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国20年内不缺劳动力(01)! -- 副将

共:💬81 🌺25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献花
    • 家园 深化“计生”的关键是对少数民族一胎化

       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高于汉族人口增长速度。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56%,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4%。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长了2.0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了15.88%。

      这是五年期间的累积结果。实际上,在02年、03年,汉族人口可能还在增加,从05年开始,汉族人口就开始减少了。而少数民族人口以后仍会以五年增长15.88%,十年增长30%以上的速度增长。

      下一次人口普查,你会看到一个汉族人口减少、少数民族人口增长30%以上的惊喜,而且以后每一次普查都会如此。

      由于汉族人口已经开始减少,因此,深化“计生”的关键是要消灭“计划生育”的死角,立即停止对少数民族的优抚政策,对少数民族实行严厉的“一胎化”。比如说,在汉族地区实施的“上房揭瓦”等等手段,对少数民族要发扬光大。大军做后盾,不要怕他们造反。

      对于“一胎化”后少数民族的养老问题,可以由中央财政负担(对汉族的养老问题则不必,这里仍然体现出了对少数民族的优抚政策)。

      • 家园 或许你的担心正是政府的目的

        也许北平政府的目的,就是要削弱汉族,否则无法解释此政府所采取的一贯压制汉族的从人口到文化到文明的一系列措施,和对于已经产生的种种社会问题给出的荒唐解释。

        在中国(暂且只能这样称呼),如果汉族被削弱成少数民族的那一天到来,中华信仰就不再是我们国家的潜信仰了(明信仰是共产主义),而不得不和其他民族主义竞争。

    • 家园 最大的问题还在于,随着经济的转型

      从劳动力密集型经济到知识密集型经济后,劳动力的过剩会更明显。中国要长时间的依靠劳动力密集型来保持竞争力的可能性不大。转变也是必然的。

      • 家园 城市化的提高,要求第三产业的人多,日本韩国在此阶段缺人

        日本,韩国,台湾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走过来的,从他们的历史看来,他们在工业化的同时,也城市化了。在他们年纪大的时候,有技能的成为老技工,没技能的成为城市服务业人员(农民扩大了都市人口,都市又扩大了服务业的需求)。即便是日本韩国台湾产业升级迅速,向海外转移产业,对工人转型要求高,淘汰了不少工人,但这些工人都在城市里都保证了良好的就业。他们整个社会也保证了很低的失业率。

        根据日韩台现代化的经验来看,产业升级了,效率提高了,劳动力并不比以前少,甚至还要多,需要的劳动力反而紧缺了,因为现代化城市化的进行对服务业需求大增,至今日本服务业占劳动力的80%,韩国台湾也在70%左右。没有发达的服务业,根本没有现代化的生活!

        人口政策要立足于人口结构的和谐、要防止未来劳动力的短缺。近来一些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将争论的话题集中在人口政策与劳动力是否短缺的问题上,有人认为,应继续不折不扣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降低生育率,只要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解决劳动力的需求问题,就没有必要顾虑所谓的劳动力短缺。也有人主张改革人口生育制度,他们从人口急速下降会导致未来劳动力短缺这一可能趋势出发,希望改变现有的一孩化政策。实际上,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除需要一定经济活动人口外,还需要一定比例的家庭劳动人口,以支持老年人的居家供养和必要的新生人口的生殖。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徘徊不前,就深受家庭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影响。因此,在思考未来人口发展战略时,应该着重从人口年龄结构的和谐程度去思考人口政策,要防止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劳动力短缺。

        人口政策要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缓解老龄化水平。在我国人口增速已经极其缓慢的基础上(日后还要长期负增长),人口总量问题就成为一个常数,而结构调整则转变为一个更加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利的自变量。因此,我们要在人口总量达到的峰值与老龄化水平的高低之间作一个衡量,既要控制人口总量,防止人口增速反弹,又要通过人口结构调整,缓解老龄化水平,这样或许更符合当前我国的利益。

        经过人为努力,将生育率从高降到低是可能的,而将长期以来已经较低的生育率提高则是不太可能的如果群众的生育意愿已经显著低于更替水平,那就意味着即使放开政策也很难使生育率恢复到更替水平。人口有一个规律,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再来解决,可能已经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北大人口所乔晓春教授提到。

        日本正在以增加婴儿补贴和幼儿看护基金的方式刺激其人口出生率,韩国政府则彻底改变了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小规模家庭计划”,从今年起鼓励人们做输卵管和输精管复通术,并为没有尽早放开生育而后悔。(韩国1995年经过大讨论,改变了计划生育的做法,改为鼓励生育,但是生育率反而从当时的1.6掉到现在的.2,急得韩国议员要自己生育做表率)

          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在1970年之前都还是高生育率,在1980年代先后进入高等人类发展水平,当时中位年龄只有21-24岁(比如韩国1980年只有21.8岁)。1980年代之后生育率相继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现在韩国、台湾生育率只有1.2,新加坡只有1.3,而香港更是只有0.9,香港、新加坡、韩国的中位年龄2005年分别为39.4、36.8、34.5岁。由于1970年代之前高生育率时期出生的人口仍然没有退出劳动市场,这些地区的经济仍然会惯性地增长一段时间,但20年之后这些地区的经济停滞不可避免。

      • 家园 劳动力的供应不见得多多益善,

        美国在1900年前后一段时间,因为西部土地供应充分,工业部门为了获得足够的合格劳动力,不得不提高劳动薪酬,改善劳动环境,同时加大在自动化和机械化方面的研发,结果在1910年左右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了全球最高,加上美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缘环境,奠定了其独霸的基础;一站和二战后的西欧各国,两次都因为战争损失了大量的青壮年人口,劳动者的收入和工作环境被动地得到改善,反过来促进了其产业升级。

        希望我们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 家园 有些人就是喜欢看到800块一个月的大学生

      400快一个月的民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资本家的优势,把人当牛使唤。

      可惜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劳动力,不是资本家,所以越少劳动力抢饭碗越好。从资本家的角度来说,自然越多劳动力越好,要不然资本家上哪里去剥削呢?

    • 家园 【原创】我国20年内不缺劳动力(02)!

      现在,我再拿2004年的数据给大家再看一遍,以加深大家的印象

      (拿2004年的数据,是为了“中庸”“折中”“平衡”一点。对比2003年的2045万,2006年的2458万,2004年的2319万是个比较平和的数字)

      现在的问题是:

      每年上市的“新”劳动力少多少才是合适的呢?少一半?少70%?少80%

      不要随便猜,要有科学精神。特别是,要有数字概念,呵呵。。

      读者朋友们,如果我说,在2004年的2319万“新”劳动力(“出栏人数”)的基础上,(每年)减少约24%(约554万人),即大概四分之一的“新”劳动力,那请你回答,在这种情况下:

      1. 您觉得好不好?

      2. 您会觉得我国会面临劳动力短缺吗?

      (在考虑这个问题是,请同时参考本人拙作“民工荒的思考---三文鱼现象更佳)

      我个人的回答是:1。好事 2。不会面临劳动力短缺

      那么,2004年的2319万“新”劳动力减少24%是多少呢?算术题:2319万*76%=1762万

      最终答案就要揭晓了。先看一条老新闻:

       

      本报讯 (记者汪红) 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主要数据。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30628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相比,增加了4045万人。

        据悉,我国于2005年底开展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的样本量为1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1%。全国总人口数未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省人口数。

        人口总数: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30628万人,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126583万人相比,增加了4045万人,增长3.2%;年平均增加809万人,年平均增长0.63%。根据调查数据推算,2005年年末总人口为130756万人。

        流动人口: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

        城乡构成:城镇人口比重明显上升。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2.9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7.01%。与第五次普查相比,城镇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77个百分点。

        据国家统计局综合司新闻处处长张英香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村的不断城镇化,农村小镇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扩张为城镇;另一方面则是随着农村人口通过打工、上学等途径向城市不断流动所致。

        性别构成:男女性别比有所下降。全国人口中,男性占总人口的51.53%,女性占总人口的48.47%。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30,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降0.44。

        年龄构成: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明显上升。全国人口中,0-14岁的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占总人口的68.70%,60岁及以上的占总人口的11.03%。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6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

        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高于汉族人口增长速度。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56%,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4%。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长了2.0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了15.88%。

        受教育程度:全国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人口为6764万人,高中程度(含中专)的人口为15083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2193万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增加974万人。

        家庭人口: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有所下降。全国共有家庭户39519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3694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3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0.31人。城镇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7人,农村为3.27人。

      我们先把 年龄构成/0-14岁年龄组的总人数先算出来:130628万*20。27% = 26478万

      这个数字的含义非常重要,请注意!

      这个数字的意思就是,我国的从不到1岁的婴儿到14岁的少年儿童,共有26478万人,按照0-14岁包括15个年龄段来算,每个年龄段的平均人数为1765万人,和我们刚才“希望”的1762万基本一致!

      (算术题:26478万/15 = 1765万)

      这也就是说,从四年以后,我国每年都有平均1765万“新”劳动力进入社会(比2004年的2319万减少约24%,或554万人),并一直延续15年!那么四年后是2010年(那时,现在14岁的人18岁了,可以进入社会了),再加上15年,到2025年,我国20年内都不缺劳动力!

      其实,过了2025年我国也不缺劳动力,只是我没时间写我的看法了,以后再说吧,大家平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