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个记者的传奇(五)华盛顿旋转木马 -- 梦秋

共:💬25 🌺26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沙发?

还有宝,哈哈,赚了。也埋个雷,估计还能炸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沙发?

先埋个雷

家园 Hua ! Chair
家园 鲜花得宝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原创】一个记者的传奇(八)大战布鲁斯特(中)

一个记者的传奇(八)大战布鲁斯特(中)

任何一个看过获得2004年奥斯卡奖电影《航空者》(the Aviator)的人都知道电影的主角,那个爱冒险的航空爱好者是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航空爱好者的原型正是本节故事的主人公霍华德.休斯呢?又有多少人知道电影里面那个老是和迪卡普里奥过不去的反面角色就是参议员布鲁斯特呢?

(偷笑一下,我根本就没有看过那部电影,因为我反感那个油头粉面的演员)

霍华德.休斯是战后美国著名的富翁之一,家产达到1.5亿美元。他当然并不完全是靠家产闻名于世的暴发户。他是个颇有三四十年代特点的美式花花公子。就是说,他个头高大英俊,风流倜傥,但同时又不以温柔乡为自己唯一的生活方式。他是个胆大包天的航空爱好者。自己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研究飞行器,还独自进行了过越洋飞行等冒险活动。这位幸运儿甚至试飞自己研制的飞机,结果给摔得七荤八素,好在赶在飞机爆炸之前从座舱里逃了出来。就是因为他对飞机的着迷,使他成为了环球航空公司(Trans World Airlines, TWA)的老板,并且在战争时期从美国军方承揽下了大笔飞机研制项目。对了,那些横跨大西洋的、不断像生产香肠一样从船坞里冒出来的“自由轮”的设计制造者之一,就是这位休斯先生。如果没有他和其它人的努力,让“自由轮”大量补充到损失惨重的跨大西洋运输船队里,德国潜艇多半就会把英国人逼得去刨地瓜了。

也正是由于休斯身为环球航空公司的老板并赢得军火研制费用,使他成为布鲁斯特的眼中钉。

成为布鲁斯特攻击休斯直接借口的,是休斯在二战当中从罗斯福政府手中接收到的两份军火研制订单,总价值4000万美元。第一个项目是研制一种大型水上运输机,能够将35吨武器装备或者人员越洋运输到欧洲。按理说这个项目的研制是完全正常的一种行为,但是那些脑袋进水的工程师竟然想要用胶合板来制造这种重型运输机!就算这样的飞机真的飞起来了(后来真的飞起来了!),大西洋上那些可怕的风暴也会把它撕成碎片。美国陆军航空队压根就不喜欢这种飞机,但是还不得不要,因为他们的总司令罗斯福总统亲自批准了这个项目!

交给休斯的第二个项目是一种大型侦察机,编号F-11。如果没记错,河里的晨枫老大从前在他的文章当中曾经谈到过这种飞机。F-11在立项的时候就遭到了军方的强烈反对。此时罗斯福的儿子,埃利奥特.罗斯福陆航上校介入了项目调研。不久,休斯就在一片叫骂声中开始了项目研究。他不但亲自参与了这个项目的研制,并亲自试飞,还亲自从坠毁的飞机中逃了出来。在军火案调查过程中,F-11飞机的研制依旧进行着,年轻的美国空军却恨不得立刻就把这种飞机送进坟墓。

就这样,4000万美元(不包括休斯本人投入的1200万美元)折腾了许久,只造出了几个博物馆里的飞机模型。布鲁斯特不去叮这个有缝的蛋才怪。况且,从休斯这儿可以直接打击已故罗斯福总统领导的民主党势力,这个机会对于布鲁斯特来说实在是不能错过的。他此时担任的是参议院国防装备特别调查委员会主席一职。此时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宣布举行相关听证会,对休斯在战争期间是否有欺诈、贿赂和滥用公款等事实进行调查。

布鲁斯特此举绝不仅仅针对民主党和休斯本人。他还有另外的算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明的是,布鲁斯特是泛美航空公司(Pan American Airways)在国会的利益代言人。布鲁斯特在开始对休斯进行调查的同时,试图在国会通过一项法案,把泛美航空公司作为美国对外航空业务的唯一代理。换言之,就是要让泛美垄断美国的国际航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泛美必须打垮自己在国际航线上的对手,休斯的环球航空公司。因此,1947年2月,泛美航空私下与环球航空讨论过合并的事情,遭到了休斯的断然拒绝。1947年7月,布鲁斯特的调查委员会开始对休斯的军火合同一事开始调查。

在听证会开始之前,布鲁斯特一方开足火力对休斯进行猛轰。想要公子王孙们身上干干净净,只有在童话里才找得到。休斯被曝光有贿赂政府官员的行为,这里面包括了罗斯福政府里的战争生产董事会(the War Product Board)的董事长克鲁格(就是那位喝醉酒,发表演说的时候摔个仰面八叉的内政部长)和埃利奥特.罗斯福。就连小罗斯福的那位漂亮妻子都还是休斯介绍的哩!

休斯不但当了红娘,还把战争中的宝贵资源,尼龙,拿来送给小罗斯福夫人,让她去装点她那修长的大腿。同一时期里,爱美的英国妇女却只能把自己的腿画上尼龙袜的颜色骗骗别人!还有,休斯用夜总会招待达官贵人,这样的事例更是数都数不过来……

所有这些消息,都通过布鲁斯特有计划地传递给了媒体。还没等听证会开始,新闻界已经一片叫骂声,大有食其肉寝其皮的风范。

《华盛顿旋转木马》却出人意料地噤声。

不是皮尔逊不知道这些内幕。他知道的东西比布鲁斯特公布的还要多。《旋转木马》之所以装聋作哑,一个原因是皮尔逊不愿意当布鲁斯特的应声虫儿。另一个原因是他嗅到了布鲁斯特的真正企图,那就是通过打倒休斯,获得对环球航空的控制权。因此,皮尔逊也在等待时机,准备瞅准了布鲁斯特的软肋再出击。

这三个人各自心怀鬼胎,都在或明或暗地准备着、等待着、寻找着各种机会。

休斯面对布鲁斯特的攻击,没有做出任何回应。美国首富才不是个傻瓜。他有自己的应对策略。他非常清楚布鲁斯特的目的。但是,在自己的信誉收到损坏的时候,有哪一家媒体会站在他的那一边帮他说话呢?答案当然是没有的。谁都害怕自己会和休斯一块沉下去。布鲁斯特也有自己见不得人的地方。在华盛顿,除了波托马克河里的鱼儿,谁身上没有污点呢?与其竭力澄清自己的清白,不如反咬布鲁斯特一口——但是这件事情不能让休斯出面。

休斯找到了皮尔逊。皮尔逊也正在等待着他。双方一拍即合,派杰克.安德森给休斯当媒体策划助手,全权负责《华盛顿旋转木马》对布鲁斯特的揭丑行为。安德森手上有的是布鲁斯特的情报,都是休斯的手下雇佣密探弄到的。为了弄到情报,休斯甚至把布鲁斯特身边的女仆都买通了,可见此人的确不是省油的灯。不过,《旋转木马》的主要目标是曝光布鲁斯特和泛美公司之间的关系,以便塑造布鲁斯特在整个事件当中的阴谋者形象。休斯本人的情况,在专栏中提也不提。

在安德森的精心策划之下,《华盛顿旋转木马》总共发表了7篇专栏文章攻击布鲁斯特。皮尔逊则在美国广播公司主持了两次针对布鲁斯特的广播。《旋转木马》这些报导非常讲究策略。在第一篇针对布鲁斯特的专栏文章发表的时候,作者对布鲁斯特的态度相当温和,甚至还有些溢美。文章的结尾只是轻轻提到,“布鲁斯特先生和泛美公司之间的往来据说比较密切”。第二篇文章也没有很尖锐地批评布鲁斯特,只不过再次强调了此人与泛美的关系。所谓三人成虎。在大家疑神疑鬼的时候,布鲁斯特沉不住气,自己跳了出来否认与泛美的关系。这正好踩了安德森布下的套子,接下来的专栏可就没这么客气了,立刻抖落了大量布鲁斯特和泛美来往的证据。唯一有些遗憾的事情是,休斯手下的人没有找到任何证据证明布鲁斯特从其与泛美公司的来往中获得好处。而且,这些证据当中只有一处可以将泛美航空法案和布鲁斯特联系起来。在国会里提出的泛美垄断法是泛美公司的律师起草的。布鲁斯特曾经乘坐泛美提供的免费专机到北卡罗莱纳,为的是劝说参议院商务委员会的前主席,参议员拜利同意这个法案。

无论怎样,通过《旋转木马》,休斯成功地把布鲁斯特和泛美垄断案捆在了一起。1947年7月28日,在休斯自己的军火研制案件听证会开始前一天,休斯发布了一封公开信,第一次宣布布鲁斯特企图通过军火案“敲诈”自己,进而为有利于他本人的泛美垄断案铺平道路。这样,休斯开始了自己的反击。两人的正面交锋这才开始。

布鲁斯特面对休斯的指责,选择以退为进的策略。在休斯的公开信发表的当天,布鲁斯特宣布退出休斯的军火案听证会,并将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出庭作证,证明自己与泛美公司并没有任何关系。这样自己所谓的“敲诈休斯”的角色就无从说起。反正休斯本人的疑点太多了。听证会少了布鲁斯特,还会有其他人继续对休斯穷追不舍。为证明自己的“清白”,布鲁斯特甚至还请自己的政敌,杜鲁门政府的司法部长开展对他本人的调查。他质问休斯,如果他本人要敲诈休斯,需要等上半年吗?这半年里,休斯为什么不将“敲诈”的事实公之于众,而非要等到这个非常时候呢?

按照听证会程序,休斯本来要在听证会开始一周之后才出庭作证。布鲁斯特操纵听证会给休斯发出了新的传票,要求他在16小时以内必须出庭作证,想要彻底打乱休斯的部署。

休斯不打算接招。在听证会开始的这一天,他失踪了。

关键词(Tags): #布鲁斯特#皮尔逊#休斯
家园 哈哈哈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原创】一个记者的传奇(九)大战布鲁斯特(下)

一个记者的传奇(九)大战布鲁斯特(下)

在美国,国会听证会是搞垮一个政客的必经途径,例如尼克松,例如麦卡锡都是这么倒下来的,近处不成功的典型还有克林顿。但是要搞垮一个富翁,则需走过漫长的法律途径,直到最后被告和原告都已经精疲力竭,弄得无果而终,例如比尔.盖茨。

1947年的军火研发案听证会就是前一个结局。不过,这个听证会的最初目的并不是要搞垮一个政客,而是要搞垮一个富翁。从后来发生的情况来看,休斯在知道自己将要就军火案出庭作证的时候开始,他就精心策划了他的每一个步骤,有效地利用每一点资源回击布鲁斯特。这种政坛上的斗争,实在是美国政治学最好的教科书。

休斯的失踪,原来并不在其计划之中。他通过内线(参议员派普尔,负责调查军火案的参议员之一)得知,7月29日开始的听证会并不打算马上传唤休斯本人出庭,而是先让埃利奥特.罗斯福和休斯手下的当事人乔尼.梅耶(就是这个人给罗斯福上校介绍的女朋友)出庭作证。但是布鲁斯特意外地退出听证会调查组,并成功地将休斯出庭的时间提前了7天,这的确给休斯制造了一点麻烦。

他并不愿意立刻出庭,这里面有他自己的打算。因此他选择了藏匿。躲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通过各种手段与新闻界保持沟通。在华盛顿,调查组负责人,参议员弗格森得意洋洋地向新闻界宣布,如果休斯拒不出庭,他将利用手中权力,调动联邦警察,“用手铐把他铐回来”。

听证会过了五天,上面的罗斯福上校和梅耶作证完毕。这时候《华盛顿邮报》突然刊登了一个大标题:飞机打破记录,休斯驾机归来!这位亿万富翁打算驾驶他那架把他送上听证会上的F-11侦察机飞回华盛顿。

美国空军很不高兴。他们原本就不打算要这架飞机。休斯此举简直就是要证明美国空军做出了一个很荒唐的决定。在空军方面的抗议下,休斯宣布放弃乘坐F-11。而是把自己的坐骑换成了B-32轰炸机。在飞回华盛顿的过程当中,休斯不断通过无线电告诉新闻界自己的路线和所在位置,电台都在迫不及待地广播这个富翁与华盛顿的距离。等到休斯从飞机里出来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神话,演绎了一段传奇。现在全美国都知道,美国空军是休斯的对头。

(小布什驾驶飞机来宣布“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结果结结实实地抽了自己一个大嘴巴。)

这个传奇般的人物终于来到了听证会上。听证会与法庭不同的一处是,听证会上律师无法帮你做法庭辩护。他只能在一旁告诉你,是否需要动用宪法第五修正案来回避调查组成员的问题。虽然听证会上的证词无法用在法庭庭审当中,但是只要证词对证人有不利之处,此人的公信力就此完蛋。所以听证会具有的道德效力是法庭所无法比拟的。

休斯面对的听证会调查组中有四名共和党议员和三名民主党议员。其中有大名鼎鼎的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麦卡锡主义的始作俑者。休斯在调查组中的“第五纵队”只有一个人,就是参议员派普尔。

初上法庭,休斯立刻发动了进攻。他对调查组负责人弗格森说,既然布鲁斯特退出了调查组,而他本人又曾经“敲诈”过休斯,那么他应该作为当事人出庭作证,并且受到休斯的交互盘问(cross-examine)——也就是说,布鲁斯特可以盘问休斯,休斯也可以盘问布鲁斯特。这整一个要做法庭辩论来了。

弗格森没有答应休斯的要求。但是他同意,双方的质疑将以书面形式呈交调查组,由调查组出面提出问题。就这样,休斯赢得了在听证会上的部分话语权。第一回合,休斯赢了。

当天休斯的陈述很简单:1947年2月10日,布鲁斯特向休斯提出泛美和环球两大航空公司的合并案。如果休斯答应两大航空公司合并,那么布鲁斯特将撤回在参议院提出的对休斯在二战期间军火研制案的调查。

听证会上,休斯没有说布鲁斯特在“敲诈”他。可是每个人都听出这个调儿来了。

布鲁斯特的反驳也很有理由。他说,对于休斯的F-11侦察机研制项目的怀疑早在杜鲁门总统还是国防装备调查委员会主席的时候就存在了,而且整个委员会一直在监控休斯的研究。1947年是休斯主动向布鲁斯特提出两大航空公司合并的。因为他企图以此换取参议院对军火研制案的沉默。在布鲁斯特“拒绝”了休斯的合并提议之后,休斯手下的人还打电话威胁说“你会后悔的”。

布鲁斯特说完。休斯告诉弗格森,他有“大约200到500个问题”要布鲁斯特回答。弗格森宣布当天听证会到此为止。

布鲁斯特在反驳中犯下了一个错误:休斯凭什么向他,一个国会参议员,提出泛美和环球合并?如果休斯真有此意,他应该去找泛美的总裁。布鲁斯特也许忘记了,他曾经坚决否认自己与泛美有任何商业联系。

休斯是不会放过这个漏洞的。第二天他先找了国防装备调查委员会的碴儿。他接连指出委员会在二战当中犯错误的两个案例:

1. 泛美公司在战争中设计出了F-12侦察机。这架飞机浪费了比休斯研制的F-11更多的国家资源。委员会为什么不去调查F-12,而来调查休斯的F-11?

2. 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如火如荼的时候,泛美公司获得了大笔的资金,在南美洲修建大量毫无用处的飞机场。委员会为什么不去调查这个案件?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布鲁斯特担任国防装备调查委员会主席期间。

接下来,休斯向弗格森递交了质疑布鲁斯特的问题。弗格森虽然不情愿,但是还是按照提问单向布鲁斯特进行了质询。在提问中,布鲁斯特被迫承认,他和泛美公司总裁普莱奥有密切的往来,接受过泛美的小礼物,免费乘坐过泛美的飞机,还曾经到普莱奥的度假别墅休假。

人群中发出一阵阵的嘘声。

休斯全面控制了听证会。每一个步骤都朝着他预想的方向发展。他向着听证会调查组的议员们,也向着听众席上的记者们大声发表演讲。那些和华盛顿官员们鬼混的行为,那些纯粹的花花公子的行为,是因为他处在这样一个官僚机构当中不得不应对的措施,否则他对国家航空事业的一片热忱将无以实现。1937年他曾经驾驶着飞机创造了飞跃大西洋的记录,英国简氏飞机年鉴认为这种飞机是当时“飞得最快的飞机”。但是这种飞机却被国防部束之高阁。接下来飞机技术被日本人偷走,最后变成珍珠港上灵活敏捷的零式战斗机。他设计的另一款战斗机同样被陆军航空队拒之门外,但是性能更差的p-38飞机却被选用,最后养肥了洛克希德公司。作为航空爱好者、爱国者,休斯不断设计出新式飞机,但是他必须要和华盛顿的官僚们斗争。既要拉拢他们,又要防止他们捣乱。休斯得罪了许多官僚。因此,这次对他的飞机研制项目的调查是一个“完美的陷害”。

(所有的这些发言,在休斯飞到华盛顿的当天晚上,他就在杰克.安德森面前预演彩排过。)

是谁负责你在华盛顿方面的具体事务?弗格森问道。

乔尼.梅耶。休斯回答。

传唤乔尼.梅耶。弗格森提出。

休斯幸灾乐祸地告诉弗格森,梅耶的传票已经到期,他根本就不用到法庭作证。

这就是休斯早就打好的算盘。他之所以隐藏一周之久,就是等待梅耶的传票到期。这样,在听证会上他可以避免与梅耶当庭对质。这一点非常重要。无论梅耶本人如何忠实于他,在两个人就某件事情当庭对质的时候,调查组成员总会嗅出漏洞出来,弄得一发不可收拾。现在梅耶不用作证,休斯在听证会上所说的一切就都成了一家之言。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谁都没想到休斯有这一招。弗格森恼羞成怒,要立刻发传票传唤梅耶。休斯早料到了这一手。他带着嘲笑的口吻告诉弗格森:发传票没用。现在就算我本人也不知道梅耶在哪儿呢!

弗格森大怒,要以藐视国会的罪名起诉休斯。但是派普尔提醒弗格森,休斯针对的是你本人,而不是参议院,更不是整个国会。听证会调查组就这样被休斯撕成了碎片。

每天,休斯都要在听证会上发表长篇演讲,描述他那胶合板制成的运输机是如何气势磅礴(总重量200吨,机翼面积超过波音747飞机60%);或者“控诉”华盛顿和空军官僚是如何设置重重障碍,导致他在拿到国会拨款之前自己还倒贴了2000万美元用在飞机研制当中;要不他就向公众表示,在90天之内,那架胶合板巨无霸将飞起来。他还不断强调,为了他的飞机事业,他是如何穷心竭智,最后因为工作强度太大,自己的精神几乎濒临崩溃。总之,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英雄,一个向官僚主义挑战的独行侠。至于布鲁斯特,休斯根本提都不提,仿佛前者是个跳梁小丑,不值一哂。

在58岁的弗格森和59岁的布鲁斯特面前,42岁的休斯“代表了新的思想、新的实验和新的冒险。他不断地拿生命冒险,用来检测自己的新思想……没有什么比弗格森和休斯之间的对比更加强烈的了。这是年轻人和老头子之间的对决”。某个专栏作家这样评论道。

听证会一天一天地开下去。终于有一天,当休斯和他的助手拿着400页的文件来到会场的时候,发现听证会调查组的议员们一个都没有出现。原来半夜里,议员们临时做出了决定,将当天听证会议程取消了。弗格森当天因为“痔疮”进了医院,而布鲁斯特躲回了缅因州的老家。议员们终于挺不住了,一哄而散。

听证会再也没有召开。休斯在众人欢呼当中离开了会场。

在这场和布鲁斯特的大战中,安德森和皮尔逊只是休斯精心布置的棋局下的一个小棋子,发挥了应有的、但是却并不明显的作用。美国的富豪们操纵政治局势的能力不是《华盛顿旋转木马》所能够僭越的。安德森作为一个卷入其中的人,他了解休斯应对政客们的每一个步骤及其意义,知道了如何对付这些只会夸夸其谈的政客们。安德森曾对休斯说过,华盛顿的议员们全都是great bullies but poor fighters,不值得害怕。从此,他开始完全投入到华盛顿的政治舞台当中。

在听证会结束11个星期之后,1947年11月2日,休斯研制的大型木制运输机“赫拉克勒斯”号(或者说是“大力士”号)终于试飞成功——也是仅有的一次试飞。从此它就被锁在休斯的仓库里,再也没有露面。

布鲁斯特在听证会上吃了大亏,从此变得非常安静和老实,在参议院里夹着尾巴做人。皮尔逊对痛打落水狗的意义却还是很明白的。安德森一直在跟踪布鲁斯特的情况。1950年,安德森终于弄到了想要到手的重要情报。布鲁斯特在1947年举行那场听证会的时候,曾经买通华盛顿警察局的有关人员,在休斯下榻的酒店里安装了窃听器;此外,布鲁斯特还收取国会游说人员的小额贿赂(总额无法查清),为美国和西班牙弗朗哥独裁政权说好话。

这些情况当然不足以让布鲁斯特上法庭。必须彻底打垮此人,否则他笃定会反咬一口。这是皮尔逊的坚定决心。1952年,在布鲁斯特竞选连任缅因州参议员的时候,皮尔逊除了在舆论上造势反对布鲁斯特连任,还说服了时任缅因州州长的培恩出面挑战布鲁斯特。休斯向培恩提供了大量竞选经费,终于把布鲁斯特逐出了政坛。在后来的日子里,这个一度权势熏天的前参议员最后沦为游说集团的说客。

1958年,布鲁斯特本人的腐败行径再次被曝光。在他出于权力顶峰的时候,曾经收到过密苏里州太平洋铁路公司总价值65万美元的债券。债券交易的调查难度相当大。没等事情调查完结,布鲁斯特在1961年离世。这场延续了多年的大战就此告终。霍华德.休斯和安德森之间的故事却还将延续下去。

家园 Free Press, ah!

So, this is the true form of the freedom fighters!

家园 sofa, hua
家园 ding and hua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