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梦里燕赵 5 】修女马神婆 -- 萨苏

共:💬68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今天从基督教里退出不算是什么挑战,没人强留,不会有人追杀你,

你从穆斯林退出试试看,多少人等着杀你增加自己的功德。

在今天的华人界,公开宣称自己是基督徒倒要足够的勇气,来面对不少非基督徒的嘲笑和讽刺,比如loser啥的。

家园 他的《十字架》的确不错,基本是采用真人真事的实拍

《神州》我也不喜欢,对其中的一些说法不很同意。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家园 religion好像没有赵兄说的意思吧

查Webster's Revised Unabridged Dictionary里的词源和定义,都没有控制人的意思,主要是指承认有神存在,或存在能控制人的命运的力量。。。的行动、感情、仪式等等的。

religion

Re*li"gion (r[-e]*l[i^]j"[u^]n), n. [F., from L. religio; cf. religens pious, revering the gods, Gr. 'ale`gein to heed, have a care. Cf. Neglect.]

1. The outward act or form by which men indicate their recogni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a god or of gods having power over their destiny, to whom obedience, service, and honor are due; the feeling or expression of human love, fear, or awe of some superhuman and overruling power, whether by profession of belief, by observance of rites and ceremonies, or by the conduct of life; a system of faith and worship; a manifestation of piety; as, ethical religions; monotheistic religions; natural religion; revealed religion; the religion of the Jews; the religion of idol worshipers

2. Specifically, conformity in faith and life to the precepts inculcated in the Bible, respecting the conduct of life and duty toward God and man; the Christian faith and practice.

3. (R. C. Ch.) A monastic or religious order subject to a regulated mode of life; the religious state;

4. Strictness of fidelity in conforming to any practice, as if it were an enjoined rule of conduct. [R.]

家园 有点不同意见,十一现在也在说的,不光是历史名词。

“十一奉献”是教会一直在说的,无论是天主教,还是基督教,只不过基督教会大都凭信徒自觉。

家园 如果确切是叫Maria的话,

倒很可能是意大利人,不行,得去查查教会的纪录。

还有,翻以前的老帖,发现你在5个村长里面最后一句写这个“马神婆和天主教堂”,要是天主教,老家就是意大利了。

再转上一段:

【文摘】近代历史上还有比容闳、黄宽更早的中国留学生吗?回答是肯定的,而且应该还不在少数。有名有姓的至少随手就能找到四个。

可能有很多人都知道意大利天主教布教会传教士马国贤(Matteo Ripa)这个名字。早在1710年,他就从意大利来到澳门,随即北上来到北京,成了康熙皇帝的宫廷画家,经常跟随皇帝去各地巡视。不幸的是,马国贤在华期间,罗马教廷因中国礼仪的问题跟康熙皇帝发生了争执,双方关系迅速恶化。马国贤对于京师越来越敌视外国传教士的事态感到非常担忧。为了寻找另一个发挥自己宗教热忱的途径,他开办了一个学校,教中国孩子文化和基督教信仰,准备把他们培养成教士。作为天主教传教士,马国贤终身未娶,把全部的感情都倾注在这些中国孩子身上。

1722年,康熙皇帝驾崩。雍正继位后,对天主教传教士们又增加了许多行动的限制。马国贤决定要带他的学生回意大利。

最终,马国贤带殷约翰等四名学生来到了那不勒斯,克服了重重的困难,解除了教会的猜疑,以及解决了办学的财政问题,于1732年正式开办了专门培养中国留学生的“中国学院”。根据西方学者奈杰尔?卡梅伦的研究,这座“中国学院”在1888年被意大利政府下令关闭之前,总共开办了156年,培养了106名精通拉丁语的中国人神甫。

  1792年,英国政府派特使马噶尔尼率领庞大的使团前往中国谈判通商贸易,因在英国本土找不到合适的汉文翻译,便慕名前往那不勒斯的“中国学院”,聘了那儿的两名学生作为外交使团的翻译。凑巧使团中有两位画家,其中有一位名叫威廉?亚历山大的画家一路上创作了上千幅速写,详细记录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回国后,他又将这些速写加工成为水彩画,其中有一张正好画的是特使团中这两名汉文翻译之一。根据亚历山大所做的笔记(现藏大英图书馆善本特藏阅览室),这个入画的汉文翻译、那不勒斯“中国学院”中国留学生名叫多明诺斯?聂(Dominus Nean)。

中国人留学英国的记录也早于1847年。因为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英中贸易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广州的通商口岸先后出现了一批专门跟外商打交道的行商、买办和翻译。虽然清朝禁止天朝臣民擅自出洋,但还是有不少商人、仆人和移民偷偷地来到了英伦三岛。根据《伦敦新闻画报》(1845年11月8日)的报道,1845年,在伦敦海德公园旁的奈茨布里奇(Knightsbridge)开办了一个中国展览馆。引起全城轰动的是那儿一对有趣的活展品,即小名叫“阿兴”和“阿友”的两位中国留学生。他们都是广州人,大名分别是郭亚成和陈亚裔。大约在八个月之前,他俩搭乘“英格尔伍德号”(Inglewood)轮船到达英国的利物浦。据说那条船的船长原本是想带这两位青年到英国来受教育,并最终通过他们跟中国人谈判贸易,从而使自己也能获得好处。但不幸的是,那位船长在那次航行中因病去世。“阿兴”和“阿友”此前一直住在利物浦学习英语,直到本次中国展览馆的主办人兰登(Langdon)先生把他们接到伦敦。据报道,他俩都非常聪明伶俐,并且都受过良好的中文教育。从画面上看,他们都穿官服,戴官帽。由于都是出生于商人家庭,他们跟广州的上流社会也保持着广泛的联系。

家园 瓜瓜!

谢谢你,同时告诉你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我把你这里的照片打印了给我的奶奶看过,她说除了眉眼,这个人真的很象马神婆!不过她说马神婆应该姓马阿,这墓碑上怎么姓孟呢?

不管怎样,真没想到有这样的发现!

家园 再说马神婆

没有想到真有这样的巧事。上次回贴的时候, 说Marie Monsen就是马神婆完全是我的猜测。据费正清的《剑桥中华民国史》,1906年在中国的新教教会外国传教士即达3833人,到1919年,这一数字增至6636。足迹遍布中国1704个县中的1598个。考虑到这百年来的动荡,根据回忆来找一个人,实是不易。不过现在看来,还真有几分可能呢。

用google在网上查了一下,有关Marie Monsen的网页还是有一些,可大都是弯弯倒倒的洋文,看不懂。好在又找到了三张照片,能否再请萨奶奶鉴定一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萨苏兄的“梦里燕赵”真是写的好,血性的汉子,古朴的民风,无不令人神往。这样的场景,仿佛离我们很近,又仿佛很远。说它近,是它就发生在我们生长的这一块土地上,先辈们的血液也正在我们的血管中流淌。我们对这样的历史有着天生的亲切感。说它远,则是现在的社会与那时相比,有很多好的东西没有继承下来。难怪有人叹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

就说说这基督教吧。瓜瓜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关于吃人不吐骨头的育婴堂的。其状况完全就是纳粹的集中营,进去的人别想活着出来,嬷嬷们都是青面獠牙的巫婆,邪恶得紧。那本书和一本叫《一块银元》的小人书是瓜瓜放在箱子最下面,最不愿意重读的文学作品。

长大以后,读的书多了一些,对以前的阶级迫害越来越不以为然。无怪毛老人家说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又说知识越多越反对动呢。

对于民国时期基督教会创办学校,医院以及育婴堂等机构的作用,现在的人们大都持积极评价的观点。如萨苏兄提到的马神婆,实是对吃村的父老们有再造之功。我想象Marie Monsen这样的传教士,不管她是不是马神婆,其所作所为,应大都如此。这样的人物是值得我们记住的。所以在瓜瓜看来,能不能确认马神婆只是能否使一个美丽的故事划上完美句号的问题。真正的收获在于通过其人其事,对历史对自身历史态度的反思。

至于如何看待基督教在中国的宗教传播,那是一个大题目,也是目前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以个人理解,单纯说宗教都是反科学,是误导信徒是不足取的。至少还应该从社会学的角度去探讨其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如能健康发展,教会的正面作用应该是大于付作用的,有西方国家的教会为证。可是什么是健康发展,又如何健康发展呢?

家园 再次谢谢瓜瓜

照片通过我母亲那里发去,老太太还没有上网的能耐。

说实话我想象中的马神婆原来是美国西部片里女主角的形象,原来她是长的这个样子,有些出乎意料。

老太太还说过马神婆非常喜欢孩子,乡里人都劝她嫁人,她却又不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