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一点关于抗日战争的疑问 -- 月光下的尘

共:💬110 🌺9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有漏洞?

苏联人会不会支持蒙古人援助中共?况且当时蒙古的军力有这个本钱?不知道啊

单看诺门坎事件,苏联人只是想遏制日本人对苏联亚洲部分领土的野心,并没有“扩大战果”的想法——要不然顺手苏军也“进入”一下中国东北三江平原,搞个西伯利亚第二岂不为美?

所以对于您的推断有点小小的异议

老兄
家园 寒~~
楼主
家园 看了上面“赵”先生的帖子有了点启发

其实所谓国际上的公约什么的在当时也很难说真的有什么大作用——朝鲜和硫球不就是“自愿合并”进日本了么?(只不过一个后来又出来了,一个就根本出不来了) 大约只是因为中国提供的利益远远大于一个朝鲜所以大家都眼红,大家都不想只让日本人独占吧?

家园 “生产力决定论”?厉害,见到真家伙了 :D
家园 再补一条

方便的交通(相对于古代而言)是各方利益较以往各个时代更加“犬牙交错”

家园 离题一下

当时关内统部统一到似乎对发展没有多大影响——抗战全面爆发前的十年,似乎是中国轻工业在当时的“黄金十年”,而两次国内革命战争似乎都是在这期间打响的

您对满洲国的想法我想大致是没有错的——日本人只要把中国分割成N个满洲国就好了

只是中国一分裂肯定又要自己内部打仗影响交通——会对日本人的资源掠夺造成不便 这个暂时先不考虑

您大概也是同意“不怕鲸吞就怕蚕食”的吧?:)

我也同意,现在

家园 这就回到我的问题上来了

“不作亡国奴”到底是怎样的一回事呢?假如对方真的是穷凶极恶,无恶不作,那我们自然“不作亡国奴”——但假如(我说的是假如)对方给我们的条件并不比原来差太多,甚至可能还比原来稍稍好一点点(日本人的到来至少终结了中国军阀混战的局面。...权算作是它们的功劳吧),我们还会不会坚决“不作亡国奴”呢?

例子还是明末清初,《桃花扇》里面写得比较明白:假如你所遵奉的东西并不是明显好过,甚至糟过,你所反感的东西,人会做怎样的选择呢?殉道?出家?还是“作亡国奴”?

家园 民族这东西还真是玄乎啊

我搞了半天还是以什么都不懂的无知青年——单纯反抗清军就算是对抗改朝换代;但为了反“剃头令”跳起来就算是有民族意识 是不是因为“剃头令”无视了我们的民族习惯?

家园 还是侵略者——只不过

有点类似《新概念英语》第二册里面的一篇课文:“Yes, a thief, but only 75% a thief”,“Yes, a thief, but only 50% a thief”,“Yes, a thief, but only 25% a thief”,....

家园 解释一下

蒙古只是让苏援借道而已。

抗战初期苏联是唯一给中国军援的大国。淞沪之后中国原有的战机基本打光,空军完全靠苏制飞机撑场面。苏联志愿飞行大队的作用相当的大,其他方面的军火贸易量好像也不小,而且一直持续到和德国开打的时候。TG倒是因为没有拿到什么苏援发过牢骚。

苏联的确不想在远东搞事,但是也绝不可能坐视日本吞下中国,所以才会援助KMT(当然不是无偿的。那种时候答应卖军火给你就已经很够意思了)。在蒋投日的情况下军援给TG是理所当然。这种投资可以说是惠而不费。几个师的轻武器,加上几门炮,一些后勤物资,TG起码可以依托山地保有西北,给苏联保留一片缓冲区并拖住大批日军。而且以当年红军的素质实际收效肯定超出苏方的预期。苏联还可以借此把一直不太听话的小兄弟控制住,这种好买卖斯大林是不会不做的。

补充:

放狗搜了一把,结果如下:

真实历史上苏援路线始于阿拉木图,经哈密、安西、肃州至兰州。时间上由37年底到41年10月,苏方以3%的优惠利率提供贷款2.5亿美元, 中方实际动用1.73亿美元,共获得飞机904架(其中中型和重型轰炸318 架,歼击机542架,教练机44架),坦克82辆,牵引车602辆(中方统计为24辆),汽车1516辆,大炮1140门(不含迫击炮),轻重机枪9720挺,步枪5万支,子弹1.8亿发,炸弹31600颗,炮弹约200万,以及其它军火物资。

50年入朝的志愿军全军差不多也就这么些家当,多了些步枪迫击炮而已。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927/12694426.html

家园 应该是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呀。
家园 分析得精彩。花之。
家园 他没有说生产力吧?

他说的是社会发展水平。照我看就是在社会和文明方面日本当时整体上领先于中国。

即使在今天中国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之后,日本在社会和文明的静态水平上恐怕仍然

比我们高那么一点儿。

家园 真不知道所谓的“黄金十年”是谁先提出来的

电子赵括:【原创】日本“帝国主义”资料下的中国革命和国民党 十三

1929年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国怎么可能置身事外。如果说轻工业的黄金时代,恐怕还是一战时欧洲列强丧失了对华输出能力,给了中国一个机遇妥当。

电子赵括:【原创】日本“帝国主义”资料下的中国革命和国民党 一

家园 呃...

好像是自己背书把时间背错了..哈哈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