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汉尼拔征战记之五:最后的辉煌–坎尼战役 -- 史鉴

共:💬143 🌺35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奇怪亚

您看您引用的这个部分

一排都由若干个方阵组成,每个方阵是一个或两个百人队组成的小队,宽20人,纵深6到7人,方阵和方阵之间留稍微大于一个方阵的间隔。第二排各方阵对准第一排方阵间的空隙,第三排方阵再对准第二排的空隙。

所以阵形显然就是如下图所示

X X X X X X X

Y Y Y Y Y Y

Z Z Z Z Z Z Z

其中X为第一行诸方阵,Y为第二行诸方阵,Z为第三行诸方阵。空隙应该是一直都存在的。

家园 呵呵,回您贴的时候我就怕出现这种没图片说不清楚情况,举

顾剑这个原文只不过它在手边,史鉴毫无疑问也早已熟知方针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就懒得上图了。

看来您对罗马方阵并不熟落, 下面这个链接有一些很初始的说明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man_infantry_tactics

这个有相对详尽的说明

http://www.geocities.com/Athens/Oracle/6622/legions.html

没时间的话不用仔细看文字,看看图就好了(我就是,呵呵)

老实说,关于罗马方阵,我的信息来源大多来自于书本,尤其是专门的图文并茂的画册。这次也是您激励我在网上到处找链接,以前小蚂蚁的著作罗马人的故事也有个算不错的交代,但是现在不知怎么他的主页废了,别的中文连接都没有图。

下面这个链接详细论述了关于gap的问题

http://www.geocities.com/Athens/Oracle/6622/close.html

但是很遗憾,这个应该是马略军改大队作为一个战术单位出现之后的事情,但好歹大致能说明我要问的问题。

在图6~15这个复杂的过程中,罗马军团不会保持图5中的封闭战斗前沿,而是不可避免出现2次战线断档,呈犬牙交错状,我的意思是敌人怎么会放任罗马军队这么折腾,而不会抓住这个时机予以打击。

关于通道,我说的是纵向通道,就是图1中供轻步兵撤退的通道,他将在图2中予以封闭,或者图12一线撤退的时候,图13中二线列队后置百人队没有封闭缺口的时候形成的纵向通道。

家园 司马迁写到李陵,身体某个部位便隐隐作痛,忍不住多写几笔了。
家园 就是普鲁塔克的名人传,战争场面也比司马迁列传详细多了。

关键还是文风的问题,西方史家的文风大多铺张琐碎,细节多得让人眼花缭乱,这是中国古代史家最忌讳的文风。

家园 …………………………其实他用隐形墨水在行间写下了上千句同样的话:

“打倒封建独裁、灭绝人性的汉武帝同学!!!大汉朝生于不义,自将死于耻辱!!!”

才过了几十个寒暑春秋,汉武帝同学真的挂啦……又过啦几百个寒暑春秋,汉朝真的灭亡啦……

家园 呵呵,你一提醒,我才意识到这是三年前的事情了。

三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啊。

汉尼拔这个系列,拖得时间太长,我都不好意思了。其实早在2005年秋天我就准备好了,这期间俗务缠身,写东西的时间越来越有限了。

汉尼拔这个题材,如果真想写得过瘾,得写成历史小说才行,这个我就力不从心了。我写汉尼拔征战记,定位依然是通俗历史,不是历史小说,只在每一章的引子里面掺一点演义的东西,正文力求严谨,每一句话都有出处。不过这样也就画地为牢了。坎尼战役的高潮,无论古典史料还是近现代的专著,基本是就这些东西了,再多就是纯粹的臆测。

关于罗马布阵的第一个问题,我觉得一个步兵阵战的两翼没有骑兵保护,无论如何是比较危险的事情。即使坎尼的地形局限性很大,但敌军骑兵总能找到迂回侧后的路子,只不过难度大一些而已。如果两翼没有骑兵,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敌骑运动了。开战以后,奴米底亚骑兵就是运动到山坡上侧击罗马左翼骑兵的。另外一个是政治原因。罗马骑兵绝大多数是贵族出身,自诩国家栋梁,来到坎尼就是为了建功立业的,瓦罗出于政治的考虑,不可能不让骑兵上阵。

关于罗马的棋盘战阵,西方史学界一直有争吵不休,到现在也没有定论。不过罗马战阵接敌的时候肯定是没有间隙的,因为任何间隙都将被敌人利用。至于战时变阵的问题,西方史学界通常认为很有可能,因为冷兵器时代的阵战充满了间歇期,双方交战一段时间以后都要各自退后,士兵坐下来喘口气,也顺便救护伤员,等歇得差不多了,开始站起来对骂挑衅,然后一拥而上,重新开打。所以罗马战阵轮换的时候,肯定处于间歇期,敌军也忙着调整阵容呢。罗马军队训练有素,变阵通常很快完成,而且总会有一半的方阵是可以立刻投入战斗的,敌军想利用这个短暂间隙也不太容易呢。

排头兵都是最危险的,当然也是最有希望立功的。罗马军团的打法,倘若不是训练有素的部队,根本经不起罗马军队第一线的冲击,所以排头兵不见得就肯定是炮灰。坎尼战役比较特殊,因为罗马军队一门心思冲破敌阵,根本懒得变阵了,而且罗马军队新兵太多,估计也没有能力变阵。所以在坎尼战役当排头兵,是需要莫大的勇气。排头兵通常是百人队里最勇敢善战的士兵,应该是由百人队长挑选的。

你提到的那个500假装投降的迦太基士兵,是出于李维的记载,其实是500名奴米底亚骑兵。这个段子西方近现代史家大多认为是李维灌的水,因为太过匪夷所思,而且波利比乌斯也只字未提。李维写这一段无非是想证实汉尼拔的“狡诈”,给罗马惨败找借口而已。至于那个东风,应该是西南风,因为罗马战阵是面向西南的。意大利夏季盛行来自北非的西南风,所以炎热干燥,直到现在依然是这样。

家园 逐一花谢各位老大的指点啦,

哈哈

家园 西方的方阵对阵东方的布局

谢谢老大们回复了咱的一个问题,关于东西方战役记述的详细性差异问题,

/article/1137653

咱还有一个初级的问题,

为啥西方会发展出密集的战阵?是地理的限制,对手的局限,还是有更重要的原因?

历史上的,马其顿方阵,希腊方阵,罗马方阵的逐步演化有何关联那,

咱们东方非游牧民族的步兵数量远胜于西方,为何没有产生所谓的方阵布局那?

如果架空乱想,西方的方阵对阵东方的布局,不知会是啥结果,

补充:

1. 马其顿的东方远征由于是超大距离外线作战(古典年代),其过程不知是否合适作为东西对阵的结果,

2. CCTV好像有个节目探讨了这个猜测,

家园 那也是不同渊源的问题

西方历史的起源最早来自于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心事件就是希腊和波斯战争,前面却不厌其烦的写了一大堆其他的东西。这是私人做史的典型特点,后来的历史著作除了修昔底德等少数历史学家以外都沿袭了这种讲故事的作风。中国的历史起源是官方史,讲究的是言简意赅,《左传》、《国语》都是这样,只有《战国策》是另类。

家园 同问同问

是小说还是历史?:)

家园 你说的过了

罗马之前不是没有先例的,390BC和皮洛斯都曾打到过罗马城下,之后罗马就养成了不跟还在国境内的敌人谈和的传统,在这种传统下,汉尼拔打到罗马城下未必能在心理上震慑住罗马人,反而可能因为丧失机动性被罗马反包围。

家园 中国古代步兵也是方阵吧。

冷兵器时代打仗,方阵对于步兵来说是必须的,没有方阵依托的步兵就是乌合之众。罗马的步兵小方阵不算密集,根据波利比乌斯记载,罗马方阵的间距是马其顿密集阵的两倍,所以每个罗马士兵要面对两列重叠向前的10支长矛。

至于东西方比较,我一般是不做的。首先我对东方阵法不了解,其次这种讨论往往不客观,比如多年前那个马其顿对阵秦军的争论。

家园 这个说法很形象

根据你的意思再理解整理一下。

战术是下底传中。

将道是,用古广明 主导下底传中,还是用别人。

或者说,战术是兵书,将道是怎么用人。兵书是死的,用人是活的。

有收获有收获。

家园 老铁客气

如果回到古典时代的战争中,罗马人的战术包括:步兵方阵前两排是比较年轻但不算很有经验的士兵,最后一排是有经验的老兵;进攻时先投标枪,等等。都是比较具体的作战方法,而且是比较固定的、死的东西。

将道则是基于主将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是很活的东西。如果说战术属于技术的话,那么将道应该更偏向于艺术。将道大致包括两个方面:

(1) 战前布署。就是解决 敌人的中路和左右翼可能会怎样布署,我该怎样针对敌人的布署进行布署 这些问题。

(2) 临阵指挥。临敌交战,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从前计划好的东西被打乱了,或者是某处战况处于最最生死攸关的时刻,该处胜负直接决定整个战役的胜负。这时就需要主将迅速做出判断,采取有效对策,比如迅速调集预备队在关键部位实施最坚决的攻击,等等。

汉尼拔的坎尼战役似乎更多地体现了其战前布署的天才,而华伦施泰和拿破仑都是临阵指挥的艺术大师。

如果拿咱们熟悉的三国人物来说,我觉得关羽就属于将道优秀的将领。

大体上,从高向低排列,分别是:

军政战略能力 (帅才)

战役布署指挥能力(将道)

军队作战方法 (战术能力)

士兵战斗效能 (单挑能力) (比如汉军近战时的单挑能力就高于匈奴。而北宋、南宋 与 女真、蒙元,明军与后金相比,近战单挑能力就差)

后勤指挥应该也属于军政战略范畴,当然是属于很低级的。军政战略的高级部分应该是解决 什么时候该打击哪个敌人,什么时候应该实施攻击 什么时候应该收手 等问题的。我觉得关羽欠缺的就是军政战略能力。

家园 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久了,想来想去,似乎应该是这样的

罗马军团的三线阵列的两线之间的距离时很长的(百米?几百米?),这样的话,两线轮换时,第一线应该是转身撒腿就跑,迅速穿过第二线的通道,第二线在第一线通过后封闭通道,重新形成绵密的战线。

在第一线撤退的过程中,敌军有三种可能的行动:1、自己调整阵线;2、以整齐队形追击;3、无队形追击。第一种情况不论。第二种情况,敌军为保持队形,一定跑不快,罗马人不必担心被追上。第三种情况,敌军不能保持队形,面对严阵以待的第二线,势必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很可能被一举击溃。

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描述了,从扎马战役的描述看,大概情况应该是这样的。电影《斯巴达克斯》的最后战斗场面比较直观的表现了第一线被击溃后,第二线面对追敌的情况,可惜很快就变成乱战了,这是美国电影一贯的毛病。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