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怕老婆的戚继光 -- 黄河故人
XX将至,您还有以下大坑没填:
ZZZZZZZZZZZZZ
请速去YY处领取铁锹锄头,把坑填好。
XX可选年关,春节,假日,周末等,到点自动发给这些坑人。
结果建州人,好象是老酋长的兄弟,冲进城去把仇人杀了,明军也不管,当时是老李还是小李管事?
确实是。当时老李刚下课。大李还在陕西宁夏一带驻防呢。
偷偷地把“上” 去了, 这样本年度没啥大坑留下?
别忘了, 俺那里还有你打的白条一张
不“上”不“下”的。。。
得。。。俺回去码一会儿字去。。。。省的让外星人戳脊梁骨
觉得大家戚家军可能有一个误区,就是戚家军总是凭借人数优势干掉对手。实际上战斗中戚家军比对手占优势的时候非常少,基本上是以少打多,但就是厉害。因为就算倭寇人数是戚家军的4、5倍或者更多,阵势一旦摆成,倭寇能够当面砍人的就只能占劣势了,剩下的搭不上手。
练兵的第一要素是选兵.
这个太重要了,戚继光差点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当年戚继光在蓟门(不是蓟门桥)巡边的时候,带的是他的子弟兵,都是俺们山东银。虽然大家训练起来有点吊儿郎当(好几辈子的老兵油子了,可以理解),打起仗来却不会把戚继光扔在一边就跑,山东银打仗还是靠得住的,再说山东民风尚武,打架底子还是有的。
到了浙江,带上浙江兵,才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和倭寇一打照面,大家掉头就跑,还好戚继光基本功扎实,欺负日本人没有远程打击武器,三箭射死三个倭寇头子,稳定了局面。这帮士兵一看有便宜可捞,立刻转变了态度,追。敌人败了倒是杀呀,得,这些兵追了两步,不追了。戚继光很郁闷,抓过一个兵来问了一下,人家回答得好“把他们赶远点不给我们添麻烦就可以了,反正还得回来”,我要是戚继光鼻子也能气歪了。再后来又一仗中,这帮浙江兄弟们闻鼓则退,大家往后一闪,可就把戚继光给扔前面了。虽然戚继光没有足够的准备,但优良的身体素质和扎实的武功救了他自己。关于戚继光的武功如何,大家上网看看即可。
浙江兵的战斗素质,可以从胡宗宪的话里知道:“浙江兵要是能练出来,还轮得到你,我早把这事办了”(浙江来的兄弟可以去找胡宗宪和戚继光的麻烦,别找我)
戚继光在从义乌招兵之前,确实练了一些浙江兵,虽然不是很强,但也比别的部队强多了。他这个阶段的方法,可以归结为“落后就要挨打,而且是双份”。说开了就是大家练武,到时候了就搞职称评定。赢了的可以吃肉休息升级,输了的不仅没有安慰,还要饿肚子、挨板子,不仅对手打你,头也打你。没办法,这个差距拉得太大,大家训练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可是,戚继光发现,这帮兵技术不错,战斗意志不强。如果说从前的浙江兵像中国足球队的话,那么这群兵有点像*****。
于是,戚继光找到了义乌兵。这帮兄弟是“乡野老实之人”和“惯战之人”,而不是“城市油滑之人”和“奸巧之人,而且“身体丰伟、体壮力大、武艺精湛、反应伶俐、负有胆气之人”。这些当中,戚继光看重的是胆气。
明月写的更有意思
以上尚在其次,更神奇的要求还在下面:
喜欢吹牛、高谈阔论的人不能用,胆子小的人不能用,长得白的人不能用,为保证队伍的心理健康,性格偏激(偏见执拗)的人也不能用。
练兵的第二要素是练士气。
说句不太夸张的话,戚家军个个都是钢七连。
戚继光在这里,干起了指导员或者政委的工作。
“
老实人听了这些话,又有几个不会热血沸腾。这才有了横屿岛前:
“不远千里而来,岂能后退,不杀倭奴,誓不罢兵!”
有这样的士气,这样的信心,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练兵的第三要素是练纪律
戚继光的兵,来了就练队列,练不练内务咱就不知道了。队列有没有用不知道,但是戚家军的纪律确实练出来了。
戚家军不是没出现过打仗退缩的人,戚家军成军之后第二年,攻取侨寇占领的一座易守难攻的石桥,第一次进攻失败,一哨官兵三十六人(33+3,三个队加上各队的后勤兵)全部阵亡;他又令另一哨进攻,随即又阵亡一半多,这时余下的人企图后撤,戚继光亲赴现场督战,当场将后退的哨长一刀劈死,余者皆震惊,遂奋不顾身,终于取得了胜利。更不用说流传多年的”戚继光斩子“的故事了。斩子不知道确定与否,把自己的舅舅打了一顿板子却是有的。
戚继光当众惩罚舅舅,当晚又设筵谢罪,舅父表示心悦诚服。“由是风闻远播”,军士纷纷议论说: “法不讳亲,公也;先国后己,让也。舅且不假,况在门墙为之属吏乎了苟或不取,抵自速罪决耳。”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件事发生在他还在山东的时候。戚继光是小妾生的,生母早丧,父亲年老身体不好,全仗另外一位母亲拉扯他长大。在这种情况下还如此果断,看来他的名将气质早已炼成。
不仅有罚,而且有赏。戚家军的军费充足,戚继光自己有没有什么私心,这一条贯彻的很彻底,戚家军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赏不逾日”。这样才造就了一支铁军。“所谓恩赏者, 不独金帛之谓也,虽一言一动,亦可以为恩为惠;所谓威罚者,不独刑杖之威之谓,虽一语一墨,亦可以为威为罚”(想起了许世友的“老子有赏,赏酒!”)
多年后,一支沉默的军队在大雨中默立一日,于是“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
练兵的第四要素是练技战术。
这一点在鸳鸯阵那里表现得太多了,就不再多说了。提两点,一是练号令,并且要求士兵绝对执行(多年后这给他带来了一些麻烦);二是练武艺(这么提是因为戚继光本身是高手);三是练阵法,戚家军之前不怎么练阵法,而倭寇的小组战斗力和单兵则强于明军太多,再加上有汉奸的指点和出谋划策,不光明军,和尚也吃了亏。
练兵的第五要素是装备。
戚家军装备实在是很好的,这也是打胜仗的保证。在这一点上戚继光是“一寸长、一寸强”的坚定不移的信徒,他对于火器是非常看重的。鸳鸯阵中的长矛手,在调去对付蒙古人后,已经改成了火枪手。
戚家军中大量配备火炮、火铣、火箭、虎蹲炮、鸟铣、快枪等远射火器。用牌、筅、枪、耙四种兵器结合起来对付楼寇的长刀,用耙、棍、长枪、钩枪、大棒对付北方蒙古军队的马刀,以战车对付蒙古军队的骑兵。
《纪效新书》有言:
“杀 人 三 千,自损八百,此谓势均力敌者立说也。杀人三千,我不损一,则称比之术也。譬之,彼以何器,我必求长于彼,使彼器技术到我身,我将器先杀到他身上,便有神技,只短我一寸,亦无用矣.《兵畿》云:‘一寸长,一寸强。’此六字其秘诀乎!”
“五 兵 之 中,惟火最烈。古今水陆之战,以火成功者最多。兵法云:‘以火佐攻者明。’是火器利于战阵久矣??南方田泥淖陷,步卒轻捷,重器难行,惟鸟铳第一,火箭次之。水兵则种色颇多,攻城则种色尤多。南方左弓矢而首火器者,以其命中、洞物、远击,皆出弓矢之上,故火器足以代弓矢??火器齐,则可与称比矣”
对于鸟铳,
“此器中国原无,传自倭夷始得之。此与各色火器不同,利能洞甲,射能命中,犹可中金钱眼,不独穿杨而已。马上、步下惟鸟铣为利器。”
相比之下戚继光在十四卷本《纪效新书》中已删去了“拳经捷要”,“拳”只作为训练的辅助内容和手段出现。
戚继光重视练将远胜于练兵,但觉得个人能力所限,决定不再糟蹋这个好题材,留给有能力的人把这一部分写好吧。
《完》
领导,冒号
铁锹多领了一把,在把这个坑填上的同时,一不留神打算挖李成梁一个坑。
请指示。
我不是马甲( 我真的不是马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我不是马甲同志:
此坑填的甚好,你部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施工任务,特此嘉奖土鳖抗铁牛一枚。望你部再接再厉,拿下李成梁这个大工程。
总版主 铁手
的
翰林老马丁
但是,人家到华尔街也不过骑了一下牛而已,你竟然把自己挂在了牛角上,TOO 牛了。
老马丁在坏笑呢。。。
估计他半个钟头大部分都花在加这水印上了。
今天上班很冷,于是想起一个同学,叫冰的。然后又河里的一个大牛:冰冷雨天。他据说走了,不过他走前提议搞个西西河徽章,章未成,人已逝。于是老马想,不就是个牛架在王八上吗?刚好今天要编辑上课用的照片,找出个龟,找出个牛放一起了。
那个头像是为了试一试水印功能,结果取不下来了。至于那个水印位子,就四个角能放,从左下到左上,分别是龟头,龟腚,牛头和牛屁股,您说放哪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