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读李康《运命论》 -- 履虎尾
不过,这一段读得俺连连点头称是。
但是,这一段读得俺频频摇头叹气。
总之,俺随着虎老师的笔思考过了。
谢谢。
还到了昭明太子读书楼一游,据说昭明太子就是在那里撰成《昭明文选》。。。那地方颇可发思古之幽情
揽怀旧之绪念兮,发思古之幽情。
此篇似还可深挖一下
中国古代文人喜欢“良禽择木而栖”
把自己的“命”托付于天子的“运”
要不就隐居山野,采菊东篱下
不免被动了些啊!
不知道以后会不会给放大成唯物主义,看不是“运也”嘛。
履虎尾兄是我的榜样,我上西西河就是为了向虎兄这样的高人学习。每当我在河里发现“采薇乱穿”,必将迅速点击直奔照片;每当看到“履虎尾”三字,则必正襟危坐而后拜读。
这篇李康《运命论》文章,弟有些意见,请虎兄及诸位高人赐教。
首先对“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这句话的解释,虎兄说
我认为解释成“治乱,全是因为运,穷达,全是因为命,贵贱,全是因为时”更恰当一些。
我理解这篇文章总体意思是这样的。
文人(也就是知识分子,当然很多人对这个词汇太敏感反对使用这个词)的个人遭遇其实跟他怎么努力或者才能大小关系不大。知识分子都有才,没有才能敢用那么贵的文具么。
文章首先开明宗义:知识分子的个人际遇完全取决于国君是不是明主。我有才,这不用怀疑,需要怀疑的是你有没有这个眼光用我。你用我,就是我的命好,你不用,是我运气太差,我也不抱怨。
然后具体展开,举了很多例子,比如伊尹啊姜子牙啊张良这些知识分子,他们天生有才。在这个君主这里用不了,到了那个君主那里就被用了,就发达了。“非张良之拙说于陈项,而巧言于沛公也”,等等这些话就是说知识分子的才能就是天生的不变的,你用不用是你的事,当然你用不用我决定了我的命运。所以我的才能我做主,可是我的命运我做不了主。
这里我抬杠一句,苏秦。苏秦第一次出来游说各国不成,第二次一说就六国相印,难道那些国君突然学好了?其实是苏秦自己进步了。这个例子说明真实情况是别人用不用你有时候跟你自己的才能是有点关系的,而不是像李康认为的完全无关。
我们接着李康的思路看。既然知识分子的命运取决于国君是不是明主,那么国君是不是明主又是什么决定的呢?是完全随机的么?
李康认为不是随机的。国君明不明,是由神秘的“气数”决定的:“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孔子之所以不能得志是因为周朝不行了,周朝之所以不行了是因为算卦的早就算好了周朝只有30代700年气数。孔子不幸生活在一个周朝气数已尽的时代。所以李康特别赞同子夏的观点:“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文章以下部分就是虎兄所说的了,我没有仔细读,也就是如果时代不行了男女都一样,那么知识分子应该怎么办呢?最后结论意思,基本上是说你要做拼命硬干的人我也佩服你,不过我看明哲保身(“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这篇文章太牛,又是一个成语出处)更好。
总体上我觉得这位李康李萧远是个自命清高的无用文人,属于诸葛亮说的那种“纸上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小人之儒。跟东方朔那篇“大隐隐于朝”文章差不多,说来说去无非是说其实我很牛只不过没有表现出来。东方朔比较幽默,说我没表现出来,其中有我想当隐士主动不表现的因素。而李康则说真不是我不行,而是你不行,是社会不行。
对于历史为什么是这个历史,李康的理解完全限于天命而不去思考研究历史趋势。孔子那一套在春秋末期大争之势时期行不通是必然的,不是什么圣人不圣人的问题。关于个人命运与历史大局的关系,李康这套“明主贤才君臣机遇说”跟街头评书艺人的水平没什么区别。马克思在《路易*波拉巴的雾月政变》这篇文章的观点也是个人命运服从历史大局,但是境界比李康这篇显然高了那么一点点。
为了进一步理解人能不能改变命运,可以看看《无间道》第三集。陈道明说往往都是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可是这几个人改变了一点事情。显然李康的境界不如陈道明。
从文采角度,这篇绝对是牛文。古人特别喜欢用对偶排比句式,读起来真是大气磅礴荡气回肠。这些知识分子就好像未出嫁的小姑娘一样,一心一意想的就是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至于白马王子对自己仍然视而不见,那些显然是他的错,当然也说明自己命不好。
殊不知王子找对象,好看不是最重要的指标。
不过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整理出来了。片片太多,质量不佳,所以兴致也不高啊,呵呵。。。
right time, right place
“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道理是否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