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萨索故事(0) -- 橡树村

共:💬343 🌺205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家园 所以曼德拉出狱之后两个人就离婚了

政治主张相差很远。

温妮比纳尔逊小很多,嫁给纳尔逊没几年,纳尔逊就开始了二十七年的铁窗生涯。

在纳尔逊被捕之前,温妮基本上不过问政治的。

但是后来纳尔逊曼德拉成了反种族隔离斗争的符号的时候,温妮就开始在政治上逐渐重要了,但是她的政治主张和纳尔逊就相差很多了。

到现在,温妮也是南非最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之一。

实际上温妮是年轻一代主张暴力反抗的代表人物。

家园 应该没问题吧?

在海边,原油的来源方便。

在大城市附近,产品的出路方便。

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

除非说什么环保问题。

不是有人说大城市一百公里内不能有大型化工企业么。

中国化工企业选址最成问题的是煤化工,包括发电厂。

大都是距离用户近,远离原料,白白增加运费,增加运输压力,提高成本,增加能耗。

真是莫名其妙的安排。

家园 花顶,很牛比的企业啊。

工人待遇在南非是不是算很好的?

家园 哈哈,中国到处都是人。

又缺水,选哪儿都不方便。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中等偏上

比不上一些小公司。但是比行业平均水平要好。

不过还是有点留不住技术人员。毕竟比不上欧美。

不过很多老员工都有股票的,这个现在可值钱。

家园 我自己照的照片

这些是我照的。摄于06年10月。

点看全图

萨索一厂。那个白塔是空气分离。法液空的设备。

点看全图

萨索一厂。最左边的建筑里面藏着目前萨索最值钱的浆态床反应器。

点看全图

Secunda厂区。拍照的那天运转不正常,半个天空都是乌云。

点看全图

Secunda厂区对面的宾馆。这一带唯一一个向点样子的宾馆。里面有赌场。周围是高尔夫名家Gary Player设计的草地高尔夫球场。没有一棵树的高球场是比较罕见的。

关键词(Tags): #萨索#厂区
家园 这速度!

好,好快!

家园 先花这儿

家园 花顶好文
家园 我原来的单位就是做这个的,商业化也应用到了一两百个村子。

当然政府也拿钱补贴,不过后来公司转行了,目前只在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研究。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也作这方面的研究,不过好像是侧重发电。

家园 【原创】萨索故事(17)

煤气化毕竟是煤化工都需要做的,萨索在摸索煤气化的时候,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煤化工业在大兴土木,这样,关于煤气化方面的问题,萨索至少还有其他国家的技术人员可以交流,还有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而费托合成部分,萨索就只能孤零零的自己奋斗了。而且遇到的困难更让人头疼。

从德国来的工艺叫ARGE,是和鲁奇气化打包一起来的。合成的反应温度是220摄氏度,在费托合成里面算是低温反应。这个反应器的表现一直不错。这个工艺是德国在二次大战时期使用的间接液化工艺,德国人十几年的操作经验市的工艺已经基本成熟,基本上一开车就好,遇到的问题不多。

ARGE也是固定床反应器。不过这个固定床就是真的了。费托合成需要催化剂,这个催化剂一般是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有的需要有一些氧化硅氧化铝之类的,这样,这些催化剂就是固体,工业实用的形状就是小颗粒,直径几个毫米的条形,球形,星形等等。ARGE反应器呢,就把固体催化剂装到了一根根的大约5厘米内径,12米长的管子里面,立着放起来。几千根反应管组成了一个反应器,反应管之间,反应器内,是水,来带有反应释放的热量。水的吸收热量的能力是非常大的,本身又便宜,这就是为什么化工这么需要水的原因。

这种样子的固定床反应器,叫作列管固定床。实际上每个反应管自己就是一个独立的反应器,大的反应器不过就是把各个列管反应器并列起来。列管的上下两端都焊接在巨大的钢板支架上。可以想象,这样的结果,虽然整体体积不一定大,但是会比较重。

经过净化的气体,预热以后从反应器顶端进料,然后进入到一个个反应管里面。反应管里面装填的是固体的催化剂。催化剂的颗粒粒径一般都在3毫米的样子。颗粒太小了,反应器的阻力就太大,这样就增加整个工艺的能耗。颗粒太大了呢?颗粒大了有效的催化剂比例就少了。费托合成催化剂一般是多孔结构,这个有效比例倒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主要问题在于反应热。

费托合成是个强放热反应。虽然比不上燃烧、氧化反应放热那么厉害,但是费托合成反应释放的热量,在煤化工里面确实最厉害的,远远超过甲醇合成和合成氨。

放热以后会发生什么呢?由于反应是气体在催化剂的表面上反应的,所释放的热量,气体只能带走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热量就传递到了催化剂上面。这样,催化剂就被加热了,温度就会升高。

费托合成催化剂非常的难伺候。温度有一点变化,反应的情况就变了。反应温度高了,生成的产物的阿尔法就偏小,这样就得不到所希望的产物了。特别是得到的甲烷会增加很多,实际上很多时候提高温度,只是增加甲烷,而并不增加其他烃的收率,这是很让人头疼的。并且,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度就越快,反应速度越快,所释放的热量就越多;甲烷化反应释放的热量比费托合成反应释放的热量也多,甲烷化的比例越高,放出的反应热也越多,然后温度就越高,甲烷化的比例就更多;这样就于是形成恶性循环。

并且,费托合成在这个反应条件下还不是个平衡反应。就是说反方向的反应在这个条件下基本上不存在,不像甲醇合成和合成氨,如果温度设高,会增加反方向的反应速度,从而有一个抑制反应温度过高的机制。而在低温费托合成体系里面,是没有这样的机制来控制反应的。

土鳖

【原创】萨索故事(18)

关键词(Tags): #萨索#ARGE#固定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萨索故事(18)

列管固定床反应器所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在列管外面通上水。水的吸收热量的能力是最大的,特别是在温度较高,把水变成蒸汽可以带走很多的热量。这样,就可以及时地把生成的热量带走,从而控制反应。

但是热量不仅仅向外散发,还向催化剂的里面累计。如果催化剂的颗粒很大,催化剂的中心就会积聚很多的能量,这样催化剂中心的温度就会升高,仍然会出现那个恶性循环。

费托合成催化剂还有一个麻烦事,就是如果长时间在高温的情况下反应,催化剂就没用了。这个过程在化工里面叫做失活,就是失去活性的意思。有一些反应,催化剂的失活是可逆的,就是说失去的活性在某些条件下,经过处理,或者不经过特殊处理,还可以恢复。但是费托合成的催化剂不行,失活了,催化剂就没用了。虽然有一些再生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比较贵,没有工业实用价值。催化剂是比较贵的东西,要尽可能的不失活,用的时间越长越好。所以,催化剂颗粒就不能太大。

同样的道理,反应管的直径也不能太大。反应是依靠反应管外面的水来带走热量的。反应管越大,装的催化剂就越多,反应就越多,释放的热量就越大,单位表面积需要带走的热量就越大。而毕竟这个带走热量的速度有一个极限,反应管大了,就来不及控制温度了。另一方面,反应管大了,反应管中心位置的催化剂的热量就很难带走,这些催化剂的温度就会升高,然后就是上面讲的一大堆麻烦。

那么能不能把反应管的直径弄得很小呢?这个也不方便。反应管越小,同样量的催化剂,所需要的管数就越多,就是说所需要的材料就越多,这样重量也上去了,制造成本就上去了,也给加工,运输都带来麻烦。而且,这些反应管是依靠一个大的支架支撑的,这个支架需要支撑的重量越多,这个支架本身就越重。这也会带来材料和加工成本的提高。实际上费托合成反应器使用的这个支架材料,是非常特殊的,全世界只有一家供应商,还总是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所以这个材料可不便宜。

再一方面,催化剂的颗粒大约是几个毫米直径,把这些不算很细的颗粒装在直径几个厘米的反应管里面,可不是这么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同一个反应器里面,所有的反应管里面装的催化剂要尽可能一样多,堆积的方法要尽可能的相似,这样每个反应管的阻力就差不多。如果各个反应管的阻力不一样大,那么气体当然要去找阻力小的地方走,这样阻力大的反应管就没有用了。还有,把催化剂装进去难,把催化剂拿出来也不容易。

所以呢,催化剂的颗粒要刚刚好,反应管的直径也要刚刚好。反正挺麻烦的。得到正确的催化剂的粒径和反应管的直径,需要大量的工作。不过好在这些工作萨索不需要考虑,这都是德国人已经干过的么。

土鳖

【原创】萨索故事(19)

关键词(Tags): #萨索#固定床#费托合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萨索故事(19)

气体经过催化剂床层,就可以形成产物,气体液体都有。萨索使用的反应条件下,形成的固体蜡,要么在这个温度下是液体,要么可以溶解在液体里面,所以基本上没有固体,否则也是麻烦,管道会堵塞,造成一系列问题。

这个反应的单程转化率并不高,大量的反应气体没有反应。为什么要这样呢?一方面当时的催化剂的研究水平有限,还没有找到活性很高的催化剂;另一方面,转化率低一些,生成的热量就少,那么需要移走的热量就少,就可以部分解决反应器的设计难题。

得到的产物有很多的甲烷,还有很多低碳烃。低碳烃都是有用的东西,可以经过深冷分离。但是甲烷没办法,就要经过一个叫做重整的过程,和水反应,再变回合成气,从而充分利用原料。

得到的液体产物,冷却后有固体出现,就是石蜡。剩下的液体可以进一步加工得到柴油,石脑油。石蜡可以做成蜡制品,也可以精加工处理得到很多高增值的化学品。

石脑油是什么东西?石脑油是石油化工里面炼制汽油的原料。组分范围和汽油差不多,但是和汽油还有很多区别,所以有专门的一个名字。当然,石脑油还有其他的用处,比如裂解得到乙烯丙烯。费托合成得到的石脑油实际上更加适合进行裂解,但是萨索就是要生产汽油。

ARGE反应器从一开始运行就不错,虽然也有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但是比起那个Kellogg反应器造成的麻烦,基本上都可以忽略了。

目前萨索有六个ARGE反应器,还在运行。最古老的反应器已经超过五十年了。

萨索在合成方面主要的麻烦就在美国人给的那个Kellogg工艺。

这个反应在340摄氏度进行,叫做高温合成。温度和ARGE反应器有差别,主要还是和目的产物相关。温度越低,产物的阿尔法就可越高,柴油的比例就高。温度高,阿尔法就低,气体和汽油的比例就高。

这个工艺一开始就麻烦不断。

Kellogg工艺使用的是循环流化床。这个名字能让不少人糊涂。循环,说的是催化剂需要循环。流化?这个词是流态化。基本上就是说要固体具有了向液体一样的性质,向液体那样的流动。

具体一点,就是固体催化剂在反应器内,气体从下向上吹,经过催化剂进行反应。由于有气体吹着,速度合适的话,固体的催化剂可以保持不落下来。但是一部分的催化剂会被从反应器顶部离开的气体带走。实际上萨索的循环流化床的操作状态,将近一半的催化剂要被气体带走。催化剂很贵的,这些催化剂浪费了很可惜,就需要回收。回收不难,让气体的流速降下来,这样催化剂就不能继续保持在空中的飞行状态,就需要沉积下来。沉积下来的催化剂再被输送到反应器的进气口,回到反应器内继续参加反应。

点看全图

循环流化床

左边那个小的是反应器,气体和部分催化剂通过上面那个弯管进入到右边大的家伙里面,气体流速降低了,催化剂就可以分离。气体产物从最右边的那个管道顶部离开反应器。催化剂在底部收集,然后送回到左边的反应器。

这个是萨索二厂的反应器,使用的反应器都是成对出现的。

土鳖

【原创】萨索故事(20)

关键词(Tags): #萨索#费托合成#固定床#流化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萨索故事(20)

注意到没有?这个体系内不能有液体。有了液体,催化剂颗粒就会聚到一起,然后就会在不应该沉下来的时候沉下来,这样流化状态就被破坏了,反应就没办法继续进行。所以,就要保证只有气体产物。因此这个反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340摄氏度的温度,加上已经较低的阿尔法值,就可以保证产物全是气体了。

得到的产物,在分离了催化剂之后,还回夹带一些很小的催化剂。再经过分离除掉这些小颗粒,再冷却就得到了气体烃和油。气体烃还是需要分离出有用的低碳烃,特别是乙烯丙烯,然后剩下的甲烷什么的经过重整,变回合成气参加反应。得到的油也是石脑油,经过精炼,就可以出厂了。大的工艺和固定床的工艺是相似的,当然具体有很多不同。

听起来复杂吧?操作起来更麻烦。萨索就遇到了很多的麻烦。

都有什么问题呢?

首先是反应器材料问题。海外加工的反应器使用了不合格的材料。这可能是那个时代全世界反应器建造的通病。1950年代初期,战争刚刚结束,损失了大量的优秀技工,材料也短缺,加工能力明显受限制。而且战后重建的要求,使得制造业也应付不过来,这就导致了质量下降。

然后呢,就是这个流化。想象一下,上百吨催化剂,都是几十个上百个微米的大小,以每秒5米的线速度在反应器里面上冲下撞,那是多么的壮观!会多么的吵人。循环流化床运行的时候噪音真得非常大,震耳欲聋的,很远都能听到。而且,这个三十米高的庞然大物,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它在摇晃!实际上这个摇晃的问题非常严重,让你觉得这个庞然大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倒下来,所以反应器需要非常牢固的固定才行。

接着呢,还是流化的问题。流化不是这么好控制的,气体速度低,催化剂飞不起来,速度太高,催化剂夹带走的太多。气体速度还涉及到反应的进行程度,接触时间越短,反应的程度就越低。如何平衡更方面因素,得到稳定操作,可是需要很久的经验的,特别是那个没有计算机进行辅助的年代。

再有,还是流化的问题。催化剂本身可不是钢铁,这么快的速度下互相碰撞,特别是和反应器碰撞,催化剂的粉碎就非常严重。其实就是钢铁,再这么样的恶劣条件下,也坚持不了多久。催化剂的颗粒太小了,就很难从气体里面分离出来,被气体带出反应器的就会增多,催化剂的损失就很厉害。同时气体里面的固体含量高了,就会给下游工段带来很多麻烦。

还有呢,还是流化的问题。上百吨催化剂高速冲撞,对于反应器本身也是个考验。那些弯管、接头、阀门,磨损都非常严重,寿命都不长。前面不是说了材料不合格么?这里的问题倒不是质量问题,而是选用的材料根本就应付不了。这样就需要经常的检修。这些接头什么的,一旦磨损到一定程度,就会漏气。你想想,我们反应器里面都是什么东西。一氧化碳:易燃易爆还有毒;氢气:易燃易爆;烃:易燃易爆;甚至细细的金属催化剂,有机会基础到氧,也同样易燃易爆。本来体系的温度就高,泄漏之后,不用想,立刻着火。

于是,在萨索的早期,救火就成了所有工作人员的家常便饭。萨索的员工大都住的离厂区不远,厂子一出事情,就会给员工打电话。其实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打电话。循环流化床着火时候发出的声音,几里地之外都能听到,很多员工是一听声音不对就直奔现场的,接电话的只能是家属。可以想象那个时候当萨索员工的家属是多么的提心吊胆。这么危险的工作环境,伤亡也在所难免。家属要胆战心惊的等待家里人一个保平安的电话,但是往往处理要持续几个小时,家里面就没有任何消息。实际上有好几次大火都没有扑灭,好几个反应器都损失掉了。

所以呢,虽然这个工艺在1955年宣布试车成功,得到的第一批汽油也被灌入了萨索的总经理的车里,但是,真正把握操作,是好多年以后的事情了。而这些经验,是用很多人的生命换取的。

不过,这些问题,到了七十年代,基本上算是解决了。

【原创】萨索故事(21)

关键词(Tags): #萨索#循环流化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

  一些小化肥厂用煤做原料,记得好象是用煤烧去空气中的氧,余下的氮与氢制成氨。

  如果我的记忆是对的,那么煤制油厂能不能与化肥联合生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