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在日本过七夕 -- 梁东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国内尽人皆知,七夕正是纪念他们一年一次的鹊桥会。农历七月初七,也称“乞巧节”或“女儿节”,主要是女孩子向织女姐姐讨教巧手的节日,不属于政府法定节日,现代女孩相对巧手更加注重脸蛋,所以多年来已少人问津。近来七夕逐渐被人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渐有复兴之意。
日本的很多节日都来自中国,长期以来也一直使用和中国一样的农历。明治维新之后,随着大规模的西化和“去中国化”,从1873年(明治6年)正式开始公元纪年,并将原有的农历节日全部移植到公历上来。所以日本现在的“春节”就是咱们的元旦(1月1日),“端午节”就是5月5日,“七夕”就是7月7日,当然还有很多日本自己的以及进口西方的其他节日,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三周前,端端幼儿园向各家长布置任务,要三个折纸,俺和端娘绞尽脑汁回忆原来的手工课都是怎么教的,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留下,害得俺还在河里发帖漫天请教折纸教程的事情。值此“七夕”佳节,在此对所有热情帮忙的朋友道声谢!
最后俺折了一个纸盒(有些像过去的斗,底大口小),一个青蛙(向前蹦不灵,翻跟头很牛),端娘折了一个纸鹤(只有一边翅膀会忽闪,有些半身不遂)。老师还发了三张彩色纸条,像书签一样,让家长在上面写下对宝贝祝福的话。端娘出文俺出字,也完成了。
昨天下午去接端端,老师让俺将折纸和祝福语都挂在一根竹子的树枝上,而且每个枝杈上都有各自宝贝的名字,要挂在名字的旁边,不得随意。
今天上午俺有名大家属班的日语课,之前已经通知了,今天上午下课后有集体活动,过“七夕”,可以带家属和小孩。同学们要自己带一样小吃,和大家一起分享。俺做东西的时间来不及了,就委托端娘帮忙给做的凉面,等俺下了课给送过去。
11点45分,活动正式开始。
开场大家都很熟悉了,照例是主持人致辞,领导讲话。正装出席的是领导,不过领导不是校方的,而是我们使用教材的出版社领导,感谢我们对他们的支持,还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这个好像有些新鲜;
这是部分同学及老师在活动现场,中间的桌子是大家带来的食物;
学生代表讲话。这位印尼同学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讲话基本是造句练习,把所有会的词和句子都说上一遍。后面的两位是出版社的代表;
出版社代表讲话(略);合影之后就是聚餐;从照片的效果来看,俺一手端盘子、一手拿相机的功夫还要苦练啊!
聚餐之后,老师给大家讲“七夕”节的来历,这位是牛郎(应该是自己制作的绘画作品);
这是牛郎和织女;
两人好比鸳鸯鸟,夫妻双双把家还;
怎奈王母反对这场星际婚姻,将二人隔着银河分开,只能每年相聚一次;
故事讲完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写祈福的短签;
然后将短签挂在准备好的竹枝上;同学们纷纷拍照留念;
看起来还是很热闹的;
本来以为活动结束了,竹枝将被永久收藏,没想到转眼间,竹枝就被拆散了;
原来是个人写好的祝福可以带回家去;
活动结束了。在回家的路上还见到了一户人家门前的“七夕”竹;
等到端端的幼儿园,也是类似的“七夕”竹;
地上是已经分好的各自带回家的“七夕”竹,看来我们的确是享受的国民待遇;
后记:端娘的凉面广受好评,一些中国学生也来取经。几位日语老师一直在研究独特的调味汁里都有什么东西;不知道是哪位中国高级班的同学带来的卤鸡爪也很受欢迎!几个日本老师连说好吃,而且很遗憾在日本基本见不到鸡爪卖。
没有想到在日本竟然过了一个“七夕”节!
不知道国内的孩子还有几个知道牛郎织女故事的,知道的又有几个不是通过家长而是通过幼儿园或学校组织的活动了解的;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一个“七夕”节没什么要紧,传统节日还有很多嘛。确实是不少,不过如果已经没有什么传统的文化在传承,就剩下以西化的商业活动行为贩卖一些传统形式为包装的食物(例如“中秋节”买月饼搭配红酒或XO),就算是节日也不过只有一个逝去内容的空壳而已。我们不断地抗议日本和韩国争夺我们一些传统文化的根源,也无非只是争个名份而已。一切只为“非遗”这么个漂亮的帽子。
真的“非遗”了,就没有非议了?
如果心已在曹营,身着汉服又有什么意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日常过节,农历改阳历;农业上还是按照农历下种,那些批发市场用的挂历上面也是阳历农历都印。
没有俺认识的~
失败
客人如潮水,各个饿死鬼
我都累的要阵亡了...
还是在日本过情人节舒服哦,收到了不少巧克力,虽然都是人情巧克力,不过...一周不用买零食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