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夫一妻制起源之谜(THE MYTH OF MONOGAMY) -- dolong

共:💬25 🌺2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在某环境因素下,你所谓的完整恰恰可能是变态

也许不需要父亲的人格才是真正的完整人格。

正如不是只有恐龙主宰的世界才是地球世界一样

家园 首先

这个基本上就未必对。其次,你所说的养,无非就是物质上的,父亲在精神上也很重要。不然的话要父亲做啥?摆设?

家园 也许阿米巴或者病毒之类主宰的世界是如此。但人类社会是二分的

我们并不是无性或者多性生物

首先
家园 其次

父亲是父系社会的产物,也是父系社会的需要。

西南走婚制中你看到过父亲的角色了吗?只有旧旧的角色。

所以父亲不是必须的,只是一定阶段的产物。

家园 试管呢?克隆呢?基因人工合成呢

母系社会呢?

其次
家园 问题是我们已经进化到这个阶段了

那么你这么说,母亲也是未必需要的了,反正可以生下来之后给别人抚养,比如给一个男人。弄不好以后男人也可以生小孩了,那是不是也不需要女人了?

家园 更大问题是目前的阶段是男女力量失衡的结果

目前仍然是男性力量强于女性力量的时代,所以仍然需要父亲。

更深一层说,目前男性占优的社会阶段,是因为需要男性作为基因突变、优化组合的主导方。这是物竞天择的进化导致的结果。

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基因的优化和变异发展,男性的主要角色就会消退。

一个婴儿无论他是无性还有性繁殖的,与其他动物的一个区别就是他需要培养,这就相当于传统“母亲”的角色。如果说“养”是有亲子意识的动物的共性的话,那么“培”是人类社会的创造。换句话说,“培”是社会的责任。

所以有以父代母的说法,没有以母代父的,因为培养后代是母亲的天职。

家园 既然有一夫一妻制,那么必有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和多夫多妻制了

楼主能否将这几种人类婚姻制度的先后变迁做一个说明,然后看看是否能从基因进化或经济条件变化来解释?

家园 现在很多孩子与母亲关系并不特别好

可能我们周围是一个特例,因为过去物质匮乏年代,母亲要照顾好丈夫,让他体面有精力出去挣钱,让孩子吃饱穿暖,剩下的最后是自己,母爱在孩子心目得到充分的体现。现在独生子女,很多家长特别是母亲望子成龙,上学前压着画画学琴,上学后这班那班,把孩子的天性压缩到最小空间,母亲的形象与我们这代很不一样。我的孩子(男孩)与他母亲比就跟我亲得多,欧洲杯,法网,F1共同语言多得很,从母亲那儿往往得到的是“该学习了!”,我并不是不管孩子学习,孩子学习也不错,现在自觉性比我上中学时好多了。关键时代进步了,母爱不再以原有方式表现了。我记得曾经电视里讨论过这个问题。

家园 说明时代进步了,培养的方式方法也变化了

但核心没有变,母亲仍然是子女生活与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