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请教一个关于美国大学offer的问题 -- Alas

共:💬27 🌺2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请教一个关于美国大学offer的问题

    不好意思,冒昧地向大家请教一个关于大学方面的问题。

    刚刚收到美国的一所大学(在美国排名200名左右)的一份offer,读博,奖学金比较可观;不过我正在考中国某前五名大学的硕士,把握很大。不知道是在国内读完硕士后再到美国一所排名比较靠前的大学读博士好,还是直接去美国这所大学读博士好?

    我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比较自信的,觉得在国内读完硕士后应该可以拿到美国一个比较靠前的大学的OFFER。不过我听说在美国读博士期间转学校比较容易,过去后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合计转个好学校,请问这种可能性大吗?谢谢。

    关键词(Tags): #美国#大学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不知道你将来的打算是做什么?

      如果你仅仅是想来美国毕业后就地在工业界找个工作,实际上名校出身与否并不是很重要,往往是专业对口更重要,所以你应该多考虑给你资助那所美国大学的专业是否比较热门,是否容易在美国找到工作。

      如果是打算做学术,那么出身很重要,找个好的大学,好的导师对你以后的前途很有好处,这种情况下,建议你先在国内读个硕士,读硕士期间,选个比较前沿的课题进行研究,发些质量高的文章,然后有目的地联系美国好得大学好的教授,这样你的成功率更大一些。

      如果你选择去现在这所自己并不满意的大学做博士,虽然转学在美国理论上确实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前提也是要你有拿得出去的成果,有好的大学好的教授愿意资助你才行,除非你根本不需要奖学金。而我见过大部分脱离老板转学成功的都是仅仅拿到半额奖学金,或者根本没有资助的情况下得到好学校的录取(因为人在美国不需要签证所以入学没问题),然后靠自己的积蓄挺半年,半年以后再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所在新学校找到愿意资助自己的教授,然后才开心新的生活,如果你选择这条路,你要对这个情况有所准备。

      另外,美国大学里面教授们最烦恼的事情第一个是研究经费问题,第二个就是学生问题。研究经费拿到了以后,那些钱都是有期限的,教授们马上就急着找到合适的学生给他们干活,一旦他们找到了学生,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学生中途离开,在美国养一个博士生需要4,5万美元左右,如果学生干了两年突然离开,那么对于教授来说(特别是年轻教授)意味着两年的钱就白费了,这对他们来说是很残酷的一件事。因为在评定tenure时候,一般说来,毕业的硕士生数量权重是很低的,况且很多硕士生是系里通过让他们担任助教的方式就可以进行资助而并不需要教授们自己掏腰包。所以一般中途离开的学生是很难与导师继续保持好的关系,做到好离好散几乎不太可能。那么这就涉及到,你联系其他好学校时候几乎不太可能拿到导师的推荐信,而美国大学里面又很重视推荐信,因此你那时候联系美国好大学的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一心想去一个好的学校念个博士,那么不如先在国内踏踏实实念个硕士,期间不要荒废时间,多做些高质量的研究工作,念个博士毕竟是你的life achievement,准备充分些从长远上来讲对个人发展有好处。

      • 家园 两年时间哟,两年时间哟……

        其实问题还不止这个。

        所谓200排名,等于没说。US NEWS上很多科研的东西没反映出来。200排名不见得就不是牛校。打个比方,Colorado School of Mines,这个学校还真不知道排第几,而且某些专业不招本科生,US NEWS上应该就没它名字。但是这个学校的地球物理却是顶尖的学校。你在国内,你就不知道这个了。

        转学绝对是不人道的,但是,殊不知大学里面还有TA一说。做这个的话,跟导师没关系,至少道德上不用太内疚。真要跟了导师搞事,我就这么说一句,都是他妈做科研的,大家都在一口锅里抢食吃,你招了我的学生,你在道上还要不要混下去了。话是严重了点,但是这点人情,美国还是讲的。所以真要转学,不要拿着RA或者Fellowship转。

        国内现在两年研究生也很成问题,跟以前不一样了。很多标准降低了,读了研究生混日子毕业的比比皆是。国外宽进严出,学术上严格不少,学校可能烂点,但是都能真做点实在事。更重要的,美国这边学术氛围比国内好,做学问一般要严谨一些。

        再有就是大方向问题。国外前些年搞反恐,搞得教授闹饥荒;这两年政策放开,招了不少。小布希倒行逆施,美国经济一年不如一年(去年刚吹破一个大泡泡),科研经费也受影响。所以再过两年,又不晓得刮什么风。

        其实楼上点出一个关键:人自己到底想干什么。老老实实做学术,那就来;想挣钱,留在国内票子大把的机会多的是,好比楼下某个没什么学问的老兄就喜欢说自己挣得多,那又能有什么办法?我见过有个傻叉在签证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说“将来我一定回中国,回中国Do My Own Business.”,那是当场被拒,凄惨得很。

        至于什么时候出来,说真的,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不过,居然有排名200的学校要,如果只此一家,楼主即便读了研究生,那也是危险的很哪。本科GPA这个硬指标,读了研究生也是不能变的。

        • 家园 国内也在往好的方向变,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毕业回国了

          大学排名只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至于国内大学的本科GPA,并不是有很多教授看重的,中国大学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GPA的差别大得很,并不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教授们招博士也比较慎重,对于来自于自己不熟悉的中国学校的学生申请,很多时候有条件的话都会问一些系里面其他的中国来的学生或者教授了解情况,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比较有名望的高校出来的学生比例远远大于其他学校,也是个雪崩效应。一般说来,教授最看重的是推荐信,而没有哪个教授本人会看中英语考试的成绩。

          至于你说的TA,确实很多学校会给TA,但一般给TA是不必要非得读博士的,听楼主的意思,他读的是博士,想必资助多半是来自于教授的RA。

          • 家园 英语考试是绝对的废物……

            我一同学V是300,教授叹口气,说,考T吧。然后招之。

            我觉得最看重的应该是一个十分确定的、与教授相符合的专业方向和该方向已被证实的科研能力。可惜国内国外都有那种专业写PS的家伙,而且本科生一般都不可能完全确定自己的小方向,所以教授就只好看你的“研究潜力”也就是推荐信了。

            读研之后,最主要的提高就是在小方向上的提高,硬指标论文,软指标大方向上的博闻和小方向上的精通,这对申请是有极大好处的。可是我就有个同学,两年研究生,一年上课,一年科研(申请的时候才半年时间呢……),周期所限写不出文章来,那就不是正效果,反而是大大的反效果了。

            至于有名望,北大清华中科大可以基本通吃之外,剩下的学校大抵都是这个学校爱这个,那个学校爱那个,所以事先就要了解清楚了。当然,象IOWA这种大学,估计是个中国学生都比较难,北大的就更难了……

      • 家园 是不是在醒瞌睡啊?

        http://www.cchere.com/article/908657

        能不能停,

        理由:太吵了。

      • 家园 太不厚道了,有这么说话的么?

        最看不惯这种在帖子里面夹带私货,阴阳怪气显示自己优越感的人!

        网友来问问题,本来就是寻求帮助。

        你倒好,根本不了解美国的研究生制度就上来乱说一气,还对网友冷嘲热讽,这是什么态度?西西河宣扬的包容到哪里去了?

        这两天河里不大太平,这里又出现一堆对骂的帖子,都惟恐天下不乱么?版主也不出面管管。

        本来不想说什么的,可是实在忍不住了。

          • 家园 你孤陋寡闻了,我就是本科毕业出来直接读博的

            而且算起来还是美国前五名的,属于你看得上的。我认识的朋友中,这种情况也不少,几乎美国所有好大学都有中国学生本科出来直接读博的。还有,我当年同班同学本科毕业就五个人来美国念博士,这个比例在本科学校各系中也就算是个平均数。由此可见本科毕业出国并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事情。

            你知道几个靠造假拿好学校的全额奖学金出国的?太小看美国教授的智商了吧。

            • 家园 俺就签过几十封推荐信

              你知道几个靠造假拿好学校的全额奖学金出国的?太小看美国教授的智商了吧。

              俺上学那会儿还算中国第一牛校吧。我那会儿不想出国,主要是成绩太差。那帮同学去得是不是好学校我没问过,不想抓他们的把柄在手。

              • 家园 那种推荐信是一文不值的

                自己写的然后随便找个人签的推荐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种做法有点自欺欺人。美国教授看推荐信时候,只有他们自己认识的信得过的人的推荐信才会作数,并且他们会发email或其他方式向签推荐信人进行核实,至于那些无意义的推荐信则会直接进了碎纸机。

                • 家园 也没有那么绝对

                  其实从国内来的推荐信,有几个推荐人是这边委员会成员听过名字的?更别说“自己认识的信得过的人”了。当然,如果真有“自己认识的信得过的人”,那一定是大大的加分!

                  不过国内的推荐信,如果是自己写好了请老师签名而已的,还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主要是英语太稚嫩,而且言之无物。尤其是一个学校有一个学校的风格,都成了八股文了,说服力就可想而知了。

                  • 家园 那些推荐信就没有任何意义

                    教授在考虑的时候是不会考虑那些推荐信的.

                    正像你说的

                    如果真有“自己认识的信得过的人”,那一定是大大的加分!

                    伪造推荐信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对你的申请造成负面影响,但是绝对不会对你的申请有任何帮助,你费半天劲伪造的推荐信多半就是一张废纸而已.没有任何教授会把那类推荐信当真的.这就是我说的,这种推荐信一文不值,更别想通过这种造假行为获利.

                    其实从国内来的推荐信,有几个推荐人是这边委员会成员听过名字的?更别说“自己认识的信得过的人”了。当然,如果真有“自己认识的信得过的人”,那一定是大大的加分!
                    国内最好的大学里教授与美国教授的合作并不是你说得那么少的,我认识太多的是靠国内教授推荐来美国深造的人了.另外,很多大陆来的人现在在美国做教授,他们与国内学校的联系很紧密,他们有很大一部分人招人是直接联系国内学校的教授要人.这也是为什么我说的,先在国内好大学找一个好老板念一个硕士,然后再联系出国成功率大很多的原因之一.

            • 家园 哈哈, 不爱肯定是个小天才

              看你那个魔方贴,佩服阿,我六面从来就没有对出来过,除了有一次实在不耐烦,拆了,重装,

              其实本科出来直接读博的,很多是中国最好的学校来的,到的也是美国最好的学校,俺原来认识的一个,后来到google当小老板去拉。

              到排名200名的学校倒是反而不多见, 美帝国主义剥

              削中国的教育资源, 贪心的很呢。

              • 家园 说到google这个小老板

                原来外号似乎是叫猪头?90到93届的?在中科大当年的学生里面似乎名声挺差的。

                据说有没事去跟售货员MM调情人家当了真他又闪人的糗事。

                猜错了不要怪我……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 家园 我可不经夸

                我知道我自己当时纯粹是机缘巧合,我本科时候很贪玩,本科成绩并不是非常突出的。当时申请学校的故事类似于天上馅饼掉到我脑袋上了。

                我感觉本科时候就出来的,没有paper,没有研究经历,有一部分运气成分吧。

                魔方那个也是以前见过一些其他的拼法,但记得当时看到的拼法需要记忆的套路步骤非常多,不同情况下要记不同的套路,但是效率比较高。可是我记性不太好时间长了没记住,后来慢慢的形成自己这个方法,好处是仅需要记住一个边块换位的套路,不管什么情况就是反复重复同一个套路。当然缺点就是相对比较费时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