧。

  

家园 【散兵坑】乙、续六:赤峰方向的战斗

前面讲了,热北也不全是状况。当时守热北的,除了汤部的热河骑兵,还有从山西赶来的孙殿英部第41军。这是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杂牌到不能杂牌的部队。孙殿英,又叫孙老殿,河南趟将出身,确又在官军中出出入入多次,先后到毅军和省军中当过差。某次和一个同僚赌钱,对家输急了,将新婚的老婆都押上来,本来也是耍赖,赢了抓钱、输了可没准备赔人的意思。谁料孙老殿是个横的,管她是弟妹还是阿嫂,赢了拉人就走。那小子傻了,一状告去上官那里,孙老殿见苗头不对,连人带枪卷走一个连,又当趟将去了。从此尝到了甜头,黑道白道、炒进炒出;炒一次大一圈。当然初始还是以做空为本的,一直到遇上前辈高手张宗昌,这才下决心空翻多,以当官军为安身立命之道。

孙殿英跑的码头多,不多说拉,反正中原大战那会儿,他是在老西帐下,蒋张方胜出,张学良收编山西各部时,就把孙老殿也编下了。待到热河吃紧,老殿就带上所部,来守赤峰。老殿当然是个不入流品的人,但也有他的好处,一是爱枪,听知情人回忆,他自己的生活用度倒也是有限,不管是卖红丸印假钱扒坟头,一来了钱了,就爱买武器,当年劫死娘娘发的横财,也多花在这上面了。所以虽然没爹没妈,这支部队的武器,按中国军队的低标准算,倒也不是最差的;其次这人也还懂点简单的道理,自从下决心当官军以度此生,就请了不少读书人、军校生来帮忙搞军队建设。两项一加,这支土匪出身的部队,也还是有点子战斗力的。

热河告急,孙殿英奉命率所部一一七旅、一一八旅赶到热北参战。于是这支四处流浪的杂牌军,高唱着新编趟将进行曲:要截截皇军、要日日东洋……急如星火,赶往御敌的战场

(哎,又白和了,回来坐端正了,开始好好说话)

当时进攻热北的敌军,是日本第六师团所部,其中骑兵第四旅团所部从通辽经开鲁、巴林向赤峰进逼;师团主力则由彰武、打虎山西进,向赤峰进攻。2月23日,日军茂木骑兵旅团携伪军出动,因热河骑兵崔兴武部资敌,不战退向林东,协守该处的义勇军李海清部,作抵抗之后撤退,至赤峰,加入孙殿英部。日军于24日轻下开鲁;31日续攻天山,热河骑兵石旅溃逃;3月2日再下林东,崔兴武旅逃往林西,随后在6日由李守信率领投降。热北大部陷落。

2月26日茂木骑兵旅团千余人,从奈曼入侵敖汉下洼、万发永,驻守该地义勇军各部战力微弱,不能有效遏制日军前进,敌军相继占领玛尼吐、哈沙吐地区,然后从小河沿向西进逼赤峰。2月27日。孙殿英亲率一一七旅一部三千余人从乌丹开进赤峰,在城东、北两面布防,以234团两个营的兵力,分别据守山水坡和沙坨梁底阵地。同时117旅驻乌丹部队再出动一部,进据赤峰以东的哈拉道口地区。3月1日,日军高田旅团一部进至哈拉道口,与该地守军发生激战。入夜,守军派出精兵逆袭,突进日军司令部,敌军在仓促中只能集中起参谋和勤杂人员抵抗,援军到达方才解围。

3月2日日军骑兵第四旅团在伪军骑兵配合下开始进攻赤峰城。骑兵二十六联队所部向守军在山水坡的阵地发起猛攻,守军依托临时挖掘的战壕顽强阻击,在山水坡平顶山与岱王山之间的河谷地带与日军搏杀。二十六联队多次组织骑兵冲锋,并出动飞机助战;在旅团长亲临前线指挥后,日军再次组织敢死队冲锋,山水坡阵地终于被攻破。敌军随即以一部继续向沙坨梁底阵地出击,一部在在日军驻赤峰领事馆派出的特务带领下,绕道红山嘴进攻,守军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被迫全部撤入市区,日军随即进兵叩城,孙殿英亲自上阵督战,日军一时亦急攻不下。

下午4时许,日军迂回到头道街大和洋行,将房舍炸开冲入头道街,孙殿英见城破,随即组织守军在头道街、三道街开展巷战。县长孙廷弼为避免城区全部毁于炮火,派赤峰农会会长宋子安恳求孙殿英撤军,孙殿英遂率军向西门突围,下午5时许,该路日军占领赤峰。而哈拉道口方向的日军,本是主力,却在守军的奋力阻截下,进展迟缓。日军遂增兵猛攻,守军抵死不退,二百多壮士在哈拉道口全部殉国。随即日军再于炮营子地区受阻,直至3月5日才进入赤峰城。

孙殿英部从赤峰城退却之后,在二道河一线构筑工事继续抵抗,直到3月8日下午防线被日军突破,遂向围场方向转移。但仍于撤退沿途,节节设置障碍,迟滞日军前进。孙军派出精兵,分小组守候在各交通要口上。因缺乏反坦克武器,只得用石头甚至桌椅垒起路障,然后浇上水冻成一个大冰陀,一旦日军装甲车或汽车受阻停下,就向下车查看的日军猛袭。这就是读来让人心酸的冷冻战术。时值寒冬,孙军远道来援,军需不济,全靠当地老百姓箪食壶浆,孙老殿后来说:友军不友、义军不义,全靠热河老百姓的大力支援来维持。饶是这样,孙军士兵还是饱受饥寒,据知情人回忆,热河作战中孙军冻伤、冻死者,大大超过战斗伤亡。

日军于3月10日占领乌丹,赤峰全境陷落。

注:趟将进行新曲是某小子气极,泄愤之笔,不是历史是园闯,见谅。趟将进行原曲是:要劫劫皇杠、要日日娘娘。当然是河南的旧事了。孙来殿这个人,后来在抗战全面爆发后,有过功劳也有很大的污点,就是当了伪军。这当然是不可原谅的,不过其时也确有走投无路的苦状。当了伪军也还不是一条道走到黑,有旧将领回忆,当时曾有一批爱国学生被日军宪兵追捕,情急下躲入该旧将领的家,但此人早已是居家之人,也是束手无策,想起与孙殿英有旧,遂托词请其吃饭,席中坦言相告,孙果一力承担,用汽车将这些学生偷运出城,藏到其兵营中去,风头过后,再给资送抗日军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啥是趟将?
家园 参看dazui原创《豫西趟将录》

链接出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