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也说说我在教会的经历 -- 煮酒正熟

共:💬92 🌺19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久违了。啤酒花一朵。我的室友的母亲是戴雨农的养女,

父亲是CIA特工,弹得一手好钢琴,impressive。

家园 衲兄回来了就不要走了

除了雪个和闲看蚂蚁

这里还有你还不认识的采薇姐姐

还有慷慨激昂的浮云

家园 我的那位室友前几年去伊拉克,同袍死伤者众。带回凯夫拉

头盔和防弹背心两套。其使用说明书颇多滑稽之处。

其父是当年尼克松访华时的随团翻译。

要挖坑的话,故事是一堆堆地。不过我现在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了。(这一年间,因缘际会,我连着骨头都换了也。)

家园 出啥事情了?

连骨头都换了?

家园 花, 有创意

猪啊,我这头鹿也喜欢英雄无敌

家园 难得难得
家园 嘻嘻,

玩英雄无敌, 脸皮厚厚地说我在西西肯定算高手之列的

家园 衲子是狗衔赦书 诸侯避道

家园 马鹿除了这个,

还玩啥?

家园 在德国的时候去过几次

当时去的那一处也是有台湾人搞的,还去拿了标有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名称的日历,来英国后一次教会都没有去过,走在路上有时会有人搭讪着传教,但没有时间和他多说。

家园 续三

这个学校一共设有五个班,一个初级、一个中级、一个高级,还有一个专门为办身份的同胞设立的班,主要是传授如何填表、如何回答面试问题这些。最后一个班是所谓餐馆班,就是专门为那些在餐馆打工的同胞设立的,因为他们下班时间比较晚,所以只好单设一个班。

高级班是由两位ABC教,里面多数都是来美国半年左右的小猴子。我教的是中级班,用的教材是 Side By Side (third Edition),学生的程度是已经学过这本教材的前8课,掌握了30句简单对话,会200个单词。

我觉得当老师,最重要的就是两点:

1 对学生要多多宽容和体谅,要设身处地;

2 耐心,不厌其烦,悔人不倦 (当然尽量表毁人不倦)

我在第一堂课上告诉大家,上我的课,最不需要的就是紧张和拘谨,如果需要离开教室,不必征得我的同意;如果身体不适,可以随时休息打磕睡。有问题可以随时打断我、提问。而且大家也不必跟我叫老师。叫我名字就好。

我这个班在五个班里是学生最多的,一开始就有13个,后来又从其他班过来几个,最后是17个。学生的情况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中青年,20-50岁,都是在中餐馆或类似的地方打工,再一种就是老人,基本上跟我老爸老妈一个年龄层,不用工作。

他们能坚持来上课都挺不容易的,最主要的就是一多半学生都没有车,每次来都是搭同学或教友的车 (有些教友周一会来教会参加活动)。

班上有6-7个学生是广东籍的,一开始连我讲的普通话跟起来都比较吃力,而英语中有好几个音,在粤语里根本就没有,他们怎么努力都发不好。

再就是学生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后来又有几个高级班的同学一定要进我这个班。这些都给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

我的具体办法是:

(1) 每个周末把周一要讲的课文看一下,把重要的单词、短语,和句型摘出来,做成 Word 文件,周一上班时打印出十几份。

(2) 每次上课,前10-30分钟快速过一遍前面学过的内容。最多时会把前面5-6篇课文都过一遍,目的就是多次重复,加深记忆。

(3) 重交流 (听说),轻语法;重阅读,轻拼写。人的精力有限,应该让他们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最重要最实用的方面。

(4) 课堂上反复领读,然后逐一让他们读,我进行更正。

(5) cold call. 而且会根据学生的程度提不同难度的问题,挑战他们但又不能吓倒他们。

下面说一下我印象深刻的几个学生和一些事。

续三
家园 赞一下老煮
家园 续四

先说一对老夫妇。两位老人都是近70岁的人了。他们都是文革前的大本,老先生来美国之前在山东某大学任教授。他们文革期间学的是俄语。两位老人那么大年纪了,却对英语学习热情很高,非常认真投入。老先生的语言天赋也让我颇为惊奇,他发音很准,而且自己能敏锐地发现自己的发音与我的发音的差距。我对所有的学生都很平等和善,对他们更是多一份敬重,因为他们的年纪和身份本来不需要对我怎样尊重,但他们却总是把我摆在师长的位置上,礼貌有加。

一个32-33岁的女生,广东籍,在洗衣店打工而且参与一点管理工作。开始普通话都讲不好,英语发音问题很大。我记住了她的几个发音难点,每堂课都会点她的名,让她练发音,帮她纠正。这个女生非常勤奋,能吃苦,而且性格特别开朗 阳光,有勇气也有韧性,每次都很开心地练,发错音了,同伴笑,她也笑,真是可爱。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她发音方面的进步,而且是普通话和英语同步进步,呵呵。那个学期快结束时,她在课间很开心地告诉我,她的客户(美国人)夸她发音进步好大。作为一个老师,没有什么事比听到这个更感欣慰的了

一个很不起眼的MM,估计也就是25岁左右吧,发音一般,个子比较高但长相很普通那种,也不太怎么提问题。但最后的期末考试却让我大吃一惊!我们这个班上有几个女生,这个中级班已经上了两个学期,我教的东西,一半她们从前都学过,这其中还包括两个优秀生。但最后全班最高分却是那个不起眼的MM拿到的。这个MM也是在餐馆打工。看她的试卷,我发现她很细心也很聪明。期末考试因为是开卷,所以我故意把题目出的比较难比较活,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只能拿到70分,只有较好掌握语言规律的学生才有可能拿到80分以上。这个MM答对了大部分高难度的题目,低难度的题目(就是书上有几乎一模一样句型的) 上因为粗心丢掉了几分,最后得分是91分。我想,如果她有我们这些人的学习条件和机会,应该不会比我们差的。

一个台湾MM,叫Amanda. 大约25岁左右。她大概是这个班里长得最好看的两个MM之一了,甚至她就是最好看的,因为她基本上可以算是个PPMM了,圆润的瓜子脸,一双大大的眼睛。每次接送她的都是一个跟她年纪相仿、相貌清秀的小伙子。Amanda 发音很准,英语基础也很好,但她好像身体很虚弱,脸色总是青灰青灰的,而且性格特别内向、怕羞,永远都是低垂着眼睑。每次 cold call 叫到她,她青灰色的脸总会红一下,不由一个男人不生出一种要保护她的欲望。她最后的成绩是全班第三。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来到美国的,也不知道他们今后的生活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只是希望那个小伙子能好好待她,他们能过上平静 幸福的生活。

期末考试那天,我也学美国教授那样,给学生们带去一些饮料和小食品。我告诉大家认真答卷,但不要担心,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考试。考试结束后,班上所有同学一起问我,下学期还教不教我们?我说,我要听校长的安排,但我尽量争取。实际上,我那时已经打定主意放弃了。原因有两个。

家园 有伊拉克的照片没有?
续四
家园 这坑填的

这不是正规的挖坑法,是连环雷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