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石城颂(中国文化遗产日征文) -- 范适安

共:💬62 🌺5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石城颂(中国文化遗产日征文)

点看全图

久居南京,对南京的城墙情有独钟。

南京这座城,始于2470年前的越王勾践,历十朝故都,可谓每片瓦,每块砖上都镌刻着历史!钟山龙盘,石城虎踞。说的是南京的气势,诸葛亮曾有“此乃帝王之宅也”的感叹!

我不是历史学家,对南京的历史没有过系统的研究,但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普通市民,每天抬头低头看到的都是巍巍钟山,蜿蜒城墙,大江东去…南京的山水城林伴着我从不谙世事到长大成人,其实,它早已融入我的生命…

爱南京的城墙,是因为它朴实敦厚离百姓的生活很近。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城里城外,早已打破原先固有的概念,城墙再也不是禁锢发展的樊篱,它已成为市区内的一道风景。它伴着普通而勤劳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好像是自家院落的围墙,平实而让人安心…

爱南京的城墙,是因为它不哗众取宠,既融入山水又为山水增色。

去过北京的长城,它绵延于北方的崇山峻岭,是绝对的视觉主角。而南京的城墙,起承转合与山山水水间,勾连跌宕,交融有序。那山,那水,那墙,是如此的珠联璧合,如此的交相呼应…

爱南京的城墙,是因为它的传说,是因为它的传奇。

石头城的鬼脸,曾吓退曹营大军?中华门的藏兵洞,曾出奇制胜?台城的砖砖相扣,果真夹裹的是糯米稀?…

厚重的南京城墙啊,一任冬来暑往,一任枝蔓攀援,一任枪林弹雨,一任世人评说。他曾是世代英雄的骄傲,曾是落寞枭雄的耻辱,曾是民族复兴的见证,也曾是民族灾难的亲历者…

城墙穆穆!城墙无语!!

城墙里的每一块砖都刻着制造者的名字,都承载着历代普通劳动者的故事,都浸润过孟姜女们的泪滴…

它难道不是代表着民族的脊梁?难道不是一份沉甸甸的民族文化遗产吗?

我爱南京的城墙!你呢?

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好这份历史的遗存吧!

(为撰此文,星期天载着儿子,从北京西路市府经鸡鸣寺,解放门,玄武湖登台城。这段城墙是融湖光山色最经典的一段。后由东到西穿市区主城过清凉山,直奔石头城,俗称鬼脸城,这是南京城墙最具气势的一段,得照片数十张。后时间不及,其他要去的地方只好放弃,30多公里的城墙难以一日尽览啊。图中中华门,阅江楼为资料翻拍。希可为文添趣。此记!)

点看全图

明武庙旧址,现为市政协所在地

点看全图

明文庙及国民政府考试院旧址,现市府所在地

点看全图

古鸡鸣寺(1)

点看全图

古鸡鸣寺(2)

点看全图

古鸡鸣寺(3)

鸡鸣寺香火极好,又兼暮鼓晨钟之趣

点看全图

国民政府考试院侧后景

点看全图

解放门,由此门可入玄武湖

点看全图

在解放门看鸡鸣寺背景

点看全图

解放门段城墙(1)

点看全图

解放门段城墙(2)

点看全图

从玄武湖看钟山

点看全图

从玄武湖看九华山

点看全图

从玄武湖看台城

点看全图

入玄武湖的小城门

点看全图

玄武湖城墙

点看全图

台城(1)

点看全图

台城(2)

点看全图

台城(3)

点看全图

台城(4)

点看全图

台城(5)

点看全图

台城(6)

点看全图

台城(7)

点看全图

台城(8)

点看全图

台城(9)

点看全图

远处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点看全图

从城垛里看到的南京火车新站

点看全图

台城(10)

点看全图

从城上看到的鸡鸣寺

点看全图

从城上看到的玄武湖(玄武湖,古称桑泊,

传孙吴训练水军之所,原与长江贯之,

后长江改道,独立成湖)

点看全图

钟山九华山相看两不厌

点看全图

台城寻踪(哈哈,史学家还未定呢)

点看全图

穿插一下:中华门

点看全图

穿插一下:中华门内的城中城

点看全图

穿插一下:中华门城中的藏兵洞

点看全图

穿插一下:狮子山段城墙

点看全图

穿插一下:狮子山上的阅江楼,长江四大名楼之一

600年来有名无楼,此楼的兴建,算是填了历史空白

点看全图

穿插一下:每一块城砖有名有姓有血有泪啊

点看全图

在台城看解放门城墙

点看全图

造大城墙时为方便运输的辅墙

点看全图

墙缝里是糯米稀吗?

点看全图

城下的闲亭

点看全图

下台城时的大理石简介

点看全图

下一目标,鬼脸城,路上浓荫蔽日

点看全图

路经清凉山山门,夏天的好去处

点看全图

到秦淮河边了,北边的电视塔,不亚于东方明珠哦

点看全图

石城,俗称鬼脸城

点看全图

像鬼脸吗,就它吓退了曹营大军?

点看全图

城在红岩上

点看全图

鬼脸照镜子(1)

点看全图

鬼脸照镜子(2)

点看全图

鬼脸照镜子(3)

点看全图

城随山势,山因城威

点看全图

虎踞

点看全图

城林一体

点看全图

城墙边的秦淮河,间夹三层观光道

点看全图

鬼脸城墙(1)

点看全图

鬼脸城墙(2)

点看全图

鬼脸城墙(3)

点看全图

鬼脸城墙(4)

点看全图

鬼脸城墙(5)

点看全图

潮打空城寂寞回,水已改道痕犹存(1)

点看全图

潮打空城寂寞回,水已改道痕犹存(2)

点看全图

潮打空城寂寞回,水已改道痕犹存(3)

点看全图

步行道美轮美奂

点看全图

画舫码头(1)

点看全图

画舫码头(2)

点看全图

十里烟柳十里堤(岂止十里啊!)

点看全图

山围故国城犹在

点看全图

潮打空城寂寞回,水已改道痕犹存(4)

点看全图

清凉门

点看全图

鬼脸城墙(6)

点看全图

鬼脸城墙(7)

点看全图

啥时留下的机枪眼?

点看全图

鬼脸城墙(8)

点看全图

鬼脸城墙(9)

点看全图

快到家门口,来拍一张中山门。沪宁高速从此上路。

点看全图

来张近的

点看全图

中山门月牙湖边的城墙

点看全图

中山门全景

点看全图

来张近的,那辟邪蛮肥硕的,还成了南京的市徽哩

转了一天的墙,问儿子感受,答曰:过瘾!!!

谢谢观光,再会!

关键词(Tags): #石城(当生)#南京(当生)#石头城(当生)#城墙#中国文化遗产日(landlord)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台城还没上去过

真惭愧,离家走路就20分钟,维护后就从来没去过了

家园 不去是遗憾啊!
家园 五年没回南京了

台城是变了样了,可是那个可恶的太阳宫还好端端地在那儿! 这东西太煞风景了,郁闷!

家园 说的是,像个飞碟,停那儿不走了。
家园 这些地方都没有去过

虽然俺已经去过南京N次了。

家园 花石城

文美图也美

鸡鸣寺,在叫公鸡山的山上?

刚才瞅见范适安同学跑新人榜榜首去了,顺便祝贺一下。

家园 呼应一下适安兄

我八十年代在南京住了六年多,现在也时有往返,个中感怀,容以后慢慢道来。谨录王安石“金陵怀古”,为范兄图文壮色。

桂枝香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家园 哈哈,这是著名的一首,儿时就背诵!
家园 谢谢鼓励啊,学姐!
家园 下次来一定要去哦,值得一看的!
家园 花,很感性的文章,

图多且美,楼主辛苦了。这个“浆固明城',难道南京城墙真是糯米汁粘合的么

家园 20多年前去过

老实坦白,当时印象平平,只有大三元的狮子头还有点印象。看来要去补课了,错过的太多了。

家园 好文好图,送花助兴——

阅江楼记    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日间朔南,存神穆清,与道同体。虽一豫一游,亦思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境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栏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栉风沐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下上,番舶接迹而来庭,蛮深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夷之远,益思有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推,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悉止阅夫长江而已哉。  

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故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岷。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家园 此记现镌于阅江楼之碑,也是一著名书家所撰,有浩然之气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