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汉尼拔征战记之六:罗马的救赎–梅托汝斯战役 -- 史鉴

共:💬61 🌺18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小蚂蚁收笔是很明智的,罗马共和国的衰亡史非常难写。

罗马共和国这个体制,能够延续500年真是个奇迹,因为罗马居然没有一部成文宪法,没有一个官僚系统,甚至罗马城连警察都没有。这个体制全靠惯例,以及罗马人的荣誉感和羞耻心。这个体制崩溃的原因,一方面是罗马霸权促成社会结构的改变,进而瓦解了政治体制的基础;另一方面则是古典史家强调的“人心不古”- 罗马人追求无上荣耀的野心突破了惯例和道德的界限。西方学界关于这个题目有很多著述,基本都没法看,实在太艰深。如果要把这个题目写得浅显流畅,通俗易懂,那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家园 顾剑和遗少的文章都不是专门论述罗马共和国的。

顾剑写的是人物传记,遗少写的是蛮族大迁移,对他们来说罗马共和国都是背景舞台,而不是主题。我觉得这个题目有深度有广度,也不乏猛料,很有写头。

家园 归根到底,汉尼拔没这个军事实力。

汉尼拔如果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得迦太基的援助,执行这个策略才有可能。罗马对汉尼拔就是采用步步为营的蚕食策略,因为罗马有这个兵力和财力。汉尼拔根本消耗不起,只能寄希望于几次大决战,击溃罗马人的抵抗意志。

家园 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蚕食的确没有实力,但是三光应该还是可以的

汉尼拔的雇佣军本来就不可能指靠正规的补给途径,对于那些偏向罗马的同盟城邦摧毁他们的经济实力同样是一种有用的战术。以当时的生产水平要恢复是比较困难的。

家园 呵呵,汉尼拔战略的核心就是争取意大利城邦,瓦解罗马联盟。

汉尼拔有过几次屠城,但都是有选择性的杀一儆百,绝大多数意大利城邦还是他的争取对象。一旦搞了三光,等于将大多数意大利城邦永远推向对立面,这无异于政治自杀。

家园 我倒是不觉得

我的意思是指的有选择的三光,意大利同盟也不是铁板一块,即使是那些忠于罗马的城邦的上层中也有动摇分子,汉尼拔的屠杀和劫掠政策可以主要针对那些死硬分子,这样就可以起到分化孤立的作用。而且汉尼拔完全可以挑唆同盟城邦之间的相互残杀,节省自己的兵力,也强化城邦之间的矛盾。凯撒征服高卢就是这么做的,英国征服印度也是以少打多,通过各种策略就使自己成为多打少。但实际上汉尼拔更多的只是采用了将俘虏变卖为奴隶的做法,这种做法还是太温和,对于那些摇摆的城邦效用不可能很大。

家园 汉尼拔时代的意大利跟凯撒时代的高卢可大不相同。

凯撒时代的高卢没有统一的政权,是个一盘散沙的局面,即便如此,凯撒征战高卢还是促成了高卢各部落一定程度上的团结,出现了维钦托里克斯这样的高卢领袖。汉尼拔时代的意大利,罗马霸权已经确立了五十年,罗马和盟邦的政治体制早已理顺了,盟邦之间的纠纷,请求罗马元老院裁决已成惯例。只要这个体制依然存在,汉尼拔就无法挑拨罗马盟邦之间的互相残杀。

家园 所以汉尼拔是好的军事家,不是好的政治家

比起凯撒和拿破仑来,他在战场上调动敌人和排兵布阵很有一手,但是对于如何分化敌人上他略逊一筹。当然罗马的同盟制度至少在当时来说是最成功的联盟制度,基于东方专制环境下的迦太基不可能想出比这更好的筹码,因此汉尼拔的失败从根本意义上说是迦太基的同盟制度败给了罗马的同盟制度。

家园 请教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各军团的番号问题

我记得史鉴(or 顾剑)提到过坎尼战役的罗马败兵被惩罚长期驻扎西西里,编为第5、6军团,后来西庇阿远征非洲所带的也是这两个军团。好象(不敢确认)小蚂蚁也提到过坎尼战役中的8个军团中有第1、2、3、4军团。

在古典史料中,有没有提到整个二次布匿战争中各个战役中参战的各个罗马军团的番号?比如远征西班牙的是那些军团,特雷比亚战役、特拉西米尼战役、坎尼战役、梅托汝斯战役参战的罗马军团的番号。

家园 汉尼拔战争时期的罗马军团还不是常设编制,所以番号比较乱。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军队,有战事的时候组建,战事完毕即解散,所以没有固定编号。按照惯例,每年执政官当选以后,如有战事就组建军队,通常组建四个军团,番号当然是一到四,如果战事较大,再额外组建部队,番号以此类推。汉尼拔战争时期的军团服役时间比较长,但几乎每年都要解散一批,重建一批。坎尼战役的罗马军团,具体番号并没有见诸古典史料,其它战役也是如此。坎尼残军因为受到惩罚,不到战争结束不予退役,所以番号才固定下来。

家园 我读这段历史,最关心的是西班牙的局面。感觉汉尼拔在

这个方向有严重错判。他如果不急于入侵意大利,先在西班牙搞他两次全歼罗马军团后再去意大利局面会好得多。以他和他的军队在意大利表现出的能力来看,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太难。他当时大致以为他留下的那些人足以对付罗马,还指望西班牙能不断给他支援,这实际上是办不到的。如果他准备充分一些,他翻山时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损失,势头正旺的时候攻击罗马就有可能了。

当然我们没有汉尼拔当初的全部信息,也许晚一两年去高卢那里的部落就可能已经被彻底罗马人征服,那些同盟军就没有了也是有可能的。

无论如何,向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人之一的汉尼拔致敬!他的名字本身就是一部英雄史诗。

家园 呵呵,的确如此,但是……

“他如果不急于入侵意大利,先在西班牙搞他两次全歼罗马军团后再去意大利局面会好得多。以他和他的军队在意大利表现出的能力来看,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太难。”——如果真这样做了,罗马的反映必然就是派军队防守阿尔卑斯山各个隘口,这样就无法达到以奇兵冲其腹心的效果了。

军事上总是利害相关,扫清自己后方和突袭敌人后方,当时就是难以两全的,我认为。

家园 汉尼拔战略的核心是消除罗马的战争潜力。

历史证明,跟罗马打消耗战是死路一条,第一次布匿战争就是教训。汉尼拔如果死守西班牙,无论消灭多少罗马军队,罗马都能重新组建新的军团卷土重来,直到把敌人拖垮。罗马的战争潜力源于联盟体制,所以汉尼拔远征意大利,就是为了打击罗马的联盟体系,剥夺罗马进行持久战的能力。西方学界尊称汉尼拔为“战略之父”,就是这个原因。

家园 倒也是,罗马人太顽强了!要不汉尼拔的那些打击也

足以摧毁罗马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