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文革,台湾,大陆人 -- 给一位深蓝朋友的回复 -- 萨苏
文革确实错了;从静态层面来讲,文革是对精英社会的一次彻底的重新审视。我认为,现在世界上每个国家,无论是发达的、发展的、落后的,最终都会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实现发展和均衡的协调。只是每个国家在自己所处不同的阶段,选择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我认为,中国现在处于,保证基本发展的前提下,必须把均衡问题:即社会底层最基本的生存问解决好。否则,均衡被打破,就是革命了。谁都不想看到这一幕。
不同意对80年代整个社会风气还是相当好的结论。83年严打就是因为社会治安不好,“社会上坏人气焰嚣张”。当时杀了一批,送了不少重刑犯到西北。现在认为当时有的定罪太匆忙,不过当时就是要从重从快打击刑事犯罪。
但是应该不会是这样教育小孩子,培养杀人机器,而是反思人类战争的无理性吧。
我所在的名古屋大学有个学生组织最近在宣传反战。每周有一天,站在食堂门口轮流站上一个水泥墩子,拿大喇叭呼吁反对“海上给油”,批判美军的暴行。这两周的火力集中在名古屋守山驻军的行军训练,还拍了照片放大打印。上周我还被追着签了名,给首相的反战请愿书。
我记得是“九大”后,各级革委会成立后,社会上就趋于稳定了。
“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真不知道有什么根据,以水利来讲,文革期间修的水库许多现在还在发挥作用,现在粮食增产应该很大部分归功于这些水利设施。
萨大的文章好,但是这个小例子缺乏逻辑意义。
河北产芝麻,也产芝麻酱。这并不证明河北人在新中国之前可以随便吃到芝麻酱。对温饱问题还未得到保障的广大农民阶级来说,吃过芝麻酱,应该不成问题。但是随意吃芝麻酱,恐怕绝对是个问题。新中国以后,别的不说,贫富差距得到巨大的改善和控制。我想,城市平民能够轻易支付芝麻酱的价格。问题转变为由于国家的政策,或者芝麻等经济作物,为粮食作物让出土地;或者芝麻等经济作物被广泛用于出口,而不能为国内居民消费,所以芝麻酱也成了配给物资。现象是一样的,本质并不一样。
这个现象是于文革本身无关的,而仅是计划经济在某个时期的政策。我们可以讨论这个政策的得失,而不能把食物的配给制度作为文革的一个罪恶来加以批判:那是恨屋及乌了。
关于文革中芝麻酱的零售物价和当期城市居民的收入,需要资料证明。但我意并不在此。要在讨论,文革时期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比旧中国时期相比如何。当然这个比法很模糊,因为比较的时段太长,而比较的对象又太宽泛。有人不是愿意用所谓的·黄金十年·来对比新中国吗?虽然没有实际意义,但是被用来蒙人。网上还有这样的笑话,说是文革中老太太被请来忆苦思甜,结果老太太放声大哭,说旧社会吃的比现在好多了,大意如此。我只能说,这老太太定是前地主富农一类。毫无疑问,旧中国的某个地区,在某个风调雨顺的年头,平民的生活会好于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的某些地区的某些日子。但是总体而言,说旧中国的平民生活水平要好于新中国的文革时期,我是不信的。
请想想,“前地主富农”有可能被请来作报告?要知道那是必须报告三代成分的时代。
西北地方我不知道,不敢说。而其余地方没有听说过解放后比解放前日子过得好的农民。
这位兄弟会不会很吃惊?不相信不要紧,自己去问问农民大爷大娘。
没有亲身经历解放前,但是我外公(95年去世),璧山人,讲年轻时在城里当学徒,老板生意打倒,从城里走回老家,沿途看到不少饿死的人。解放前,肯定不是每个人都比解放后差,但是占多数的人比解放后差太多了。我外公说解放后就算是灾荒年(三年自然灾害),饿死的人也比解放前少很多,没法比。
这个论断确实令人吃惊。解放前过得好,农民居然会吃饱了撑的跟着TG不停造反,直到打倒国民党。解放后每况愈下,农民反倒老老实实呆在土地上。
兄弟,这个实在不合逻辑啊。
当然,你接触的农民都是解放前比解放后过得好,
也许是因为他们都属于同一个阶层。
在某个风调雨顺的年头,平民的生活会好于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的某些地区的某些日子。但是总体而言,说旧中国的平民生活水平要好于新中国的文革时期,我是不信的。
again.
你着不也看出矛盾来了。
新中国的建立,本质上是一个被压怕阶级的胜利。旧中国的地主富农城市上层,在新中国的生活不如旧中国时,我是一点都不吃惊的。
这位兄弟会不会很吃惊?
我却是亲耳听到过的:“要说苦,苦不过那三年”,就在忆苦思甜会上。
不要以为是编造的笑话,这是讽刺的笑话。这是实话,听过的人很多的。自己仔细去打听一下吧。
你接触过什么农民阶层没有?如果没有,就不要去用“逻辑”这个词。
从你的遣词用句,就知道你没有到过农村,没有接触过农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